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
展开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2011·徐州质检)科学家在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你认为当时确定细胞膜存在的依据最可能是( )
A.动物细胞有明确的边界
B.植物细胞有明显的固定的形态
C.细胞能够分裂
D.物质进出细胞受到控制
2.(2011·常州模拟)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
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3.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了( )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D.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
4.如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
图示不能说明的是( )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
D.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5.细胞是一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它在结构和功能上均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下列哪些原因能解释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
A.高尔基体是一种膜面积很大的细胞器,它向外可连接细胞膜,向内可连接核膜
B.植物的导管将根、茎、叶连在一起,使植物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输送给茎和叶
C.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通过内环境实现信息和物质的交流
D.核孔使细胞核与细胞质在结构上得以沟通,有利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
6.下列对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第10年时该种群数量为200只,则在此环境中该种群的负荷量约为300只
B.乙图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将同一成熟植物细胞分别浸于蒸馏水、0.5 mol/L尿素溶液和0.3 mol/L蔗糖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C.由丙图得出贮藏水果、蔬菜的最适条件是O2,浓度为0
D.丁图所示四种植物中最适合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是Ⅰ
7.如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9
C.图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有3、5、6
D.此图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来源:学科网]
8.(2011·唐山一中期中)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有①和④,②一定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B.③和④中均不含有染色体,但均含有核糖体
C.就这4个细胞而言,细胞结构复杂程度依次为②>③>①>④
D.①、②细胞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二者细胞器的种类和数目不同
9.(2010·淄博一模)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器C、F都能产生水
B.细胞器B、F的化学成分中不含磷脂
C.植物细胞都含有C、E、F
D.A、D及植物细胞的液泡都是单层膜结构
10.(2010·山东理综,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11.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
C.蓝藻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也能形成染色体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时期的两种形态
12.(2011·连云港模拟)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Chlorotoxin)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有效。下列关于这种“染色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蝎毒“染色剂”的化学成分中含有C、H、O、N等
B.氯代毒素能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可能与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C.患者可以用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
D.这种染色剂的合成 、加工和分泌涉及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
粒体
13.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 )
A.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14.(2010·苏、锡、常、镇四市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不会改变其选择透过性
B.大鼠脾细胞与兔骨髓瘤细胞实现融合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
C.相对于线粒体外膜而言,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的糖蛋白种类与数量更多
D.相对于胰岛细胞,心肌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15.观察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16.(2011·广州质检)若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一定条件下,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
C.当溶液甲的浓度>细胞液乙的浓度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当细胞液乙的浓度>溶液甲的浓度时,细胞发生渗透吸水
D.当溶液甲的浓度=细胞液乙的浓度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发生渗透作用
17.(2010·上海,10)下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膜中载体蛋白也能运输蔗糖
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
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
D.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
18.(2010·南通模拟)小明用玻璃槽、饱和蔗糖溶液和清水做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生物膜透性的模拟实验。甲、乙两槽间的隔板中央圆圈为玻璃纸,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而水分子能自由通过。几小时后,发现( )
A.甲槽内水的体积减少
B.乙槽内溶液的体积减少
C.甲槽内水的体积无变化
D.乙槽内溶液的体积无变化
19.(2011·南通月考)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能正确表达细胞吸水速率变化过程的是( )
20.如图为一渗透作用装置,半透膜小袋内充满30%的蔗糖溶液。用不同表面积的半透膜小袋实验,开始一段时间,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变化的相关曲线最可能是(横坐标表示表面积)(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一定与细胞核、某些细胞器、细胞膜有关
B.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C.活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都会发生质壁分离
