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
展开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卷
第一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
|
|
|
|
|
一、读句子,把字词填入括号内。(6分)
-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gòu chéng( )了一道别有风趣的zhuāng shì( ),比那高楼门前dūn 着( )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 也许是灰色的biān fú( ),也许是bà qì( ) 十足的māo tóu yīng(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打✓。(6分)
芍药(sáo sháo) 倘若(tǎng shǎng) 锄头(cú chú)
鸡冠(guān guàn) 篱笆(lí ní) 绮丽(qǐ qí)
三、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2分)
A.声音 光茫 铃铛 丝绸 B.河流 醒来 垂柳 绮丽
C.低语 麦苗 石块 叮铛 D.翅傍 裹着 红莲 抖落
四、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难道那画家的本领了不起吗? B.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C.难道那画家的本领不了不起吗? D.那画家的本领真了不起啊!
五、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难道三月桃花水,不叫人沉醉吗? B.三月桃花水,叫人沉醉。
C.难道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吗? D.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啊!
六、读下列词语,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写在括号里。(6分)
1、耸:①耸立;②引起注意,使人吃惊;③耸动。
耸肩( ) 高耸( ) 危言耸听( )
2、捣:①捶打;②搅扰;③用棍子等的一端撞击。
捣衣( ) 捣蒜( ) 捣乱( )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1.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写出词的前一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協衣。它们从不吃惊。(用关联词合为一向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仿写比喻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9分)
1.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人过,惟有_________。
2._________,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只把春来报。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3.童年是快乐的,在古诗《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小儿子活动乐趣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乡下人家》片段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 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中带着几分( ),显出一派
( )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请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
2、文中画“___”的句子,我觉得______这个词用得很生动,读了这句
话我想到了一个成语___________。同学们,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
怎样的景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第一句话写的是____________,二三句话写的是_________,请你
分别为这两幅景象添加一个小标题。(4分)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十、古诗大厅。(9分)
清平乐·村居
茅 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清平乐”中“乐”的读音是( ),“亡赖”的“亡”读音是( )。(2分)
2.这首词描绘了 、 、 等景物,让我们感受到村庄的清新优美。(3分)
3.这家的三个小孩分别在做什么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最喜小儿亡赖?从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课外阅读。(10分)
舌尖上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里乡下度过的。那时物资匮乏,吃,对于孩子们来说,充满诱惑。
春天的脚步刚刚响起,我和弟弟妹妹的眼睛就盯上树梢。奶奶说:“别急别急,再刮两场春风它们就来了。”奶奶所说的“它们”,其实就是榆钱儿、槐花、还有嫩嫩的榆叶。它们一来,妈妈就可以给我们烙菜饽饽。终于等到榆钱长、槐花开了,我们围在灶台旁,妈妈在大铁锅里刷一层薄薄的油,把棒子面加白面的菜饽饽贴在锅里。熟了的菜饽饽虽然油少,却也香喷喷的。等地里长出马齿苋、苦菜苗、荠菜等野菜时,我们就更有口福了,无论捣点蒜汁凉拌还是剁烂做粥烙饽饽,都能让我们的胃口满足一阵子。
那时,绕村有一条水渠,渠边生长着好多茅草。茅草的根白白胖胖,细细长长,嚼起来甜丝丝的,我们当地叫土蔗。我们就拿镰刀挖出土蔗,洗净,美滋滋地嚼着,蜜汁流进嘴里,日子也仿佛甜了许多。
童年舌尖上的味道,最意犹未尽的还是“烧烤”。我们的烧烤内容与季节息息相关。夏秋是大自然最丰盛的时节,也是我们最快乐、最满足的时节。
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河,夏季时,河水不深,清澈见底,鱼儿很多,我们就光着屁股下河洗澡、捉鱼,不一会儿,每个人就能捉到很多鱼。在河岸,我们捡些柴火,把鱼丢在火里烧烤,那滋味,现在想起来仍垂涎三尺。
童年,流淌在舌尖上的美味,至今仍回味无穷。
1.“垂涎三尺”的意思是 ,透过这个词语我体会到了 。(2分)
2. “我”和弟弟妹妹的眼睛就盯上树梢,我们想干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我”童年时的哪些食物?“我”最难忘的是什么食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 ”的句子你感受到了妈妈是个( )的人。(2分)
A.只说不做 B.脾气不好 C. 勤劳能干、心灵手巧
5.短文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习作乐园。(30分)
每个人都有许多难忘的故事,亲人的关爱、故乡的明月、儿时的趣事,都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翻阅自己的影集、日记、成长手册……我们都能回想起一些童年往事,请你选取其中的一件,题目自拟, 400字以上。
答案:
一、1.构成、装饰、蹲着 2. 蝙蝠、霸气、猫头鹰
二、 sháo tǎng chú guān lí qǐ
三、 B.
四、 A.
五、 C.
六、1.(3)(1)(2) 2、(1)(3)(2)
七、1.房子只有木板窗。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3.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協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4.示例:三月的西子湖畔 一幅天然的画卷
八、1.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 蜻蜓蛱蝶飞
2. 风雨送春归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待到山花烂漫时
3.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九、1. 朴素 、华丽、独特、绿荫
2.探出、争先恐后 ⾬后,⽵笋争先恐后的从⼟⾥冒出来的景象。(意思对即可)
3.鲜花、⽵林与春笋 鲜花轮绽图、⾬后春笋图(意思对即可)
十、1.yuè wú
2.茅檐 小溪 青草
3.大儿子在给田里的豆苗锄草,二儿子在织鸡笼,小儿子在溪头剥莲蓬。
4.小儿子最可爱,天真烂漫。体会到了诗人对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住。
十一、1.形容嘴馋到极点。 儿时的那些食物太有诱惑力了,味道太美了。
2.想弄些榆钱儿、槐花和嫩嫩的榆叶下来,让妈妈做烙菜饽饽。
3.烙菜饽饽、粥烙饽饽、土蔗、烤鱼 烧烤
4.C
5.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十二、习作乐园。(略)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共6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共6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