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版)寒假作业:5.1植被 练习
展开
5.1 植被
1、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
A.森林、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森林
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森林
2.引起自然景观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从东向西降水减少 B.从东向西降水增多
C.从东向西气温升高 D.从东向西海拔升高
2、光照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自森林顶端至地面,光照越来越弱。适应一定光照强度的植物,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在森林中形成若千层。读森林中光照条件示意图,回答下题。
1.下列关于森林的成层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强光环境中生长发育茁壮的植物,在弱光、荫蔽的密林底层仍能健康成长
B.喜光植物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森林中的上层
C.有些植物的生长只需要少量的阳光,该植物为喜阴植物
D.喜阴植物多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长在密林的底层
2.在稳定的植被,不N种类的棺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下列关于垂直结构的丰富程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植物高度越大
B.在足够的降水条件下,纬度越低,植物种类越多
C.在干旱地区,由于水分的缺乏,垂直结构往往不明显
D.在山地,植物群体的垂直结构的丰富程度与山地所在纬度有关,与山体坡向没有关系
3、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但这个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题。
1.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具有指示作用的地理事物一般是( )
A.地形地势 B.气候类型 C.植被类型 D.土壤类型
2.在我国东部,某同学从山东济南一路南下,到海南海口,途经的天然植被依次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B.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D.热带季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山东多杨树、柳树等落叶阔叶树,福建多樟树、榕树等常绿阔叶树。据此回答下题。
1.山东境内的杨树、柳树之所以落叶,主要是因为冬半年( )
A.风力强劲 B.旱情严重 C.寒冷干燥 D.土壤盐碱化严重
2.造成山东和福建两地树种差异大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草原与荒漠
5、读世界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下题。
1.上图中,图例a和图例b所示的植被类型都是( )
A.森林 B.草原 C.沼泽 D.荒漠
2.b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其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是( )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 D.美洲大陆
3.a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6、读某地沿某方向的天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题。
1.甲植被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温带草原
2.影响图中天然植被分布的基础因素是( )
A.地形 B.水分 C.土壤 D.热量
7、下图图甲为非洲天然植被分布图,图乙为某地自然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甲天然植被①—②—③—④更替,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2.图乙所示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图甲中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8、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2.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安全防御 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
9、读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1-2题。
1.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
2.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
A.热带草原; 温带落叶林 B.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
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 D.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
10、下图是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A
解析:1.根据全球自然带的地区分布以及我国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可知,甲自然带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乙自然带应为温带草原带、丙自然带应为温带荒漠带,故选项A正确。
2.甲、乙、丙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降水)。由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的变化,说明了图示地区的年降水量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D
解析:1.不同植物对光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强光环境中牛.长发育茁壮的植物,在弱光、荫蔽的密林底层因没存充足的光照町能会死亡,A项说法不正确。
2.一般来说.纬度越低,山体越高.在垂直方向上天然植被越丰富。但是同一山体,向阳坡与背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由于热该与水分条件组合不同.植物群体的垂直结构的丰富程度是不同的,D项说法不正确。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A
解析:1.植被是常常被作为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的要素,一般用它来指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2.济南厲于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天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南为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天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D
解析:1.天然植被与气候类型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山东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蒸腾作用将会使植物降温,许多植物冬季落叶是为了减少水分及能最丧失,故C项正确。
2.福建多撺树、榕树等常绿阔叶树,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山东多杨树、柳树等落叶阔叶树,对应温带季风气候。 不论是南方的常绿阔叶树,还是北方的落叶阔叶树,都是植物对冬季气温的一种适应现象.故热M是造成山东和福建两地树种差异大的主导因素,D项正确。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A; 3.C
解析:1.结合图例,根据世界主要阽地天然植被的分布规律可推知.图例所示植被类型是草原,其中a表示热带草原, b表示温带草原。故选b项„
2.亚欧大陆面积广大,干宁.地K面积也大.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温带草原在亚欧大陆分布面积撮大。故选A项„
3.a表示热带草原,其对应的气候类铟为热带草原气候。故选C项。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D
解析:1.图中敁示年均温和年太阳辐射总设由笞原、针叶林、混交林、落叶林、甲、荒漠逐渐升高,则甲位f•亚热带.排除 A、D项。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分別对应亚热带季风和季风件湿润气候及地中海气候,与落叶林分布区相比,常绿阔叶林分布区气温较髙,降水景较大。图中甲植被分布K年均温比落叶林分布区髙.但年降水最大致相同,故排除B项。
2.由图中年均温和天然植被的分布可知,热tt是基础条件,其变化影响了天然植被的分布D项正确。
7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B
解析:1.图甲中天然植被关于赤道呈南北对称分布,天然植被东西延伸、南北更替,这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故导致图中天然植被南北更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址。
2.图乙为典型的热带草原景观。图中②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K,天然植被与图乙观相符。故选B项。
8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A
解析:1.客家人南迁路线的起点在黄河沿岸地区,自然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终点在雷州半岛,自然景观为热带雨林;路线中段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自然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土楼呈圆形,由厚厚的泥土夯筑而成,且只有一扇门敞开,非常坚固,具有安全防御作用。
9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A
解析: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山麓自然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候。该山麓自然低为落叶阔叶林,该地区为温带。同一自然带在北坡分布海拔高,则北坡为向阳坡,所以该地为南半球为温带。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