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部编版11 赵州桥两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1 赵州桥两课时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课件,激趣导入,学习生字,初读课文,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学习写法,学习生字,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赵州桥》第二课时原创教学设计
课题
11赵州桥
年级
三年级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人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赵州桥》所在单元从传统节日、伟大发明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赵州桥》作为一篇说明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精炼。课文将说明性语言和描写性语言有机交融,介绍了赵州桥这一历史悠久、设计独特、造型美观的桥梁艺术佳作,从建筑艺术角度生动展示了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单元导语中提出“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这是本单元学习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文章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为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写清楚的。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会写13个字,重点指导书写“慧、举”2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文章主要内容;
3. 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写清楚的;
4.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一座著名的桥,大家看,它就是南京长江大桥,每次经过这座桥,看到这座桥,你有怎样的感受?(预设:很长、很雄伟、很壮观……)
南京长江大桥是我们很熟悉的桥,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座非常古老的石拱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课前同学们都认真预习了这一课,这是这篇课文我们需要认识的11个字(出示11个字)×××同学提醒我们要注意这个词语的读音,来,带我们读一读。(预设:横跨、安济桥、前爪)
重点指导多音字“爪”,这一课中读“前爪”,它还有一个读音zhuǎ,如鸡爪,齐读。
指名读11个字,齐读。
2.词语读准了,请同学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将课文再次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件出示要求)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这篇课文题目是赵州桥,围绕赵州桥写了四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呢?下面我请同学们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每一段读完正音)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名称、设计者、建造年代、距今历史。(学生讲到哪儿,课件出示相应的信息)
这一段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介绍了赵州桥的基本信息,我们要学会用一句话来概括段意。谁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指导:老师提醒你哦,课文当中有一句话就能概括出这段话的内容,你找到了吗?)
第三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的美观。(指导:我们可以向第二自然段那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段意。)
第四自然段是赵州桥的历史意义和存在价值。
四、精读课文,学习写法。
(一)过渡:我们刚刚边读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你发现赵州桥有什么特点呀?(雄伟、坚固、美观),文中的第二自然段写的是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二)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赵州桥非常雄伟?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课件出示要求)
交流(根据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
出示: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1.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课件出示)
(1)50多米相当于我们10间教室那么长,宽有我们两间教室这么宽。在一千多年前,常见的桥是这样的(出示图片)和赵州桥放在一起看,你有什么感觉?(赵州桥非常长,非常宽,很雄伟)
(2)我把这句话改成这样:桥很长很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样改好吗?(第一句运用数字具体说明的桥的长和宽。)
(3)朗读时突出这些数字就能体现赵州桥的雄伟。谁来试一试,我们一起读。
2.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课件出示)
(1)理解横跨(请生做动作):来,你来跨一步,你最多能跨多远?(1米)我们最多只能跨1米,赵州桥一步跨了多远?(37米)赵州桥就像一个巨人一样一步跨了37米,这个跨度很大。
(2)指名读。(阅读提示:把横跨的感觉读出来)
3.总结:刚刚我们从这两句话读出了赵州桥的雄伟,谁来读,把赵州桥的雄伟读出来。
4.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之上,已有1400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赵州桥一定经历了很多很多,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
赵州桥这座石拱桥,在过去的1400多年,它经历了大小54次洪水的冲击而不垮,它经历了8次地震袭击而不倒,经受了无数车辆的重压,无数次的战乱而不毁。
读了这段文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坚固)
5.李春究竟用了怎样的设计,使得赵州桥这么坚固?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答案。
(1)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2)这种设计可了不得呀,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来高度称赞它,哪一个词语?
(3)什么是创举呀?
解释字面意思: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
为什么说李春的设计是创举呢?(总结:有大桥洞,也有小桥洞,李春是第一个这样设计的,赵州桥建成700年后,欧洲才有人建成类似的桥梁,所以说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
这大小桥洞的设计究竟有什么好处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这种设计。
文中哪句话写出了这种设计的好处?
你瞧,这儿用一句话就把这两个好处说得清清楚楚,你发现什么秘密了?(用了“既……又……”)
老师这儿也有两个句子,你能用一句话把它说清楚吗?你能不能用“既……又……”这个句式说一句话呢?
这大小桥洞的设计真是好处多多,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对这种设计的赞叹吗?
总结:这一部分写出了赵州桥的设计巧。
6.这一自然段是怎么把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写清楚的呢?写了桥身长、桥面宽、跨度大、设计巧。我们一起合作读这一自然段,老师读第一句,男生读红色的部分,女生读蓝色的部分,再次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13个生字。
2.这些字中,哪些字比较难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根据学生回答,重点指导“慧”和“举”的书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每个字写一个,提醒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5.投影展示评价,给出建议。
板书设计
11 赵州桥
桥身长
桥面宽
跨度大
雄伟、坚固 美观
设计巧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PPT课件、田字格
课题
赵州桥
年级
三年级
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人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本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了解怎么围绕一段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在教学本课时,依据单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欣赏赵州桥的美观,体会课文第三自然段围绕一句话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方法,并以此作为教学重点;同时激发学生对赵州桥的喜爱之情,乐于做小导游,向别人介绍,以此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赵州桥的美观。
2.抄写第三自然段,体会围绕一句话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赵州桥的喜爱之情,乐于向别人介绍、展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印象之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一座什么样的赵州桥?
