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语文核心考点基础题速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全国通用)
展开2021届高考核心考点十分钟基础题速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
姓名:
班级: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________的奇妙景象。我们形容事物变得快时常说:“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极光可真是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________,而这一切又往往发生在几秒钟或数分钟之内。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 )。这种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好像沾了一点仙气似的,颇具神秘色彩。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________去描绘。说到底,其本色不外乎是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________的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一搭配、一组合,好家伙,一下子变成了万花筒啦。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瞬息万变 变化莫测 五光十色 入木三分
B.千变万化 高深莫测 五颜六色 出神入化
C.千变万化 高深莫测 五光十色 入木三分
D.瞬息万变 变化莫测 五颜六色 出神入化
(2)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分析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B.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C.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目前能划分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D.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认识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上下纵横近万公里,甚至还存在成百上千公里的极光带
B.极光带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
C.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的极光带
D.极光带成百上千公里上下纵横,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们在谈到蓝光对人体的危害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其实蓝光除了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之外,还会对皮肤造成损伤。自然界的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如波长是600纳米到700纳米的光,人们看到的是红色;波长是500纳米到600纳米的光,人们看到的是黄色;波长是400纳米到500纳米的光,人们看到的是蓝色。蓝光能够渗入皮肤,造成细胞DNA氧化损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例如可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E、硒等的食物,这些都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另外在夜间使用智能手机时可开启夜间模式等。
3.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材料:
专心 主见 坚持
墙头上草顺风倒 这山望着那山高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一曝十寒 人云亦云 朝三暮四 见异思迁 随波逐流 半途而废
示例: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奉劝我们做事要专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江水与深潭,水色清澈,倒映着很多景物。
(2)杜甫《登高》中写自己因生活愁郁而白发日增,因病戒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借助车马的人,能“____________”,到达很远的地方;有一类人,“____________”,他们并不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临近端午,许多人早早制定了游玩计划,购物、出行、访友……在忙碌与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中,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假期,放松一下原本无可厚非,可许多人似乎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了端午这个新定的“假”,或多或少淡化了端午这个传统的“节”。端午不仅是“假”,更是“节”,我们过端午节时,更应该关注它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端午节又叫五月五日、重午、端五、重五、五月节、端阳、蒲节、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龙舟节、粽子节、医药节等,是最早出现的中华传统节日之一,早在先秦已经出现。到了汉代,已有合药、在胳膊上系长命缕、迎涛神等诸多习俗。
有统计显示,在中国56个民族中,半数左右拥有属于自己的端午节。比如彝族都阳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及金沙江沿岸等地流行。在节日这一天,每家挂上菖蒲和艾叶,孩子们用雄黄酒擦脸,青年男女包好粽子,在山间草坪唱歌跳舞尽情娱乐。由是观之,端午节习俗传承是古老和现代的统一、时代与地域的交融。
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载体。包粽子、划龙舟等是主要内容。我们过好端午传统文明节日,对弘扬民族精神,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生活的土壤,鲜活地体现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而端午文化应该更可以在传承中别开生面。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都可为端午提供新的载体、创制新的手段、赋予新的内涵。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持续传承和振兴端午文化?比如,立足对屈原的纪念,发掘“诗人节”传统,读诗诵诗赛诗,重塑“诗如海”的端午;比如,借鉴电商营销模式,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实现“数字化”的端午;比如,顺应全球化大趋势,推动东亚国家共建共享端午文化,打造“走出去”的端午。在这些方面,政府、企业、媒体、社会都可大有作为。端午如是,整个中国的文化建设又何尝不是这样?
