![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二十五):平面镜成像【word,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278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二十五):平面镜成像【word,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278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二十五):平面镜成像【word,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278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二十五):平面镜成像【word,含答案】
展开
1、当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及像与人的距离的变化是( )
A. 像变大,人与像的距离变大
B. 像变大,人与像的距离变小
C. 像的大小不变,人与像的距离不变
D. 像的大小不变,人与像的距离变小
2、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右镜8m,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左镜的距离是( )
A.24m B.32m C.40m D.48m
3、如图所示,阳光从天窗沿着所示方向照射在墙上的一面镜子上,如果此时想将室内的一盆花放在阳光下生长,应该将它放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4、“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如图所示),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5、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杯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 )
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D.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6、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能在光屏上看清光路,应尽量选择表面光滑的光屏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将看不见反射光线
C.光屏应与平面镜垂直放置
D.实验中应多次改变入射光光线的方向,验证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7、足够大的平面镜前有﹣个直线状的物体,该物体与平面镜既不平行,又不垂直,如图所示.我们在平面镜前任一位置观察该物体的像,不可能看到的形状是( )
A.一个点
B.一条比物体短的直线段
C.一条与物体等长的直线段
D.一条比物体长的直线段
8、 图中有一人站在房中间,想在墙AB上挂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可以观测到天花板上吊灯MN的全貌,试用作图法确定平面镜的高度及位置.
9、 沈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图甲
(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为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____(选填“较薄”或“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___关系.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1”、“A2”或“A3”).
图乙
(6)另一同学实验中发现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10、小金在走近玻璃门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玻璃门中的像越来越大,因此小金认为: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间的距离有关。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薄玻璃为平面镜),还提供了完全相同的中国象棋棋子8个。小金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请回答:
(1)实验步骤:将4个叠放的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另外4个叠放的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镜后的4个棋子与镜前4个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后续的实验步骤是
。
(2)如果操作正确,则实验现象和结论是
。
(3)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将玻璃板绕EF轴做顺时针转动,可以观察到像 (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
11、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小华在竖直的玻璃板前A位置放置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她在图甲所示位置观察,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撤去不透明纸,小华又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发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知平面镜成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记录物、像的位置A、A′.
(3)经过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自备器材做该实验,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两个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小兰看到教学楼对面的玻璃幕墙把太阳光反射到教室里,她想光在反射时会遵循怎样的规律?于是她利用平面镜、可向后折的纸板、量角器和激光笔进行如图甲和乙的实验.
(1)由图甲可得出结论∠FON________∠EON(选填“<”“=”或“>”).
(2)如图乙将纸板NOF向后折,纸板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
(3)在图甲中当光沿FO的方向射入O点时,光线会沿着OE的方向射出,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4)小兰由(1)中一组实验数据直接得出实验结论,你认为她得出结论的过程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组的小明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20° | 70° |
2 | 30° | 60° |
3 | 50° | 40° |
(6)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
1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柯将一块厚度为0.5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如图甲)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图甲中的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 (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在A′处都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3)小柯按照图甲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
物距U(cm) | 5.0 | 6.0 | 7.0 | 8.0 |
像距V(cm) | 4.5 | 5.5 | 6.5 | 7.5 |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 (填“物距U”或“像距V”).
(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 (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
(5)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 不易确定的问题,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理想模型”).
(6)小柯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乙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 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
14、小燕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实现,影响行车安全.为今后安全行车,小燕根据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暗”不同的多种情况做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与光源的强度有关;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灯的功率/W | 物体和灯的距离/m | 像的明暗程度 |
5 | 1 | 暗 |
25 | 1 | 较暗 |
40 | 1 | 亮 |
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m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关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如表.
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W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如表.
灯的功率/W | 物体和灯的距离/m | 像的明暗程度 |
5 | 0.5 | 明 |
5 | 1.0 | 较明 |
5 | 1.5 | 暗 |
(1)小燕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 (选填“1”、“2”或“3”);
(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 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
(3)你认为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还与 有关(至少写一个因素),你说的因素在小燕上述两个实验中 控制改变量(选填“没有”或“已经”);
(4)小燕猜想1和猜想2还可归为物体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物体的 有关;
(5)请你就光现象根据光学知识对司机提出一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
1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B
6、A
7、D
8、
9、 (1)较薄 大小 (2)未点燃 (3)不能 虚 (4)不变
(5)A1 (6)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10、(1)改变镜前4个叠放的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另外4个叠放的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镜后的4个棋子与镜前4个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
(2)由于镜前4个叠放的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不同,而两次镜后的4个棋子与镜前4个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说明像的大小没有改变。所以小金原来的说法是错误的。
(3)顺时针.
11、 (1)仍能 反射 (2)等大 (3)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选用的玻璃板较厚,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
12、 (1)= (2)不能 同一平面内 (3)可逆的
【解析】(1)由图甲可知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40°,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居法线两侧;(2)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当纸板NOF向后折,两块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纸板NOF上就无法呈现出反射光线了,此实验可以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让光线沿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不合理 由一次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 (5)可能是把反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6)漫
13、(1)P;(2)不能;(3)像距v;(4)薄;(5)像的位置;等效替代(6)不
14、(1)2;(2)距离;(3)物体;已经;(4)明暗;(5)夜间行车时,车内不能开灯
15、(1)薄;(2)前侧;等效替代法;(3)不变;(4)不能
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三十一):压强【word,含答案】: 这是一份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三十一):压强【word,含答案】,共11页。
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三十五):电与磁【word,含答案】: 这是一份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三十五):电与磁【word,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为实验室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三十八):杠杆【word,含答案】: 这是一份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三十八):杠杆【word,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所示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下列有关杠杆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