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案
展开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重难点 | 题型 | 分值 | |
重点 | 工业革命的背景、进程、影响 | 选择题、非选择题 | 2-4 |
难点 | 工业革命的影响 |
要点一 工业革命的背景与进程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二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探究】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对什么事件的评述?
【答案】
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1. 概念: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其实质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2. 发源地: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3. 发生条件:
(1)政治前提: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国内政局稳定。
(2)经济条件:通过圈地运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方式强占农民土地,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3)技术条件:英国的手工工场水平较高,劳动分工与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
(4)人才条件: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
(5)海外市场的扩大:英国通过殖民扩张,积累了资本、获得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海外市场需要的不断扩大,促使工业革命的发生。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 第一次工业革命
(1)开始: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的棉纺织业。
(2)表现: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3)过程:
①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代替了抛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问题。
②从工场到工厂
为了提高效益、加强管理,人们开始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是近代工厂的开端。
(4)结果:
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1807年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5)完成: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机器可以制造机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这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6)扩展: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
2.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①政治前提: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
②经济条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③科技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2)开始:19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3)表现: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
(4)成果:
①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
(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奔驰))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②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人们不仅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而且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③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④新的通讯技术也取得重大突破,无线电报和有线电话先后问世。
(贝尔发明电话;爱迪生的发明创造)
(5)结果:电力成为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延伸: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
相同点 | 背景: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过程:它们都在动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结果:它们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 |||
不同点 | 发生范围 | 从英国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 | 从多国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 | |
主要领域 | 轻工业为主 | 重工业为主 | ||
与科学技术的结合程度 | 生产经验的总结 | 生产与科学技术的真正结合 | ||
生产关系 | 形成工厂制度 | 形成垄断组织 | ||
(有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德国、日本。)
例题1 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的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个方面的支持?( )
A. 技术支持 B. 市场支持
C. 劳动力支持 D. 资本支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的用木头建造的房屋……”可以得出,本题答案为B项,市场支持,其他选项虽然也是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但材料中均为体现,故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背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时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例题2 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 源自于劳动实践
B. 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 取决于资金保障
D. 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可以得出瓦特能够改良蒸汽机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劳动实践,故A项正确,B项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C项取决于表述有误,D项各阶层广泛参与表述有误,故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成果
点评:本题为高考真题,解题时需要运用唯物史观并结合材料信息。
例题3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 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 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工业革命的理解。棉纺织厂发展如此快是因为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根据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排除A项;铁路的修建是在1825年,故排除C项;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D项。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成果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要点二 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 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探究】
根据材料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答案】
影响:促进生产力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成为“世界工厂”;带来环境污染。
(一)积极影响
1. 生产力的进步:
(1)工业成为社会经济的先导,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2)在工业化的带动下,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
(3)农业变革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
2. 生产关系的调整:
(1)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2)生产逐渐集中,出现了适应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垄断组织;
(3)工厂制的发展,使得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3. 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人阶级逐渐崛起)。
4. 社会生活的变化:
(1)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形成了以工厂为中心的大批城市,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现代工业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3)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纸书籍大量发行,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4)女性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地位,并且人口增加明显。
(二)消极影响
1. 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2. 城市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
3. 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
4. 更多殖民地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例题1 “英国人的优势,一是海洋对它的保护作用,二是处于到美洲的便捷航路上,三是采取人弃我取的原则处理殖民和欧洲事务,四是煤矿和铁矿储藏条件好。”“英国人的优势”最有利于( )
A.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B. 海外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
C. 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
D.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答案:C
解析: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煤矿和铁矿储藏条件好”的信息,结合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的有关条件得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的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例题2 大机器工业瓦解了家庭经济,工人不分性别均以个人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妇女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以单个人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工业革命中,从作坊向工厂渐进转变的过程中,妇女作为廉价劳动力成为劳工和雇主之间平衡利益关系的砝码。以上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认识反映了( )
A. 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B. 大量妇女儿童的使用不利于技术快速发展
C. 工业革命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D. 社会阶层变动推动新生产组织形式的形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的使用,使妇女获得就业的机会,于是妇女从家庭步入社会,进入工厂,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因此C正确。A项“根本上”说法错误;B、D两项题干没有体现。
考点: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时需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例题3 下列表格反应的本质问题是( )
国家 | 总人口(单位:万人) | 农村人口百分比 | 城市人口百分比 |
英国(1851年) | 约1800 | 48% | 52% |
法国 (1851年) | 约3600 | 75% | 25% |
