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实时训练:(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展开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1、下图照片是某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若O是北极星,则P恒星的视运动方向,在图中应表现为(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顺时针 D.逆时针2、下图为太阳日与恒星日比较图,下列关于A、B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B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C.A的时间是24时3分56秒 D.B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3、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宿营时,同学们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的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据图回答1-2题。1.图像最能反映(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流星运动 D.恒星运动
2.某一遥远的恒星A在该日23:00位于图中的☆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最接近的时间是( )
A.23:00 B.22:56 C.23:04 D.21:524、下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5、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2.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6、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P点是近日点,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且甲、乙两点关于P点对称。读图回答1~2题。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2.2015年2月18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除夕”,此时地球所在位置最接近(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7、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恒星M是( )
A.牛郎星 B.织女星 C.北斗星 D.北极星
3.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B.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不同的年份变化很大
C.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D.黄赤交角度数与南北极圈的度数是一致的8、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将左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位置上,并注出二分二至日。(2)在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3)地球绕日公转在图中的_____点时,最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较_____。(4)当地球公转在A→B段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半球,向_____(北、南)移动。此期间北京白昼在不断变_____。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恒星视运动方向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对着北极星看地球做顺时针转动,现在以拍摄者为参照物,P恒星则做逆时针运动,因此D正确。 2答案及解析: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恒星曰和太阳曰的区别。据图可知,A表示的是太阳日,B表示恒星日,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真正的周期,故A错误; 太阳日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故B错误;A的时间是24时,故C错误;B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故D正确。 3答案及解析:答案:1.A; 2.B
解析:1.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特征。地球的自转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故北极星附近星辰的运动轨迹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故图像最能反映地球自转.选A。
2.本题考査地球的自转周期。以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即第二天看到的时间会较太阳日提前 3分56秒到达同一位里.最接近的时间是22:56,选B。 4答案及解析: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A、D错误;西经度数顺着自转方向减小,东经度数顺着自转方向增加,B正确,C错误。 5答案及解析:答案:1.A; 2.D 6答案及解析:答案:1.A; 2.B解析:1.地球的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图中甲、乙两点距近日点较近,所以由甲到乙段,所用时间最少。
2.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图中P点是近日点,所以2015年2月18日时地球距离乙点最近。 7答案及解析:答案:1.A; 2.D; 3.C
解析:1.本题考查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序号是①,A正确。
2.本题考查地球自转轴的特征。地球运动过程中,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恒星M是北极星,D正确。
3.本题考査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A错误;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不同的年份变化很小,B错误;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C正确;黄赤交角度教与南北极圈的度数是互余的,D错误。 8答案及解析:答案:1. ;
2. ;
3.B; 慢; 4.北; 北;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