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展开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海葵的形态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常被称为“海中之花”。但它并不是植物,而是一种(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2.涡虫是研究组织再生的模式生物。如图为涡虫再生实验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B.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C.涡虫切割后,不同部位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
D.涡虫切割后,可再生出口、肠、肛门等结构
3.蛔虫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与其在肠道中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
A.体表有角质层 B.消化管结构简单
C.生殖能力强 D.感觉器官发达
4.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相关操作或对观察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需要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B.蚯蚓的身体没有左右、背腹之分
C.蚯蚓的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D.蚯蚓的刚毛能像蜈蚣的足那样运动
5.青蛙不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其主要原因是( )
A.体温不恒定
B.生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
C.具有脊柱
D.变态发育
6.下列四种动物中,与其他三种亲缘关系较远的是( )
A. 大鲵 B. 变色龙
C. 扬子鳄 D. 白条锦蛇
7.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动物化石,其上有动物毛发的痕迹,并能区分出犬齿、臼齿等牙齿类型。据此分析,化石中的动物属于( )
A.鱼类 B.爬行动物 C.鸟类 D.哺乳动物
8.生物个体的寿命是有限的,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可维持种族的延续。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螅通过出芽的方式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
B.蝗虫和青蛙的发育过程都属于变态发育
C.鱼类生活在水中,多数进行体外受精
D.大熊猫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可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9.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只绿鹭会把面包片放到水面上,吸引小鱼前来取食,再借机将小鱼捕食”。下列关于绿鹭这种“钓鱼”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依赖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B.与遗传因素没有关系
C.形成过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可以使绿鹭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10.哈氏隼(一种猛禽)一般以家族群的形式狩猎,不同个体间分工合作,可以捕获比自身重量大2~3倍的长耳大野兔。如图为不同数量的哈氏隼合作捕食时,每只哈氏隼每天能量的平均摄入值,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哈氏隼群体具有一定的社会行为
B.群体合作有利于提高捕食的成功率
C.合作捕食的隼群越大,每只隼平均摄入的能量越少
D.合作捕食时,群体内需要有传递信息的“语言”
11.新鲜葡萄的果皮外常有一层白霜。这层白霜可以减少葡萄果实中水分的蒸发,其中还含有某种微生物,可利用葡萄中的糖分发酵产生葡萄酒。这种微生物是( )
A.霉菌 B.乳酸菌 C.枯草杆菌 D.酵母菌
12.黑根霉是一种容易引起馒头、米饭等食物腐败变质的霉菌,如图为其显微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黑根霉时,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均为50×
B.黑根霉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C.黑根霉通过直立菌丝从食物中获取营养
D.馒头上着生黑根霉后,只要把表面的“毛”去掉就可食用
13.利用发酵技术可制作多种多样的发酵食品,下列不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
A.面包 B.酸奶 C.腐乳 D.绿豆汤
14.下列环境条件不利于食品保存的是( )
A.低温 B.腌渍 C.潮湿 D.隔绝空气
15.如图为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的结论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繁殖需要充足的氧气
B.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
C.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
D.细菌由肉汤中原有的细菌产生
16.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等特征
B.生物分类能够体现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
D.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17.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应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新冠肺炎 B.甲型流感 C.糖尿病 D.手足口病
18.皮肤具有屏障作用,可阻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是人体重要的免疫防线。下列关于皮肤屏障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只针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C.是人生来就有的免疫防线
