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学案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1课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885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5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第1课时教案
展开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1课时 旱灾 学案(人教版选修5)
【学习目标】 1.了解旱灾的基本特征与危害。2.分析我国四大旱灾区的类型与成因。
旱灾
1.总体特点
(1)范围最广:半干旱区、①__________区和②______区均有分布。
(2)频次高: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即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频率达③______以上。平均每年发生旱灾④____次。
(3)持续时间最长。
2.区域特点
区域 | 特点 |
干旱区 | 常年⑤______,很少出现⑥______ |
半干旱区 | 十年九旱 |
东部季风区 | ⑦________ |
3.旱灾与涝灾
的发生特性
4.灾情
(1)表现:农牧业灾情重,工矿、城市受旱灾危害巨大。
(2)原因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 旱灾
2011年春季以来降水的持续偏少,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50年一遇的大旱。近期,网民痛陈长江大旱致使自然人文景观消匿。读图回答1~3题。
庐山瀑布对比图
1.造成这次干旱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正常的干季
B.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
C.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
D.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2.此次干旱受灾面积最大,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
A.棉花、甜菜 B.春小麦、花生
C.水稻、油菜 D.玉米、大豆
3.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北地区
方法技巧练
方法 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形成的原因
下列关于旱灾谚语与发生地区和时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十年九旱”——半干旱的西南地区——常年
B.“春雨贵如油”——华北地区——春季
C.“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长江地区——盛夏
D.“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东北地区——夏季
方法技巧
“思考”教材P47
我国东部深受季风影响,季风区内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灾。东部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区,对降水的需求量高,所以一旦干旱,易成旱灾。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半湿润 ②湿润 ③30% ④8 ⑤干旱 ⑥旱灾 ⑦灾情重大 ⑧生长发育 ⑨水土资源 ⑩耕地多
基础达标练
1.C [干旱灾害是一种典型的由气候条件控制的渐发性的自然灾害,降水分配的不均匀是干旱发生的基本原因。从干旱发生机制角度看,这种不均性主要表现在年内各季节之间的干湿不均以及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均。在正常的干季和少雨季节,如遇到特殊的天气条件,就可能演变成旱灾。]
2.C [西南地区主要的作物有水稻和油菜。]
3.D [东北地区冬季积雪,春季融化使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春耕生产;西北地区由于农业需水量相对较小,也没有严重的春旱;江淮地区由于地处秦岭—淮河以南的湿润地区,雨季来得较早,降水量较大,因此不存在春旱。华北地区由于雨季来得晚,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农业灌溉又需要大量的水源,因此春旱特别严重。 ]
方法技巧练
B [我国西南地区是湿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而“十年九旱”出现在半干旱区;盛夏季节,东北地区常有久睛高温天气,引起“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的旱灾;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在副高影响下形成“伏旱”,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城市供水,有“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说法;华北地区春季升温快,蒸发旺盛,此时正值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5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5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第3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5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5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