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校优质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0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幽州台歌》校优质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0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幽州台歌》校优质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0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幽州台歌》校优质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06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幽州台歌》校优质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06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幽州台歌》校优质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06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幽州台歌》校优质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06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登幽州台歌》校优质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06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背景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来圣贤皆寂寞”,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诵读诗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知诗人解题意,知诗人,人物评价,幽州台,登幽州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东坡是孤独的,他一再地被贬职,人生抱负难以实现,心里不是不凄凉的,他那“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渗透着怎样深刻的悲哀。 陶渊明是孤独的,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安于田园生活的恬淡的背后,是做不到官场尔虞我诈虚假逢迎、无法实现为官济世的理想的苍凉与无奈。 其实孤独既是一种心境,一种感伤,也是一种超然。今天再认识一位孤独之人----陈子昂。
知识讲解
学习古诗的方法?
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被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科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于狱中。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
杜甫:“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白居易《初授拾遗》:“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荐士》:“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的不平之气;后两节各增加了一个虚字,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无可奈何的悲愤之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今译:见不到往昔招贤的明君,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简评: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诗人生不逢时,壮志难酬,他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独跃然纸上。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今译: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简评:时空无限,人生有限。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更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抒发了诗人孤独、愁闷的情怀。
1、 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与“来者”分别指谁?
“古人”:燕昭王一类的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未来的燕昭王一类的明君。
两个“不见”相互映照,表达出诗人对贤明君主的钦敬仰慕之情,也表露出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伤。
2、无古人、来着之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后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俯仰古今——时间的绵长登楼眺望——空间的辽阔无垠独自凭吊——心绪之孤单悲苦
俯仰天地,天高地远,寰宇苍茫,反衬出诗人无比的渺小和孤单。诗人不禁怆然涕下。这种一己的悲哀里,蕴含着伟大的孤独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
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登幽州台歌,歌行体特点,时间绵长,空间辽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登幽州台歌》,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介绍作者,背景简介,朗读指导,人任人唯贤的人,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等内容,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登幽州台歌说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发展简史,诗歌体裁分类,悲伤的样子,时间角度,空间角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