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第一课时
展开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自转
2.地球公转
[自我探究] 为什么北半球夏半年长度和冬半年长度不等长?
[提示] 地球绕日公转速度随日地距离不同而略有变化,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速度慢;北半球夏半年,地球公转速度较慢,用时多;冬半年公转速度较快,用时较少。故北半球夏半年长度和冬半年长度不等长。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黄赤交角
(1)概念: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交角。
(2)大小:目前为23°26′。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轨迹
(2)周期:回归年,时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
[自我探究] 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向哪个方向移动?(南或北)
[提示] 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自我反馈』
1.下面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答案 D
解析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旋转。
2.决定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移动范围的是( )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黄赤交角的大小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地球的球体形状
答案 B
解析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活动点拨』
[教材P15活动]
1.可选用地球仪或乒乓球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选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
2.
[教材P16活动]
第一步:画出三条特殊纬线。
第二步:描绘出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
第三步:画出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探究点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材料一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
1958年6月30日
材料二 右图为经纬网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诗句主要反映了地球运动的哪种形式?与诗句最相吻合的地点在哪里?
(2)6月30日之后一周内,地球公转速度如何变化。
(3)比较图中A、B、C三地自转速度。
[答案] (1)自转;赤道地区。
(2)先变慢后变快。
(3)三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A>C>B。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具体如下表所示:
2017年3月30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22颗北斗导航卫星,该星属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据此完成(1)~(2)题。
(1)与对应地表某点相比,第22颗北斗导航卫星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的特点是( )
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快
B.角速度慢,线速度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慢
D.角速度快,线速度相同
(2)3月30日,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特征为( )
A.角速度变快,线速度变慢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变慢
C.角速度变慢,线速度变快
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变快
[解析] 第(1)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指与地球自转保持同步的卫星,即角速度相同;因同步轨道卫星高度很高,因而线速度大于对应地表点的线速度。第(2)题,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从1月初到7月初公转速度变慢,7月初最慢。
[答案] (1)A (2)B
[方法指导] 地球运动速度的判定方法
(1)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地球表面的线速度与该地的地理纬度和地势高低有关。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2)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的关系
地球同步卫星位于地面某点上空,它转动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如下图,位于赤道上A地上空的一颗同步卫星B,3小时的时间地面上的点A运动到A′,卫星由B运动到B′,转过的角度都是45°,而转过的弧长BB′大于AA′。
(3)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探究点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一个“T”时间段的时间间隔是多长时间?
(2)我国的春节一般在公历1、2月份,图中的①②③④四点和春节最接近的是哪一点?
(3)同学们秋季开学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移动方向如何?(南或北)
[答案] (1)365日5时48分46秒(1个回归年)。
(2)①点。
(3)北半球;南。
1.黄赤交角的特点
黄赤交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其含义如下:
(1)一轴、两面、三角度
(2)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4°,下列现象中会出现的是( )
A.北极圈的度数变为76°
B.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移动范围扩大
C.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D.地球自转速度变慢
[解析] 第(1)题,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第(2)题,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的和等于90°,因而当黄赤交角变为24°后,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大,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与黄赤交角无关。
[答案] (1)B (2)B
[方法指导]
1.黄赤交角及其变化的影响
(1)黄赤交角——产生了四季
(2)黄赤交角变化——导致五带范围发生变化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大小,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因此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范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黄赤交角 | 热带范围 | 温带范围 | 寒带范围 |
增大 | 增大 | 缩小 | 增大 |
缩小 | 缩小 | 增大 | 缩小 |
2.在公转轨道图上关于二分二至日的判读
在高中阶段对地球公转轨道图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基本上左右两个点被固定为夏至日和冬至日这两天;上下两个点被固定为春分日和秋分日这两天。
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如图一。(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
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如图二。
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如图三。
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即图三中的A;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三中的C。
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为春分日,B为秋分日。
探究点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北京(40°N)和重庆(31°N)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
A.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重庆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重庆
D.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答案 C
解析 除极点外,全球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
2.当我国欢度春节时,地球公转的特点是( )
A.公转速度较快,逐渐变快
B.公转速度较快,逐渐变慢
C.公转速度较慢,逐渐变快
D.公转速度较慢,逐渐变慢
答案 B