D.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9.了解健康知识对于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遇到动脉出血的情况要按压伤口的近心端
B.遇到有人突然晕倒,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C.看到同学跌倒发生骨折,应立即将其扶起送到医院
D.正常情况下,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进餐不会被传染
20.同学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下列属于中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
B.为了取得好成绩,经常熬夜学习
C.喝果汁、可乐等饮料代替饮水
D.遇到任何问题都独自面对,不与他人交流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7题,共60分)
21.(8分)用水族箱饲养一些小型动植物,是人们亲近自然,愉悦身心的好方法。
(1)斑马鱼、米虾和苹果螺是水族箱中常见的动物,可按照体内有无 将斑马鱼与另两种动物区分开。
(2)斑马鱼体态优美,在水族箱内游动时犹如奔驰于草原的斑马。其身体呈 型,体表有 覆盖,并有黏液,不仅保护了身体,还减少了游泳时的阻力。
(3)米虾是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 ,体表有保护身体的 。苹果螺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 腹足纲。两者主要以藻类为食,可以防止水族箱中藻类数量过多,属于水族箱生态系统组成中的 。
(4)由此可知,水族箱中的各种动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维持水族箱的生态平衡,促进该生态系统的 和能量流动。
22.(8分)不同类群的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呼吸结构和呼吸方式。
(1)如图是三类不同动物参与呼吸的相关结构,其中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以满足体内细胞对 (气体)的需求,进而使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 。
(2)图 代表两栖动物的肺,由一对薄壁的囊构成,结构简单,因此两栖动物还需要依靠 辅助呼吸。哺乳动物的肺由很多 组成,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3)图丙呈现的是鸟类呼吸系统的部分结构,由于鸟肺与 相通,吸气和呼气时都可以进行气体交换。鸟类呼吸作用旺盛,为其维持体温 奠定了基础。
(4)上述三类动物的呼吸结构存在差异,但它们的肺都具有壁薄且包绕着丰富的 等特点,体现出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23.(8分)灵活的双手有复杂的运动结构,为完成多种精细动作提供了结构基础。
(1)图1中的桡腕关节是腕部的关节之一,由腕骨构成的关节头、桡骨构成的 以及外侧的关节囊等结构组成。关节腔内有 ,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2)由图2可知,控制拇指运动的肌肉有拇长展肌、 等。它们都由 和肌腱构成。在 系统的调控下,肌肉 ,牵拉拇指处的掌骨、指骨等绕关节活动,使拇指灵活运动。
(3)腱鞘是套在肌腱外面的滑膜管,可保护肌腱。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电脑会使拇指处的肌肉活动过度,导致肌腱和腱鞘因反复摩擦而出现炎症,即腱鞘炎。图3所示药物为治疗腱鞘炎的外敷药,购买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医生的处方。为预防腱鞘炎,学习生活中应做到 。
24.(7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 多样性。鹤属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黑颈鹤等十余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多样性。
(2)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3月中下旬迁徙到繁殖地,10月中旬到达越冬地。云南大包山自然保护区是其越冬地之一,科研人员在此观测了人为噪声对黑颈鹤的影响,为更好地保护黑颈鹤奠定了基础。
两类声源主要频率分布表
声音类型
频率范围/Hz
人为噪声
(如机动车声、相机快门声、口哨声、交谈声)
470~2000
黑颈鹤鸣叫(如通信鸣叫、起飞鸣叫、报警鸣叫、保卫鸣叫)
成体:108.3~2124.6
幼体:2229.2~5266.7
①黑颈鹤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其卵具有 (结构),能减少水分散失,有利于在陆地上繁殖后代。在适宜的条件下,卵中的 (结构)会发育成为雏鸟。
②黑颈鹤迁徙距离远,飞行能力强,其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有 (多选)。
a.颈的上部呈黑色
b.前肢特化成翼
c.骨骼中空
③由上表可知,人为噪声与黑颈鹤 (填“成体”或“幼体”)的鸣叫频率高度重叠,进而影响其信息交流的过程,不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为更好地保护黑颈鹤,请你为大包山自然保护区提出一项具体可行的管理措施 。
25.(10分)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肝病毒、找到丙型肝炎治疗方法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1)丙型肝炎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其潜伏期长,多数感染者在感染初期无症状,直到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造成严重的后果。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都属于 。
(2)丙肝病毒是丙型肝炎的 ,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丙肝病毒的发现使得带有该病毒的血液制品得以从血库中检出,从而基本消除了因输血引起的丙型肝炎。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该过程属于 。
