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时作业
展开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选择题
1.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说道:“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也是你们的利益。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你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可能说这番话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展,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主张维护现有国家利益与殖民地,故选A项;依据所学知识,法国并非工业革命时期的第一强国,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和美国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划分殖民地,故排除C、D两项。
2.右图中的人物是德国战略家施里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为德国制订的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
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
C.充分重视盟友的合作关系
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
【答案】B
【解析】根据“施里芬计划”,战争爆发后,德军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争取速战速决。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这个作战计划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集中兵力作战,强调速战速决,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史实,排除。
3.1917年4月,美国海军有军舰197艘,海军官兵6.7万人。到了1918年11月,美国的军舰已达2 000艘,海军官兵达50万人。这说明( )
A.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
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发了美国强大的军事潜能
C.美国走上了扩军备战的道路
D.美国放弃了“光荣孤立”的政策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于1917年4月参加对同盟国集团作战,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结束;在此前后,美国军力的巨大变化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发了美国强大的军事潜能,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4.历史上欧洲版图的变化往往与大规模战争有关。与欧洲国家数量骤然增加有关的战争是( )
A.拿破仑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C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奥匈帝国瓦解,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一系列新兴国家的出现增加了欧洲国家的数量,故C项正确;拿破仑战争只是保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战争,与国家数量增减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普法战争是局限于普鲁士和法国之间争夺领土的战争,与其他国家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是一些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兴起,欧洲只是对德国分区占领,国家数量没有明显增加,故D项错误。
5.有学者指出,20世纪20年代巴黎公约的发起人使用的“宣布战争为非法”的术语意味着存在一种普世的未成文的法律,违反这一法律而进行的战争被宣布是一种犯罪。这里的发起人主要是指( )
A.法国和德国
B.法国和美国
C.苏联和德国
D.英国和法国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巴黎公约的发起人使用的‘宣布战争为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出于保证自身安全的目的,联合美国在1928年与德、日、意等15个国家签署《非战公约》,故选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德矛盾不可调和,排除A项;20世纪30年代,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英法同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建立的三国军事集团,与材料时间表述不相符,排除D项。
6.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积极申诉收回胶州湾和胶济铁路的要求,并多方论证其应归还中国的观点。英、美、法等国代表认为“所请理由极为充分”。这一外交努力( )
A.表达了维护国家主权的要求
B.改变了弱国外交形象
C.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全力支持
D.成功解决了山东问题
【答案】A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在巴黎和会上,中方代表“积极申诉收回胶州湾和胶济铁路的要求”,并且“多方论证其应归还中国”,这反映出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积极要求,故选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的弱国外交形象并没有改变,并且其维护国家主权的要求也没有实现,排除B项;题干只是提及了“英、美、法等国代表认为‘所请理由极为充分’”,并没有说中国的要求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全力支持,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即没有成功解决山东问题,排除D项。
7.下图反映了同一地点(法国的凡尔赛宫)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一个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一个反映了德国战败后任人处置,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心情和场景。基于历史的角度,两幅图片所示现象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大国的衰落
B.邪恶的终结
C.分赃的场所
D.战争的积怨
【答案】D
【解析】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都发生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前者是威廉一世宣告德意志帝国诞生,后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商讨处置战败的德国。“基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反映了法德两国的战争积怨,故D项正确。ABC不符合史实,排除。
8.《凡尔赛条约》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
A.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B.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C.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D.限制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故A项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9.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与发展,其主要依据是( )
A.对战败国进行再次处置和掠夺
B.进一步协调列强在中东的权益
C.明确限制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
D.调整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关系
【答案】D
【解析】华盛顿会议未涉及对战败国的处置,故A项错误;华盛顿会议在凡尔赛体系没有涵盖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了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下的国际关系格局,故B项错误,D项正确;限制海军军备竞赛只是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巴黎和会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
10.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评论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的屡次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说:“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上述评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遭到反对
B.列强同意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C.列强签署《凡尔赛条约》,中国外交最后失败
D.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条约》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陈独秀在1918年12月评论美国大总统威尔逊“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到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总统威尔逊主张中国独立主权,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积极反应,而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引起中国民众对于西方大国强权的不满,故选B项;依据所学知识,因“十四点原则”中涉及国家主权,民族独立,赢得了民众的喜欢,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于威尔逊态度的变化,而非强调外交失败的结果,排除C项;依据所学知识,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条约》是由于美国没有获得相应的利益,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60年代,德国史学界展开了著名的“费舍尔大辩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完全责任说”由此成为定论,并历时半个世纪。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以及新时期德国经济和国际政治地位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事模式发生了转向,“欧洲叙事”逐步代替了“民族叙事”。学界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责任问题产生了多种观点,“德奥主要责任说”“塞尔维亚承担共同责任说”,以及“大国集体责任说”等逐渐成为共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问题上,研究也呈现多元趋势。学者们开始关注战前大国的心态变化、高层政治和军事人物的活动,并讨论战争能否避免的问题。
——摘编自徐健《21世纪德国学界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责任和起源问题的讨论》
(1)列举材料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责任和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
(2)概括材料中关于德国史学界产生多种观点的原因。
(3)谈谈你对德国史学界产生多种观点的认识。
【答案】
(1)德国“完全责任说”“德奥主要责任说”“塞尔维亚承担共同责任说”“大国集体责任说”。
(2)时代的变化、德国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变化、叙事模式的变化、研究的多元化。
(3)德国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责任和起源问题的历史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变化、研究视角等方面的变化而转变,从而产生新的历史认识;但也存在短时段研究历史,缺乏长时段认识历史的不足的问题;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依然有其现实的积极意义。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完全责任说’由此成为定论”,可知有德国“完全责任说”;根据材料“‘德奥主要责任说’‘塞尔维亚承担共同责任说’,以及‘大国集体责任说’等逐渐成为共识”,可知有“德奥主要责任说”“塞尔维亚承担共同责任说”“大国集体责任说”。
第(2)问,根据材料“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可知时代的变化;根据材料“以及新时期德国经济和国际政治地位的变化”,可知德国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变化;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事模式发生了转向”,可知叙事模式的变化;根据材料“学界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责任问题产生了多种观点……研究也呈现多元趋势”,可知学界研究的多元化。
第(3)问,根据材料“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以及新时期德国经济和国际政治地位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事模式发生了转向……学界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责任问题产生了多种观点”可知历史研究受到时代变迁、经济政治变化、研究角度的影响;根据材料“学者们开始关注战前大国的心态变化、高层政治和军事人物的活动,并讨论战争能否避免的问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问题依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随着时代变化人们会产生新的认识,也存在短时段研究历史,缺乏长时段认识历史的不足的问题。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