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讲 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2020-2021学年寒假辅导讲义(全国通用)
展开第八讲
初学古诗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亲子教育”的概念源于国外,近来受到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请探究图文材料并回答问题:“亲”只限于“父母”好吗?“亲子教育”的年龄范围从0~6岁扩展到0~18岁是否更加合理?
[材料一]亲子教育一般是指0~6岁之间施行的一种早期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基础,以爱护婴幼儿身心健康和开发潜能、培养个性为目标,以不断提高新生人口的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
[材料二]调研显示,如果一生的幸福是100分,那么有50分取决于他0~6岁所受到的教育。后面的生涯决定他剩下50%的幸福。
[材料三]领导,不可能做一辈子;父母,却一定是终身制。父母不能下岗,不能请假,不能退休,不能辞职。
(摘编自《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百度百科》等)
【答案】亲子关系中的“亲”不只限于“父母”,它主要是以“亲缘关系”为基础,良好的亲子关系还少不了学校、社会的参与。
“亲子教育”的年龄范围从0~6岁扩展到0~18岁更加合理。父母是终身制的,而且在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担负着不同的角色任务;6岁以后决定了人一生百分之五十的幸福,这个阶段同样重要。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解答此题要在充分理解和把握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要善于抓重点的语句,学会分析图表的变化状态,全面把握和结合材料内容加以分析即可。
(一)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鲁迅《朝花夕拾》)
“我”因什么事“急急诵读”?事后“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简要概括。
【答案】“我”渴望看五猖会,却被父亲强迫背书;“我”背完书后去看五猖会的情绪没有原来那么高。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选文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一文。《五猖会》主要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因此,“我”渴望看五猖会,却被父亲强迫背书,于是“急急诵读”,想早点背下来好去看五猖会。从文章末尾的“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可以看出,“我”背完书后去看五猖会的情绪没有原来那么高。
(二)经典名著是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读《水浒传》,我们结识了景阳冈打虎的_________,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草莽英雄的血性与气概;《西游记》,我们认识了火眼金睛,会七十二变的 ________,被他桀骜不驯、爱憎分明的性格所吸引:读《_________》,我们和尼摩船长一起航行,领略了海底的奇妙与美丽:读《昆虫记》,我们了解了昆虫生活的奥秘,也被_________(作者)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精神所感动……徜徉书海,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我们的思想变得深刻。
【答案】(1)武松 (2)孙悟空 (3)海底两万里 (4)法布尔
【解析】(1)《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从“景阳冈打虎”可知,填写的人物是武松。(2)《西游记》叙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历经磨难(连同唐僧出生到取经前的磨难共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从“火眼金睛,会七十二变”可知,填写的人物是孙悟空。(3)《海底两万里》的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派遣了亚伯拉罕·林肯号对“海怪”进行追逐。法国生物学家彼埃尔·阿龙纳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一名捕鲸手尼德·兰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被尼摩船长囚禁在这艘神秘的潜艇中,之后便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并发现这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最后,他们设法逃走,重回陆地。据此可知,填写的作品是《海底两万里》。(4)《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等,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这本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据此可填写作答。
夜 行
①“那天夜里的月亮啊,白亮白亮的,就像被水洗过一样……”九十多岁的凤山爷,说起1941年白露前夜的月亮,依然啧啧称奇。
②1938年的秋天,为了抗日,八路军来到了鲁中南地区,我就担任了地下交通员。
③那天刚擦黑,镇上开羊肉馆的刘大眼来了,他是我的上线。一看他眨着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我就知道,有任务了。他摸出一张二指宽的纸条,交代我,务必在天亮前送到部队首长手中。我抽了袋烟,琢磨一下行程,向婆娘交代几句,就出发了。
④按说六十多里路,天亮前赶到不算啥,但自从鬼子来了之后,就在路上修了很多据点,国民党的部队也陆续进驻城西和南边的山区。方圆几十里的地盘上,日军、伪军、国民党、土匪盘根错节,敌我难辨。要将情报安全送到,就难了。
⑤出村后,大路不敢走,便疾步钻进了村南的野猫沟。
⑥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顶大的玉盘,把沟里照得如同白昼,一草一木看得真切,这对夜行极为不利。为了隐蔽,我顺手拔草编了个草帽戴在头上,悄悄前行。还好,一路上,除了几声狼嚎,也还顺利。
⑦从沟里出来,要过一个三岔路口,这是进山的必经之路,也是各路武装经常出没的地方。我躲在庄稼地里仔细观察,见没有动静,就想快速通过--没走几步,忽然看到西边路上有个人影一晃,我惊得头皮一麻。
⑧站在明处的我,躲是躲不过去了。定了定神,小声朝那边喊道:“兄弟,都是过路人,出来吧!”
