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福建省南平市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含答案)
展开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平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亭亭山上松, 。(刘桢《赠从弟(其二)》)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孟子》二章)
(5)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
(6)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
(8)《春望》一诗中,表现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 , 。
2.(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3.(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月牙泉在荒漠中千年未干涸①(A.hé B.gù),着实是个迷。年复一年,肆虐的风沙不知吞噬过多少“楼兰”,cuī②毁 (A.催 B.摧)过多少良田,填平过多少山川,但月牙泉任凭“沙声吼如雷,声震数十里”,千百年来虽变得越来越苗条,却依旧碧波荡漾、风韵不减。它让每一个过客甲(A.心驰神往 B.神魂颠倒),不胜醉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们络绎不绝,飘动的黑发,________,仿佛整个世界都乙(A.洋溢 B.散发)着他们的歌声和笑语。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括号中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只填序号。
甲 乙
(3)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清澈的眼神,鹿一般轻盈的脚步,腮边的红晕像两朵花
B.鹿一般轻盈的脚步,眼神的清澈,花一般清新的红晕
C.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清澈的眼神
D.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
二、阅读(70分)
4.(6分)阅读《黄鹤楼》,完成各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以神话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感慨。
B.此诗起、承、转、合,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C.诗的前四句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怅惘之情昭然可见。
D.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2)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概括诗人在尾联中表达的情感。
5.(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①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②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注】①驽马:劣马,即跑不快的马。②锐:急剧。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①【善】A.良马虽善走 B.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十二章》)
②【已】A.苟进取不已 B.待君久不至,已去 (《陈太丘与友期》)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B.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C.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D.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
②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
(4)选文运用对比手法来阐述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6.(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绿皮车上
①“我是被连环画骗上车的。”
②42岁的郑嫂笑盈盈地说,她是常州人,父母大学一毕业就分去上海工作,小时她寄养在常州奶奶家,一放假,就当沪宁线上的小候鸟,“你不晓得,上世纪80年代,从常州到上海,绿皮慢车要停十几个小站,开4个多小时,像我这样的小孩会待得很不耐烦。为了安抚我们,列车员自己凑钱买了几十本连环画,借给大家看。我当时的想法很单纯,以为当上列车员就可以看遍世上的连环画了。这不,一转眼,在车上跑了23年了。”
③郑嫂记得当年贺友直画的连环画《山乡巨变》一套四本,有396幅画儿;《水浒传》更不得了,有26本呢,“当年的家长倾向于来去都把小孩交给同一位列车员,她就像我们路上的妈妈一样。孩子看完了彼此换书,自然就熟了,成了路上的好伙伴。”郑嫂说上世纪90年代末,孩子们在车上的交友有了新途径﹣﹣只要一家租了车载DVD放成龙、周润发的电影,全车厢的孩子都被吸引去了,很快就成了分享食物和见闻的好友,“哪像现在,每个孩子都盯着手机,一趟长途下来,连对面铺上的孩子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④为了打破车上的沉闷气氛,郑嫂在一个连环画爱好者的网站上发动大家捐献连环画,有些连环画二三十年没有再版,成了珍本,主人就寄了复印本来。也是,收藏连环画的人,都40来岁了,小时候,谁没有在绿皮车上看小人书的经历呢,郑嫂的回忆,在大伙心中点下了甜蜜又酸涩的涟漪。
⑤靠众人帮忙,郑嫂竟然在她的车厢,恢复了一个装连环画的小木箱。成功地将新世纪出生的小旅客引来,与同龄人换书看。
⑥除了当一个额外的小人书管理员外,郑嫂干的所有事,都是跑长途的卧铺车厢列车员的分内事:换铺位票,开关车门,扫地倒垃圾,送开水,到了大一点的车站飞跑下去,给车厢里的水箱灌满水……郑嫂说,上海的水,没有南京的好,碧绿的茶,拿上海的水来冲,放个十分钟就成了乌龙茶色。同样,吉林市的水,比哈尔滨和佳木斯的都要好,“松花江水到了吉林市,来自长白山雪水的那股冷冽劲还没有消失,按老人们的话说,喝了是可以败火的。到了下游的大城市,漂白粉味道多少会有点,没法子,一条大河,你总不能叫它从头到尾都是清的。”
⑦郑嫂的办法是在列车的终点站,如上海和佳木斯,只加1/3的水,到了水质好的城市再加满水,这让她在列车停靠的三五分钟内跑上跑下,分外忙碌。
⑧但忙得很值。她记得到上海上大学的一小伙子,两年半没有回家了,到了吉林市,拿老家的水冲了两包方便面,说隔着那么重的调味料,他都能感觉到水的不同。
⑨春运,那个男孩子非但没有买到卧铺票,连张硬座也没有买到。想是想家得紧,站二十几个小时也要回去;他很聪明,到卧铺车厢来蹭过道的活动座位,一有人去铺位休息,他就把弹簧座位扳下来坐。照规定,列车员是可以把这种“外来人员”往外轰的,但郑嫂没有去轰他。
⑩黄昏,小伙子还在鼻子贴着车窗,眼巴巴看窗外,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所有的树木、草垛、半建于地下的农舍,景象与江南都不一样;农家的灯一点一点亮了,窗子那么小,墙那么厚,软稠如鸡蛋黄一样的灯光烘暖了游子的心。
⑪列车在小伙子老家那个小站停下时已是夜深,小伙子已戴上狗皮帽子,打扮得像林海雪原里的小分队队员。郑嫂一看,等着下车的就他一个人,忍不住担心:“你家没人来接你?”
⑫小伙子得意地笑了,“为了我娘有个惊喜,我打算走十里地悄悄地进村。”
⑬车在小站只停一分钟。外面的空气冻得发脆,雪地冻得像镜子一样,在关上车门之前,郑嫂把自己灌满热水的茶瓶,拧紧盖儿,抛给了他。
⑭郑嫂没有对他提起,自家儿子这年也上大学去了,大学所在城市还不在自己跑的这条线上。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简洁,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暗示文中叙述的是凡人小事。
B.郑嫂说到的连环画、车载DVD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八九十年代人们的精神生活。
C.第⑩段写小伙子“眼巴巴看窗外”,“眼巴巴”一词生动表现了小伙子思乡心切。
D.选文运用了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方法,成功塑造了郑嫂这一人物形象。
(2)文章第②段运用插叙,有什么作用?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农家的灯一点一点亮了,窗子那么小,墙那么厚,软稠如鸡蛋黄一样的灯光烘暖了游子的心。(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句子)
②换铺位票,开关车门,扫地倒垃圾,送开水,到了大一点的车站飞跑下去,给车厢里的水箱灌满水……(请赏析加点词语)
(4)郑嫂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5)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7.(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食品过期就该扔掉吗?
