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三十一 燃料及其利用
展开【例1】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A. Q点B. P点C. N点D. M点
【强化训练】
1. 如图,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杯底放有一小粒白磷,当将一支大试管迅速插入水中并罩住白磷时,白磷立即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
A. 水
B. 氧气
C. 可燃物
D. 温度达到着火点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填序号)。
【专题二:灭火原理】
【例2】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的是( )
【强化训练】
1.下列为“禁止烟火”标志的是( )
A. B. C. D.
2.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专题三: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CO2
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强化训练】
1.分别点燃下列物质后,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然后迅速将该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该物质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①一氧化碳 ②氢气 ③酒精 ④甲烷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
2.载人飞船中必须建立水的循环体系,以保证宇航员的生活用水。其水的循环体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
B.氢氧燃料电池使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C.氢氧燃料电池中的氢气、氧气和生成的水都是化合物
D.污水和排泄物不能向太空中排放,必须净化处理
【达标练测】
1.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1中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氧气
C.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2.2019年3月28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2019年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截至27日10时,事故点下风向1公里出现苯超标现象,2公里和3.5公里处各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标准限值。下列有关苯(C6H6)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每个苯分子里含有3个氢分子和3个氧分子
3.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
B.蜡烛熄灭时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
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
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
4.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CO2覆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CO2不能支持燃烧
D.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
5.乘坐高铁时,易燃易爆品不许携带上车,以防爆炸造成危害,其中包括( )
①蔗糖;②饮料;③爆竹;④汽油;⑤香烟
A.①②B.③⑤C.④⑤D.③④
6.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C.夜间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查看并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7.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珍贵档案失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是为了隔绝氧气
8.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小颖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9.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10.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
11.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单质,A、B、C、D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C与D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已略去。试推断:
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甲的名称为_____,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A→B+甲”的化学方程式: 。
12.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酒精可以通过食物的发酵来制得,现在常加在汽油中形成乙醇汽油,形成乙醇汽油的优点是 (填一条),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载人航天飞机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在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煤燃烧时排放岀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
13.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图1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②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 ,另一方面 。
③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填字母序号)。
(3)李老师补充了右上图的实验,实验时可观察到 。
14.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化学方程式为 2CO2+6H2=C2H4+4H2O
若用36g氢气转化二氧化碳,则能处理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升?同时又能生成多少克化工原料乙烯?(已知: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
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三十一:燃料及其利用参考答案
【专题一:燃烧的条件】
【例1】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A. Q点B. P点C. N点D. M点
【答案】D
【解析】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故选D。
【强化训练】
1. 如图,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杯底放有一小粒白磷,当将一支大试管迅速插入水中并罩住白磷时,白磷立即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
A. 水
B. 氧气
C. 可燃物
D. 温度达到着火点
【答案】B
【解析】
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白磷是可燃物,且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大试管迅速伸入水中带有空气,发生燃烧现象,说明实验燃烧需要氧气,故答案选择B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填序号)。
【答案】②④
【专题二:灭火原理】
【例2】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的是( )
【答案】A
【强化训练】
1.下列为“禁止烟火”标志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A、图中标志的含义是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所以错误;B、图中标志的含义是节约用水,所以错误。C、图中标志的含义是图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故错误;D、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烟火,所以正确;故选D。
2.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答案】D
【解析】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浇水,汽油也会在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
【专题三: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CO2
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答案】D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错误;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而干冰是甲烷分子外包埋着水分子而形成的混合物,不是干冰,B错误;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C错误;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很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验纯,D正确。故选D。
【强化训练】
1.分别点燃下列物质后,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然后迅速将该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该物质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①一氧化碳 ②氢气 ③酒精 ④甲烷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
【答案】A
【解析】
一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生成水;氢气燃烧能生成水,不能生成二氧化碳;酒精、甲烷燃烧都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A。
2.载人飞船中必须建立水的循环体系,以保证宇航员的生活用水。其水的循环体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
B.氢氧燃料电池使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C.氢氧燃料电池中的氢气、氧气和生成的水都是化合物
D.污水和排泄物不能向太空中排放,必须净化处理
【答案】C
【达标练测】
1.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1中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氧气
C.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答案】C
2.2019年3月28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2019年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截至27日10时,事故点下风向1公里出现苯超标现象,2公里和3.5公里处各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标准限值。下列有关苯(C6H6)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每个苯分子里含有3个氢分子和3个氧分子
【答案】B
3.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
B.蜡烛熄灭时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
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
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
【答案】B
4.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CO2覆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CO2不能支持燃烧
D.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
【答案】A
5.乘坐高铁时,易燃易爆品不许携带上车,以防爆炸造成危害,其中包括( )
①蔗糖;②饮料;③爆竹;④汽油;⑤香烟
A.①②B.③⑤C.④⑤D.③④
【答案】D
6.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C.夜间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查看并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答案】D
7.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珍贵档案失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是为了隔绝氧气
【答案】B
8.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小颖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答案】B
9.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答案】B
10.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
【答案】D
11.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单质,A、B、C、D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C与D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已略去。试推断:
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甲的名称为_____,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A→B+甲”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氧气 CO2 (2)
12.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酒精可以通过食物的发酵来制得,现在常加在汽油中形成乙醇汽油,形成乙醇汽油的优点是 (填一条),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载人航天飞机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在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煤燃烧时排放岀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
【答案】(1)减少污染 (2)+7 (3)CO2
13.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图1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②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 ,另一方面 。
③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填字母序号)。
(3)李老师补充了右上图的实验,实验时可观察到 。
【答案】可燃物 (1)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没有助燃物 隔绝空气 使白磷温度高于着火点
(2)B (3)白磷燃烧
14.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化学方程式为 2CO2+6H2=C2H4+4H2O
若用36g氢气转化二氧化碳,则能处理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升?同时又能生成多少克化工原料乙烯?(已知: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
【答案】 133.5L 84g
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三十一:燃料及其利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三十一:燃料及其利用,共16页。
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十九:燃料及其利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十九:燃料及其利用,共18页。
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十:酸和碱: 这是一份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十:酸和碱,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