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专题一修身养德,适应社会复习学案(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58855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专题一修身养德,适应社会复习学案(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9专题一修身养德,适应社会复习学案(无答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说明,基础知识回顾,典例分析,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考试说明:
体悟生命,积极乐观
1.体会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哺育。
2.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
3.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4.体会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意义。
5.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控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尊重他人,诚实守信
6.体会共同的生活需要人们相互尊重。
7.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
8.学会尊重他人,做到与人为善。
9.领会诚信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10.懂得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11.践行诚信,关注、参与诚信社会建设。
遵守规则,维护秩序
12.知道规则及规则的构成。
13.认识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
14.体会社会秩序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能够遵守公共秩序。
关心社会,承担责任
15.了解、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16.体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7.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
18.知道角色不同,责任不同,明确自己的不同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19.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认识网络,利用网络
感受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认识网络应用的利弊
遵守网络规则,合理利用网络
二、基础知识回顾
三、典例分析
材料一:2018年11月23日,温州绕城高速江北岭隧道内一半挂车起火,温州高速交警三大队大队长薛大才不顾危险只身逆行,三次入隧道疏散滞留人员。危急时刻,执法记录仪记录下他的通话。该视频经流出后,被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相继转发,网友大赞其为“最美逆行者”。
材料二:生活中某些弱势群体,在无助不被周围人理解时,做出诸如跳楼轻生等举动。一些人不是同情帮助他们,而是失去人性地“欣赏跳楼”。
(1)请从上述两种行为中任选一种进行评析。(6分)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们应培养哪些意识或素质。(4分)
当堂训练
A组
1.许多植物要依靠动物来授粉,从而繁衍后代。同时,植物为动物提供“安身立命”的栖息地和“一日三餐”。以该材料为论据,可以论证的观点是 ( )
A.人类的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B.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C.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如果生气1小时,造成的身体与精神消耗相当于加班6个小时这告诉我们( )
A.应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 B.情绪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C.遇事要冷静,不能生气 D.消极情绪必然带来伤害
3.南京一公交车驶入狭窄车道时,前方有老人推车缓行。司机胡剑平没有鸣笛,保持安全距离跟在老人后面。150米的路程开了8分钟,车上乘客无人抱怨。对这样的司机和乘客我们心生敬意,其原因是他们( ) ①平等待人 ②与人为善 ③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④传承了敬老爱老的美德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晚上,一名司机路上遇见一骑单车回家的学生。因路上十分黑暗,司机为孩子照亮前方的路。孩子中途特意下车,转身向司机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感谢。这一鞠躬 ( )
①是对帮助者的一种回应和尊重 ②创造了一种互相影响的友善氛围 ③过于繁琐,对帮助者心存感激即可 ④让帮助者感到了温暖和满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小明是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人。他常常不经同意就拿别人东西,到食堂买饭也不排队,课堂上小动作不断。他的做法 ( )
①是不遵守规则的表现,必然受到舆论谴责 ②不必太计较,只要不违法就可以 ③是不文明、不尊重他人、不道德的行为 ④没有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B组
6.游客陈某和朋友驾车到野生动物园游玩。尽管工作人员叮嘱过猛兽区禁止开窗,但陈某仍将车窗打开一条小缝,往外扔食物,结果手臂被黑熊咬住,流血不止。陈某的遭遇警示我们 ( )
①遵守规则需要自我约束 ②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规则明确违规的处罚标准 ④遵守规则需要从内心敬畏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你拨打的机主已被XX人民法院发布为失信被执行人”,河南登封、山东淄博、湖北黄石等地的人民法院为部分“老赖”(失信被执行人)定制了手机彩铃服务,以促其尽快履约。回答8—9题。
7.“老赖”专指欠了别人钱迟迟不还的
人。下面对“老赖评价正确的是( )
①违背中华传统美德 ②不讲信用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③丧失廉耻应受到舆论谴责 ④违反法律应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给“老赖”定制“失信彩铃 ( )
①有利于促进诚信社会建设 ②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④符合法治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感悟人生,敬畏生命。(10分)