D.唾液腺细胞高尔基体的数量较心肌细胞多
22.(2011·苏州调研)如图为某学生在做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影响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请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
C.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
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
23.(2011·连云港期中)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作用的一组细胞是( )
A.食用的糖醋蒜细胞
B.蚕豆叶的表皮细胞
C.植物的根毛细胞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24.(2010·深圳模拟)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确切的是( )
处理前
用鱼滕酮处理后
用乌本苷处理后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K+
14 mmol 5
5 mmol
11 mmol
5 mmol
13 mmol
5 mmol
Mg2+
35 mmol
1.4 mmol
1.8 mmol
1.4 mmol
35 mmol
1.4 mmol
A.鱼滕酮对K+和Mg2+的载体蛋白的生理功能均有抑制作用
B.乌本苷同时抑制K+和Mg2+的载体蛋白的生理功能
C.鱼滕酮抑制ATP的合成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25.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ATP)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根据相关知识和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DNA中也含有可转录、翻译的基因
B.线粒体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线粒体因子MTERF3可能直接抑制细胞呼吸酶的活性
D.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来源:学科网ZXXK]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来源:学科网ZXXK]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6.(11分)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________方式,B表示________方式,C表示________方式,D表示________方式。
(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________。
(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_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上合成的。
(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________方式进行,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____________的特点。
(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_______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6)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方式为______(填字母),影响B方式运输速度的因素为________;与C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27.(11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物质B是______。
(2)结构E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其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
(3)具有双层E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动、植物细胞都有,但是功能不同的是[ ]________。
(4)细胞内具有E结构的除了上述6种细胞器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5)参与图中①的细胞器是______。
28.(11分)(2011·淮安模拟)如图甲为某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某细胞分裂、分化或癌变过程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数字标号,横线上填文字内容或字母)
(1)若将图甲改画为玉米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应补充____________等结构,还应该不含图示结构[ ]。
(2)若图甲为浆细胞,与B细胞相比:图示结构[ ]所含糖蛋白差异,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图示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的含量也有差异这与浆细胞具有分泌__________的功能密切相关。由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到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过程中应该发生了类似于图乙中______(填字母)的过程。
(3)若图乙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为小鼠造血干细胞,正常情况下,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C过程是细胞畸形分化。图乙中所示前期、中期和后期核遗传信息肯定不会出现选择性表达,因为此时细胞内的核遗传信息储存在染色体上DNA分子中,受到严格的保护,核遗传信息无法__________。
29.(11分)为探究温度对膜透性的影响,取质量和形态相同的2块马铃薯进行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如下: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
(2)在20℃下马铃薯块质量增加,主要与细胞具有____________(细胞器)有关。
(3)在40℃时,随着时间增加,马铃薯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内溶物外渗。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问题:
实验原理:随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内溶物外渗,会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溶液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空气中的CO2、温度均会影响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与药品:电导仪、恒温水浴锅、烧杯、量筒、滤纸、蒸馏水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4只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50 mL蒸馏水,编号为A、B、C、D;
第二步:取2块质量为50克且形态相同的马铃薯,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用滤纸将水吸干,再分别放入A、B两烧杯中,C、D两烧杯作为对照;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第四步:1.5小时后取出烧杯中的马铃薯,使烧杯中的溶液各保持或恢复至20℃。