⑨不一会儿,那人站到我面前,庄稼人打扮。对方先开口了:“这位大哥,半夜三更,要去哪儿啊?”
⑩“唉,老娘病了,要去水泉村抓药哩!”我看了对方一眼,“这位兄弟是--”
⑪“俺是沟北刘家坡的,驴跑了,出来找驴哩。您从东边来,有没有看见大灰驴啊?”
⑫“没有啊,要不您再找找?”我想尽快甩掉对方,离开此地。
⑬“哦,那我再往前找找。”说罢,便朝南边那条小路上走去。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也是我要走的路啊,怎么办?改道已经来不及了:“正好,我也走这边,咱俩就做个伴吧!”
⑭“那好,大哥请!”望见他不经意的一个手势,我就对他不敢小觑了。
⑮半夜了,月亮依然亮得让人晃眼,青纱帐边的小路上,虫子忽近忽远地叫着。不明身份的结伴同行,非但没觉得壮胆,反让人心里发毛。每走一段路,他或说脚心被石头硌了一下,装作磕鞋;我或埋怨裤子被露水打湿,要拧裤腿。我俩心照不宣,变换着行进的位置,谁走在前面,都用余光左右扫视,提防来自背后的袭击。
⑯突然,“扑棱棱”一响,几只野鸡腾空而起!霎时,我俩本能地拉开架势,同时朝腰间摸去。虽虚惊一场,彼此已多少猜出了对方的身份,相互对视一眼,继续赶路。
⑰走出青纱帐,停下脚步,趴在草丛中,仔细观察周围动静。南边村口新建的炮楼上,探照灯照来照去;东边大路上,摩托车“突突”地来回穿梭。只有西边一片寂静,只能从西边绕过去了。我朝他使个眼色,他会意地与我同时起身,悄然向西摸了过去。
⑱原来,西边不远处是一条深沟,站在沟边朝下看,深不见底,只见他紧紧身上的衣服,沿着沟边滚了下去。我正惊讶,就听见他在下面小声喊道:“下来吧。”我也照他的姿势,下到沟里。
⑲穿过那条深沟,又前行十几里山路,在一个岔路口,他向我抱拳拱手告别。我沿路向东去,他朝西进山了。
⑳月亮偏西,天快亮时,我终于赶到了目的地。看见村口站岗的八路军哨兵,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便加快脚步朝前奔去。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说以倒叙的方式讲述故事,开头设置悬念。
B.第④段交代了当地复杂的斗争形势,敌我难辨。
C.不期而遇的两人都为自己的夜行编了合理的借口。
D.小说大量使用长句,有利于营造紧张的气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ABC.正确。D.有误,小说极少使用长句,大量使用短句,有利于营造紧张的气氛。大量使用长句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2.夜行路上惊心动魄,“我”的心理反应也多有变化。请根据所列情节,将表格填写完整。(每空不超过4个字)
【答案】①吃惊 ②提防 ③放松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分析与概括。通读全文,找到相关情节,提取或概括表现人物心理的词语即可。第①空,在第七段,“我”想快速通过三岔路口时,忽见有人影一晃,“惊得头皮一麻”,可见心理反应是“吃惊”。第②空,在第15段,“我俩心照不宣,变换着行进的位置,谁走在前面,都用余光左右扫视,提防来自背后的袭击”,可知“我”的心理反应是“提防”。第③空,小说结尾,“我终于赶到了目的地。看见村口站岗的八路军哨兵,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心理反应是“放松”。
小说多处描写“月亮”,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第①段交代故事背景,引出下文对故事的回忆。第⑥段交代天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我”和不明身份的人同行做铺垫。第⑮⑳段交代了时间的流逝。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第①段中,“那天夜里的月亮啊,白亮白亮的”,交代故事背景,引出下文对故事的回忆。第⑥段中,“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顶大的玉盘”交代天气,“把沟里照得如同白昼,一草一木看得真切,这对夜行极为不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我”和不明身份的人同行做铺垫。第⑮段中“半夜了,月亮依然亮得让人晃眼”,第⑳段中“月亮偏西,天快亮时”,通过月亮的位置变化,交代了时间的流逝。