①前段时间,盒马鲜生在晚上丢弃临期食品一事引发众多关注,许多网友围绕“如何看待食物保质期”展开热议。
②那么,食物是一过保质期就坏了吗?过了保质期是否要扔掉?
③食品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一般来说每样产品的具体保质期都有自己的行业标准或国家规定标准,没有标准的,以行业内默认的时间标注。因此食品的保质期相当于企业就产品对消费者做出的承诺。
④保质期由两个元素构成,一为贮存条件,二为期限,二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贮存条件必须在食品标签中标注,通常包括: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如果产品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会缩短,甚至丧失安全性保障。因此食物应尽量在保质期内食用。
⑤那么,食品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吃了吗?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再销售,必须下架。但是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等同于有害食品。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之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感官品质的变差,但仍可以继续食用,比如某些果汁、饮料以及一些脂肪含量不高的干粮谷物制品等。而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后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如微生物超标、重金属超标、过氧化值超标,如一些冷藏的食品、金属罐装的食品、油炸食品等。
⑥因此,专家建议要以科学的风险评估为前提,为食品制定合理的保质期限,企业制定产品保质期应依靠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通过检测验证食品在标注的保质期内能否满足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重点关注销售环节是否满足了食品贮存条件的要求,综合考虑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要求。加强对过保质期食品的处理,严格执行回收销毁等有关规定。同时,也建议广大消费者养成购买食品看标签标注保质期的习惯,不要购买和食用过了保质期的食品。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第②段两个问句独立成段,既引出下文要说明的内容,又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产品的保质期通常有自己的行业标准或国家规定标准,没有标准的以行业默认时间标注。
C.保质期是识别食物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只要在保质期规定期限内食品就可以放心食用。
D.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标签中标注的贮存条件有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
(2)食品过了保质期还能吃吗?请举例说明理由。
(3)如何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请简要概括。
8.(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年7月26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我省将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福建省垃圾分类现状调查:
题目
选项及百分比
您是否支持垃圾分类
支持
不支持
无所谓
85.8%
2.0%
12.2%
您是否了解垃圾分类
很了解
不太了解
完全不了解
15%
70.7%
15.3%
您所在小区是否配置了充足的垃圾分类设施
配置充足
不太充足
没有
12.8%
71.9%
15.3%
材料二:
我国人口众多,是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递增。目前解决垃圾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焚烧,但垃圾焚烧带来的二恶英污染物,是地球上最致命的有毒物质之一。一旦进入人体会长久驻留,最终致癌。与此同时,大量生活垃圾进入海洋,会导致海洋生物的不断灭绝。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至少10亿个海洋生物因塑料制品而失去生命。而这些塑料垃圾,也会通过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垃圾是否高效处理关乎人类生死存亡。
材料三: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厦门市出台《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随后还先后出台了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16项配套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法规配套体系。福州市现有58座转运站,78部厨余(湿)垃圾专用运输车,小区垃圾分类桶、分类袋基本发放到位,3219个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布设率已超过84%.漳州市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指南,对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类家庭生活垃圾进行了图文详解。泉州市为鼓励居民垃圾分类,为试点小区的居民发放能够识别居民身份的二维码标签。居民将垃圾分类投放时,通过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获得相应积分兑换物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2020年1月1日起,我省居民必须按条例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投放。
B.目前,福建省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较为支持,但还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垃圾分类设施。
C.2004年,中国的全国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已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
D.我国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将会导致至少10亿个海洋生物的死亡。
(2)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3)为推进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请根据材料三提几点建议。
名著阅读(6分)
9.(3分)填空题。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所说的“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实际上就是说的历史上有名的“ ”,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的 (人名)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的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 (人名),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最终和平解决。
10.(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这种声音更轻微,要是一只雀儿,虽然没有看见你,应当早已惊慌得飞走了。它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它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法布尔《昆虫记》 初中语文工作室)
文中的“它”指的是哪种昆虫?作者通过什么试验确定“它”是个“聋子”?请简要概括。
三、写作(60分)
11.(6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忘记,又有许多东西让人难以忘怀,铭记在心。铭记在心的,也许是你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人,也许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许是一种精神;也许是一段历史……
请以“铭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叙事完整,感情真实,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平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风 。(刘桢《赠从弟(其二)》)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二章)
(5)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
(6)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8)《春望》一诗中,表现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谁家新燕啄春泥 (注意“啄”的书写)
(2)树树皆秋色
(3)瑟瑟谷中风
(4)行天下之大道
(5)狐兔翔我宇
(6)东风不与周郎便(注意“郎”的书写)
(7)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注意“窥”的书写)
(8)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点评】解答这种题目,直接填空,依据原文填写就可以,对于理解性的填空题要联系原文进行分析,然后写出答案。
2.(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
【解答】A.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补上“的行为”;
B.有误,缺少主语,应删去“使”;
C.正确;
D.有误,搭配不当,应删去“和事故隐患都”。
故选:C。
【点评】病句的辨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整个句子多读几遍,借助语感查找病因,2.用几种常见病因对句子进行逐一检查,找出具体病因。3.提取句子主干、看与其相搭配的成分是否恰当。4.寻找关联词或同类型句子比较的方法查找病因。
