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知识点系列大全:考点七 分散系(一) Word版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8934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化学一轮知识点系列大全:考点七 分散系(一) Word版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8934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化学一轮知识点系列大全:考点七 分散系(一) Word版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8934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化学一轮知识点系列大全:考点七 分散系(一) Word版含解析
展开www.ks5u.com考点七 分散系
Ⅰ.课标要求
1. 了解分散系、分散质、分散系的概念。
2. 了解浊液、溶液、胶体的联系与区别。
3. 掌握溶液的组成,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的概念。
4. 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浓度的有关计算。
5. 了解胶体的概念,掌握有关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Ⅱ.考纲要求
1. 了解溶液的含义。
2. 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 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 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5. 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Ⅲ、教材精讲
1. 分散系
(1) 概念:由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2)组成
分散剂:分散系中分散其他粒子的物质。
(3)分类: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浊液、溶液、胶体。
2.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 浊液 | 溶液 | 胶体 | |
分散质微粒直径 | 大于100nm | 小于1nm | 1~100nm | |
分散质微粒 |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 多分子集合体或一些高分子 | |
性
质 | 外观
| 不均一、不透明 | 均一、透明 | 均一、透明 |
稳定性
| 不稳定、静置分层或沉淀 | 稳定 | 较稳定 | |
分散质能否透过小滤纸 | 不能 | 能 | 能 | |
分散质能否透过半透膜 | 不能 | 能 | 不能 | |
鉴别
| 静置分层或形成沉淀 | 无丁达尔现象 | 产生丁达尔现象 |
3.溶液
(1)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某种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单位为g。
(3)质量分数浓度=×100%
4.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10—9m~10—7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2)分类:按分散剂不同,可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
(3)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一条“光路”,这一现象叫丁达尔现象。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②电泳:胶体微粒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胶体的电泳。这一现象说明胶体分散质粒子带有电荷。
③聚沉:在一定条件下,胶体受到破坏而析出沉淀的现象叫胶体的聚沉。一般可通过加热、加电解质、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的方法来使胶体聚沉。这一现象说明胶体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离子,胶体微粒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微粒吸附阴离子,胶体微粒带负电荷。
(4)胶体的制备
①物理法:如通过研磨,将分散质微粒研磨至直径达1~100nm后,直接将其分散在分散剂中而制备胶体。
②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如水解反应,或调节溶液的浓度使反应生成的物质的直径达1~100nm而制备胶体。
(5)胶体的提纯——渗析
利用半透膜,将待提纯的胶体装在半透膜的袋内,将袋子
悬于水中(如图)。袋内的小分子或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进
入水中,而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留在袋内。这样可
以除去混杂在胶体中的小分子和离子。
Ⅳ.典型例题
例1.某温度下,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g。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gNaCl和6.5g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
A、30% B、
C、26.5% D、
【解析】本题是一道围绕溶解度、质量分数浓度进行命题的计算型选择题,主要还考察概念,如果概念不清,很容易错选D。
在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6.5%,由于 >26.5% ,显然所加的氯化钠无法完全溶解,溶液还是饱和溶液,其浓度为26.5%,故选C。
例2、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 ( )
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B、牛油与NaOH溶液共煮,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食盐有固体析出
C、AlCl3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
D、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污染
【解析】A项:血液是一种由蛋白质形成的胶体,透析就是利用渗析的原理除去血液中的小分子(尿素等有毒物质)。B项:皂化产物为胶体,加入氯化钠(电解质)可使其聚沉(盐析)。C选项:发生的是Al3+与HCO3—的双水解反应,与胶体无关。D选项:利用的是胶体电泳的性质。
例3.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A、(NH4)2SO4 B、NH4HCO3 C、NH4NO3 D、NH4Cl
【解析】因土壤胶粒带负电,故易吸附肥料中带正电荷的阳离子,难吸附阴离子,故阴离子如NO3—就难以被吸附,从而造成这一部分氮元素流失,因此C选项NH4NO3的肥效差。
Ⅴ.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合理答案)
1. 下列事实与胶体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泥浆中泥沙是溶质,水是溶剂