预设:历史悠久、坚固、雄伟……
是呀,真让人印象深刻。第2自然段围绕雄伟坚固写了赵州桥的桥身长、桥面宽、跨度大、设计巧4个方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赵州桥美观的部分,看看作者是怎么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二、品味语言,美观之桥
1.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么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和研学单,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么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谁帮我们读一读,看看自己抄得对不对?
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那么作者为了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具体写了什么?
桥面/石栏/栏板上的图案/龙的样子/三种龙的样子
作者重点写了桥面两侧的石栏,石栏上的图案。(是呀,表述要完整)同学们,你知道吗,桥面石栏上有许多图案:植物的、动物的、人物的、山水的……这么多,作者重点写了什么图案?(龙)猜一猜,赵州桥上一共有多少龙?(两侧石栏加上蚣腹共有58条龙)这么多条龙,作者选取了几种龙的样子?(3种)拿出尺子划横线,把它们找出来。
(2)作者分别写了哪几种龙的样子?指名读。
第一种龙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①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展示图片)
如果让你从文中找关键词概括它的样子,你会怎么概括?为什么?(引导:找关键动作来概括)
板书:相互缠绕
谁来读一读?(指生评价,师再评价:读得真好!你有什么秘诀吗?——指导朗读要有重音)请个女生来读:温柔的水/ 有没有男生想读?——动感的水
第二种龙是什么样子的?
②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我们要概括它的样子,就要先读懂它。(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来帮助体会)知道什么是“前爪”吗?做做动作,指生展示。什么是“抵着”?“抵着”就是手掌顶住,哪位同学来给大家做做看?什么是“回首”?回首就是回头。同桌合作,摆出“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的样子,体会雕刻的鲜活之美。请一组同桌上台展示。
谁来当雕刻家,用你的朗读来雕刻这两条龙?指名读,台上学生做动作。
读得好,演得好,还要概括得好!这种龙的样子,我们怎么找关键词来概括呢?
板书:回首遥望
美美的朗读配精美的雕刻。(出示图片)我们一起来读。
第三种龙是什么样子的?
③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插入动画图片双龙戏珠)怎么概括它的样子?
板书:双龙戏珠
谁想看一看图片下的石刻?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
(3)这三种龙的样子,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把它们联系起来的?
①有的……有的……还有的……(形式上,用了排比的写作手法,美得多种多样)
②这些雕刻的龙,有的相互缠绕,有的回首遥望,还有的一起玩耍,作者在写这些龙时,还发挥了自己的——想象。
(4)过渡:石栏上还有很多龙,一起来看。(出示教师收集的其他图案)
有的刻着________________……
你能像课文中一样,把这些龙的样子说出来吗?(学生练写,展示,反馈)多得说不完,美得说不尽!
所以,作者才会说: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女生读)
师播放对应视频资料。历经千年,精美犹在。谁能读出这些雕刻蕴藏的美?
师相机点评:你读出了龙的生动/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雕刻蕴藏的美……
(5)小结:作者在写作时,先总的说石栏上的图案精美,具体选取了图案中的龙,重点写了“相互缠绕”、“回首遥望”、“双龙戏珠”三种龙的样子,最后总结赞美:所有的龙都像活了一样,这样总——分——总的结构,让人一目了然,还用上了排比和想象,把赵州桥的美观写得非常清楚。
2.认识过渡句。
过渡: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语段中少了第一句话。(出示完整的第3小节)标红的句子一起来读。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1)师:知道这个句子有什么好处吗?
追问:上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精巧)这个自然段呢?(美观)像这样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的句子就叫作过渡句,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2小节写赵州桥的精巧,第3小节写赵州桥的美观,这样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句子就是过渡句。)
(2)师生合作,配乐齐读。老师读过渡句,你们读后面的,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欣赏赵州桥的美吧!
3.学习第四自然段。
赵州桥不但雄伟坚固,而且十分美观,它(出示课文第4小节,指名读)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梳理所学: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能结合板书说说,为什么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吗?(预设:设计巧,十分美观)什么是历史文化遗产?为什么说赵州桥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呢?(预设:历史悠久,距今1400多年;世界闻名;是古代劳动人留给我们的……)
明确: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2)课外拓展: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宝贵的历史遗产?(莫高窟、兵马俑、故宫……)
(3)情感升华,朗读指导:无论是栩栩如生的秦兵马俑,还是精妙绝伦的敦煌壁画,又或是规模宏大的故宫,他们和赵州桥一样,都是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再来夸一夸赵州桥。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四、小组练说,交流之桥
1.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
2.同桌相互练说,指名展示。师相机点拨:做好一个小导游,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说话要清楚,态度要热情,介绍要详细)
3.小组合作练说,全班展示。可以用上老师出示的开头。(生生互评:像不像小导游?介绍得清楚吗?)
4.小结:学了赵州桥,介绍赵州桥,你也成了一座小小的桥,你就是文化传承之桥。同学们,愿做一架桥!
板书设计
赵州桥
桥身长 相互缠绕 总-分-总
雄伟、坚固 桥面宽 美观 回首遥望 排比
跨度大 双龙戏珠 想象
设计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 赵州桥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主要内容,本课重点,本课难点,应知应会,重点难点例析,重、难点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