3.(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月牙泉在荒漠中千年未干涸①(A.hé B.gù),着实是个迷。年复一年,肆虐的风沙不知吞噬过多少“楼兰”,cuī②毁 (A.催 B.摧)过多少良田,填平过多少山川,但月牙泉任凭“沙声吼如雷,声震数十里”,千百年来虽变得越来越苗条,却依旧碧波荡漾、风韵不减。它让每一个过客甲(A.心驰神往 B.神魂颠倒),不胜醉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们络绎不绝,飘动的黑发,________,仿佛整个世界都乙(A.洋溢 B.散发)着他们的歌声和笑语。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A ②处 B
(2)从文中括号中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只填序号。
甲 A 乙 A
(3)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清澈的眼神,鹿一般轻盈的脚步,腮边的红晕像两朵花
B.鹿一般轻盈的脚步,眼神的清澈,花一般清新的红晕
C.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清澈的眼神
D.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涸”读作“hé”。故选:A.“cuī”写作“摧”。故选:B。
(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
甲处:心驰神往指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神魂颠倒指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此处应为“心驰神往”,故选:A。
乙处:洋溢指渗透着、弥漫、充满着。散发意思是分散发散发出,释放出某种东西。此处应为“洋溢”。故选:A。
(3)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按上到下的顺序应为:头发﹣﹣眼神﹣﹣红晕﹣﹣脚步。故应为: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
故选:D
【解答】答案:
(1)A、B
(2)A、A
(3)D
【点评】作答字音字形类题目,一定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随意作答,要重点关注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借助工具书来作答。
二、阅读(70分)
4.(6分)阅读《黄鹤楼》,完成各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开头四句以神话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感慨。
B.此诗起、承、转、合,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C.诗的前四句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怅惘之情昭然可见。
D.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2)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概括诗人在尾联中表达的情感。
【分析】《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而得名,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ABC.正确;
D.有误,五六句写诗人看到的景致,而不是昔人乘着黄鹤看到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分析。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愁”,该字概括了诗人的感情。 尾联情景交融,以夕阳西下,烟波飘渺,望不见归乡之路,诗人不仅引发乡愁。“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尾联又以“愁”字结尾,将诗人的乡愁之情充分表现出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案:
(1)D。
(2)“愁”。表现了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
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点评】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5.(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①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②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注】①驽马:劣马,即跑不快的马。②锐:急剧。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①【善】A.良马虽善走 擅长、善于 B.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的,好 (《论语十二章》)
②【已】A.苟进取不已 停止 B.待君久不至,已去 已经 (《陈太丘与友期》)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B.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C.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D.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
②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
(4)选文运用对比手法来阐述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分析】参考译文:
勤勉的方法没有别的,在于有恒心罢了。好马虽然善于奔跑,却气力疲乏衰竭,中途就止步。劣马缓慢行走不间断,也许反而先到(目的地)。因此要办一件事,学习一种技艺,如果能精进不停,必然有成功的一天,(关键)在于善于运用精力罢了。现在有的人有志向学习,一旦发奋学习,不分白天黑夜,几十天后,懈怠的心情渐渐生起,最后荒废了学业。孔子说“想要追求速度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孟子说“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释义。
A.①句意为:好马虽然善于奔跑。善,擅长、善于。②句意为: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善,好的、好。
B.①句意为:如果能精进不停。已,停止。②句意:等待您很长时间您不来,已经离开了。已,已经。
(2)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现在有的人有志向学习,一旦发奋学习,不分白天黑夜。故停顿应为: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道”:方法,“恒”:恒心。句意:勤勉的方法没有别的,在于有恒心罢了。
②重点词:“怠”:懈怠,“废”:荒废。句意:几十天后,懈怠的心情渐渐生起,最后荒废了学业。
(4)本题考查分析写作手法。细读文本可知,“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一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良马善于奔跑却中途停下,驽马行走缓慢却不间断,所以良马有时不能到达目标,而驽马却可以先到达目标进行了对比。根据“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一句可知,通过对比,阐述了学习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的道理。
答案:
(1)①A.擅长、善于 B.好的、好
②A.停止 B.已经
(2)C
(3)①勤勉的方法没有别的,在于有恒心罢了。
②几十天后,懈怠的心情渐渐生起,最后荒废了学业。
(4)选文将“良马”善于奔跑却中途止步与“驽马”行走缓慢却不间断反而先到达进行对比,阐述了学习要有恒心(或:学习要坚持不懈)的道理。
【点评】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
6.(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绿皮车上
①“我是被连环画骗上车的。”
②42岁的郑嫂笑盈盈地说,她是常州人,父母大学一毕业就分去上海工作,小时她寄养在常州奶奶家,一放假,就当沪宁线上的小候鸟,“你不晓得,上世纪80年代,从常州到上海,绿皮慢车要停十几个小站,开4个多小时,像我这样的小孩会待得很不耐烦。为了安抚我们,列车员自己凑钱买了几十本连环画,借给大家看。我当时的想法很单纯,以为当上列车员就可以看遍世上的连环画了。这不,一转眼,在车上跑了23年了。”
③郑嫂记得当年贺友直画的连环画《山乡巨变》一套四本,有396幅画儿;《水浒传》更不得了,有26本呢,“当年的家长倾向于来去都把小孩交给同一位列车员,她就像我们路上的妈妈一样。孩子看完了彼此换书,自然就熟了,成了路上的好伙伴。”郑嫂说上世纪90年代末,孩子们在车上的交友有了新途径﹣﹣只要一家租了车载DVD放成龙、周润发的电影,全车厢的孩子都被吸引去了,很快就成了分享食物和见闻的好友,“哪像现在,每个孩子都盯着手机,一趟长途下来,连对面铺上的孩子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④为了打破车上的沉闷气氛,郑嫂在一个连环画爱好者的网站上发动大家捐献连环画,有些连环画二三十年没有再版,成了珍本,主人就寄了复印本来。也是,收藏连环画的人,都40来岁了,小时候,谁没有在绿皮车上看小人书的经历呢,郑嫂的回忆,在大伙心中点下了甜蜜又酸涩的涟漪。
⑤靠众人帮忙,郑嫂竟然在她的车厢,恢复了一个装连环画的小木箱。成功地将新世纪出生的小旅客引来,与同龄人换书看。
⑥除了当一个额外的小人书管理员外,郑嫂干的所有事,都是跑长途的卧铺车厢列车员的分内事:换铺位票,开关车门,扫地倒垃圾,送开水,到了大一点的车站飞跑下去,给车厢里的水箱灌满水……郑嫂说,上海的水,没有南京的好,碧绿的茶,拿上海的水来冲,放个十分钟就成了乌龙茶色。同样,吉林市的水,比哈尔滨和佳木斯的都要好,“松花江水到了吉林市,来自长白山雪水的那股冷冽劲还没有消失,按老人们的话说,喝了是可以败火的。到了下游的大城市,漂白粉味道多少会有点,没法子,一条大河,你总不能叫它从头到尾都是清的。”
⑦郑嫂的办法是在列车的终点站,如上海和佳木斯,只加1/3的水,到了水质好的城市再加满水,这让她在列车停靠的三五分钟内跑上跑下,分外忙碌。
⑧但忙得很值。她记得到上海上大学的一小伙子,两年半没有回家了,到了吉林市,拿老家的水冲了两包方便面,说隔着那么重的调味料,他都能感觉到水的不同。
⑨春运,那个男孩子非但没有买到卧铺票,连张硬座也没有买到。想是想家得紧,站二十几个小时也要回去;他很聪明,到卧铺车厢来蹭过道的活动座位,一有人去铺位休息,他就把弹簧座位扳下来坐。照规定,列车员是可以把这种“外来人员”往外轰的,但郑嫂没有去轰他。
⑩黄昏,小伙子还在鼻子贴着车窗,眼巴巴看窗外,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所有的树木、草垛、半建于地下的农舍,景象与江南都不一样;农家的灯一点一点亮了,窗子那么小,墙那么厚,软稠如鸡蛋黄一样的灯光烘暖了游子的心。
⑪列车在小伙子老家那个小站停下时已是夜深,小伙子已戴上狗皮帽子,打扮得像林海雪原里的小分队队员。郑嫂一看,等着下车的就他一个人,忍不住担心:“你家没人来接你?”