(3)如图为丙肝病毒侵染人体肝细胞的过程示意图。该病毒不具有 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 组成。丙肝病毒在人体肝细胞内通过 的方式进行繁殖。“戈诺卫”是中国本土开发的抗丙肝病毒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④]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影响病毒的繁殖。结合图示,你认为还可以通过抑制[ ] 过程达到治疗丙型肝炎的目的。
(4)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注射疫苗后,可引起人体产生相应的 ,该过程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目前,丙肝疫苗还未研制成功,从保护易感人群的角度,同学们应该 。
26.(10分)微生物种类繁多,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1)肠球菌是一种细菌,细胞中没有 ,属于原核生物。肠球菌可引起肠炎等疾病,是肠道致病菌,与人类形成 关系。
(2)人体肠道中的乳杆菌、双歧杆菌等能将食物中的蛋白质部分分解为氨基酸,进而被肠道直接 ,还能够制造维生素B和维生素K等,是人体内的有益菌,与人类形成 关系。
(3)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改善人体肠道环境。为提高肉鸡产量,科研人员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对某品种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肉鸡数量(只)
饲喂方法
处理方法
菌落数(logCFU/g)
肠球菌
乳杆菌
双歧杆菌
Ⅰ
34
_____
饲喂56天后,在每组中随机选择6只肉鸡进行屠宰,分别称取1克肠道内容物与无菌水混合,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8.47
9.02
8.00
Ⅱ
34
充足的基础日粮+低剂量地衣芽孢杆菌。
8.23
9.17
8.11
Ⅲ
34
充足的基础日粮+中剂量地衣芽孢杆菌。
8.02
9.65
8.27
Ⅳ
34
充足的基础日粮+高剂量地衣芽孢杆菌。
7.58
9.71
8.43
①实验中第Ⅰ组的饲喂方法为 ,该组实验在本研究中起到 作用。为使实验结果客观、准确,除了饲喂方法外,其他条件应 。
②菌落是由 (填“一个”或“多个”)微生物繁殖形成的集合体。本实验中每个组别最终得到的菌落数是基于 个样本数据计算得出的平均值,可以反映出肉鸡肠道中不同微生物的相对数量。
③由实验数据可知,随着地衣芽孢杆菌添加剂量的升高, ,说明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改善肉鸡的肠道环境,进而提高肉鸡产量。
27.(9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光点闪烁的萤火虫,像一盏盏小灯,其尾部的发光器,就是荧光的来源。不仅成虫能够发光,萤火虫的卵、幼虫和蛹也能发光,但不同发育阶段,发光的作用有所不同。幼虫阶段,发光主要用来“防身”﹣﹣遇到胆小的捕食者,突然闪光就能吓退它们。成虫发光则是为了求偶,同一片区域内常常生活着好几种萤火虫,它们都有各自的“灯语”﹣﹣荧光的颜色、亮度、频率各不相同,以免浪费时间跟别的物种互动。大部分萤火虫成虫的寿命只有5~15天,而它们的体力只能维持每晚“亮灯”两三个小时,为了繁衍大计要分秒必争。
昆虫学家洛伊德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种绿光萤火虫的雌虫可以模拟另一种黄光萤火虫发出黄光信号。洛伊德追踪观察了1只绿光萤火虫雌虫,发现半个小时内,这只雌虫就引起了12只黄光萤火虫雄虫的注意,其中1只在和绿光萤火虫雌虫交换了几次信号后便来到雌虫的附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十几秒后,这只雌虫却抓住黄光萤火虫雄虫,开始咀嚼它的后背。
大多数萤火虫的成虫以花蜜或花粉为食,甚至什么都不吃。但绿光萤火虫雌虫却通过“打信息战”来捕捉、取食其他萤火虫,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多数萤火虫的卵、幼虫和成虫体内含有一种毒素,鸟类、蜘蛛等天敌很害怕这种毒素,所以发光其实也是一种警告:我有毒,别吃我!绿光萤火虫却偏偏不会自己产生这种毒素,因此需要黄光萤火虫的“帮忙”。
(1)萤火虫的一生包括了 个阶段,发育类型属于 (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2)萤火虫的卵能够发光,其发光行为是由 决定的,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 行为。成虫通过发光来吸引异性,从行为的目的上看,属于 行为。萤火虫可根据不同的“灯语”,如 判断对方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3)洛伊德在研究萤火虫发光行为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根据资料分析,绿光萤火虫的雌虫通过发出黄光信号,以吸引黄光萤火虫雄虫靠近的最终目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
a.对不同种异性表示友好
b.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配
c.获取营养物质
d.获得黄萤火虫体内的毒素
(4)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生存智慧”,请你再举一例并进行简要说明 。
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海葵的形态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常被称为“海中之花”。但它并不是植物,而是一种(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分析】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解答】解:海葵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
故选:A。
2.涡虫是研究组织再生的模式生物。如图为涡虫再生实验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B.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C.涡虫切割后,不同部位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
D.涡虫切割后,可再生出口、肠、肛门等结构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属于无脊椎动物.