4.请依据小说中的相关信息推断“同行人”的身份,并概括出三点理由。
【答案】应该是和“我”一样的地下交通员。理由:从第16段中“我俩本能地拉开架势,同时朝腰间摸去”,可以看出他和“我”一样高度警觉;第17段中他和“我”都放弃了探照灯照来照去的南边和摩托车来回穿梭的东边,而是往寂静的西边走;第18段中他先沿着深沟滚了下去,并小声喊“我”下去,从中可以看出“同行人”身手不凡,经验丰富,应该是和“我”一样的地下交通员。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文中的“同行人”,从文中第16段中可以看出他和“我”一样高度警觉,第17、18段中,“同行人”表现得身手不凡,经验丰富,因此可以判断他应该是和“我”一样的地下交通员。答题时,要结合这三个段落中的具体描述来回答。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①。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②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③飞过蔷薇。
【注】 ①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②问取:呼唤,询问。③因风:顺着风势。
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眼见春天逝去,没有了春来去的踪迹,作者内心寂寞感叹。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暮春时节,表现了强烈的惜春之情。
B.“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那就唤春天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C.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婉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D.词中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羡之情。
【答案】A
【解析】 写的应是初夏时节,从“春”已“归”“去”应当处“夏初”之时,且与“蔷薇”花开的物候相合。
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
B.词的写作角度新颖,手法直白,风格清奇,语言清新而深邃,词味隽永。
C.词中写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D.读这首词,感情的波澜会随词人笔底的波澜一同跳动、变化,使人觉得:春天是可爱的,要珍惜春天,别让她轻易流逝。
【答案】B
【解析】 “手法直白”应该是“手法曲折”,“语言清新而深邃”应该是“语言轻巧细腻”。
社区的傍晚
秋天来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凉。整天待在门房里的我,也渐渐觉出了寒意。
我,千雪小区的门卫,每天看惯了人情冷暖,竟渐渐麻木起来。
一天傍晚,一个衣着寒酸、头发花白的拾荒人想趁我不注意溜进小区,我厉声制止了他:“干什么?”
老头儿回过头来:“我只是想去捡些破烂,我不是小偷。”
看着他单薄的身躯,我心里有一丝不忍,可理智还是让我选择了拒绝--上个月,我一时心软放进来一个拾荒人,结果就有居民投诉说少了东西,害我挨了主管好一顿骂。
“这里是高档小区,你不能进去!”我的口气很强硬。老头儿像被刺激了似的,脱口大吼:“捡破烂的不是人啊?我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你凭什么要管?”
这时,主管从不远处向我走来,我着急地朝老头儿喊:“走走走,快点走。这里不是你随便进出的地方!”
