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寒假作业精练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展开
博格达峰(88.3°E,43.8°N)海拔为5445m,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下图示意我国天山博格达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北坡是
①背风坡 ②迎风坡 ③阴坡 ④阳坡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该山地甲自然带是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雨林带
C.山地常绿硬叶林带 D.山地针叶林带
3.图中甲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较多 B.红壤肥沃
C.全年高温 D.光照充足
【解析】
1.博格达峰是东西走向,该山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图示北坡是阴坡,排除AC;该山受偏北风的影响,在北坡形成迎风坡,故B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2.该山地越在北纬40°左右,当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气候对应的自然带,A错。“雨林带”,说明了当地降水较多,与当地的实情不符,B错;山地常绿硬叶林带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C错;甲自然带的高度在热量和水分上符合山地针叶林带的分布,D对。
3.甲在山地上有一定的分布高度,受山地降水的影响,降水较多,有适宜森林生长的条件,A对;当地土壤不肥沃,B错;全年高温在热带,C错;当地山麓地带也是光照充足但并没有形成森林,说明主要的影响因素不是光照,D错。
【答案】
1.B
2.D
3.A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读红树林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红树林生长习性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多分布渤海沿岸
②根系发达
③多分布在潮间带的沙质海岸
④以喜盐植物为主,具备呼吸根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
A.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
B.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
C.绿化美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落叶阔叶林 B.雨林
C.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
4.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读“某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景观图反映的自然景观是
A.温带草原 B.热带草原
C.寒带苔原 D.亚寒带针叶林
6.该景观图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亚马孙雨林 D.东非高原
读中国部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7.“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A.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的地理寓意是
A.冬季风不能到达玉门关 B.西风不能到达玉门关
C.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差异明显 D.玉门关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的生长
长白山是我国东北第一高山,植被垂直差异显著。有位诗人写道“也许是过于执拗了(身躯矮小扭曲)/所以怎么也不能长得高大/但,却默默地结成一带长城/透迄数百里,绵延到天涯……下图是长白山垂直带谱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9.诗人所描述的植被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丙处植被分布的上界阳坡远高于阴坡,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人类活动 C.降雪量 D.地形坡度
下图是某山地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影响图中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海陆位置
C.纬度差异 D.水热条件
12.20世纪70年代,该地区常绿阔叶林遭到大量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径流季节变化加大,旱涝灾害频繁,动物“外逃”……该描述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单一性 B.间断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13.近几十年来,该山地积雪冰川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可能是
A.物种减少 B.全球变暖
C.酸雨危害 D.臭氧层破坏
下面左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当野生动物大量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15.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
A.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B.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
C.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 D.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
16.图中高山草甸带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18.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19.下图为北半球陆地理想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_____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_____气候。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它们是________,它们都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
(3)从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________。
(4)从D→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________。
(5)D所代表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
20.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沿MN自然带的空间分布体现了_____分异规律,该分布规律主要以_____为基础。
(2)图中A自然带为____,并说明形成A自然带的气候特征。
(3)图中B自然带为____,D自然带为____,影响E地形成C自然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4)分析F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答案】
1.B
2.A
【解析】
1.材料信息表明,红树林多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而渤海位于温带,缺乏红树林海岸,①错误;为了在运动的海水中生存,为了在海水中能够呼吸,红树林根系发达,②正确。红树林能削减海水运动速度,容易沉积颗粒细小的沉积物,因此红树林分布区多淤泥质滩涂,③错误;材料信息表明,红树林会受周期性潮水浸淹,因此以喜盐植物为主,具备呼吸根,④正确。综上所述,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2.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良好的海岸防护林带,也是海洋生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可以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A符合题意。红树林位于较浅的潮间带,不利于船舶靠岸,排除B。绿化美化沿海环境和吸烟滞尘,不是红树林主要功能,排除C。红树林位于潮间带,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意义不大,功能不明显,排除D。
【答案】
3.C
4.B
【解析】
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但塞罕坝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属于高原地形,气温较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减轻风沙危害。