【解答】解:AB、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因此属于扁形动物.正确;
C、由题干图知,涡虫切割后,不同部位的生长发育速度是不同的,正确;
D、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故涡虫切割后,不能再生出肛门。错误。
故选:D。
3.蛔虫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与其在肠道中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
A.体表有角质层 B.消化管结构简单
C.生殖能力强 D.感觉器官发达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解答】解:ABC、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营养物质主要是寄生动物体内的消化的食物,所以蛔虫的消化道简单;蛔虫为了避免寄生动物消化液,所以体表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不合题意。
D、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消化道简单,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而不是感觉器官发达。符合题意。
故选:D。
4.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相关操作或对观察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需要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B.蚯蚓的身体没有左右、背腹之分
C.蚯蚓的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D.蚯蚓的刚毛能像蜈蚣的足那样运动
【分析】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
【解答】解:A、蚯蚓体表分泌的黏液有利于蚯蚓进行呼吸,实验时要保证蚯蚓体表湿润,需要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A正确
B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其身体呈圆柱形,有前后、左右、背腹之分,呈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BC错误
D、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蚯蚓依靠纵、横肌的交互舒缩 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运动,而不像蜈蚣的足那样运动。
故选:A。
5.青蛙不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其主要原因是( )
A.体温不恒定
B.生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
C.具有脊柱
D.变态发育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解: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由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这是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根本原因。
故选:B。
6.下列四种动物中,与其他三种亲缘关系较远的是( )
A. 大鲵 B. 变色龙
C. 扬子鳄 D. 白条锦蛇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大鲵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属于两栖动物;变色龙、扬子鳄、白条锦蛇都属于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是爬行动物。因此大鲵与其他三种动物的亲缘关系最远。
故选:A。
7.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动物化石,其上有动物毛发的痕迹,并能区分出犬齿、臼齿等牙齿类型。据此分析,化石中的动物属于( )
A.鱼类 B.爬行动物 C.鸟类 D.哺乳动物
【分析】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解答】解:根据信息可知: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动物化石,其上有动物毛发的痕迹,并能区分出犬齿、臼齿等牙齿类型。这些都是哺乳动物的特点,可知是哺乳动物。
故选:D。
8.生物个体的寿命是有限的,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可维持种族的延续。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螅通过出芽的方式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
B.蝗虫和青蛙的发育过程都属于变态发育
C.鱼类生活在水中,多数进行体外受精
D.大熊猫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可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分析】(1)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常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2)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解答】解:A、水螅生长到一定时期,身体上会长出芽体来繁殖新个体,可通过出芽生殖的方式繁殖,属于无性生殖,A错误;
B、蝗虫、青蛙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发育类型都属于变态发育,B正确;
C、鱼类生活在水中,多数进行体外受精,C正确;
D、大熊猫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可提高后代的成活率,D正确。
故选:A。
9.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只绿鹭会把面包片放到水面上,吸引小鱼前来取食,再借机将小鱼捕食”。下列关于绿鹭这种“钓鱼”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依赖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B.与遗传因素没有关系
C.形成过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可以使绿鹭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解答】解:题干中的绿鹭的“钓鱼”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A、学习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A正确;
B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形成的,B错误;C正确
D、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学习能力,D正确。
故选:B。
10.哈氏隼(一种猛禽)一般以家族群的形式狩猎,不同个体间分工合作,可以捕获比自身重量大2~3倍的长耳大野兔。如图为不同数量的哈氏隼合作捕食时,每只哈氏隼每天能量的平均摄入值,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哈氏隼群体具有一定的社会行为
B.群体合作有利于提高捕食的成功率
C.合作捕食的隼群越大,每只隼平均摄入的能量越少
D.合作捕食时,群体内需要有传递信息的“语言”
【分析】(1)社会行为是指同一种群的动物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各种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2)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许多弱小的动物和性情温和的草食动物均是集群生活的,比如蜜蜂、蚂蚁、野牛、羚羊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的繁衍。
