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展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
A.A B.B
C.C D.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
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
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
解析第1题,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第2题,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液态水数量最多;热带高山地区有可能有固体状态的水;我国内流区域的额尔齐斯河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
答案1.A 2.C
下图为我国新疆某年某河流流量过程线,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湖泊水 B.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
4.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冬季降雪量过大 B.春夏季气温过低
C.夏季降水量偏多 D.夏季融水量过大
解析第3题,该河流在我国新疆,河流水量大的时期是3~5月,判断是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稳定,变化小;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在6~9月;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稳定。第4题,该河流由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是冬季降雪,春季积雪融化形成径流。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说明冬季降雪量偏大,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后形成的径流量较大。
答案3.C 4.A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7题。
5.图中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为( )
A.降雨过程 B.跨流域调水
C.水的三态变化 D.太阳辐射能
6.图中显示的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地下水 B.冰雪融水
C.大气降水 D.海洋水
7.图中各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a环节 B.b环节
C.c环节 D.d环节
解析第5题,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第6题,由图可知,河流的补给类型有降雨和积雪融水,故大气降水为此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第7题,地表径流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答案5.D 6.C 7.B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8~9题。
8.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曾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9.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塑造地形地貌 ②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③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 ④促使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第8题,“一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对应图中④。图中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第9题,水循环的意义包括塑造地表的地形地貌,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但不能使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增加。
答案8.D 9.A
10.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整个水循环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水汽输送在图中用标有字母 的箭头表示,地下径流用标有字母 的箭头表示。
(2)字母A、G表示 环节,D、B表示 环节,E表示 环节。
(3)图中仅有A、B两个环节的水循环叫 循环,而有C、G、E、H、F、B等环节参与的水循环是指 循环。
(4)图中水循环量最大的是 ,对人类最有意义的是 。
解析题中的各个箭头构成了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先要逐一确定各箭头所代表的具体环节,然后根据它们的发生领域可分为三种水循环类型。
答案(1)C F
(2)降水 蒸腾、蒸发 地表径流
(3)海上内 海陆间
(4)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能力提升
下图是某地区水井多年水位(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地区井水水源补给的最主要类型是( )
A.雨水
B.冰雪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湖泊水
2.1965、1966年,该地区发生了严重的( )
A.水灾 B.旱灾
C.台风 D.寒潮
解析第1题,该地区井水水位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大,水源补给的最主要类型是雨水。由于气温没有明显变化,故冰雪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水位的年际变化小;湖泊水补给水位的季节变化小。第2题,1965、1966年,该地区井水水位比一般年份低,应是发生了严重的旱灾,降水很少造成。发生水灾,水位应比一般年份高;台风、寒潮对井水水位影响很小。
答案1.A 2.B
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①②③④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A.蒸发 蒸腾 降水 径流
B.蒸腾 蒸发 降水 径流
C.降水 蒸腾 蒸发 径流
D.蒸发 降水 蒸腾 径流
4.下列水循环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3题,①是由其他圈层指向大气圈,应为蒸发;②为生物圈指向大气圈,应为植物的蒸腾作用;③为大气圈指向其他圈层,应为降水;④为岩石圈指向水圈,应为径流。第4题,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各个环节都可产生影响,但是对径流的影响最大。
答案3.A 4.D
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的水循环为海陆间循环,图中缺少的主要环节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 )
A.降水增加 B.地表径流增加
C.水汽输送量增加 D.地下径流增加
解析第5题,海陆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图中缺少蒸发和下渗两个环节。第6题,导致蒸腾作用减弱的人类活动主要是植被破坏,植被破坏会导致地表径流增加。
答案5.B 6.B
7.(研究性学习)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考察家乡的河流水文状况,并结合所学的水循环原理进行分析。下面是他们查阅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绘成的家乡某河流域特征示意图(图甲)和①②两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径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图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
图乙
(1)在图甲中画上箭头表示使该区域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的水循环类型。
(2)表示图甲中②水文站流量变化曲线的是图乙中的 ,理由是 。
(3)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4)图中④处近年来时有咸潮(枯水期河口海水上溯导致河流水变咸的现象)发生,其发生的季节大多在 季。
(5)图中③⑥处近年来地下水减少,说明与⑤处生态环境的关系。
(6)图中⑦处地下水易受人类污染,说明其自然原因。
解析图中②处河流流量经湖泊调节变得平缓;对应图乙中b曲线,则a曲线对应①水文站,由此可推知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应为雨水补给;咸潮出现在枯水期,即冬春季;③⑥处地下水减少,可能与⑤处森林破坏有关;⑦处地下水为浅层地下水,易受污染。
答案(1)画图略。(海陆间水循环)
(2)b 经过湖泊的调节,河流流量变得平缓
(3)雨水补给
(4)冬春
(5)⑤处森林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6)浅层地下水埋藏浅,易受地表下渗的污水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