材料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在抗击自然灾害的一线,在重大疫情袭来之际,医务人员的坚守带来生命的希望。年复一年,乡村医生用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长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甘当健康守护神,济危助困,救死扶伤。特别是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广大医务人员以无私的付出,守护百姓健康,赢得了社会礼赞。2018年8月1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以国家名义庆祝中国医师的专属节日,正是向“生命的守护者”致以崇高意。
材料二:在汤加,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全体医务人员重温《中国医师宣言》;在天津,多家医院组织大型义诊,彰显医者仁心;在重庆,19名漫画大师描绘医患美丽笑容……近日,各地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庆祝首个“中国医师节”。
(1)据材料一,向“生命的守护者”致以崇高敬意,应致敬他们什么?(4分)
材料二中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庆祝首个“中国医师节会产生怎样积极影响?(4分)
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2分)
C组
10.关注网络生活,评析网络事件。(10分)
事件一:网上预约挂号,病例实现多家医院网络共享,患者不用再做不必要的重复检验;网上订餐就算去菜市场买一根葱也可“扫一扫“支付,如今,许多人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满足各种生活需求。
(1)概括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事件二:小青妈妈的手机微信中转来《坏人变老人!在上海某公交车上50岁老头暴打8岁儿童!》的帖子,妈妈要转发,小青赶紧劝阻并上网搜索该信息,原来上海警方已发布通报,该帖文内容纯属谣言,编造该谣言的犯罪嫌疑人江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妈妈说:“反正这信息又不是我编的,真的假的,也不能怪我,自己只是动手转发,无伤大雅。”小青反驳道:“发布网络信息不能没有底线。”小青又上网搜到以下相关信息,并从“网民与网络谣言关系的角度对妈妈进行了劝说。
相关链接 散布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抚乱公共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构来成犯罪的依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2)你认为发布网络信息的底线是什么?(2分)小青应如何劝说妈妈?(4分)
(3)小青的做法对我们使用网络有什么启示?(2分)
五、达标检测
1.某市野保局联合森林公安检查发现,两个摊位、两家饭店存在无证贩卖“三有动物”(“三有”保护动物,是指受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行为。现场收缴8只活鹧鸪、21只活环颈雉、21只活青蛙……据悉,违法商家还将被处以动物制品价值1至3倍的罚款。案例警示我们要 ( )
①珍爱、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③明辨是非,依法律已 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从部队转业从警的12年来,汪勇把工作当事业,把社区当家,把群众当亲人,怀着真诚朴素的群众观念倾情付出、忘我奉献,最大程度地密切了党群关系和警民鱼水深情,收获了百姓由衷的信任和爱戴,实现了最好的警民融合。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
①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②要在为人民服务中提升生命价值 ③敬业负责的人受人尊重 ④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2018年7月10日,由香港国际机场飞往大连周水子机场的国航CA106航班,因航班副驾驶违规吸电子烟,错误地关闭了相邻空调组件,导致客舱氧气不足,导致飞机由11000米快速下降至4000米。下列选项能对航班副驾驶进行劝诫的是 ( )
①要敬畏生命 ②要遵守规则 ③要有公德意识 ④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石家庄交通局职工许青树将掉进冰湖的3名儿童救到岸上;复旦大学钟杨教授援藏多年摸清西藏“生物家底”,将毕生精力献给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三亚小伙李鸿民辞掉城里工作,回村照顾4位重病亲人。对这样的人我们心生敬意,是因为他们都 ( )
①富有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 ②珍爱生命,延伸了生命价值 ③道德高尚,促进了社会和谐 ④弘扬了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5.杭州市公安局的说唱警花冯书婷,在抖音短视频中展示基层民警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事件,而她解决问题不同的方式赢得了粉丝的点赞。冯书婷 ( )
①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 ②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③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培育了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法律连线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6.观察社会生活,体会诚信建设。(10分)
(1)从道德的角度,请指出图中失信者的思想根源。(3分)
(2)结合图片,概括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失信问题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
(3)据以上材料及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谈谈材料对解决失信问题有何启示?(4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养正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试卷-A4答案卷尾,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中考复习 专题一 少年的成长(原卷版),共14页。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中考复习 专题一 少年的成长(解析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