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2020-2021学年寒假辅导讲义(全国通用)
展开第十讲
初学古诗文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一)张爷爷写了一副对联,他想考考你。
(1)请你把对联中空缺的一个字补写出来。
上联:立德齐今古 下联:藏书 子孙
(2)张爷爷让你把对联贴到他书房的墙面上,你要把上联贴到左边还是右边?
(二)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几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
①大数据观察,网聚青年力量。调查显示,有91.9%的青年在网上拥有至少两个与工作完全不同的身份,他们活跃在网上,利用闲暇时间与兴趣专长,分享内容、传递爱心,不仅丰富自己,也为社会进步贡献了青年力量。
②发布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美丽乡村游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时尚,他们走进乡村,用视频记录乡村生活。美景、美食、传统建筑、刺绣、剪纸、扎染……他们制作出一系列“乡村美生活”短视频在网上播放,讲述中国乡村故事,宣传传统文化,传递文化自信。
③指尖种树木,运动捐步数。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蚂蚁森林1号林,有着129500棵梭梭树,这是第一批“蚂蚁森林”公益应用用户用自己指尖“种”出的。许多年轻人还会通过微信运动捐步、QQ公益捐步等,参与网络平台上的各类公益项目。
④小小点评员,大大成就感。今年30岁在外企工作的杨冰倩,闲暇之余喜欢在网上积极参与消费点评,这样花时间精力又没有一分钱回报的事情却让她乐在其中:“写评论不仅能帮助其他消费者,还能促进店家改进服务。”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甲)他(祥子)真拉上了包月。可是,事实并不完全帮助希望。不错,他确是咬了牙,但是到了一年半他并没还上那个愿。包车确是拉上了,而且谨慎小心的看着事情;不幸,世上的事并不是一面儿的。他自管小心他的,东家并不因此就不辞他;不定是三两个月,还是十天八天,吹了!他得另去找事。自然,他得一边儿找事,还得一边儿拉散座;骑马找马,他不能闲起来。在这种时节,他常常闹错儿。他还强打着精神,不专为混一天的嚼谷,而且要继续着积储买车的钱。可是强打精神永远不是件妥当的事:拉起车来,他不能专心一志的跑,好象老想着些什么,越想便越害怕,越气不平。假若老这么下去,几时才能买上车呢?为什么这样呢?难道自己还算个不要强的?在这么乱想的时候,他忘了素日的谨慎。皮轮子上了碎铜烂磁片,放了炮;只好收车。更严重一些的,有时候碰了行人,甚至有一次因急于挤过去而把车轴盖碰丢了。设若他是拉着包车,这些错儿绝不能发生;一搁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点楞头磕脑的。碰坏了车,自然要赔钱;这更使他焦躁,火上加了油;为怕惹出更大的祸,他有时候懊睡一整天。及至睁开眼,一天的工夫已白白过去,他又后悔,自恨。还有呢,在这种时期,他越着急便越自苦,吃喝越没规则;他以为自己是铁作的,可是敢情他也会病。病了,他舍不得钱去买药,自己硬挺着;结果,病越来越重,不但得买药,而且得一气儿休息好几天。这些个困难,使他更咬牙努力,可是买车的钱数一点不因此而加快的凑足。
(乙)灰天上透出些红色,地与远树显着更黑了;红色渐渐的与灰色融调起来,有的地方成为灰紫的,有的地方特别的红,而大部分的天色是葡萄灰的。又待了一会儿,红中透出明亮的金黄来,各种颜色都露出些光;忽然,一切东西都非常的清楚了。跟着,东方的早霞变成一片深红,头上的天显出蓝色。红霞碎开,金光一道一道的射出,横的是霞,直的是光,在天的东南角织成一部极伟大光华的蛛网:绿的田,树,野草,都由暗绿变为发光的翡翠。老松的干上染上了金红,飞鸟的翅儿闪起金光,一切的东西都带出笑意。祥子对着那片红光要大喊几声,自从一被大兵拉去,他似乎没看见过太阳,心中老在咒骂,头老低着,忘了还有日月,忘了老天。现在,他自由的走着路,越走越光明,太阳给草叶的露珠一点儿金光,也照亮了祥子的眉发,照暖了他的心。他忘了一切困苦,一切危险,一切疼痛;不管身上是怎样褴褛污浊,太阳的光明与热力并没将他除外,他是生活在一个有光有热力的宇宙里;他高兴,他想欢呼!