3.塞罕坝林场所在山地的基带是落叶阔叶林,但在1000~2000米塞罕坝林场,落叶阔叶林不能生长,A错;塞罕坝林场位于华北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的高原地区,纬度和海拔较高,水热条件不能满足雨林的生长,B错;塞罕坝林场位于华北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的高原地区,纬度和海拔较高,水热条件可以满足针叶林的生长,C对;塞罕坝林场位于华北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的高原地区,纬度和海拔较高,水热条件不能满足常绿阔叶林的生长,D错。
4.塞罕坝林场造林成功会增加生物多样性,但不是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A错;京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风沙危害严重,塞罕坝林场造林成功可以减轻风沙对京津地区的危害,对京津地区产生的环境效益明显,B对;塞罕坝林场造林成功,具有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的作用,但不是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C错;塞罕坝林场造林成功对减缓气候变暖趋势作用很小,D错。
【答案】
5.B
6.D
【解析】
5.从图中图示的稀树、高草及长颈鹿等景观分析,该地是典型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故B项正确。
6.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与图示景观相对应。故D项正确。内蒙古高原为温带草原景观;青藏高原为高原寒漠景观;亚马孙雨林为热带雨林景观,ABC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7.A
8.C
【解析】
7.诗歌中反映出不同纬度的气候相差较大,五原位于内蒙古,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暖花开时间来的迟,西安纬度相对较低,花开花落时间长,纬度差异导致热量差异,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
8.春风代表夏季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洋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东部地区距离海洋近,降水较多,体现因海陆位置导致的水分差异,C正确。
【答案】
9.D
10.A
【解析】
9.长白山位于东部季风区,故甲应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向上是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带;高山苔原带的植物多为低矮草状灌木丛及苔藓、地衣,生存条件差,而诗人所描述的植被典型特点是长得矮小,应位于针叶林带与苔原带之间,与图中的丁相符。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长白山纬度位置较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生存条件越差,阳坡比阴坡热量条件好,所以植被生长的上界要高于阴坡;人类活动、地形坡度对植被大范围的分布影响较小;降雪量是北坡即阴坡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
11.D
12.C
13.B
【解析】
11.图中显示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自然带更替,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影响垂直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热条件,故D正确。
1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材料中植被的破坏影响到河流的水文特征、加剧自然灾害、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说明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C正确。
13.全球变暖,加速冰川消融,雪线升高,因此山地积雪冰川面积不断缩小。故B正确。
【答案】
14.D
15.A
16.B
【解析】
14.读图可知,野生动物大迁徙线路位于赤道两侧,当野生动物大迁徙到达北半球的甲地时,北半球季节为夏季,降水量大,植被茂盛,即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所以选D。
15.乞力马扎罗山为东非高原上,属在地典型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读图可知,图中①位于常绿阔叶林下方,则①对应的垂直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②位于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顶部分,属于积雪、冰川带,所以选A。
16.从右图可以看出,该山地同一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山地南坡位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北坡,因此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较高,B正确。故选B。
【答案】
17.B
18.C
【解析】
17.水热条件好的地方适宜森林生长,林线就高、故C错误。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相比,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纬度低,气温较高;西南季风携带暖湿气流被山地阻挡并抬升,形成丰沛降水,故B正确。A、D项内容不全,故排除。
18.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谷和平地冻土发育,排水不畅,涝渍现象严重,不利于森林的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地下水顺地势向下流,不易出现涝渍现象,所以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故C正确。
19.
【答案】
(1)C、H 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
(2)G、H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4)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5)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解析】
(1)自然带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但自然带类型与气候类型并不一定一一对应,有些气候类型可以形成多个自然带,有些自然带具有多种气候类型。温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带相似。温带大陆东岸往往形成温带季风气候或较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西岸往往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也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
(2)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东岸往往形成季风环流,形成季风气候影响,但因纬度不同,气温有明显差异,纬度较低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较高的为温带季风气候。
(3)自然带D、C、B、A处于不同纬度,位于不同的温度带,它们之间的更替方向为南北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热量。
(4)自然带D、E、F离海洋远近不同,水分条件有明显差异,分别形成森林、草原、荒漠,它们之间的更替方向为由沿海向内陆,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水分条件。
(5)D自然带位于30°N-40°N之间的大陆西岸,该地处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地区,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因为冬季温和,形成常绿林,为了适应夏季火热干燥的气候,当地常绿林的叶片上覆盖着一层腊质物质,形成硬叶林。
20.
【答案】
(1)纬度地带 热量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热带荒漠带 热带雨林带 地形
(4)纬度位置较低,属于热带地区,热量较丰富;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沿海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明显。
【解析】
(1)图中沿MN自然带的空间分布呈南北走向,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该分布规律主要以热量为基础。
(2)图中A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图中B为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D为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影响E地即东非高原上形成C自然带(热带草原带)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水热条件,即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形。
(4)分析F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纬度位置较低,属于热带地区,热量较丰富;处于山地的东部,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沿海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