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化学专项突破 专题01 构成物质的粒子(通用版)
展开专题01 构成物质的粒子
一.选择题
1.(2020•上海)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 )
A.过氧化氢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氧化镁
【答案】B
【解析】A、过氧化氢,其化学式H2O2中虽然在形式上有O2,但是那是说明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而不是说存在氧分子。错误。
B、氧气,其化学式为O2是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正确。
C、二氧化碳。其化学式CO2中虽然在形式上有O2,但是那是说明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而不是说存在氧分子。错误。
D、氧化镁,其化学式MgO,是说明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含有一个氧原子,而不是说存在氧分子。错误。
故选:B。
2.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教室喷洒“84”消毒液后,充满了刺激性气味。主要体现分子的性质是(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答案】B
【解析】教室喷洒“84”消毒液后,充满了刺激性气味,是因为“84”消毒液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刺激性气味。
故选:B。
3.(2020•枣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
A.金原子核带正电
B.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
C.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D.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
【答案】B
【解析】A、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又因为α粒子带正电,所以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说明了金原子核带正电,故A说法正确;
B、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根本不能说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故B说法错误;
C、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外空间很大,故C说法正确;
D、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东西,即原子核质量很大,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7,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2020•吉林)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汽油挥发﹣﹣分子可分
B.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C.冰雪融化﹣﹣分子很小
D.氧气液化﹣﹣分子体积变小
【答案】B
【解析】A、汽油挥发,是因为汽油分子不断地运动,而不是分子可分,故选项解释错误。
B、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冰雪融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的缘故,故选项解释错误。
D、氧气液化,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的缘故,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B。
6.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稳定结构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不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错误。
B、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正确。
C、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不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错误。
D、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不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2020•云南)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D.氧分子的数目减少
【答案】A
【解析】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6000L氧气能压入40L钢瓶中。
故选:A。
8.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下列这些微粒中,不会引起极光的是( )
A.α粒子(氦的原子核)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答案】D
【解析】A、α粒子是带电粒子,可以引起极光现象;
B、电子是带电粒子,可以引起极光现象;
C、质子是带电粒子,可以引起极光现象;
D、中子不是带电粒子,不能引起极光现象;
故选:D。
9.王军同学撰写的“原子的自叙”一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在转化
B.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
【答案】B
【解析】A、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在转化,故A观点正确;
B、并不是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在氢原子中不含有中子,故B观点不正确;
C、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故C观点正确;
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故D观点正确。
故选:B。
10.(2020•西藏)“一家炒菜十家香”,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主要性质是(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间隔很小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不断运动
【答案】D
【解析】“一家炒菜十家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故选:D。
11.(2020•桂林)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
A.2 B.6 C.8 D.14
【答案】B
【解析】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故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6.
故选:B。
12.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9,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符合题意。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原子只能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A
【解析】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故A正确;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不是离子,故B错误;
C、原子能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故C错误;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14.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三明万寿岩遗址,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发现距今约18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6 B.8 C.14 D.20
【答案】A
【解析】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故其核外电子数均为6.
故选:A。
15.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上示意图中,共有4种元素
B.①③属于同种原子
C.②④可形成化合物
D.③⑤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B
【解析】A、以上示意图中,共有4种质子数,共有四种元素,故A说法正确;
B、①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是离子,③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是原子,故B说法错误;
C、②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属于阳离子,④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属于阴离子,可形成化合物,故C说法正确;
D、③⑤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6.建立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数目变多
B.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稀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氢离子,故它们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A
【解析】A、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分子不断地运动,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但水分子数目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C、盐酸、稀硫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其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它们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17.利用微观粒子的知识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汽油应密封保存 | 分子不断运动 |
B | NaOH溶液、Ca(OH)2溶液均显碱性 | 溶液中都含有OH﹣ |
C | CO有毒而CO2无毒 | CO2比CO多1个碳原子 |
D | 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 原子之间间隔遇热变大 |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汽油应密封保存,是因为汽油中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易运动到空气中,故选项解释正确。
B、NaOH溶液、Ca(OH)2溶液均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C、CO有毒而CO2无毒,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D、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是因为铁原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18.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C.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更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答案】A
【解析】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是利用了汞原子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受热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C、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D、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更易干燥,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19.(2020•镇平县模拟)某混合溶液中存在四种离子,其个数比为Cl﹣:Fe3+:SO42﹣:X=3:1:2:4,则X为( )
A.Ag+ B.Cu2+ C.Na+ D.CO32﹣
【答案】C
【解析】设铁离子个数为n个,则氯离子的个数为3n个,硫酸根离子个数为2n个,则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为:3n+2n×2=7n个,铁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为3n,则X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为4n,因为X离子的个数为4n个,故一个X离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由于氯离子与银离子不能共存,故存在的是钠离子;
故选:C。
20.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氨气的化学性质由氨分子保持
