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一轻松寒假20天提升作业(适用高一新教材)地理第5天——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练习
展开高一年级20天轻松提升地理第5天——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40分钟
一、选择题
1.25千米以下的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占总体积的 ( )
A.70% B.80% C.90% D.99%
2.低层大气的组成物质中 ( )
A.氮气和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B.二氧化碳只吸收太阳辐射红外线
C.水汽和杂质可成云致雨
D.氧气和氮气供植物呼吸作用
3.在大气成分中,是植物光合作用基本原料的是 ( )
A.氮 B.二氧化碳
C.臭氧 D.氧
4.在平流层中,大气的主要热源是 (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人为释放
5.在高层大气中,气温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趋势是 (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再降低 D.先降低再升高
6.气流稳定,能见度好,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的大气层是 (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
读某地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回答7、8题。
7.该图示意的大气垂直分层属于 (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外层
8.②地区气温分布特征最可能导致 ( )
A.对流作用增强
B.太阳辐射增多
C.气流水平运动减慢
D.污染气体扩散受限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如下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25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回答9、10题。
9.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
A.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
10.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主要集中在 (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11. 大气中含量虽很少,但却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物质是 ( )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氩和氖
C.水汽和杂质
D.氮和氧
12.以下有关对流层大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流层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B.降水现象大多发生在对流层
C.对流层的厚度在低纬度地区最小
D.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对流层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 读图完成13~15 题 。
13.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15.我国发射的“神舟十一号 ”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 )
A.气温在-50℃到 20℃之间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 -80℃
D.最高气温约为40℃
二、非选择题
1.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
(2)根据温度、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高层大气。
(3)图中a、b、c分别代表大气垂直分层代号,图中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_的垂直分布状况。
(4)图中b为________层,它的上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这是因为其中的________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5)a为________层,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6)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层,整个地球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__________层(填名称)。
2. 读地球大气臭氧低值范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臭氧低值范围逐年扩大的位置在________极上空。
(2)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出的____________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使大气____________层中的臭氧减少。
(3)大气中臭氧的减少使到达地面的太阳____________辐射增强,其危害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要求各国减少并逐步禁止____________,积极研制____________。
3.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2)A层大气在气温、气流状况及与人类关系方面,各有哪些特点?
(3)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指的是哪一层?为什么?该层空气的主要运动方式是什么?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如何变化?
(4)电离层分布在________(填字母);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