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寒假作业:(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30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寒假作业:(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30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寒假作业:(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30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寒假作业:(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练习
展开
(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
A.④和⑤ B.①和⑥ C.①和④ D.③和⑥
2.图中表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序号是(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⑤和⑥ D.①和⑤
2.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
A.① ② B.② ③ C.① ⑤ D.④ ⑥
2.如果④ 是石灰岩,则⑤ 为( )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D.板岩
3.① 处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
A.含有生物化石 B.有较多的气孔 C.由方解石组成 D.有明显的层理
3.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1.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2.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物质可能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
C.地核
D.地幔
2.下列湖泊的形成与该类型山脉有关的是( )
A.青海湖
B.长白山天池
C.苏必利尔湖
D.贝加尔湖
5.读岩层相互关系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④ ③ ② ① ⑥ ⑤ B.④ ③ ② ① ⑤ ⑥
C.① ② ③ ④ ⑤ ⑥ D.⑤ ⑥ ④ ③ ② ①
2.若① 为石灰岩,则在① 与⑥ 之间的结合部位容易形成( )
A.花岗岩 B.页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6.下面左图是浙江省宁波市花岙岛海岸的“石瀑”奇观,它是火山熔岩冷凝后,形成的柱状节理群。右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石瀑”的岩石属于上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造成上左图中“石瀑”悬挂在半空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
7.到长白山天池边上游览的游客会发现一种石头,它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它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 下图为某同学拍摄的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左图)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下图)。据此回答1—2题
1.长白山天池的形成源于( )
A.火山活动 B.溶洞塌陷
C.地壳下陷 D.岩石崩塌
2.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浮石”中能够找到动植物化石
B.“浮石”孔隙的形成缘于外力侵蚀作用
C.“浮石”的岩性与大理岩相同
D.“浮石”的形成缘于岩浆喷发
8.读“地貌景观图”,完成第1-2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9.下图为“内蒙古某旗及相关景观示意图”,该地在距今1万至300万年期间为冰雪覆盖,景观处岩层基本上由花岗岩组成。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平顶山刃脊、角峰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冰川堆积
2.北大山石林是由平顶山地貌演变而成的,其演变( )
A.受流水的化学侵蚀作用
B.反映北大山所受的断裂作用强于平顶山
C.由地震的崩塌作用造成
D.反映北大山地势和纬度高,更易被侵蚀
3. 冰川地貌常见的地貌景观有( )
①“V”型谷 ②“U”型谷 ③角峰 ④峰林
A.① ③ B.② ④ C.① ④ D.② ③
二、综合读图题
10.下图是地貌形成与地质作用关系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变质作用②侵蚀作用③内力作用④外力作用⑤固结成岩作用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D__________;E__________;
2.据研究,上海崇明岛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与南通地区相连(两地目前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变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冰川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
4.地球地貌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有时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有时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试解释青藏高原不断升高、大兴安岭起伏和缓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1.D; 2.A
解析:
2.答案:1.C; 2.C; 3.B
解析:
3.答案:1.C; 2.B
解析:1.安迪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因而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故答案选C.
2.巴西高原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地质时期地壳运动,将原始森林埋藏在地下形成的,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是秘鲁寒流作用形成的,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与东南信风、巴西暖流、及巴西高原密切相关,以上三项与安第斯山脉都没有必然联系,南美大陆地表流经由于安第斯山脉位于大陆西部,东侧陆地面积广阔,致使发育的大河由西向东流入大西洋,西侧陆地面积狭窄,河流短小,所以说南美大陆主要流入大西洋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故答案选B。
考点:
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4.答案:1.D; 2.B
解析:1.火山是由岩浆喷出地表而形成的,一般认为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2.火山口是一个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往往会积水形成湖泊,如我国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天池。
5.答案:1.A; 2.C
解析:
6.答案:1.A; 2.D
解析:
7.答案:1.A; 2.D
解析:1.长白山天池是火山湖,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
2.由材料长白山“浮石”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人水不沉等可知,这些“浮石”是火山爆发的岩浆凝固后形成的密度较小的石块,属于喷出型玄武岩,D项正确。在沉积岩中可找到动植物化石,A项错误,岩浆岩的形成缘于内力作用,B项错误大理岩属于变质岩.而“浮石”属于岩浆岩,两者的岩性不同,C项错误
8.答案:1.D; 2.C
解析:
9.答案:1.B; 2.D; 3.D
解析:1.刃脊、角峰地貌是冰川侵蚀地貌,B对。流水侵蚀地貌是峡谷,沟谷,A错。风力侵蚀形成的是风蚀城堡,雅丹地貌,没有刃脊、角峰地貌,C错。冰川堆积形成的是波状起伏的平原,D错。
2.流水的化学侵蚀是指流水的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石灰岩地区,根据材料景观处主要是花岗岩,所以A错。断裂作用形成的是裂谷或断层,地震崩塌作用形成的地貌都会有棱角锋锐的岩石,图示岩石明显是外力侵蚀形成,没有尖锐的棱角,B、C错。图示石林主要是外力侵蚀形成,外力侵蚀作用在地势高处表现的更明显,在低洼处表现为沉积作用,所以石林地貌反映北大山地势和纬度较高,更易被侵蚀,D对。
3.略
二、综合读图题
10.答案:1.④; ③; ②或⑤; ①; ⑤或② ; 2.流水侵蚀; 流水搬运; 流水沉积; 3.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积累的能量; 太阳能
4.地壳不断上升,以内力作用为主;地壳不断遭受侵蚀,以外力作用为主。
解析:1.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由此可得出答案
2.崇明岛主要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其堆积物是河流从中上游侵蚀、搬运而来的泥沙
3.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其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积累的能量;冰川侵蚀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其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4.青藏高原不断升高,主要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大兴安岭起伏变得和缓,表明占主导地位的是外力作用(侵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