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 经济史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同步测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沈志华说:“(十月革命前)列宁就宣布:‘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划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可见,革命后采取的一些措施早在革命前已经设想好了,被看作是无产阶级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下列符合革命前设想的措施是 ( )
A.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B.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C.恢复货币机制和市场功能
D.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答案】D
【解析】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俄国著名学者尤·布尔金在《独立报·三个列宁》中说:“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导致列宁思想发生转变的社会背景是 ( )
A.俄国面临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经济凋敝
C.苏联人民迫切想过渡到社会主义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意在考查新经济政策。马克思主义主张单一的公有制,取消商品市场,这一转变即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允许部分发展资本主义,恢复商品市场,因此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改良主义者”。A项是推行战时共产主义的背景,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严重政治经济危机,是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转变的社会背景,故B项正确;C项是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的背景,故C项错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故D项错误。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
3.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写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该政策的实施 ( )
A.表明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B.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
C.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
D.使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答案】A
【解析】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
4.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 )
A.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C.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利用了市场的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罗斯福新政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本质上都是实事求是的变革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不属于根本相同点,故B错误。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只符合罗斯福新政,故C错误。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也不是根本相同点,故D错误。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
5.1923年,有人在访问苏联期间记录了他当时的所见所闻:“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实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答案】B
【解析】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
6.下图是《俄国(苏联)实力发展曲线图》。图中1935~1975年,苏联实力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原有的工业基础和能源储备都比较雄厚
B.历次经济体制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C.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控制
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苏联斯大林模式。本题要注意图示所给的时间1935~197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0年代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这个体制下,苏联进行了以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五年计划”,苏联一跃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二战后,苏联成为唯一的一个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故D项正确。苏联原为一个农业国,A项错误。二战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改革都未取得明显成效,B项错误。C项是二战以后的史实,与材料时间不符。故选D项。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7.“他的政策改善了大部分苏联人的物质福利。这些政策措施提高了教育、职业机会为卫生服务的水平,总的来说,让人民享受到了更加现代的生活方式,但苏联人民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上述评论针对的是 ( )
A.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创造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C.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D.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
【答案】B
【解析】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8.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
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C.西方经济大危机与苏联的建设成就形成反差
D.斯大林体制建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1921年停止实施,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于1927年被废除,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结合材料中所提示的时代背景分析威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1934年的资本主义世界遭受到经济危机的巨大打击,呈现出一片萧条,与之相对比苏联并未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故C项正确;斯大林体制建立的时间是1936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9.列宁曾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在战争时期,特别是当国内战争切断了我们与……产粮区的联系……不实行余粮收集制,我们就不能维持下去”。列宁所说的“这种政策”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
【答案】A
【解析】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
10.“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曾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几年以后感到这是‘力所不能及的’。”为了解决“力所不能及”所引发的社会危机,苏俄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颁布《四月提纲》
B.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推行斯大林模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几年以后感到这是‘力所不能及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试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形式,但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苏俄决定调整政策,这种政策的调整就是实施新经济政策。故C选项正确。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
11.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增长状况。其中1932~1937年工业增长尤为迅速,主要原因在于苏联实行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市场经济体制 D.斯大林体制
【答案】D
【解析】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12.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如下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这表明苏联将( )
A.与美国展开经济战 B.进行农业集体化
C.增加国营企业自主权 D.实行实物分配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提到将“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的形式是合作社,说明了苏联正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关的内容是农业集体化。故B选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与美国展开经济战,故A错误。增加国营企业自主权,属于二战后苏联改革的内容,故C错误。实行实物分配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故D错误。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1小题,总共1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底,列宁说:“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民的负担,这是用不着证明的。问题不在于拿农民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税以后,农民觉得心里更有数了,经营的兴趣也提高了,实行了粮食税,勤劳的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列宁全集》第二版
材料二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组织大生产,目的是为了加速生产力的发展,更有效地同小资产阶级作斗争。除了国家资本主义以外,还出现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沟通城乡经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消费品的需求。
——《新编苏联史》第110~112页
(1)根据材料一,当时苏俄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实施的?(4分)
(2)根据材料二,说说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并解释当时苏俄实行这种政策是否改变了社会性质。(8分)
【答案】(1)新经济政策。在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为发展经济、巩固政权而实施的。
(2)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租让制和租借制。这种政策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因为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其目的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从而恢复农业,恢复整个国民经济,以便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解析】
(2)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的,其目的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和部分恢复私营企业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故这种政策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练习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