(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解答】解:A、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哈氏隼般以家族群的形式狩猎,不同个体间分工合作,因此哈氏隼群体具有一定的社会行为。正确;
B、哈氏隼不同个体间分工合作,可以捕获比自身重量大2~3倍的长耳大野兔,故群体合作有利于提高捕食的成功率。正确;
C、由题干图可知,当合作捕食的哈氏隼为2~3只时,每只隼平均摄入的能量最少,错误;
D、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故哈氏隼合作捕食时,群体内需要有传递信息的“语言”,如动作、声音等。正确。
故选:C。
11.新鲜葡萄的果皮外常有一层白霜。这层白霜可以减少葡萄果实中水分的蒸发,其中还含有某种微生物,可利用葡萄中的糖分发酵产生葡萄酒。这种微生物是( )
A.霉菌 B.乳酸菌 C.枯草杆菌 D.酵母菌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
【解答】解:酿酒要用到酵母菌。买回葡萄后,常常在葡萄皮上发现一层白霜,经研究后发现上面有一种微生物﹣﹣酵母菌,酵母菌可利用葡萄中的糖分发酵产生葡萄酒。
故选:D。
12.黑根霉是一种容易引起馒头、米饭等食物腐败变质的霉菌,如图为其显微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黑根霉时,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均为50×
B.黑根霉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C.黑根霉通过直立菌丝从食物中获取营养
D.馒头上着生黑根霉后,只要把表面的“毛”去掉就可食用
【分析】微生物的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靠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这种生活方式为异养,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
【解答】解:A、观察黑根霉时,据图可见放大倍数均为100×,不能确定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A错误;
B、黑根霉属于真菌,通过孢子进行繁殖,B正确;
C、黑根霉通过营养菌丝从食物中获取营养,C错误;
D、馒头上着生黑根霉后,不能食用,D错误。
故选:B。
13.利用发酵技术可制作多种多样的发酵食品,下列不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
A.面包 B.酸奶 C.腐乳 D.绿豆汤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解答】解:A、制作面包要用到酵母菌的发酵,不符合题意;
B、用乳酸菌发酵可制作酸奶,不符合题意;
C、利用霉菌发酵可制作腐乳,不符合题意;
D、绿豆汤是利用绿豆熬制而成的,不属于发酵食品,符合题意;
故选:D。
14.下列环境条件不利于食品保存的是( )
A.低温 B.腌渍 C.潮湿 D.隔绝空气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
【解答】解:ABD、低温、腌渍、隔绝空气,都属于保存食品的方法,ABD正确;
C、潮湿,细菌真菌的繁殖快,因此保持湿润,食品容易变质,C不正确。
故选:C。
15.如图为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的结论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繁殖需要充足的氧气
B.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
C.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
D.细菌由肉汤中原有的细菌产生
【分析】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
【解答】解:上图是巴斯德设计的鹅颈瓶实验的装置图,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肉汤未腐败,说明没有微生物进入。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
故选:B。
16.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等特征
B.生物分类能够体现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
D.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解答】解:A、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等特征,正确。
B、生物分类能够体现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正确。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错误。
D、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正确。
故选:C。
17.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应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新冠肺炎 B.甲型流感 C.糖尿病 D.手足口病
【分析】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解答】解:A、新冠肺炎是由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A不符合题意;
B、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B不符合题意;
C、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形成的激素缺乏症,不属于传染病,C符合题意;
D、手足口病是由病原体手足口病毒引起的传染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皮肤具有屏障作用,可阻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是人体重要的免疫防线。下列关于皮肤屏障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只针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C.是人生来就有的免疫防线
D.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
【解答】解:人体的皮肤、黏膜等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不针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
故选:B。
19.了解健康知识对于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遇到动脉出血的情况要按压伤口的近心端
B.遇到有人突然晕倒,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C.看到同学跌倒发生骨折,应立即将其扶起送到医院
D.正常情况下,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进餐不会被传染
【分析】根据急救的基本常识、艾滋病的传染等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解:A、动脉血是从心脏流向全是的血液,血流方向是向远心端流动的,所以动脉出血时应该在近心端止血,A正确;
B、当你遇到某人突然晕倒时,应首先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采取人工呼吸等科学有效的措施实施抢救,以挽救患者的生命,B正确;
C、发生骨折时,不要随意移动位置,要经过诊断,找专业医生对骨折处进行复位,C错误;
D、艾滋病传播的途径包括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正常情况下,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进餐不会被传染,D正确。
故选:C。
20.同学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下列属于中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
B.为了取得好成绩,经常熬夜学习
C.喝果汁、可乐等饮料代替饮水