⑫小伙子得意地笑了,“为了我娘有个惊喜,我打算走十里地悄悄地进村。”
⑬车在小站只停一分钟。外面的空气冻得发脆,雪地冻得像镜子一样,在关上车门之前,郑嫂把自己灌满热水的茶瓶,拧紧盖儿,抛给了他。
⑭郑嫂没有对他提起,自家儿子这年也上大学去了,大学所在城市还不在自己跑的这条线上。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文章标题简洁,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暗示文中叙述的是凡人小事。
B.郑嫂说到的连环画、车载DVD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八九十年代人们的精神生活。
C.第⑩段写小伙子“眼巴巴看窗外”,“眼巴巴”一词生动表现了小伙子思乡心切。
D.选文运用了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方法,成功塑造了郑嫂这一人物形象。
(2)文章第②段运用插叙,有什么作用?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农家的灯一点一点亮了,窗子那么小,墙那么厚,软稠如鸡蛋黄一样的灯光烘暖了游子的心。(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句子)
②换铺位票,开关车门,扫地倒垃圾,送开水,到了大一点的车站飞跑下去,给车厢里的水箱灌满水……(请赏析加点词语)
(4)郑嫂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5)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分析】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位爱岗敬业的列车员郑嫂的形象。文章前五段,描述的是郑嫂为了活跃车厢的沉闷气氛,设置了装连环画的小木箱,将新世纪出生的小旅客引来,与同龄人换书看。后半部分,写郑嫂在列车上的其他工作,尤其是给列车加水的经验和给送给一位大学生一瓶热水的故事,令人感动。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ABC.正确。
D.有误,文中并没有对郑嫂的外貌进行描写。
故选:D。
(2)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第②段是插叙,交代了郑嫂当列车员的原因:小时候经常在列车上看连环画,以为当上列车员就可以看遍世上的连环画了,为下文她的爱岗敬业作了铺垫;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她对连环画的喜爱和深厚情谊,为下文她在自己的车厢里放置连环画作了情节上的铺垫。
(3)本题考查句子和词语的赏析。①“农家的灯一点一点亮了……软稠如鸡蛋黄一样的灯光烘暖了游子的心。”把农家的灯光比作鸡蛋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游了看到家乡的灯光,感到了家的温暖。这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农家灯光的温暖软糯,表现了灯光给游子心灵的温暖和慰藉,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②“换铺位票,开关车门,扫地倒垃圾,送开水,到了大一点的车站飞跑下去,给车厢里的水箱灌满水……”这个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句中的一系列的动词,生动表现郑嫂工作时手脚麻利、动作娴熟,也从侧面表现了她工作的辛苦,赞扬了郑嫂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不辞辛苦。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结合具体的情节来分析。如,郑嫂为吸引小朋友看书,在车厢恢复了一个装连环画的小木箱;想方设法让旅客喝上好水,跑上跑下,不辞辛苦;小伙子下车时,郑嫂把自己灌满热水的茶瓶给他,这些都体现了她为他人着想的热心品质。为了让乘客喝到口感更好的水,郑嫂到了水质好的城市才给车厢加满水;小伙子下车时,郑嫂把自己灌满热水的茶瓶给半夜中回家的小伙子,体现了她的细心周到。郑嫂没有轰买不到车票而到卧铺车厢蹭过道活动座位的小伙子,表现了她的善良。郑嫂23年如一日,尽心做好列车员的分内事,说明她爱岗敬业、勤劳能干、尽职尽责。
(5)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郑嫂没有轰买不到车票而到卧铺车厢蹭过道活动座位的小伙子,趁他下车时还扔给他一瓶热水,原因不仅是她的热心善良,在最后一段做了更深的暗示:“郑嫂没有对他提起,自家儿子这年也上大学去了,大学所在城市还不在自己跑的这条线上。”这一结尾段,既表现郑嫂工作尽职尽责,充满爱心,又体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思念、牵挂。使郑嫂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答案:
(1)D
(2)示例一:本段交代了郑嫂小时候在绿皮车上看连环画的经历,为下文她在自己的车厢上放置连环画的情节作铺垫。
示例二:本段交代了郑嫂当上列车员的原因(或:她对列车员工作的向往),为下文她爱岗敬业作铺垫。
(3)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灯光比作鸡蛋黄,生动地写出了农家灯光的柔软温暖,体现了灯光给游子带来了温暖和慰藉。
②运用一系列的动词(或:动作描写),生动表现郑嫂工作时手脚麻利,赞扬了郑嫂的爱岗敬业工作态度。
(4)示例:为他人着想(或:热心):郑嫂为吸引小朋友看书,在车厢恢复了一个装连环画的小木箱。细心:为了让乘客喝到口感更好的水,郑嫂到了水质好的城市才给车厢加满水。善良:郑嫂没有轰买不到车票而到卧铺车厢蹭过道活动座位的小伙子。爱岗敬业:郑嫂23年尽心做好列车员的分内事。(答出两点即可)
(5)补充交代了郑嫂没有轰买不到车票而到卧铺车厢蹭过道活动座位的小伙子的原因;既表现郑嫂的爱岗敬业,又体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牵挂,使郑嫂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2.从侧面描写人物。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3.从细节描写入手。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7.(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食品过期就该扔掉吗?