第五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讨论:实验步骤中设计C、D两组作为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1分)下图一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图二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物质b是____________,其分子结构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若图二甲细胞产生的物质B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m)形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物质C除参与构成核糖体外,还可存在于图二哪些细胞器中?__________(填标号),其彻底水解产物是________,若物质A在甲、乙中均可含有,且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则A可用________进行检测。
(3)比较图二甲、乙两部分,高等动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标号);若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对图二细胞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
1.A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通过光能显微镜的观察,可以确定细胞与细胞之间有膜隔开,而B选项的原因是有细胞壁。C、D都不正确。]
2.A [本题考查膜结构中磷脂分子的特点及其运用。磷脂分子的特点为具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小油滴由磷脂包裹着时,与内侧小油滴接触的应是疏水的尾部,亲水的头部朝向外侧,故只需单层的磷脂分子。]
3.B [根据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显然不能说明细胞的选择透过性,而恰好表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D [由柱状图数据可知,在各种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相对较高,因此构成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如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片层膜,反之就越少。蛋白质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作用有关,但从图中所给数据不能确定。]
5.D [内质网处于生物膜系统的中心,内连核膜,外接细胞膜,选项A错误。选项B说明个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选项C说明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无法解释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核孔使细胞核与细胞质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了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
6.B [分析甲图可知,第10年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相当于K/2时,到第20年,该种群增长速率为0,说明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该种群在此环境中达到了最大负荷量,相当于K值,约为400只,A项错误。把成熟植物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细胞会渗透吸水膨胀,体积增大,但细胞壁的伸缩性很小,所以原生质体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大;将成熟植物细胞浸入0.3 mol/L蔗糖溶液,细胞会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的体积减小;将成熟植物细胞浸入0.5 mol/L尿素溶液,细胞也会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但尿素分子可被细胞吸收而发生复原,所以原生质体的体积会先减后增,B项正确。贮藏水果、蔬菜的适宜条件应是使其呼吸最弱,有机物消耗最少的条件,即丙图中O2浓度为5%时,C项错误。适合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应具有在弱光下光合作用强,而光照增强反而使其光合作用减弱的特点,即应是Ⅳ而不是Ⅰ,D项错误。][来源:学*科*网Z*X*X*K]
7.B [首先要识别出该示意图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因为细胞中有9(中心体)、2(液泡)和1(细胞壁)。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叶绿体)、9(中心体)和2(液泡)。]
8.B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由图可以判断①为植物细胞,②为动物细胞,③为细菌,④为蓝藻。①中无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复杂,①比③更复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它们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同。][来源:学科网]
9.C [A是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结构;B是中心体,非膜结构,不含磷脂;C是线粒体,动植物细胞都含有,呼吸作用能产生水;D是内质网,单层膜结构;E是叶绿体,某些植物细胞具有;F是核糖体,非膜结构,不含磷脂,脱水缩合能产生水。植物细胞不一定含叶绿体,如根细胞。]
10.D [正常状态下,溶酶体可以消化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11.C [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染色体。]
12.C [该“染色剂”是蛋白质,蛋白质类物质口服会使其在消化道内被消化,而失去作用。]
13.A [去除细胞核则代谢减弱,植入细胞核后代谢恢复正常,即细胞核的有无决定了生命活动能否正常进行,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代谢有关,是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从本题的信息中不能确定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以及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等。]
14.B [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依赖于膜上的蛋白质,胰蛋白酶水解掉膜蛋白会改变膜的选择透过性。糖蛋白与识别有关,线粒体内膜不需识别,外膜上糖蛋白种类与数量更多。胰岛细胞分泌激素需高尔基体不断脱落小泡,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较快。]
15.B [中央液泡在逐渐变小,说明细胞仍能发生渗透作用,细胞还处于生活状态。]
16.D [渗透作用是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当溶液甲的浓度=细胞液乙的浓度时,水分子仍进行扩散,只是水分进出平衡,所以仍发生渗透作用。]
17.D [题中图示的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故D项正确;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不能运输蔗糖;碘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穿过细胞膜;协助扩散受载体蛋白数目的限制,有饱和现象。]
18.A [半透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可以通过,而蔗糖分子不能透过,通过渗透作用,甲槽内水的体积减少。]
19.C [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植物细胞不断吸水,细胞液浓度不断下降,吸水能力不断下降。]
20.B [本题以渗透作用装置为载体,考查半透膜表面积与玻璃管内液面高度的关系。读懂横坐标的含义是理解的关键。横坐标表示半透膜的面积,即用一组不同表面积的透析袋做相同的实验。相同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变化情况。当半透膜内、外因浓度差产生的渗透压=玻璃管内、外因液面高度差产生的压力时,液面不再上升,即达到平衡。半透膜的表面积越大,说明两点:①透析袋的体积越大,内容物(30%的蔗糖溶液)越多,则吸收的水分越多;②单位时间内进出的水分子数目越多。可见,无论从吸水量还是吸水速率上,半透膜表面积与其吸水多少呈正相关。]