解析 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春节距近日点较近,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春节期间,地球逐渐远离近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探究点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读下图,完成3~4题。
3.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 )
A.20° B.23°26′ C.30° D.66°34′
答案 B
解析 读图,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从图中可以看到太阳分别直射南、北回归线。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即黄赤交角,度数为23°26′,B项正确。
4.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当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答案 C
解析 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地球运行至P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当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C项正确。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考点分布表]
考点 | 题号 |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 1、4、5、8、9、12 |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2、3、6、7、10、11、13 |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基础巩固]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答案 D
解析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故A、B均错误;90°W位于0°经线以西,故D图表示的是南半球,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故D项正确,C项错误。
2.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元旦 B.国庆节 C.劳动节 D.教师节
答案 A
解析 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3.我国的中小学校寒假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和移动的规律是( )
A.在北半球,始终南移
B.在北半球,先南移,后向北移
C.在南半球,始终北移
D.在南半球,先北移,后向南移
答案 C
解析 我国中小学校放寒假时间是每年的1、2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C正确。
下图为在北半球某地24小时连续曝光拍摄的恒星视运动照片经GIS技术处理后得到的图片,图中黑色区域为曝光后留下的天空背景,左下方的地球阴影区为夜半球。读图,完成4~5题。
4.图片中恒星视运动的方向是( )
①自东向西 ②自西向东 ③顺时针方向 ④逆时针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恒星在天空的视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是自东向西运动;面向北天极看恒星,恒星呈逆时针方向转动。故B项正确。
5.图片中北极星没有视运动轨迹是因为其( )
A.本身不运动 B.运动幅度小
C.在地轴延长线上 D.位于宇宙的中心
答案 C
解析 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北极星没有视运动轨迹是因其在地轴延长线上,照片是面向北极星方向拍摄的,周围其他恒星的视运动轨迹是以其为中心的。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解析 读图,根据图中公转轨道和赤道面可知,①代表黄赤交角。
7.若黄赤交角变为0°,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太阳直射点不再移动
C.全球无冷暖差异 D.公转速度变快
答案 A
解析 黄赤交角变为0°,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移动,全球仍有冷暖差异,对公转速度没有影响。
[能力提升]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千米/小时),回答8~9题。
8.图示区域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自转线速度为1 558~1 560千米/小时,而赤道上自转线速度约为1 670千米/小时,30°纬线上的自转线速度为1 447千米/小时,故图示区域位于低纬度;图示区域南部自转线速度大,说明南部纬度低,位于北半球。
9.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a地自转线速度大于b地,而a地和b地纬度相同,说明a地地势高。
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元旦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D
解析 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C位置靠近近日点,应为冬至日,则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D为春分日,元旦时,地球应位于④位置附近。
11.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地球再次回到①处历时365天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此时正值我国冬季
答案 A
解析 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①时,大约为7月初,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地球再次回到①处需历时365日6时9分10秒(1恒星年);7月初,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值我国夏季。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是1个________,时间长度是________时________分4秒。(6分)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________,除________外,各地角速度________。(6分)
(3)自转线速度与纬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A、B、C三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D点线速度约为A点线速度的________。(8分)
(4)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附近。(2分)
(5)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呈________时针;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呈________时针。(4分)
答案 (1)恒星日 23 56
(2)15°/小时 南北极点 相等
(3)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由赤道向两极,纬线长度越来越短 A 一半(1/2)
(4)北极星
(5)逆 顺
解析 第(1)题,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个恒星日,时间长度是23小时56分4秒。第(2)题,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各地角速度均相同,约为15°/小时。第(3)题,由赤道到两极,纬线圈长度逐渐缩小,由赤道到两极,自转线速度逐渐递减;图中A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D点位于北纬60°,自转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第(4)题,地球自转过程中,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第(5)题,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
13.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30分)
(1)将图一中的A、B、C、D标在图二中适当的位置,并注明二至日。(16分)
(2)在图二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4分)
(3)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________的椭圆轨道,地球运行到图中________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________(填“快”或“慢”)。(6分)
(4)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并且向________(填“南”或“北”)移动。(4分)
答案 (1)上为A,下为C,左为B,右为D;左为夏至日,右为冬至日。
(2)均为逆时针。(地球自转方向画在北极上空)
(3)正圆 B 慢
(4)北 北
解析 从图一看出,A、B、C、D分别表示的节气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据图二中的地轴倾向可判断出左为夏至日,右为冬至日,然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就能判断出春分和秋分的位置。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地球在近日点附近的时间是1月初,故冬至日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附近的时间是7月初,故夏至日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从图一看出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