①前段时间,盒马鲜生在晚上丢弃临期食品一事引发众多关注,许多网友围绕“如何看待食物保质期”展开热议。
②那么,食物是一过保质期就坏了吗?过了保质期是否要扔掉?
③食品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一般来说每样产品的具体保质期都有自己的行业标准或国家规定标准,没有标准的,以行业内默认的时间标注。因此食品的保质期相当于企业就产品对消费者做出的承诺。
④保质期由两个元素构成,一为贮存条件,二为期限,二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贮存条件必须在食品标签中标注,通常包括: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如果产品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会缩短,甚至丧失安全性保障。因此食物应尽量在保质期内食用。
⑤那么,食品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吃了吗?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再销售,必须下架。但是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等同于有害食品。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之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感官品质的变差,但仍可以继续食用,比如某些果汁、饮料以及一些脂肪含量不高的干粮谷物制品等。而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后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如微生物超标、重金属超标、过氧化值超标,如一些冷藏的食品、金属罐装的食品、油炸食品等。
⑥因此,专家建议要以科学的风险评估为前提,为食品制定合理的保质期限,企业制定产品保质期应依靠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通过检测验证食品在标注的保质期内能否满足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重点关注销售环节是否满足了食品贮存条件的要求,综合考虑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要求。加强对过保质期食品的处理,严格执行回收销毁等有关规定。同时,也建议广大消费者养成购买食品看标签标注保质期的习惯,不要购买和食用过了保质期的食品。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中第②段两个问句独立成段,既引出下文要说明的内容,又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产品的保质期通常有自己的行业标准或国家规定标准,没有标准的以行业默认时间标注。
C.保质期是识别食物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只要在保质期规定期限内食品就可以放心食用。
D.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标签中标注的贮存条件有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
(2)食品过了保质期还能吃吗?请举例说明理由。
(3)如何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请简要概括。
【分析】本文开篇以盒马生鲜引发网友的热议引出说明的内容,接着分析什么是食品保质期,保质期构成的要素,以及食品过了保质期究竟能不能吃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提醒大家不要购买和食用过了保质期的食品。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理解分析正误的判断。
ABD.正确;
C.有误,文中介绍食品的保质期还与存放条件有关,如果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会缩短,即使没到保质期也会变质。所以,保质期不是识别食物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
故选:C。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文章在第四段指出:“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再销售,必须下架。但是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等同于有害食品”。所以此段后半段的内容即为本题的答案。
(3)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根据第六段中的“专家建议要以科学的风险评估为前提,为食品制定合理的保质期限”“重点关注销售环节是否满足了食品贮存条件的要求,综合考虑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要求”“建议广大消费者养成购买食品看标签标注保质期的习惯,不要购买和食用过了保质期的食品”等句子可提炼出答案。
答案:
(1)C
(2)①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之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感官品质的变差,但仍可以继续食用,如某些果汁、饮料以及一些脂肪含量不高的干粮谷物制品等;②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后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就不能食用,如一些冷藏的食品、金属罐装的食品、油炸食品等。
(3)①企业要为食品制定合理的保质期限。
②重点关注销售环节是否满足了食品贮存条件的要求。
③加强对过保质期食品的处理。
④不要购买和食用过了保质期的食品。
【点评】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特点的答题格式:
①表态(删还是不删)。②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③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④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8.(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年7月26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我省将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福建省垃圾分类现状调查:
题目
选项及百分比
您是否支持垃圾分类
支持
不支持
无所谓
85.8%
2.0%
12.2%
您是否了解垃圾分类
很了解
不太了解
完全不了解
15%
70.7%
15.3%
您所在小区是否配置了充足的垃圾分类设施
配置充足
不太充足
没有
12.8%
71.9%
15.3%
材料二:
我国人口众多,是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递增。目前解决垃圾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焚烧,但垃圾焚烧带来的二恶英污染物,是地球上最致命的有毒物质之一。一旦进入人体会长久驻留,最终致癌。与此同时,大量生活垃圾进入海洋,会导致海洋生物的不断灭绝。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至少10亿个海洋生物因塑料制品而失去生命。而这些塑料垃圾,也会通过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垃圾是否高效处理关乎人类生死存亡。
材料三: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厦门市出台《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随后还先后出台了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16项配套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法规配套体系。福州市现有58座转运站,78部厨余(湿)垃圾专用运输车,小区垃圾分类桶、分类袋基本发放到位,3219个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布设率已超过84%.漳州市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指南,对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类家庭生活垃圾进行了图文详解。泉州市为鼓励居民垃圾分类,为试点小区的居民发放能够识别居民身份的二维码标签。居民将垃圾分类投放时,通过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获得相应积分兑换物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自2020年1月1日起,我省居民必须按条例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投放。
B.目前,福建省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较为支持,但还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垃圾分类设施。
C.2004年,中国的全国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已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
D.我国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将会导致至少10亿个海洋生物的死亡。
(2)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3)为推进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请根据材料三提几点建议。
【分析】本题为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筛选信息。第二题考查材料探究。第三题考查提出建议。
【解答】(1)ABD.正确。
C.有误,原文中的表述为“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
故选:C
(2)根据材料二中的“我国人口众多,是垃圾生产大国。”“目前解决垃圾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焚烧,但垃圾焚烧带来的二恶英污染物,是地球上最致命的有毒物质之一。”“大量生活垃圾进入海洋,会导致海洋生物的不断灭绝”可提炼作答。
(3)根据厦门市的作法可围绕着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来提出建议。根据福州市的作法可围绕着配置垃圾分类设施来提出建议。根据漳州市的作法可围绕着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来提出建议。根据泉州市的作法可围绕着建立奖励机制来提出建议。