(选自老舍《骆驼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甲)文段中,祥子如此“咬牙努力”的结果是什么?
2.(乙)文段中,为什么在祥子眼中“一切的东西都带出笑意”?
3.老舍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一文中提到这部作品使他满意的地方大概有四点,其中之一就是语言,创作之初“决定了文字要极平易,澄清如无波的湖水。因为要求平易,我就注意到如何在平易中而不死板。”还利用了许多北平口语中的字和词,“给平易的文字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请从选文中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我所见的叶圣陶
①第一次与圣陶见面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
②我看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大家聚谈的时候,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他却并不是喜欢孤独,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地听着。至于与人独对的时候,自然多少要说些话;但辩论是不来的。他觉得辩论要开始了,往往微笑着说:“这个弄不大清楚了。”这样就过去了。
③他又是个极和易的人,轻易看不见他的怒色。他辛辛苦苦保存着的《晨报》副刊,上面有他自己的文字的,特地从家里捎来给我看;让我随便放在一个书架上,给散失了,当他和我同时发现这件事时,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随即说:“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我是至今惭愧着,因为我知道他作文是不留稿的。他的和易出于天性,并非阅历世故,娇揉造作而成。
④我到杭州教书,那边学校当局要我约圣陶去。圣陶来信说:“我们要痛痛快快游西湖,不管这是冬天。”他来了,教我上车站去接。我知道他到了车站这一类地方,是会觉得寂寞的。他的家实在太好了,他的衣着,一向都是家里管。我常想,他好像一个小孩子;像小孩子的天真,也像小孩子的离不开家里人,必须离开家里人时,他也得找些熟朋友伴着;孤独在他简直是有些可怕的。所以他到校时,本来是独住一屋的,却愿意将那间屋做我们两人的卧室,而将我那间做书室。这样可以常常相伴;我自然也乐意,我们不时到西湖边去;有时下湖,有时只喝喝酒。在校时各据一桌,我只预备功课,他却老是写小说和童话。初到时,学校当局来看过他,第二天,我问他,“要不要去看看他们?”他皱眉道:“一定要去么?等一天吧。”后来始终没有去,他是最反对形式主义的。
⑤那时他小说的材料,是旧日的储积;童话的材料有时却是片刻的感兴。如《稻草人》中《大喉咙》一篇便是。那天早上,我们都醒在床上,听见工厂的汽笛;他便说:“今天又有一篇了,我已经想好了,来的真快呵。”那篇的艺术很巧,谁想他只是片刻的构思呢!他写文字时,往往拈笔伸纸,便手不停挥地写下去;开始及中间,停笔踌躇时绝少。他的稿子极清楚,每页至多只有三五个涂改的字,他说他从来是这样的。每篇写毕,我自然先睹为快;他往往称述结尾的适宜,他说对于结尾是有些把握的。看完,他立即封寄《小说月报》;照例用平信寄。我总劝他挂号;但他说:“我老是这样的。”他在杭州不过两个月,写得真不少,教人羡慕不已。《火灾》里从《饭》起到《风潮》这七篇,还有《稻草人》中一部分,都是那时我亲眼看他写的。
⑥十六年一月,我路过上海,许多熟朋友和我饯行,圣陶也在,那晚我们痛快地喝酒,发议论;他是照例地默着。酒喝完了,又去乱走,他也跟着。到了一处,朋友们和他开了个小玩笑;他脸上略露窘意,但仍微笑地默着。圣陶不是个浪漫的人,但他能了解别人,能谅解别人。那晚快夜半了,走过爱多亚路,他向我诵周美成的词,“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我没有说什么;那时的心情,大约也不能说什么的。我们到一品香又消磨了半夜,这一回特
别对不起圣陶;他是不能少睡觉的人。他家虽住在上海,而起居还依着乡居的日子;早七点起,晚九点睡。有一回我九点十分去,他家已熄了灯,关好了门。这种自然的,有秩序的生活是对的。那晚上伯祥说:“圣兄明天要不舒服了。”想起来真是不知要怎样感谢才好。
⑦第二天我便上船走了,一眨眼三年半,没有上南方去。信也很少,却全是我的懒。我只能从圣陶的小说里看由他心境的迁变;这个我要留在一文中说。
1.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
2.说说你对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他皱眉道:“一定要去么?等一天吧。”
3.文章第⑤⑥段详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两部分内容?