D.遇到任何问题都独自面对,不与他人交流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合理膳食、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劳逸结合、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
【解答】解:A、吸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
B、生活有规律,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生物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熬夜学习到凌晨,会破坏人的生物钟,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降低学习效率,还会影响身体健康,错误。
C、果汁、饮料中含有许多添加剂,有的对人体无益反而有害,所以不能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错误。
D、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多于老师、家长、同学交流,不能独自面对,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7题,共60分)
21.(8分)用水族箱饲养一些小型动植物,是人们亲近自然,愉悦身心的好方法。
(1)斑马鱼、米虾和苹果螺是水族箱中常见的动物,可按照体内有无 脊柱 将斑马鱼与另两种动物区分开。
(2)斑马鱼体态优美,在水族箱内游动时犹如奔驰于草原的斑马。其身体呈 流线 型,体表有 鳞片 覆盖,并有黏液,不仅保护了身体,还减少了游泳时的阻力。
(3)米虾是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 分节 ,体表有保护身体的 外骨骼 。苹果螺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 门 腹足纲。两者主要以藻类为食,可以防止水族箱中藻类数量过多,属于水族箱生态系统组成中的 消费者 。
(4)由此可知,水族箱中的各种动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维持水族箱的生态平衡,促进该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
【分析】(1)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2)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软体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3)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解答】解:(1)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斑马鱼属于鱼类,是脊椎动物;米虾属于节肢动物,苹果螺属于软体动物,米虾和苹果螺都属于属于无脊椎动物。
(2)斑马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3)米虾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苹果螺属于软体动物门的腹足纲,其特征是: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米虾和苹果螺都以藻类为食,不能制造有机物,属于消费者。
(4)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故答案为:(1)脊柱;
(2)流线; 鳞片;
(3)分节; 外骨骼; 门;消费者;
(4)物质循环。
22.(8分)不同类群的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呼吸结构和呼吸方式。
(1)如图是三类不同动物参与呼吸的相关结构,其中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以满足体内细胞对 氧气 (气体)的需求,进而使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 能量 。
(2)图 甲 代表两栖动物的肺,由一对薄壁的囊构成,结构简单,因此两栖动物还需要依靠 皮肤 辅助呼吸。哺乳动物的肺由很多 肺泡 组成,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3)图丙呈现的是鸟类呼吸系统的部分结构,由于鸟肺与 气囊 相通,吸气和呼气时都可以进行气体交换。鸟类呼吸作用旺盛,为其维持体温 恒定 奠定了基础。
(4)上述三类动物的呼吸结构存在差异,但它们的肺都具有壁薄且包绕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 等特点,体现出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分析】鸟类体内具有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两栖动物的呼吸器官是肺,皮肤辅助呼吸。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与其进行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有肺泡数量很多,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是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解答】解:(1)图甲是两栖类动物的肺,乙是人体的肺,丙是鸟的肺。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线粒体利用,氧气参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2)两栖类动物的肺仅是一对简单的薄壁囊,还要靠皮肤辅助呼吸。两栖动物在冬天有冬眠现象,此时完全依靠皮肤呼吸。
(3)鸟的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起到暂存气体的作用,但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为鸟的呼吸器官;当家鸽飞行时,两翼举起或下垂时,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为双重呼吸。鸟类的肺是图中的丙;它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鸟类体温恒定。
(4)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是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故答案为:
(1)氧气; 能量
(2)甲;皮肤; 肺泡
(3)气囊;恒定
(4)毛细血管
23.(8分)灵活的双手有复杂的运动结构,为完成多种精细动作提供了结构基础。
(1)图1中的桡腕关节是腕部的关节之一,由腕骨构成的关节头、桡骨构成的 关节窝 以及外侧的关节囊等结构组成。关节腔内有 滑液 ,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2)由图2可知,控制拇指运动的肌肉有拇长展肌、 拇长伸肌 等。它们都由 肌腹 和肌腱构成。在 神经 系统的调控下,肌肉 收缩 ,牵拉拇指处的掌骨、指骨等绕关节活动,使拇指灵活运动。
(3)腱鞘是套在肌腱外面的滑膜管,可保护肌腱。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电脑会使拇指处的肌肉活动过度,导致肌腱和腱鞘因反复摩擦而出现炎症,即腱鞘炎。图3所示药物为治疗腱鞘炎的外敷药,购买时 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医生的处方。为预防腱鞘炎,学习生活中应做到 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工作结束后,要揉搓手指和手腕,用热水泡手等。 。
【分析】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骨骼肌的结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解答】解:(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其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大关节的灵活性。桡腕关节是腕部的关节之一,由腕骨构成的关节头、桡骨构成的关节窝以及外侧的关节囊等结构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关节作用。