21.ABD [分泌蛋白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转录合成mRNA,mRNA进入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翻译成蛋白质,再经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运输加工,通过细胞膜的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蓝藻、硝化细菌等原核细胞,不含有叶绿体,也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有含液泡的植物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具分泌功能的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量多。]
22.ABD [由图可知,1为细胞壁,2为细胞膜,3为细胞核,4为液泡膜,5为细胞质,6为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的空隙,7为细胞液。A错误:原生质层由2细胞膜、4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5细胞质组成;B错误:此时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正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也可能正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因此,无法判断6处与7处浓度大小;C正确:细胞壁是全透性的,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D错误: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由于水分散失,其颜色逐渐变深。]
23.BC [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为活的成熟的高等植物的体细胞,A是死细胞,D是人的细胞,没有细胞壁。B和C都是活的成熟的高等植物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
24.AB [K+和Mg2+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内是逆浓度运输,即为主动运输。经鱼滕酮处理后,红细胞内两种离子的量均有变化,说明鱼滕酮对不同离子的影响没有专一性,即不是作用于不同离子的载体蛋白,而是作用于呼吸作用某过程而抑制ATP的合成,从而抑制不同离子的运输。]
25.ABD [题干中说明MTERF3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所以线粒体中也存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但是线粒体DNA属于细胞质中的基因,所以遗传方式为母系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线粒体因子MTERF3不是直接抑制细胞呼吸酶活性,而是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ATP)的产生。]
26.(1)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吐 (2)葡萄糖 (3)载体蛋白 核糖体 (4)D(或胞吐)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C、D(或主动运输和胞吐)
(6)B、C 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 线粒体和核糖体
解析 自由扩散受膜两侧浓度差的影响,浓度差越大,物质出入细胞的速度就越快,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受到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主动运输和胞吐又受到能量多少的限制。
27.(1)蛋白质 磷脂 (2)具有选择透过性 (3)①② ④ 高尔基体 (4)细胞膜 核膜 (5)叶绿体
解析 图中A是蛋白质,B是磷脂。①是叶绿体,②是线粒体,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⑤是液泡,⑥是溶酶体
28.(1)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4 (2)1 6、7 抗体 A、B
(3)B 转录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图甲表示某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某细胞分裂、分化或癌变过程简图。图甲各部分名称:1是细胞膜,2是线粒体,3是细胞质基质,4是中心体,5是核糖体,6是内质网,7是高尔基体,8是细胞核。解题进要灵活运用高等植物细胞“三有一无”的特点,即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无中心体。若将图甲(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改画为玉米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应补充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还应该不含图示结构4(中心体)。图乙中A过程表示分裂产生的细胞保持分裂能力,B过程是细胞分化,C过程是细胞畸形分化。浆细胞没有特异性的识别功能,B细胞有特异性的识别功能,这与其细胞膜上所含的糖蛋白不同有关。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6(内质网)和7(高尔基体)。抗体在核糖体上先形成多肽链,然后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转运和加工。由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到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过程中,既有细胞分裂,也有细胞分化,类似于图乙中的A、B过程。正常情况下,小鼠造血干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各种细胞的过程,即B过程。图乙中所示前期、中期和后期核遗传信息肯定不会出现选择性表达,因为此时细胞内的核遗传信息储存在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受到严格的保护,核遗传信息无法转录。
29.(1)温度 (2)液泡 (3)第三步:将A和C两烧杯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B和D两烧杯置于50℃的恒温水浴中(只要答案合理均可)
第五步:用电导仪分别测量溶液的电导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结果预测:B烧杯中溶液的电导度减去D烧杯中溶液的电导度的值大于A烧杯中溶液的电导度减去C烧杯中溶液的电导度的值
讨论:排除空气中的CO2等因素干扰实验结果
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
(2)马铃薯渗透吸水,则质量增加。渗透作用与液泡有关。
(3)由第一、二步可知,A、B是实验组,C、D是对照组,以排除空气中CO2等对电导度的影响。实验中A、C置于一种温度下,B、D置于另一组温度下,通过比较两组的差值予以确定。
30.(1)氨基酸 mn-18(n-2)
(2)⑥⑩ 核糖、磷酸、碱基(A、U、G、C) 苏丹Ⅲ(或苏丹Ⅳ)
(3)⑨⑩ 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
一、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3)
1.草履虫取食过程中食物泡的形成以及胞肛废渣的排出。
2.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
3.白细胞吞噬细菌。
4.分泌蛋白的释放过程。
5.受精时生殖细胞的融合过程。
6.制备单克隆抗体时的细胞融合。
7.红细胞通过狭窄毛细血管时发生的变形。
8.精细胞形成精子时发生的变形。
9.酵母菌在出芽生殖时长出芽体。
10.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
11.变形虫的切割实验。
二、坐标曲线题的解题技巧(6、19、20)
第一,要理解曲线所表示的意思。具体理解要点可以概括为“四点、二量、一趋势”。其中“四点”指的是起点、交叉点、转折点、终点,应理解这些特殊的点各表示的生物学意义;“二量”指的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不能颠倒,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一趋势”指的是曲线的走势,同时还需要注意走势有所转折变化的曲线,要分区进行分析。
第二,要联想与曲线变化有关的知识点。捕捉题目给予的有效信息,重视题目设问的角度,并通过必要的信息加工和转化使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明确化,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三、有关细胞结构的辨析(7、8、22)