端午节习俗的传承过程现代性和传统性兼具,包含中国人对文化的选择、对生活的选择,包含了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文化自信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缩影,端午节习俗在新时代丰富多彩又不失神韵地演绎,传承与彰显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
有民俗专家建议,将端午节文化修养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和必修课,同时运用新的呈现方式让人们了解体验,让端午节成为“记得住的乡愁”。
(摘编自高帆《弘扬端午文化,传承彰显文化自信》,
“光明网”2018年6月1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如何过端午来说,许多人重“假”轻“节”,未关注其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B.端午节名称丰富,起源较早,先秦已有合药、在胳膊上系长命缕、迎涛神等风俗。
C.四川凉山雷波县一带的彝族人的端午节叫都阳节,有挂艾叶、包粽子等节日内容。
D.新时代端午节习俗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与彰显了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人们对端午节的看法入题,介绍了其名称、由来、习俗、意义及传承。
B.彝族都阳节一例说明端午节非汉族独有,其习俗传承体现古今统一、时空交融。
C.文章对如何发扬端午文化问题进行横向阐发,从三方面为相关责任主体支招。
D.文章在论述端午传承的基础上,以专家建议作结,呼吁提升修养,创新方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借鉴电商营销模式,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从而创建了端午的网络营销模式。
B.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都可为传承文化提供新载体、创制新手段、赋予新内涵。
C.对端午节文化进行传承必须规范其内涵,因为传承文化是彰显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D.端午节习俗包含了中国人对文化、对生活的选择,彰显着其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
参考答案
1.(1)D (2)B (3)C
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形容变化很快、很多。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第一空根据后文“我们形容事物变得快时常说:‘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可知,应该用“瞬息万变”。变化莫测:变化很多,不能预料。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第二空,根据前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知,应该用“变化莫测”。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五颜六色:指各种颜色。第三空,根据前文“颇具神秘色彩。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色彩”,及后文“其本色不外乎是红、绿、紫、蓝、白、黄”可知,应该用“五颜六色”。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第四空,根据后文“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一搭配、一组合,好家伙,一下子变成了万花筒啦”可知,应该用“出神入化”。(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句式杂糅,把“根据……”和“……显示”两个句式糅合在一起,任意保留其一。排除C项。第二处“已达”与“之多”表达不合逻辑,可删去“之多”,排除A、D两项。(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甚至”前“近万公里”却大于后面的“成百上千公里”,排除A项。根据前文“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与后文“这种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好像沾了一点仙气似的,颇具神秘色彩”,可知要填写的第一个小句子的主语是“光(极光)”,排除B、D两项。
2.①首先想到的是其对眼睛的伤害 ②波长决定光所呈现出的颜色 ③降低蓝光对身体损伤的方法很多
解析:①处,根据下文的“但其实蓝光除了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之外”可知,此处应该填“首先想到的是其对眼睛的伤害”。②处,根据下文的“波长”与“红色”“黄色”“蓝色”等词句可知,此处应填表明“波长”与“颜色”之间的关系的句子。③处,根据下文的“可食用一些……的食物”“可开启夜间模式”等信息可知,此处的内容应与“降低蓝光对身体损伤的方法”有关。
3.示例:一曝十寒,半途而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奉劝我们做事要坚持。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墙头上草顺风倒,奉劝我们做事要有主见。
解析:根据例句可知,每句的核心主题应是人应具有的美好道德、品行。再根据材料所给定的内容,将内容和人应具有的道德、品行划分为一组,按照给定的句式“……,……(意思相近的两个成语),……(俗语),奉劝我们做事要……(两字词语)”,写出完整的句子即可。
4.(1)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
5.(1)B (2)A (3)B
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先秦已有合药、在胳膊上系长命缕、迎涛神等风俗”错,由原文“到了汉代,已有合药、在胳膊上系长命缕、迎涛神等诸多习俗”可知,合药、在胳膊上系长命缕、迎涛神等诸多习俗是汉代出现的。(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介绍了其名称、由来、习俗、意义及传承”错,由原文可知,文章在介绍端午节名称之后并没有介绍端午节的由来。(3)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A项,“创建了端午的网络营销模式”未然改已然,原文说的是“比如,借鉴电商营销模式,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实现‘数字化’的端午”,只是一种设想,并没有成为现实。C项,无中生有,文中既没有提到“传承必须规范其内涵”,也没有提到“传承文化是彰显文化的前提和基础”。D项,偷换概念,“端午节习俗……”不正确。由原文倒数第二段可知,不是“端午节习俗”,而是“端午节习俗的传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