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地理同步新导练人教必修一章末质量评估卷(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37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版地理同步新导练人教必修一章末质量评估卷(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37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版地理同步新导练人教必修一章末质量评估卷(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37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版地理同步新导练人教必修一章末质量评估卷(二)
展开章末质量评估卷(二)(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共44分)(2019·四川成都七中测试)图一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图二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地区全年炎热,原因是图二中的( )A.①强②弱 B.①强③弱C.③强④强 D.②强④弱解析:选A 由图可看出,图示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由于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所以全年炎热,故A项正确。2.能示意该地区昼夜温差情况的是( )解析:选D 该地区晴天多,白天、夜晚都是晴天,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大,D项正确。(2019·广东深圳中学测试)下图是“世界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盛行风所反映的月份为( )A.1月 B.4月C.7月 D.10月解析:选A 图中①位于亚欧大陆,气流由中心向外辐散,为高压中心(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该高压强盛时为北半球冬季,故选A。4.再过6个月( )A.①和②气压中心都存在B.③和④盛行风都存在C.①气压中心和③盛行风都不存在D.图示气压中心和盛行风没有变化解析:选C 再过6个月,则为北半球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亚洲低压(印度低压),①和②气压中心都不存在,A错误;东亚、南亚盛行夏季风,③和④盛行风都不存在,B错误,C正确;图示气压中心和盛行风发生明显的变化,D错误。(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5~6题。 5.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上图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解析:选C 从图中气流运动方向及浮尘的含义可知,甲地为沙源地,大风扬起沙尘,被高层气流带到乙地上空,乙地盛行下沉气流且低空风速小,形成浮尘,A、B、D描述与图相符,C与图描述不符,故选C。6.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中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解析:选D 结合上题分析,乙地盛行下沉气流且风力较小,最可能为高压中心且等压线稀疏,图D所示天气系统最符合,故选D。(2019·湖北武汉二中测试)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高空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据图判断,甲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最可能为( )A.东南 B.西北C.东北 D.西南解析:选B 甲地区位于南半球,此时35°S附近高空为低压中心,近地面则为高压,近地面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8.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 )A.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C.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 D.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解析:选C 副热带高气压带主要在30°S附近,图示信息显示移动到35°S附近,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故可判断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2018·江苏卷)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解析:选C 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D项错误。10.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月~5月 B.5月~9月C.9月~12月 D.11月~次年3月解析:选B 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2019·哈尔滨三中测试)下图是某年1月15日14:00(世界时)欧洲部分地区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受图示天气系统的影响,此时可能出现大雪天气的国家有( )A.英国、德国、法国 B.挪威、瑞典、芬兰C.英国、法国、西班牙 D.冰岛、丹麦、乌克兰解析:选C 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图中冷锋穿过英国、法国和西班牙,选C。1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信的是( )A.甲地晴朗,气温将升高B.甲地多云,气温将下降C.乙地降雨,受冷锋影响D.乙地降雪,受暖锋影响解析:选B 地方时14点往往是当地气温最高时刻,过后气温会下降。世界时为14:00时,甲、乙两地地方时均大于14点,气温已在下降,A错误。甲地位于低压槽处,多阴雨天气,B对。乙地位于暖锋锋后,暖锋过境后气温回升,降雪的可能性较小,C、D错误。(2019·江西临川一中测试)读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至今仍保存着罕见的原始生态系统。在当地气候影响下,它的“容颜”在湿季的葱绿和干季的焦黑之间更替。下图为卡卡杜国家公园位置图。据此完成13~14题。13.该公园景观葱郁的时段主要是 ( )A.3~5月 B.6~8月C.9~11月 D.12~次年2月解析:选D 从图中看此地位于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北半球冬季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易带来丰沛的降水,公园景观葱郁。12~次年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选择D。14.卡卡杜国家公园景色焦黑的原因可能是 ( )A.灌丛自燃 B.强光烤晒C.高温熔化 D.日温差大解析:选A 卡卡杜国家公园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湿季时草木葱绿,但是到了干季降水稀少,气温高,草木枯黄,灌丛容易自燃,过火后景观变得焦黑,选择A。(2019·河北石家庄二中测试)下面两幅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15~16题。15.图中①沿岸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解析:选C 图中①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为热带沙漠气候,故选C。16.关于图中①②③三地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气候的形成与地形有关B.②地7月份炎热干燥,1月份温和多雨C.③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影响③地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是西风带解析:选B ①地受东侧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使气候类型于西部沿海呈狭长分布,A正确;②地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7月为当地的冬季,温和多雨,1月为当地的夏季,炎热干燥,B错误;③地位于40°S~60°S之间,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C、D正确。