1.细胞结构纠错
纠错(1):误认为没有叶绿体或大液泡的细胞是动物细胞
①有叶绿体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的根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叶绿体。
②有大液泡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植物的未成熟细胞也没有大液泡。
③有中心体的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的是高等植物细胞,中心体不能作为鉴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依据,但可以用作鉴别高等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
纠错(2):误认为具有细胞壁的生物一定是植物
自然界中除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外,几乎全部的真菌,原核生物中的蓝藻、细菌、放线菌都有细胞壁,但植物细胞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用纤维素酶或果胶酶处理可破坏其细胞壁。其他生物细胞壁主要为肽聚糖,用纤维素酶处理不受影响。
纠错(3):误认为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对真核生物来说,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完成的,没有叶绿体的生物的代谢类型只能是异养型;有氧呼吸只能在线粒体中完成,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如蛔虫体细胞、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获取能量。对原核生物来说,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因在其细胞中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所以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硝化细菌和蓝藻等并没有线粒体,但因在其细胞膜和细胞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所以能进行有氧呼吸。
2.熟记一些特殊类型的细胞结构
(1)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叶绿体和大液泡,是观察有丝分裂的好材料;植物不见光的部位的细胞都无叶绿体。
(2)叶肉细胞、保卫细胞含叶绿体,但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3)肾小管细胞、心肌、肝脏等部位细胞因代谢旺盛,线粒体含量多;肠腺等一些合成消化酶或蛋白质类激素的细胞,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多。
(4)蛔虫的体细胞和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原料为葡萄糖,产物为乳酸,且人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不再进行分裂,是提取细胞膜的理想材料。
(5)神经细胞表面形成突起——树突和轴突,是产生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细胞。
(6)癌细胞:无限增殖,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减少,黏着性降低,因不断合成蛋白质,故核糖体多而且代谢旺盛,核仁较大。
(7)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无细胞核。
四、对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警示(26)
1.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2.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胞吞和胞吐。
3.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有些主动运输也可以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
4.影响协助扩散运输速度的因素除载体蛋白数量外不要漏掉浓度差。
5.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除供能的线粒体外不要漏掉载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核糖体。
6.运输速度与O2浓度无关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五、图像综合题解题技巧(28)
1.识别图示技巧
识别细胞中的各种结构时要抓住其基本特征:叶绿体和线粒体图示外形相近,其主要区别是叶绿体有基粒,而线粒体内膜有折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也是外形上很接近的细胞器,但在图示中内质网各折叠的膜往往是相连的,而高尔基体各折叠的膜不是相连的。抓住这些细微区别,识别细胞中相近结构时就会一目了然,这对提高答题速度很有帮助。
2.解题技巧
图像综合题的解题技巧主要体现在“细”上。一是细读题干,读懂题目给予的文字说明以及相关提示,特别要注意与解题有关的重要词语。二是细看图形的名称、相似结构、过程含义以及图示说明等,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转换、迁移、拓展。三是细看多个图像间的联系,注意分析一个大题中若干图解能否形成相互补充说明或提示,谨防解题时因视野狭隘而顾此失彼,最终导致思维偏差或知识遗漏。四是细看设问,从设问着手,结合题干的文字说明以及图形中获得的信息,把知识进行链接、综合,通过分析判断,使问题得到解决。
六、体验批阅(30)
【答卷投影】
【我来批阅】
【名师点评】
【规范解答】
1.审题指导:(1)题干中关键信息解读:①字母含义:“a、b、c”和“A、B、C”分别代表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②题干中“图二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提示图二表示的是两种细胞;③图中元素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图甲、乙中①~⑩的结构都是重要信息,要特别关注。
(2)题目中关键信息解读:①第(1)小题中物质B由“2条链”组成;②
第(2)小题“细胞器(填标号)”、“彻底水解不是初步水解”。
2.解题突破:(1)题干中“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提示判断B为蛋白质(因含C、H、O、N元素),另一大分子物质C必为RNA(因含C、H、O、
N、P,但一定不是DNA),故c只能为核糖核苷酸。
(2)题干图二中乙有⑧⑨⑩而无①,可判断为植物细胞,甲与此相反,
为动物细胞。
(3)题目中第(2)小题最后一空“A为良好的储能物质”,判断A应为脂
肪不是糖类。
3.错因归类
(1)审题导致失误
①未能区分“初步水解”和“彻底水解”,而导致错答为“脱氧核苷酸”;②未能提取出关键信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只根据图一中的元素信息直接将A判断为可溶性还原糖,而错答为“斐林试剂”,其实良好的储能物质应该为脂肪,其元素组成也是C、H、O;③由于未审准关键词“细胞器”,而导致在“高等动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中多答了“⑧细胞壁”;④由于未能将基础实验的原理和现象结果区分开,错误的将“实验现象”答成了“实验原理部分内容(DNA被染成绿色,RNA被染成红色)”。在显微镜下只能大致区分开
细胞核和细胞质部分,而无法看到DNA和RNA分子。
(2)知识盲点:①核糖体主要成分未记准导致第(1)小题错;②由于对
RNA的分布场所记忆理解不准确导致多答细胞核④。
(1)氨基酸
mn-18(n-2)
(2)⑥⑩ 核糖、磷酸、碱基(A、U、G、C) 苏丹Ⅲ(或苏丹
Ⅳ)
(3)⑨⑩ 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
染成红色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体验批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五单元 单元检测: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五单元 单元检测,共12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十、十一单元 单元检测: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十、十一单元 单元检测,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