4.为什么本文的标题是“我所见的叶圣陶”,而不是“我所知道的叶圣陶”?
狄仁杰为儿童时,门人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咸移对,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对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未对接何暇偶俗人而见耶?”以资授汴州判佐。工部尚书阎立本黜陟①河南,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惊谢曰:“仲尼云:‘观过,斯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明珠,东南遗宝。”特荐为并州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选自[唐]刘肃《大唐新语》)
【注释】①黜陟(chù zhì):黜,贬斥、废除;陟,晋升。唐朝曾有黜陟使一官职,职责就是考察地方官吏,进行奖惩,并了解各地情况。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县吏就诘之 蒙乃始就学 B.众咸移对 咸来问讯
C.谓左右曰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特荐为并州法曹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未对接何暇偶俗人而见耶?
3.文中的狄仁杰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我的重要时刻
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愉快地走到教室门口,可今天的气氛和以往不大一样,以往同学们都是嬉皮笑脸地走出位子,话就像坏了的水龙头,说也说不完,可今天同学们都严肃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像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
果然不出所料,我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就不约而同地盯着我,过了一会儿,班长递给我了一张纸条,我仔细一看是一封“战书”,原来是八(1)班的人递过来的,要求在大课间选一个人出来,和他们单挑篮球。我心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呀!只要打过他们班,我们就是全学段的篮球冠军啦。想了想后,我大声地宣布,“同学们,这事包在我身上。”同学们听了,一阵欢呼!
时间飞快地流逝,很快就到大课间了。那时,操场上人山人海,两个班所有的同学都来看这场关系班级荣耀的比赛。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我带着球,飞快地冲向篮框,一个上篮,轻轻松松地进了一球。对手也不甘示弱,你进一个,我进一个,过了好久,比分仍然打平,这时他又进了一球,领先我两分。我还没扳平比分的时候,裁判突然说:“最后十秒钟!”在这重要的时刻,我心想:十秒钟内我可以准确无误地进一个二分球,如果投三分的话,几率会小很多,可是输了和打平有什么不一样呢?我记得《摔跤吧,爸爸》电影中那位父亲说过。“得了第二名没有人会记住你,只有夺得冠军才能使世界记住你。”
在这重要的时刻,我还是选择了投三分球。最后三秒钟,我纵身一跳,最后两秒钟,我双手用力往上一推,最后一秒,只听到一声清脆的投篮声在校园回荡,观众们先是鸦雀无声,而后就是雷鸣般的掌声像潮水一般涌来……最后,裁判宣布我以一分的优势险胜八(1)班,我们班荣登冠军的宝座!
这是我的重要时刻,也是一场难忘的比赛!
【写作秘笈】
原文
译文
赏析
缺月挂疏桐①,
漏断②人初静。
谁见幽人③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枝叶稀疏的桐树上,深夜一片寂静。有谁见到幽居之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④。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⑤冷。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晓。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课下重点注释】①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②漏断:指深夜。③幽人:幽居之人。④省(xǐng):知晓。⑤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主旨】这首词托物写怀,表现了词人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是词人对人生的反省,也是对理想的坚守。
第04讲 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2020-2021学年寒假辅导讲义(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04讲 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2020-2021学年寒假辅导讲义(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04讲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原卷版doc、第04讲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5讲 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2020-2021学年寒假辅导讲义(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05讲 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2020-2021学年寒假辅导讲义(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05讲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原卷版doc、第05讲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9讲 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2020-2021学年寒假辅导讲义(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09讲 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2020-2021学年寒假辅导讲义(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09讲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原卷版doc、第09讲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