中国(1851年) | 约43200 | 89% | 11% |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A. 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B. 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C. 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D. 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正确解读能力。材料中“1851年”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英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导致英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所以答案选B。
考点: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时需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时间:30分钟)
1. 从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殖民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①武力征服是其主要扩张手段
②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产生是其主要动力
③采用商业殖民方式,建立殖民贸易公司
④掠夺财富、屠杀土著人、抢占土地是其主要活动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 英国的技术发明在17~18世纪之交已经蓬勃发展,1733年技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同年木工怀亚特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1765年,钟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一现象说明( )
A. 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B. 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
C. 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 D. 教育普及引发技术革命
3. 《全球通史》中写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 工业革命的需求
C. 中西交流的加强 D. 世界市场的形成
4. 下列表格反应的本质问题是( )
国家 | 总人口(单位:万人) | 农村人口百分比 | 城市人口百分比 |
英国(1851年) | 约1800 | 48% | 52% |
法国 (1851年) | 约3600 | 75% | 25% |
中国(1851年) | 约43200 | 89% | 11% |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A. 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B. 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C. 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D. 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5. 大机器工业瓦解了家庭经济,工人不分性别均以个人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妇女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以单个人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工业革命中,从作坊向工厂渐进转变的过程中,妇女作为廉价劳动力成为劳工和雇主之间平衡利益关系的砝码。以上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认识反映了( )
A. 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B. 大量妇女儿童的使用不利于技术快速发展
C. 工业革命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D. 社会阶层变动推动新生产组织形式的形成
6. 在早期的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荷兰,又通过多年的战争,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并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英国在殖民争霸战争中获胜主要得益于( )
A. 商业资本的发达 B. 工业资本的发达
C. 政治制度的先进 D. 民主与法制的成熟
7. 央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介绍:1769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但后来将蒸汽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是詹姆斯·瓦特的儿子小瓦特……他不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个企业家。他与商人马修·博尔顿合资经营索霍制造厂,把蒸汽机批量生产,推向市场。据此可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
A. 得益于商业资本与技术的结合 B. 取决于专利制度对创新的保护
C. 取决于瓦特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 D. 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8.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授予公司设立。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摈弃特权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构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主要反映了( )
A. 生产发展促使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B. 科技进步改变了国家的经济职能
C. 工业革命推动国家经济政策变化 D. 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化进程的加快
9. 《美国工业技术发展概括》一文说:“在上世纪结束进入本世纪时,一个兴旺但不一定富有的城市家庭,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发现许多迹象证明工业化对它的生活的影响。”这段话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
A. 开启了工业化的新进程 B.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C. 对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 D.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10. 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其含义是( )
A. 垄断组织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有计划生产
B. 垄断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
C. 垄断组织有利于减轻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D. 垄断的出现,消除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界限
11. 材料题
材料一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韦尔奇《关国创新史》
材料二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
1.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的殖民扩张,即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早期殖民扩张,①②③④分别从手段、动力、方式和活动四个方面进行说明,都符合史实。
2. A 解析:根据材料文字“技工凯伊发明了飞梭”、“木工怀亚特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钟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可知“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A。
3. B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了解到,l8世纪末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开始把中国作为重要的侵略目标,故选B。A、C两项与根本原因要求不符;D项世界市场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4.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正确解读能力。材料中“1851年”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英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导致英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所以答案选B。
5. 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的使用,使妇女获得就业的机会,于是妇女从家庭步入社会,进入工厂,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因此C正确。A项“根本上”说法错误;B、D两项题干没有体现。
6.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国能在世界殖民争霸中最终取得胜利主要依赖的是工业资本的快速发展和力量的壮大,所以答案选B,A属于荷兰的优势所在, C、D两项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7. A 解析:据材料“他不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个企业家。他与商人马修·博尔顿合资经营索霍制造厂,把蒸汽机批量生产,推向市场”可以得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商业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故A项正确。
8. C 解析: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摈弃特权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反映了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放弃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生产发展促使生产组织形式变化指的是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国家经济政策的转变,而不是经济职能,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工业革命推动国家经济政策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民主化进程,故D项错误。
9. C 解析:据材料“在上世纪结束进入本世纪时,一个兴旺但不一定富有的城市家庭,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发现许多迹象证明工业化对它的生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开启了工业化的新进程,故A排除。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过于笼统,材料只反映了“兴旺但不一定富有的城市家庭”,故B排除。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也过于笼统,故D排除。
10. A 解析:从“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恩格斯是认为在垄断的组织形式下,资本主义经济在特定的范围内达到了一种有序生产,联系当时史实,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垄断组织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有计划生产,故A项正确;“私人生产停止了,无计划性也没有了”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只能是加剧经济危机,更不可能消除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界限,故B、C、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11. 答案
(1)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
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
(2)前期:蒸汽火车、汽轮;动力:蒸汽机
后期:汽车、飞机;动力:内燃机。
解析:(1)中第一小问,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使得流水线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产生。第二小问可从劳动生产率、产量及推动垄断组织产生等角度分析。
(2)中问,总结两次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和动力的差别。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上学习案,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案及答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工业革命亦称产业革命,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案及答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宏观把握,自主探究,自主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