答案:
(1)C
(2)①我国人口众多,是垃圾生产大国。(中国目前的垃圾生产量巨大。)
②目前我国解决垃圾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焚烧,产生的二恶英会致癌。
③垃圾进入海洋导致海洋生物死亡,影响人类健康。
(3)①建立垃圾分类的法规配套体系。
②配置垃圾分类设施,如垃圾运输车、分类桶等。
③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
④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垃圾分类。
名著阅读(6分)
9.(3分)填空题。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所说的“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实际上就是说的历史上有名的“ 西安事变 ”,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的 张学良 (人名)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的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 蒋介石 (人名),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最终和平解决。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对名著情节的考查,或给出一个人物,要求写出与其相关的情节;或给出一段人物缺失的情节,要求学生指明情节中的人物;或直接给出一个情节,要求学生指明出自哪部名著,并对其中的人物或主旨进行分析。根据平时积累,依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解答】答案:
西安事变;张学良;蒋介石(或:蒋中正)。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10.(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这种声音更轻微,要是一只雀儿,虽然没有看见你,应当早已惊慌得飞走了。它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它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法布尔《昆虫记》)
文中的“它”指的是哪种昆虫?作者通过什么试验确定“它”是个“聋子”?请简要概括。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对名著情节的考查,或给出一个人物,要求写出与其相关的情节;或给出一段人物缺失的情节,要求学生指明情节中的人物;或直接给出一个情节,要求学生指明出自哪部名著,并对其中的人物或主旨进行分析。根据平时积累,依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解答】答案:
蝉;法布尔在蝉的旁边连连发射土枪,可对蝉却毫无影响。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三、写作(60分)
11.(6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忘记,又有许多东西让人难以忘怀,铭记在心。铭记在心的,也许是你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人,也许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许是一种精神;也许是一段历史……
请以“铭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叙事完整,感情真实,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亭亭山上松, 。(刘桢《赠从弟(其二)》)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孟子》二章)
(5)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
(6)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
(8)《春望》一诗中,表现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 , 。
2.(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3.(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月牙泉在荒漠中千年未干涸①(A.hé B.gù),着实是个迷。年复一年,肆虐的风沙不知吞噬过多少“楼兰”,cuī②毁 (A.催 B.摧)过多少良田,填平过多少山川,但月牙泉任凭“沙声吼如雷,声震数十里”,千百年来虽变得越来越苗条,却依旧碧波荡漾、风韵不减。它让每一个过客甲(A.心驰神往 B.神魂颠倒),不胜醉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们络绎不绝,飘动的黑发,________,仿佛整个世界都乙(A.洋溢 B.散发)着他们的歌声和笑语。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括号中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只填序号。
甲 乙
(3)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清澈的眼神,鹿一般轻盈的脚步,腮边的红晕像两朵花
B.鹿一般轻盈的脚步,眼神的清澈,花一般清新的红晕
C.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清澈的眼神
D.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
二、阅读(70分)
4.(6分)阅读《黄鹤楼》,完成各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以神话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感慨。
B.此诗起、承、转、合,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C.诗的前四句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怅惘之情昭然可见。
D.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2)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概括诗人在尾联中表达的情感。
5.(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①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②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注】①驽马:劣马,即跑不快的马。②锐:急剧。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①【善】A.良马虽善走 B.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十二章》)
②【已】A.苟进取不已 B.待君久不至,已去 (《陈太丘与友期》)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B.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C.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D.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
②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
(4)选文运用对比手法来阐述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6.(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绿皮车上
①“我是被连环画骗上车的。”
②42岁的郑嫂笑盈盈地说,她是常州人,父母大学一毕业就分去上海工作,小时她寄养在常州奶奶家,一放假,就当沪宁线上的小候鸟,“你不晓得,上世纪80年代,从常州到上海,绿皮慢车要停十几个小站,开4个多小时,像我这样的小孩会待得很不耐烦。为了安抚我们,列车员自己凑钱买了几十本连环画,借给大家看。我当时的想法很单纯,以为当上列车员就可以看遍世上的连环画了。这不,一转眼,在车上跑了23年了。”
③郑嫂记得当年贺友直画的连环画《山乡巨变》一套四本,有396幅画儿;《水浒传》更不得了,有26本呢,“当年的家长倾向于来去都把小孩交给同一位列车员,她就像我们路上的妈妈一样。孩子看完了彼此换书,自然就熟了,成了路上的好伙伴。”郑嫂说上世纪90年代末,孩子们在车上的交友有了新途径﹣﹣只要一家租了车载DVD放成龙、周润发的电影,全车厢的孩子都被吸引去了,很快就成了分享食物和见闻的好友,“哪像现在,每个孩子都盯着手机,一趟长途下来,连对面铺上的孩子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④为了打破车上的沉闷气氛,郑嫂在一个连环画爱好者的网站上发动大家捐献连环画,有些连环画二三十年没有再版,成了珍本,主人就寄了复印本来。也是,收藏连环画的人,都40来岁了,小时候,谁没有在绿皮车上看小人书的经历呢,郑嫂的回忆,在大伙心中点下了甜蜜又酸涩的涟漪。
⑤靠众人帮忙,郑嫂竟然在她的车厢,恢复了一个装连环画的小木箱。成功地将新世纪出生的小旅客引来,与同龄人换书看。
⑥除了当一个额外的小人书管理员外,郑嫂干的所有事,都是跑长途的卧铺车厢列车员的分内事:换铺位票,开关车门,扫地倒垃圾,送开水,到了大一点的车站飞跑下去,给车厢里的水箱灌满水……郑嫂说,上海的水,没有南京的好,碧绿的茶,拿上海的水来冲,放个十分钟就成了乌龙茶色。同样,吉林市的水,比哈尔滨和佳木斯的都要好,“松花江水到了吉林市,来自长白山雪水的那股冷冽劲还没有消失,按老人们的话说,喝了是可以败火的。到了下游的大城市,漂白粉味道多少会有点,没法子,一条大河,你总不能叫它从头到尾都是清的。”
⑦郑嫂的办法是在列车的终点站,如上海和佳木斯,只加1/3的水,到了水质好的城市再加满水,这让她在列车停靠的三五分钟内跑上跑下,分外忙碌。
⑧但忙得很值。她记得到上海上大学的一小伙子,两年半没有回家了,到了吉林市,拿老家的水冲了两包方便面,说隔着那么重的调味料,他都能感觉到水的不同。
⑨春运,那个男孩子非但没有买到卧铺票,连张硬座也没有买到。想是想家得紧,站二十几个小时也要回去;他很聪明,到卧铺车厢来蹭过道的活动座位,一有人去铺位休息,他就把弹簧座位扳下来坐。照规定,列车员是可以把这种“外来人员”往外轰的,但郑嫂没有去轰他。
⑩黄昏,小伙子还在鼻子贴着车窗,眼巴巴看窗外,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所有的树木、草垛、半建于地下的农舍,景象与江南都不一样;农家的灯一点一点亮了,窗子那么小,墙那么厚,软稠如鸡蛋黄一样的灯光烘暖了游子的心。
⑪列车在小伙子老家那个小站停下时已是夜深,小伙子已戴上狗皮帽子,打扮得像林海雪原里的小分队队员。郑嫂一看,等着下车的就他一个人,忍不住担心:“你家没人来接你?”