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间隔变小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D
【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氨气的化学性质由氨分子保持,选项说法正确;
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间隔变小,分子本身不变,选项说法正确;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选项说法正确;
D、钠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钠离子只能得到电子,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1.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铷被誉为“长眼睛”的金属。如图是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B.该原子的电子数为37
C.该原子的中子数为37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85.47
【答案】C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意义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意义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7,表示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7,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含义不能确定中子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含义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2.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的核电荷数和中子数相等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A.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
【答案】A
【解析】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因为质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核内,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运动,故错误;
②原子是可分的,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正确;
③原子的核电荷数和质子数相等,而与中子数没有必然的关系,故错误;
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故正确;
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故正确;
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即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正确。
故选:A。
23.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可分
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答案】D
【解析】A、由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得出的结论是:原子核体积很小,但是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故A说法正确;
B、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即原子可分,故B说法正确;
C、由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得出的结论是: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故C说法正确;
D、由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得出的结论是: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不是实心球体,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24.下列关于甲、乙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微观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B.粒子甲是原子,粒子乙是阳离子
C.甲、乙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D.粒子乙的结构是不稳定结构
【答案】B
【解析】A.甲和乙两种粒子的质子数不同,所以不属于同种元素,选项说法错误;
B.甲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乙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选项说法正确;
C.甲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形成稳定结构;乙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所以甲、乙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不相似,选项说法错误;
D.乙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5.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氘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氘原子和氚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氘原子和氘原子都是氢元素的原子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答案】C
【解析】A、核聚变是原子核发生了改变,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氘原子和氚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故B错误;
C、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是同种元素的原子,氘原子和氚原子都是含有一个质子是氢元素,是氢元素的不同原子,故C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与中子数相同,原子质量相同,氘原子和氚原子的中子数不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业百尺长”,李商隐的这首诗,实写春光、意寓心绪,其中写景之句说明了分子在 ,分子间隔变 。
【答案】不断运动;大。
【解析】“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作者能嗅到杏花香味,是因为杏花香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诗人吸入鼻子,从而嗅到了香味,说明分子的运动,构成花香的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变为气态,与人的嗅觉细胞接触。
27.如图是A、B、C、D、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字母)。
(2)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
(3)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是 (填字母)。
【答案】(1)C;(2)AB;(3)ACE。
【解析】(1)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结构(氦为2个)属于稳定结构。粒子B、C、D的最外层均为8个电子,但是B、D属于离子,C是原子,所以C符合题意;故填:C;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由图示可知,A和B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故填:AB;
(3)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是氧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C是氖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E是氯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故填:ACE。
28.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 ,乙是 。
(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3)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4)氮气是由无数的 构成的,一个氮分子是由 构成的。
【答案】(1)原子;离子;(2)氯化钠;水分子;(3)氢元素和氧元素;氢原子和氧原子;(4)氮分子;2个氮原子。
【解析】(1)甲能构成分子,分子又可以分成甲,所以甲是原子,原子得失电子而形成离子,所以乙是离子;故填:原子;离子;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故填:氯化钠;水分子;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填:氢元素和氧元素;氢原子和氧原子;
(4)氮气是由无数的氮分子构成的,一个氮分子是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故填:氮分子;2个氮原子。
29.(2020•长沙)2020年6月28日,长沙地铁3、5号线载客试运营,长沙主城区实现地铁全覆盖。
(1)“文明乘车,从我做起”。乘坐地铁时,不要在车厢内食用臭豆腐、榴莲等食物,请从分子的角度说明原因 。
(2)地铁的开通,使得出行更加便利,有效减少了主城区私家车的使用,降低了因汽油(主要含C、H元素)燃烧产生的 等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了空气质量。
【答案】(1)臭豆腐、榴莲等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使人们闻到臭味;
(2)一氧化碳。
【解析】(1)不要在车厢内食用臭豆腐、榴莲等食物,是因为臭豆腐、榴莲等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臭味。
(2)汽油(主要含C、H元素)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
30.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 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
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的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 曲线依次为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1)PQ段能够说明氧气的一点物理性质是 ;
(2)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 ;
(3)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时几乎不再变化。
【答案】(1)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3)21%。
【解析】(1)PQ段变化是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分子更快更多地从瓶口向下逸出,故填: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2)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MN段,这是因为敞口放置,氧气体积分数不断减小,是因为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部分氧分子运动到瓶外;NP段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瓶内温度升高,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会导致部分气体膨胀逸出,所以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时几乎不再变化,因为氧分子扩散趋向平衡;故填:21%。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训练专题01 物质的分类、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训练专题01 物质的分类、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文件包含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项练习】2021年中考化学分类汇编 25总复习: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这是一份【专项练习】2021年中考化学分类汇编 25总复习: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文件包含中考总复习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知识讲解doc、中考总复习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巩固练习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核心知识点专项突破《构成物质的微粒》练习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核心知识点专项突破《构成物质的微粒》练习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O2表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