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教研组备课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164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5 河中石兽备课课件ppt
展开教师姓名 |
| 单位名称 |
| 填写时间 |
|
学科 | 语文 | 年级/册 | 七年级(下) | 教材版本 | 部编教材 |
课题名称 | 《河中石兽》 | ||||
难点名称 | 理解《河中石兽》“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 | ||||
难点分析 |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 读懂文言文,将生涩的文言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 |||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 这篇文言文中,石兽落入水中的三种情景学生较难感受,更不明白为什么老何兵的说法就是正确的,因为这高于他们的生活经验。 | ||||
难点教学方法 |
1.通过讲故事和画面展示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文言文的意思。 2.通过问题探究,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导入 | 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何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听听《河中石兽》的故事,从中寻找答案吧! | ||||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 一、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河中石兽》的故事。 二、质疑:故事中主要说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将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坑洞,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跟前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三、质疑:老河兵的方法为什么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
第一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地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四、质疑: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做出判断。 | ||||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 你还知道哪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与同学交流这类小故事。 | ||||
小结 |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到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根据主观推理,实践出真知。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3 卖油翁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3 卖油翁备课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8 木兰诗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8 木兰诗备课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备课课件ppt,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