(2)控制拇指运动的肌肉有拇长展肌、拇长伸肌等。它们都由中央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构成。在神经系统的调控下,骨骼肌收缩,牵拉拇指处的掌骨、指骨等绕关节活动,使拇指灵活运动。
(3)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电脑会使拇指处的肌肉活动过度,导致肌腱和腱鞘因反复摩擦而出现炎症,即腱鞘炎。治疗腱鞘炎的外敷药﹣﹣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它属于处方药,所以必须持医生的处方才可以购买。腱鞘炎指因手或关节过度劳作劳累而导致腱鞘发炎的病理过程,因手疼痛、无力而影响生活质量。需减少致病因素的刺激,如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工作结束后,要揉搓手指和手腕,用热水泡手。冬天应尽量避免凉水刺激,特别是老年人。
故答案为:(1)关节窝;滑液;
(2)拇短伸肌;肌腹;神经;收缩;
(3)需要;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工作结束后,要揉搓手指和手腕,用热水泡手等。
24.(7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 多样性。鹤属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黑颈鹤等十余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基因 多样性。
(2)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3月中下旬迁徙到繁殖地,10月中旬到达越冬地。云南大包山自然保护区是其越冬地之一,科研人员在此观测了人为噪声对黑颈鹤的影响,为更好地保护黑颈鹤奠定了基础。
两类声源主要频率分布表
声音类型
频率范围/Hz
人为噪声
(如机动车声、相机快门声、口哨声、交谈声)
470~2000
黑颈鹤鸣叫(如通信鸣叫、起飞鸣叫、报警鸣叫、保卫鸣叫)
成体:108.3~2124.6
幼体:2229.2~5266.7
①黑颈鹤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其卵具有 卵壳、卵壳膜 (结构),能减少水分散失,有利于在陆地上繁殖后代。在适宜的条件下,卵中的 胚盘 (结构)会发育成为雏鸟。
②黑颈鹤迁徙距离远,飞行能力强,其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有 bc (多选)。
a.颈的上部呈黑色
b.前肢特化成翼
c.骨骼中空
③由上表可知,人为噪声与黑颈鹤 成体 (填“成体”或“幼体”)的鸣叫频率高度重叠,进而影响其信息交流的过程,不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为更好地保护黑颈鹤,请你为大包山自然保护区提出一项具体可行的管理措施 限流参观、提示游客降低交谈声音、提升观测设施隐蔽度及消声效果、控制重点区域车流量 。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2)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鸟类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可。
【解答】解:(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多样性。
(2)①鹤属于鸟类,卵生,卵具有卵壳和卵壳膜保护,能减少水分的散失;鸟卵的胚盘含有细胞核,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发育成为雏鸟。
②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骨骼中空,适于飞行。
故选bc。
③由上表数据可知,人为噪声与黑颈鹤成体的鸣叫频率高度重叠,进而影响其信息交流的过程,不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为更好地保护黑颈鹤,可采取限流参观、提示游客降低交谈声音、提升观测设施隐蔽度及消声效果、控制重点区域车流量等措施。
故答案为:(1)生态系统;基因;(2)①卵壳、卵壳膜;胚盘;②bc;③成体;限流参观、提示游客降低交谈声音、提升观测设施隐蔽度及消声效果、控制重点区域车流量(合理即可)
25.(10分)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肝病毒、找到丙型肝炎治疗方法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1)丙型肝炎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其潜伏期长,多数感染者在感染初期无症状,直到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造成严重的后果。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都属于 传染源 。
(2)丙肝病毒是丙型肝炎的 病原体 ,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丙肝病毒的发现使得带有该病毒的血液制品得以从血库中检出,从而基本消除了因输血引起的丙型肝炎。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该过程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3)如图为丙肝病毒侵染人体肝细胞的过程示意图。该病毒不具有 细胞 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 遗传物质 组成。丙肝病毒在人体肝细胞内通过 复制 的方式进行繁殖。“戈诺卫”是中国本土开发的抗丙肝病毒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④]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影响病毒的繁殖。结合图示,你认为还可以通过抑制[ ① ] 病毒识别、侵染 过程达到治疗丙型肝炎的目的。
(4)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注射疫苗后,可引起人体产生相应的 抗体 ,该过程属于 特异性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目前,丙肝疫苗还未研制成功,从保护易感人群的角度,同学们应该 科学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
【分析】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都属于传染源。
(2)引起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病毒,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丙肝病毒的发现使得带有该病毒的血液制品得以从血库中检出,从而基本消除了因输血引起的丙型肝炎。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病毒的形体十分微小,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寄生在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就成为结晶体。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即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4)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注入的疫苗属于抗原。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目前,丙肝疫苗还未研制成功,同学们应该科学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故答案为:
(1)传染源
(2)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3)细胞;遗传物质;复制;①病毒识别、侵染
(4)抗体;特异性; 科学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26.(10分)微生物种类繁多,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1)肠球菌是一种细菌,细胞中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属于原核生物。肠球菌可引起肠炎等疾病,是肠道致病菌,与人类形成 寄生 关系。
(2)人体肠道中的乳杆菌、双歧杆菌等能将食物中的蛋白质部分分解为氨基酸,进而被肠道直接 吸收 ,还能够制造维生素B和维生素K等,是人体内的有益菌,与人类形成 共生 关系。
