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版)寒假作业: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29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版)寒假作业: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29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版)寒假作业: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29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版)寒假作业: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练习
展开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1、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栽培作物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预防病虫害等方面。结合下图回答下列1-2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加了太阳辐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2、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7~18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图回答1-3题。
1.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
A.① ② ③ ④ B.③ ④ ② ① C.① ④ ③ ② D.① ④ ② ③
2.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青藏高原( )
①离太阳近
②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小
③云层厚且夜晚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 ④ B.④ ⑤ C.② ③ D.② ⑤
3.大气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
B.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
C.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吸收
D.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辐射→太阳辐射
4、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底部没有放土的乙箱气温高了3℃.据此回答1-2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削弱作用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5、“双十一”期间,南通的陈先生从网上选购了一批花卉,为了能让花卉顺利越冬,他专门建了一个小型阳光房(图1)。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根据图1和图2,回答1~2题。
1.建阳光房可以( )
A.增强① B.减弱② C.增强③ D.增强④
2.陈先生网购的花卉,最有可能是( )
A.新疆天山的雪莲花 B.河南洛阳的牡丹花
C.云南昆明的山茶花 D.江苏南京的腊梅花
6、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 B.
C. D.
7、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出(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8、下图为2018年12月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上海地区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下列地区风力最大的是( )
A.上海 B.青岛 C.北京 D.东京
9、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
(3)由图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 。
(4)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10、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由大到小排列)。甲、乙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这种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3)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__。
(4)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__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C
解析:1.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面减少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果。
2.果树下覆盖地膜可反射太阳辐射,増加光效,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B
解析:1.读图知,太阳辐射到达大气的上界(①),通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④),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产生地面辐射②,然后通过地面辐射释放热量,被大气吸收而使大气增温。综上可知,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为①—④—②,B对,ACD错。故选B。
2.对流层即靠近地面的大气层,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长波辐射,随海拔的升高,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减少,故气温降低,即影响对流层大气温度的是②(地面辐射),B对;①、④是太阳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ACD错。故选B。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B; 3.A
解析:1.图中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①大气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射向大气的是地面辐射。选D正确。
2.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与离太阳远近无关。两地纬度相当,太阳高度相当.④③正确。选B正确。
3.太阳辐射是能量的源泉.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的热而增温.→地面辐射,地面把热量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然后大气增温。选A正确。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B
解析:1.本实验利用土层模拟地面,通过实验发现有土层的玻璃箱气温较高,原因是土层吸收太阳辐射较多,地面辐射较强,这表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故D项正确。
2.甲箱底部放一层土,乙箱底部不放土,两箱下垫面性质不同,甲箱地面辐射强于乙箱,因此甲箱气温高于乙箱,B项正确;实验中的日光是一样的,故A项错误;两箱中空气是一样的,故C项错误;两箱大气辐射强弱的差异是箱中气温变化的结果,而不是气温变化的原因,D项错误。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C
解析:
6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白天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故气温高,晚上晴天,云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故昼夜温差最大。
7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飞机自东向西飞行,左侧为高压,低压在北,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高空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判断高空的盛行风向为西风;飞机逆风飞行。
8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C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压线地图的阅读分析地图信息的基本技能。读2018年12月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可以看出,根据风总是从高气压带吹向低气压带,并且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发生右偏。可以判断上海的风向是西南风。故B正确,ACD错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压线地图的阅读分析地图信息的基本技能。因为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读2018年12月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可以看出,北京地区等压线最为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最大。故C正确,ABD错误。
9答案及解析:
答案:1.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2.③; 3.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4.沙漠白天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解析: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1.甲乙丙丁; 乙; 2.画图略(逆时针方向);地面冷热不均; 3.西南风(偏南风); 4.甲
解析:1.读图可知,乙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说明乙气压低于甲,甲处等压面上凸,说明气压高于乙。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在高空由于丁处气流下沉形成低压,丙处气流是由乙上升而来,形成高压,所以气压高低为甲乙丙丁。由于乙处气压低,为地面温度高,气流上升所致,所以乙气温高于甲。
2.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图中所示热力环流的形成。
3.由于甲气压高于乙处,所以气流从南向北流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形成偏南风。
4.若图示为城市热岛环流,由于城市温度高于郊区,甲乙两地中气温低的为甲,所以甲为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