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热点专题诗歌鉴赏之意象(知识点梳理+练习)
展开最早人们都把自己看到的景物进行记录,久而久之这些特殊的景物也就是被赋予了作者情感,变成能引发联想,激发情感的具体东西,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它就是阅读诗歌的最好钥匙——意象。
明确诗词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一、营造氛围
借景抒情是是各种惯用的“伎俩”,诗词中的意象往往能营造出某种氛围,或凄凉或热闹,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二、塑造背景或环境
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有相似亦有不同,即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多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
塑造意境
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
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奠定情感基调
用悲景衬悲情、用喜景衬喜情或用喜景衬悲情,如杜甫的《登高》一诗,是用悲景衬悲情,而其《绝句•江碧鸟逾白》则是用喜景衬悲情)。当然,这些作用在诗歌中并不具备独立性,一首诗歌中,所有的作用可能都兼而有之,这就要求在鉴赏时,不能顾此而失彼。
把握意象的常见分类
【实战演练】
野 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9.诗题“野步”意为郊野漫步。“ ”与“ ”两字说明诗人已经被美景深深吸引。(2分)
10.从前两句中选择一个能体现春的气息的字眼,并加以分析。(2分)
9.(2分)羡 醉 10.(2分)示例:“翠”字描绘出麦色,充满了浓郁的春天的气息。“噪”写出蛙声一片让人感受到万物复苏的活力。“肥”写出了水草的肥美,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斜”写出了春风徐来,麦浪波动的美好景象。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①。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②上祝明妃③。
【注】①与画眉,指与女伴一起梳妆打扮。②拂云堆,古地名,堆上有明妃祠。③明妃,指舍身报国、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8.下列对诗歌前两句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作”字传神,既显示了木兰的特殊身份,又表现出她“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
B.“画眉”借取《木兰诗》中“当窗理云鬓”的意境,反映了木兰女儿身的特质。
C.梦里,木兰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表明她想恢复女儿身,不愿继续“替爷征”。
D.诗人运用现实与梦境结合的手法,使木兰的形象更为丰满,更为真切,运笔巧妙。
9.诗歌后两句表达了木兰怎样的情感?(2分)
(2分)C 9.(2分)(1)思乡之情。(1分)(2)对王昭君舍身报国的敬慕之情。(1分)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银壶②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注释]①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②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壶之法计时。
8.诗中“ ”一词表现了元宵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1分)
9.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后两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8.(1分)且莫催 9.(2分)元宵之夜,没有哪一家人望见月亮能在家闲坐,没有哪一处地方没有赏灯的人群;到处是灯火闪烁,到处是赏灯的人流。(意思相近即可)
渔家傲 咏梅
宋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①腻②。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③,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释:①琼枝:像美玉制成的枝条。②腻:光洁细腻。③绿蚁:代指酒。
5. 发挥想象,用诗意的语言描绘“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的景象。(2分)
6. “此花不与群花比” 的“比”字有何妙处?(2分)
5.(2分)一片白雪覆盖大地,一树报春的红梅点缀其间,梅枝犹如天工雕出的琼枝,那么光洁细腻。(答出一句给1分,意对即可)(若是翻译亦可,但必须要写出“琼枝”和“腻”的注释,引导学生关注注释) 6. (2分)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梅花傲霜斗雪,不与群花争艳(孤芳自赏)的姿态;抒发了词人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一点1分,意对即可。只答出修辞手法不得分。)(1.梅花特质的点写“遗世独立”“卓尔不群”“俏也不争春”等均可;2,情感部分写作者对梅花的喜爱、赞美之情也可,若结合诗句写“表现造物主对梅花的偏爱”等也可。)
新 晴
(宋·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9.第二句中“无人”写出了 的情境。(1分)
10.本诗中“偷”字用得好好,请说说好在哪里。(3分)
9.(1分)安静(幽静 )(意对即可) 10.(3分)“偷”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1分)写出了春风悄然而来的情景(1分),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1分)。 常见送别意象类(或表达依依不舍,或叙述别后思念)
柳
酒
长亭
南浦
因“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时往往折柳相送,如《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古代路旁设有长亭供休憩或者送别饯行,如《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酒除了排忧外,还可包含深深祝福,如王维的《渭城区》中就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当中,如白居易《南浦别》中“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常见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梧桐
杜鹃
落花
流水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使梧桐(离人)的孤独、寂寞在深秋的背景之下更增添了一层凄凉冷清之感。
杜鹃(子规)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落花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哀愁。如李清照的《武陵春》中“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如温庭筠《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幽幽。”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常见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牵挂)
月亮
鸿雁
西风
青鸟
月,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例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鸿雁多代表离愁,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就用归雁捎书寄托客子怀念家乡的深情。
西风一般代表游子思归的情感,如马致远的《游子吟》中就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句。
青鸟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例如李商隐的《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021年中考语文热点专题文言文之虚词(知识点梳理+练习):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语文热点专题文言文之虚词(知识点梳理+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于”表示时间,可译为,“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所欲有甚于生者,陈涉乃立为王,项燕为楚将,愿为市鞍马,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中考语文热点专题文言文之断句(知识点梳理+练习):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语文热点专题文言文之断句(知识点梳理+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疑问语气词,常在句首的时间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中考语文热点专题文言文之断句(知识点梳理+练习):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语文热点专题文言文之断句(知识点梳理+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疑问语气词,常在句首的时间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