②用于皮肤杀菌消毒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质,乙醇是溶剂
③凡是分散质能透过半透膜的分散系即属于胶体
④胶体的凝聚属于物理过程
⑤碘酒属于胶体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④ D、全不正确
3. 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下列某种溶液,出现的现象是先沉淀,后沉淀溶解。则这种溶液是
A、饱和硫酸镁溶液 B、饱和硫酸铵溶液
C、稀硫酸 D、稀氢氧化钠溶液
4. 在水泥厂、冶金厂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烟尘对空气的污染。这种除尘法的原理是
A、渗析 B、电泳 C、凝聚 D、丁达尔现象
5. 已知35%NaOH溶液密度为1.38g·cm-3,5%的NaOH溶液的密度为1.05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20% B、=20% C、<20% D、无法估算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有1~2个合理答案)
纳米材料是指在10—9m~10—7m尺寸的材料,由这种材料制成的一些物质具有一些奇异的性能。如通常的金属大多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而由纳米金属颗粒制成金属的材料却是黑色的。据预测,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可能会引起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变化。请回答以下与纳米有关的问题
6. 1纳米(1nm)是
A、1×10—7m B、1×10—8m C、1×10—9m D、1×10—10m
7. 原子的直径应处于下列哪一个数量级
A、1×10—8m B、1×10—9m C、1×10—10m D、1×10—11m
8. 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一种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有丁达尔现象
C、所得液体可能是胶体 D、所得物质一不定期是浊液
9. 将淀粉—KI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A、加碘水变蓝色 B、加碘水不变蓝色
C、加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D、加入氯水变蓝色
10. 某胶体遇氯化镁溶液或石膏水易发生聚沉,而遇食盐水或Na2SO4溶液不易发生聚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胶体遇氯化钡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聚沉
B、该胶体分散质微粒带正电荷
C、Na+使此胶体凝聚的效果不如Ca2+、Mg2+
D、该胶体的微粒直径为10—7cm~10—9cm
11.下列叙述正确是
A.酶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348K时活性更强
B.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而土壤保肥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C.银制品久置干燥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使表面变暗
D.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形似足球的分子,结构对称,稳定性好
12. 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0℃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
B、20℃,100g水可溶解34.2gKCl,此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2%
C、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
D、相同温度下,把水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100g水中溶入的氧气质量增加
13. 某温度下向100g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沉淀物的质量为5.6g
B、沉淀物的质量为7.4 克
C、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2克
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2克
14.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mol/L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C、20℃时,密度小于1.174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g/cm-3
15 .t℃时,将100g某物质A的溶液蒸发掉10g水,恢复至t℃,析出2.5g晶体,再蒸发掉10g水,恢复至t℃,析出7.5g晶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时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若A是CuSO4,则7.5g晶体中含水2.7g
C、t℃时,A的溶解度为75g
D、原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40%
三.填空
16.在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1)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 ;
(2)随后沉淀会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 ,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现象 (写序号)。
考点七“分散系”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D | C | C | B | A | C | C | BC | A | AC |
11 | 12 | 13 | 14 | 15 |
|
|
|
|
|
D | D | D | D | D |
|
|
|
|
|
16、(1)加入电解质使胶体聚沉。
(2)Fe(OH)3+3H+ = Fe3+ + 3H2O
(3)铁离子能将碘离子氧化为I2,溶液颜色加深,2Fe3+ +2I— = 2Fe2+ + I2
(4)(1)(2)
高三化学一轮知识点系列大全:考点五 化学能与电能(一)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三化学一轮知识点系列大全:考点五 化学能与电能(一) Word版含解析,共9页。
高三化学一轮知识点系列大全:考点四 化学能与热能(一)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三化学一轮知识点系列大全:考点四 化学能与热能(一) Word版含解析,共13页。
高三化学一轮知识点系列大全:考点十 溶度积及其应用(一)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三化学一轮知识点系列大全:考点十 溶度积及其应用(一) Word版含解析,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