⑫小伙子得意地笑了,“为了我娘有个惊喜,我打算走十里地悄悄地进村。”
⑬车在小站只停一分钟。外面的空气冻得发脆,雪地冻得像镜子一样,在关上车门之前,郑嫂把自己灌满热水的茶瓶,拧紧盖儿,抛给了他。
⑭郑嫂没有对他提起,自家儿子这年也上大学去了,大学所在城市还不在自己跑的这条线上。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简洁,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暗示文中叙述的是凡人小事。
B.郑嫂说到的连环画、车载DVD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八九十年代人们的精神生活。
C.第⑩段写小伙子“眼巴巴看窗外”,“眼巴巴”一词生动表现了小伙子思乡心切。
D.选文运用了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方法,成功塑造了郑嫂这一人物形象。
(2)文章第②段运用插叙,有什么作用?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农家的灯一点一点亮了,窗子那么小,墙那么厚,软稠如鸡蛋黄一样的灯光烘暖了游子的心。(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句子)
②换铺位票,开关车门,扫地倒垃圾,送开水,到了大一点的车站飞跑下去,给车厢里的水箱灌满水……(请赏析加点词语)
(4)郑嫂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5)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7.(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食品过期就该扔掉吗?
①前段时间,盒马鲜生在晚上丢弃临期食品一事引发众多关注,许多网友围绕“如何看待食物保质期”展开热议。
②那么,食物是一过保质期就坏了吗?过了保质期是否要扔掉?
③食品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一般来说每样产品的具体保质期都有自己的行业标准或国家规定标准,没有标准的,以行业内默认的时间标注。因此食品的保质期相当于企业就产品对消费者做出的承诺。
④保质期由两个元素构成,一为贮存条件,二为期限,二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贮存条件必须在食品标签中标注,通常包括: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如果产品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会缩短,甚至丧失安全性保障。因此食物应尽量在保质期内食用。
⑤那么,食品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吃了吗?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再销售,必须下架。但是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等同于有害食品。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之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感官品质的变差,但仍可以继续食用,比如某些果汁、饮料以及一些脂肪含量不高的干粮谷物制品等。而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后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如微生物超标、重金属超标、过氧化值超标,如一些冷藏的食品、金属罐装的食品、油炸食品等。
⑥因此,专家建议要以科学的风险评估为前提,为食品制定合理的保质期限,企业制定产品保质期应依靠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通过检测验证食品在标注的保质期内能否满足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重点关注销售环节是否满足了食品贮存条件的要求,综合考虑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要求。加强对过保质期食品的处理,严格执行回收销毁等有关规定。同时,也建议广大消费者养成购买食品看标签标注保质期的习惯,不要购买和食用过了保质期的食品。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第②段两个问句独立成段,既引出下文要说明的内容,又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产品的保质期通常有自己的行业标准或国家规定标准,没有标准的以行业默认时间标注。
C.保质期是识别食物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只要在保质期规定期限内食品就可以放心食用。
D.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标签中标注的贮存条件有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
(2)食品过了保质期还能吃吗?请举例说明理由。
(3)如何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请简要概括。
8.(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年7月26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我省将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福建省垃圾分类现状调查:
题目
选项及百分比
您是否支持垃圾分类
支持
不支持
无所谓
85.8%
2.0%
12.2%
您是否了解垃圾分类
很了解
不太了解
完全不了解
15%
70.7%
15.3%
您所在小区是否配置了充足的垃圾分类设施
配置充足
不太充足
没有
12.8%
71.9%
15.3%
材料二:
我国人口众多,是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递增。目前解决垃圾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焚烧,但垃圾焚烧带来的二恶英污染物,是地球上最致命的有毒物质之一。一旦进入人体会长久驻留,最终致癌。与此同时,大量生活垃圾进入海洋,会导致海洋生物的不断灭绝。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至少10亿个海洋生物因塑料制品而失去生命。而这些塑料垃圾,也会通过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垃圾是否高效处理关乎人类生死存亡。
材料三: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厦门市出台《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随后还先后出台了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16项配套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法规配套体系。福州市现有58座转运站,78部厨余(湿)垃圾专用运输车,小区垃圾分类桶、分类袋基本发放到位,3219个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布设率已超过84%.漳州市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指南,对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类家庭生活垃圾进行了图文详解。泉州市为鼓励居民垃圾分类,为试点小区的居民发放能够识别居民身份的二维码标签。居民将垃圾分类投放时,通过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获得相应积分兑换物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2020年1月1日起,我省居民必须按条例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投放。
B.目前,福建省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较为支持,但还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垃圾分类设施。
C.2004年,中国的全国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已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
D.我国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将会导致至少10亿个海洋生物的死亡。
(2)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3)为推进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请根据材料三提几点建议。
名著阅读(6分)
9.(3分)填空题。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所说的“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实际上就是说的历史上有名的“ ”,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的 (人名)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的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 (人名),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最终和平解决。
10.(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这种声音更轻微,要是一只雀儿,虽然没有看见你,应当早已惊慌得飞走了。它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它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法布尔《昆虫记》 初中语文工作室)
文中的“它”指的是哪种昆虫?作者通过什么试验确定“它”是个“聋子”?请简要概括。
三、写作(60分)
11.(6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忘记,又有许多东西让人难以忘怀,铭记在心。铭记在心的,也许是你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人,也许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许是一种精神;也许是一段历史……
请以“铭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叙事完整,感情真实,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平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风 。(刘桢《赠从弟(其二)》)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二章)