(3)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改善人体肠道环境。为提高肉鸡产量,科研人员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对某品种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肉鸡数量(只)
饲喂方法
处理方法
菌落数(logCFU/g)
肠球菌
乳杆菌
双歧杆菌
Ⅰ
34
_____
饲喂56天后,在每组中随机选择6只肉鸡进行屠宰,分别称取1克肠道内容物与无菌水混合,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8.47
9.02
8.00
Ⅱ
34
充足的基础日粮+低剂量地衣芽孢杆菌。
8.23
9.17
8.11
Ⅲ
34
充足的基础日粮+中剂量地衣芽孢杆菌。
8.02
9.65
8.27
Ⅳ
34
充足的基础日粮+高剂量地衣芽孢杆菌。
7.58
9.71
8.43
①实验中第Ⅰ组的饲喂方法为 只饲喂充足的基础日粮(不添加地衣芽孢杆菌) ,该组实验在本研究中起到 对照 作用。为使实验结果客观、准确,除了饲喂方法外,其他条件应 相同且适宜(相同) 。
②菌落是由 一个 (填“一个”或“多个”)微生物繁殖形成的集合体。本实验中每个组别最终得到的菌落数是基于 6 个样本数据计算得出的平均值,可以反映出肉鸡肠道中不同微生物的相对数量。
③由实验数据可知,随着地衣芽孢杆菌添加剂量的升高, 肉鸡肠道中的肠球菌(致病菌)的数量下降,乳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增加 ,说明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改善肉鸡的肠道环境,进而提高肉鸡产量。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细菌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肠球菌可引起肠炎等疾病,是肠道致病菌,与人类形成寄生关系。
(2)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烟酸、泛酸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可见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与人类形成共生关系。
(3)①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表中①只饲喂充足的基础日粮,与其他组形成对照实验。
②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饲喂56天后,在每组中随机选择6只肉鸡进行屠宰,分别称取1克肠道内容物与无菌水混合,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③据表中数据可见:随着地衣芽孢杆菌添加剂量的升高,肉鸡肠道中的肠球菌(致病菌)的数量下降,乳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增加,说明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改善肉鸡的肠道环境,进而提高肉鸡产量。
故答案为:(1)成形的细胞核;寄生
(2)吸收;共生
(3)①只饲喂充足的基础日粮(不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照;相同且适宜(相同)
②一个;6
③肉鸡肠道中的肠球菌(致病菌)的数量下降,乳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增加
27.(9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光点闪烁的萤火虫,像一盏盏小灯,其尾部的发光器,就是荧光的来源。不仅成虫能够发光,萤火虫的卵、幼虫和蛹也能发光,但不同发育阶段,发光的作用有所不同。幼虫阶段,发光主要用来“防身”﹣﹣遇到胆小的捕食者,突然闪光就能吓退它们。成虫发光则是为了求偶,同一片区域内常常生活着好几种萤火虫,它们都有各自的“灯语”﹣﹣荧光的颜色、亮度、频率各不相同,以免浪费时间跟别的物种互动。大部分萤火虫成虫的寿命只有5~15天,而它们的体力只能维持每晚“亮灯”两三个小时,为了繁衍大计要分秒必争。
昆虫学家洛伊德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种绿光萤火虫的雌虫可以模拟另一种黄光萤火虫发出黄光信号。洛伊德追踪观察了1只绿光萤火虫雌虫,发现半个小时内,这只雌虫就引起了12只黄光萤火虫雄虫的注意,其中1只在和绿光萤火虫雌虫交换了几次信号后便来到雌虫的附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十几秒后,这只雌虫却抓住黄光萤火虫雄虫,开始咀嚼它的后背。
大多数萤火虫的成虫以花蜜或花粉为食,甚至什么都不吃。但绿光萤火虫雌虫却通过“打信息战”来捕捉、取食其他萤火虫,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多数萤火虫的卵、幼虫和成虫体内含有一种毒素,鸟类、蜘蛛等天敌很害怕这种毒素,所以发光其实也是一种警告:我有毒,别吃我!绿光萤火虫却偏偏不会自己产生这种毒素,因此需要黄光萤火虫的“帮忙”。
(1)萤火虫的一生包括了 4 个阶段,发育类型属于 完全变态 (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2)萤火虫的卵能够发光,其发光行为是由 遗传物质 决定的,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 先天性 行为。成虫通过发光来吸引异性,从行为的目的上看,属于 繁殖 行为。萤火虫可根据不同的“灯语”,如 荧光的颜色、亮度、频率等 判断对方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3)洛伊德在研究萤火虫发光行为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观察法 。根据资料分析,绿光萤火虫的雌虫通过发出黄光信号,以吸引黄光萤火虫雄虫靠近的最终目的是 d (选填字母代号)。
a.对不同种异性表示友好
b.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配
c.获取营养物质
d.获得黄萤火虫体内的毒素
(4)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生存智慧”,请你再举一例并进行简要说明 寄居蟹与海葵的互惠生活 。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蝉、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3)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
(4)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
【解答】解:(1)萤火虫的一生共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这种发育类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萤火虫的卵能够发光,其发光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先天性行为。成虫通过发光来吸引异性,从行为的目的上看属于求偶行为,因此属于繁殖行为。根据阅读文中的第一段内容可知,“它们都有各自的“灯语”﹣﹣荧光的颜色、亮度、频率各不相同”,萤火虫可根据不同的“灯语”,判断对方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3)洛伊德在研究萤火虫发光行为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进行的,因此属于观察法。根据资料分析,绿光萤火虫的雌虫通过发出黄光信号,以吸引黄光萤火虫雄虫靠近的最终目的是获得黄萤火虫体内的毒素。故选d。
(4)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智慧”丰富多彩,如海葵附着在寄居蟹壳上,可以随寄居蟹移动,便于取食,而寄居蟹因为有了有毒的海葵的保护,而免受其它生物的危害。本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4;完全变态
(2)遗传物质;先天性;繁殖;荧光的颜色、亮度、频率等
(3)观察法; d
(4)合理即可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北京市西城区初一(上)期末生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2018北京市西城区初一(上)期末生物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