故选B。(2019·湖南雅礼中学测试)下图为黑龙江省初霜日(9月10、20、30日)变化图,实线为1981~1990年,虚线为1991~1995年,阴影区为扩大区。读图完成17~18题。17.与图中1981~1995年初霜日变化相一致的是( )A.全球气温持续上升 B.青藏地区冰川退缩C.全球陆地降水减少 D.东北气象灾害减少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气候变化的影响。图中初霜日的变化反映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中,气温波动上升,A错;气候变暖,雪盖和冰川呈退缩趋势,B对;全球变暖中,有些地区平均降水增加(如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有些地区平均降水减少(如北半球亚热带地区),C错;气候变化总体上加剧了气象灾害的发生,D错。18.1981~1995年初霜日的变化导致黑龙江省( )A.耕作制度改变 B.粮食产量下降C.生长季节缩短 D.霜冻威胁减轻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升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黑龙江省气温升高,热量增加,生长季节延长,霜冻威胁减轻,粮食产量增加。但气温的小幅变化不可能改变其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故选D。(2019·河南省实验中学测试)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4月份某时刻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海平面等压线,丙处有一锋线,a、b、c为等温面,x、y为等高面。据此完成19~20题。19.下列能表示此刻M~N气象要素空间变化的是(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等压线和等温线的判读。根据图中等温面的凸向可知,甲地气温较低,形成高气压中心,乙地为低气压中心。丙为从甲地南下的冷气流形成的冷锋天气系统,故从甲到乙气温升高(A项排除),气压降低(B项排除),降水变少(C项排除),甲地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乙地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故D正确。20.此时关于丙天气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丙为冷锋,风力大,暖空气干燥,沙尘漫天B.丙为暖锋,风力小,空气湿润,春雨绵绵C.丙为冷锋,风力大,暖空气干燥,鹅毛大雪D.丙为准静止锋,风力小,空气湿润,冬无三日晴解析:选A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读。据上题分析,丙处为冷锋,冷锋后易形成大风、雨雪天气;但4月份西北地区(从图中经纬度可判断出来)春季气温回升、空气干燥,难以降雪(C项排除);该区域地表植被覆盖差,风力强,易形成沙尘漫天的天气。(2019·华南师大附中测试)下图示意2018年1月29日~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等值线分布。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据此完成21~22题。21.该时段内,图示区域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可能是( )A.藏南 B.青海C.川西 D.滇东解析:选D 一般而言,气温距平值越小,说明该时段气温偏低。读图看出,藏南气温距平大于0 ℃,青海大部分地区气温距平大于-1 ℃,川西气温距平在-1 ℃~0 ℃之间,滇东气温距平在-3 ℃左右,因此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可能是滇东。选D。22.据图推测,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甲行政区此时段( )A.积雪量大,大气反射量多B.积雪量大,地面吸收量多C.积雪量少,大气吸收量少D.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解析:选D 甲为西藏,读图看出气温距平大于0 ℃,气温偏高,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第Ⅱ卷(综合题,共56分)二、综合题(共56分)23.(17分)(2019·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测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图,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那么B是___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形成原因是________原因,②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是终年盛行②形成的。(4分)(2)如果此图表示南亚季风环流,B处是印度洋,C处是南亚大陆,那么图中所示的是________季,②的风向为________季风。该季节,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________(填“北”或“南”)移,简述该季风②风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分)(3)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地区夏季的季风环流,那么表示海洋的是________(用字母填空),②的风向为________季风。此季节________气压带被出现在陆地上的________(填“高压”或“低压”)切断,使该气压带保留在了海洋上。(4分)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 西南风 温带海洋性(2)夏 西南 北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到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3)B 东南 副热带高 低压24.(17分)(2019·天津一中测试)读12月16日14:00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甲处为________(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气流作________(填“顺”或“逆”)时针________运动,垂直方向上中心区气流作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运动,受该天气系统控制,该地多________天气。(5分)(2)乙附近虚线处为锋面系统,则可判断其附近为________(填“冷锋”或“暖锋”),此刻,A、B两地可能发生降水的是________地。(6分)(3)此时,郑州和西安两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答案:(1)反气旋(高压) 顺 辐散 下沉 晴朗(2)冷锋 A(3)西安 西安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25.(22分)(2019·山东青岛二中测试)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6分)(3)下面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________。这表明乙地的气候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4)图中甲、丙两个气候区的纬度分布有什么差异?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4分)答案:(1)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 澳大利亚东南部 南美洲东南部(2)位于亚热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随季节变化的高、低压中心,形成季风环流,受不同性质的冬、夏季风的影响。(3)④ 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具有海洋性特征(4)甲气候区的北界比丙气候区低(约5°),因为甲地区西靠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海洋,冬季风最为显著,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丙地更低,亚热带界线向更低纬度推移。丙地区冬季风不够显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