出乎意料的,主管竟大手一挥,让老头儿进来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老头儿原来是某国企工人,后来退了休,老伴的身体一直不好,他那点微薄的退休金刚够老伴的医药开销,儿子远在外地,他不愿意老向儿子张口,就自己出来捡废品,贴补家用。
以后我再看到这个老人,心里就会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老人每天傍晚时分来小区,半个小时左右就离开。小区住户们从没有投诉过他。
一次,我看见一号楼的陈老伯拿了一袋苹果让老人带回去,老人似乎很不高兴,说道:“我又不是乞丐,不需要你的怜悯!”说完就气冲冲地离开了。
第二天下午,陈老伯将一捆旧书放到了垃圾筒旁的树底下。傍晚,老人来时把旧书带走了--他自然以为那是别人不要的东西,
从此,每天下午,都有人把食品或旧物放在树底下,老人每天傍晚准时来把那些东西取走。不过,我注意到,老人总是先在小区各处看看有没有废品,最后才会拿走树底下的东西,老人的目光,也渐渐友善了……
天气越来越冷了,老人在寒风中总是瑟瑟发抖。有时我会请他来门房坐坐,喝杯热茶。他总是喝完茶就匆匆离去了--家里的老伴还等着他照顾呢。
又一次降温的第二天,我看见老人在树底下发现了一件半新的棉袄。
我看到,这个幸福的拾荒者,用他苍老的、颤抖的手,悄悄地抹了抹眼角……
【写作秘笈】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从命题的角度来看,考查了对“社区”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命题给定了地点环境和时间设定,要在故事中充分尊重和利用这两个元素。在这样的设定中,给了我们足够的自主权。文体适合写成记叙文。比如,可以是社区素描,串联起市井生活的日常琐碎,写一个“没有故事的故事”;也可以是社区即景,即一个场景或生活的一个断面,折射出社区的人文风貌;还可以是社区交往,日常的、偶发的、突发的,虚惊一场、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故事等,都可以大胆入文。注意文章的立意要高,要写出经历及感悟。
原文
译文
赏析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内容理解:首联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近景刻画打下基础。
炼字:“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刻画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竹林中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内容理解: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肃穆的禅房,构成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似乎可以洗濯身心,放飞灵魂。
炼字:“幽”字着重突出此景的寂静,而这种静不是一般的静,是一种具有诗意的静,因为此联中还有一个“深”字,这两个字互相映衬。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①。
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
内容理解:“空人心”对应“悦鸟性”,表示如此空灵纯洁的世界的确可以涤除尘念,净化心灵;“悦鸟性”又暗示人只有像鸟一样,远离凡尘,回归自然,崇佛信道,才能保持本真,逍遥适世。这两句写山光物态,那山光水色、鸟语花香、清潭倒影,都会引起无限遐想,让人参悟这空寂中的禅意。
万籁②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此时此刻各种声响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写作手法:写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衬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诗人淡泊的情怀、内心的感悟也随着钟声起伏飘扬。
【课下重点注释】①人心:指人的世俗之心。②万籁:指各种声响。
【主旨】本诗围绕破山寺后禅院来写,抒发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情节
“我”的心理反应
想快速通过三岔路口时,忽见有人影一晃
①
想甩掉对方,却发现对方与“我”同路
迟疑
两人结伴同行,心照不宣地变换位置
②
野鸡腾空而起,两人同时朝腰间摸去
警觉
赶到目的地,看见村口站岗的八路军哨兵
③
第04讲 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2020-2021学年寒假辅导讲义(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04讲 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2020-2021学年寒假辅导讲义(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04讲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原卷版doc、第04讲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5讲 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2020-2021学年寒假辅导讲义(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05讲 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2020-2021学年寒假辅导讲义(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05讲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原卷版doc、第05讲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9讲 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2020-2021学年寒假辅导讲义(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09讲 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2020-2021学年寒假辅导讲义(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09讲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原卷版doc、第09讲八下语文新知+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古诗练+作文指导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