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学习目标1.区域认知:掌握世界的人口分布规律,了解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状况。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能够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3.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和资料,以及切身的考察,能够总结不同区域的人口的分布及影响因素。4.人地协调观:理解地理环境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一、人口分布特点
1、人口分布概念:人口分布:指人口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于一定地理空间的集散状况,也称为人口的空间形式。是人口数量、质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识字率、职业等)在不同尺度区域的分布状况。
思考:怎样衡量人口的分布?
知识拓展:人口分布的衡量指标——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
思考:人口密度能正确 反映人口的分布格局吗?
如图,人口密度反映的是单位面积内人口的平均数目,并不体现人口的实际分布状况。
【思考】读图1-1-2,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2)就区域而言,人口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区?(3)就纬度而言,人口主要分布于哪些纬度地带?(4)就海陆位置而言,人口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带?(5)就地形而言,人口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形区? (6)就经济而言,人口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区?
(1)概括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有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目前全世界大约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陆地上。
人口稠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欧和北美东北部。人口稀疏区:南极洲以及一些荒凉海岛。
目前世界人口约有一半分布在距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地区。拥有良好港口条件的工商业发达地区,以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等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的地区,人口最为稠密。
(3)就海陆位置而言,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通常人口稀疏。
(4)就地形而言,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带。
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面积不足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4,却分布着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
(6)就经济而言, 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
在农业社会,绝大部分人口散居在面积广阔的乡村地区。随着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形成了一些人口稠密区和稠密带。
2.从海陆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沿海地区 B.内陆地区 C.山区 D.平原3.从地形条件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高原 B.丘陵 C.平原 D.山区
素养培养5页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1~3题。
1.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中低纬度地区 D.高纬度地区
课时分层作业95页11、读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
(2)分析图乙,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终年酷寒,自然环境恶劣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趋向性。
(3)分析图丙,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
归纳总结:1、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2、就区域而言,人口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西欧和北美东北部;3、就纬度而言,人口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4、就海陆位置而言, 人口主要分布于距海较近地带;5、就地形而言,人口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地带;6、就经济而言,人口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
思考: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人口一定稠密吗?(读3-4页知识窗回答问题)
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而在高原和山地。
在南美洲,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间谷地则形成一些人口稠密的大城市。
非洲刚果盆地人口稀少,而东非高原海拔1000-1200米的地区则人口稠密。
思考:为什么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而在高原和山地?
在热带高原和山地的一定海拔范围内,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无疟疾分布等。
在热带地区的平原,气候湿热
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而在高原和山地的原因。
思考: 从上面的内容可知,人口的分布是受气候、地形的影响,那么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适宜人类居住和活动,人口分布集中
稳定的淡水水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基本的物质条件,对人口分布影响很大
生活水源、便利的水运等
江河湖泊沿岸地区人口稠密
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自然肥力、耕作性能不同,而影响人口分布
矿产资源的开发使开发地区人口增多。
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政府政策和地方习俗等。
探究东南亚地区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结合初中世界地理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读图1-1-6,说出东南亚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答:1. 东南亚的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在大河两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
2.以东南亚地区某个国家为例,说明影响该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答:2. 泰国人口分布北少南多,主要沿河分布。该国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不利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人口分布于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河谷地区。该国南部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靠近海洋、经济较发达。
(1)关于乙处人类大陆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社会经济发达 B.自然条件优越 C.城市发展水平高 D工业发展较早
2.丁处只那成人口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肉量( )A.地处沿海,,气候湿热,人烟稀少B.环境条件差,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密集区C.水稻种植业发达形成人口孤岛D.自然条件优越,形成人口孤岛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1-3题
(3)关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 B.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越明显C.现代社会,自然因素已不再影响人口分布D.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不产生影响
思考:中国人口分布有何特点?
全国约96%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36%的东南地区
约4%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64%的西北地区
1935年,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发现并提出从黑龙江省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到云南省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界线。
三、案例: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胡焕庸线
(活动9页)选用适当的地图,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在地图上确定胡焕庸线。观察并说明胡焕庸线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以及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界线的关联性。
答:1.胡焕庸线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致平行重合,与第二、第三级阶梯界线大致平行,可以说胡焕庸线同时也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
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特点是:以胡焕庸线(腾冲-黑河一线)为分界线,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平原、盆地多, 山地、高原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温湿地区多,干寒地区少; 开发早的地区多,开发迟的地区少;沿江、海、交通线的地区多, 交通不便的地区少。原因:(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所以人口承载能力东部比较高。(2)改革开放以来,东部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
选用适当的地图,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2.观察并说明胡焕庸线与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分布的关系。
【探究参考】2.人口100万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的东南侧,而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在胡焕庸线的西北侧分布很少。
选用适当的地图,完成以下学习任务。3.评述我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1)人口分布不均衡是否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2)我国西北部地广人稀的现状有可能改变吗?
【探究参考】3.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是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稠密,西北稀疏;
(1)否,人口的稠密程度和很多因素有关,包括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例如因气候寒冷的黑龙江漠河,人口相对较少。而我国东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相对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故人口稠密。(2)有可能,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不可能,因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人民生活缺少水源,风沙天气较多,不利于人的生活。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完成1~3题。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的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2.巴西高原东南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③ 3.东亚、南亚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 )A.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B.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发展历史悠久C.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D.交通便利,并且是世界上商业活动最频繁的地区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试讲课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试讲课备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人口分布,学习目标,世界人口密集地区,世界人口稀少地区,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海拔500米以下,不断趋向于城镇地区,不均衡性,自然因素地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节 人口分布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人口分布教学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均衡,分布状况,社会经济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完美版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口分布,学习要点,人口分布概念,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水资源,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分布因素总结,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