(5)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
(6)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8)《春望》一诗中,表现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谁家新燕啄春泥 (注意“啄”的书写)
(2)树树皆秋色
(3)瑟瑟谷中风
(4)行天下之大道
(5)狐兔翔我宇
(6)东风不与周郎便(注意“郎”的书写)
(7)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注意“窥”的书写)
(8)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点评】解答这种题目,直接填空,依据原文填写就可以,对于理解性的填空题要联系原文进行分析,然后写出答案。
2.(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
【解答】A.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补上“的行为”;
B.有误,缺少主语,应删去“使”;
C.正确;
D.有误,搭配不当,应删去“和事故隐患都”。
故选:C。
【点评】病句的辨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整个句子多读几遍,借助语感查找病因,2.用几种常见病因对句子进行逐一检查,找出具体病因。3.提取句子主干、看与其相搭配的成分是否恰当。4.寻找关联词或同类型句子比较的方法查找病因。
3.(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月牙泉在荒漠中千年未干涸①(A.hé B.gù),着实是个迷。年复一年,肆虐的风沙不知吞噬过多少“楼兰”,cuī②毁 (A.催 B.摧)过多少良田,填平过多少山川,但月牙泉任凭“沙声吼如雷,声震数十里”,千百年来虽变得越来越苗条,却依旧碧波荡漾、风韵不减。它让每一个过客甲(A.心驰神往 B.神魂颠倒),不胜醉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们络绎不绝,飘动的黑发,________,仿佛整个世界都乙(A.洋溢 B.散发)着他们的歌声和笑语。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A ②处 B
(2)从文中括号中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只填序号。
甲 A 乙 A
(3)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清澈的眼神,鹿一般轻盈的脚步,腮边的红晕像两朵花
B.鹿一般轻盈的脚步,眼神的清澈,花一般清新的红晕
C.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清澈的眼神
D.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涸”读作“hé”。故选:A.“cuī”写作“摧”。故选:B。
(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
甲处:心驰神往指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神魂颠倒指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此处应为“心驰神往”,故选:A。
乙处:洋溢指渗透着、弥漫、充满着。散发意思是分散发散发出,释放出某种东西。此处应为“洋溢”。故选:A。
(3)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按上到下的顺序应为:头发﹣﹣眼神﹣﹣红晕﹣﹣脚步。故应为: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
故选:D
【解答】答案:
(1)A、B
(2)A、A
(3)D
【点评】作答字音字形类题目,一定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随意作答,要重点关注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借助工具书来作答。
二、阅读(70分)
4.(6分)阅读《黄鹤楼》,完成各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开头四句以神话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感慨。
B.此诗起、承、转、合,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C.诗的前四句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怅惘之情昭然可见。
D.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2)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概括诗人在尾联中表达的情感。
【分析】《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而得名,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ABC.正确;
D.有误,五六句写诗人看到的景致,而不是昔人乘着黄鹤看到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分析。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愁”,该字概括了诗人的感情。 尾联情景交融,以夕阳西下,烟波飘渺,望不见归乡之路,诗人不仅引发乡愁。“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尾联又以“愁”字结尾,将诗人的乡愁之情充分表现出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案:
(1)D。
(2)“愁”。表现了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
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点评】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5.(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①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②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注】①驽马:劣马,即跑不快的马。②锐:急剧。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①【善】A.良马虽善走 擅长、善于 B.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的,好 (《论语十二章》)
②【已】A.苟进取不已 停止 B.待君久不至,已去 已经 (《陈太丘与友期》)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B.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C.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D.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
②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
(4)选文运用对比手法来阐述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分析】参考译文:
勤勉的方法没有别的,在于有恒心罢了。好马虽然善于奔跑,却气力疲乏衰竭,中途就止步。劣马缓慢行走不间断,也许反而先到(目的地)。因此要办一件事,学习一种技艺,如果能精进不停,必然有成功的一天,(关键)在于善于运用精力罢了。现在有的人有志向学习,一旦发奋学习,不分白天黑夜,几十天后,懈怠的心情渐渐生起,最后荒废了学业。孔子说“想要追求速度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孟子说“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释义。
A.①句意为:好马虽然善于奔跑。善,擅长、善于。②句意为: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善,好的、好。
B.①句意为:如果能精进不停。已,停止。②句意:等待您很长时间您不来,已经离开了。已,已经。
(2)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现在有的人有志向学习,一旦发奋学习,不分白天黑夜。故停顿应为: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
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道”:方法,“恒”:恒心。句意:勤勉的方法没有别的,在于有恒心罢了。
②重点词:“怠”:懈怠,“废”:荒废。句意:几十天后,懈怠的心情渐渐生起,最后荒废了学业。
(4)本题考查分析写作手法。细读文本可知,“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一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良马善于奔跑却中途停下,驽马行走缓慢却不间断,所以良马有时不能到达目标,而驽马却可以先到达目标进行了对比。根据“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一句可知,通过对比,阐述了学习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的道理。
答案:
(1)①A.擅长、善于 B.好的、好
②A.停止 B.已经
(2)C
(3)①勤勉的方法没有别的,在于有恒心罢了。
②几十天后,懈怠的心情渐渐生起,最后荒废了学业。
(4)选文将“良马”善于奔跑却中途止步与“驽马”行走缓慢却不间断反而先到达进行对比,阐述了学习要有恒心(或:学习要坚持不懈)的道理。
【点评】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
6.(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绿皮车上
①“我是被连环画骗上车的。”
②42岁的郑嫂笑盈盈地说,她是常州人,父母大学一毕业就分去上海工作,小时她寄养在常州奶奶家,一放假,就当沪宁线上的小候鸟,“你不晓得,上世纪80年代,从常州到上海,绿皮慢车要停十几个小站,开4个多小时,像我这样的小孩会待得很不耐烦。为了安抚我们,列车员自己凑钱买了几十本连环画,借给大家看。我当时的想法很单纯,以为当上列车员就可以看遍世上的连环画了。这不,一转眼,在车上跑了23年了。”
③郑嫂记得当年贺友直画的连环画《山乡巨变》一套四本,有396幅画儿;《水浒传》更不得了,有26本呢,“当年的家长倾向于来去都把小孩交给同一位列车员,她就像我们路上的妈妈一样。孩子看完了彼此换书,自然就熟了,成了路上的好伙伴。”郑嫂说上世纪90年代末,孩子们在车上的交友有了新途径﹣﹣只要一家租了车载DVD放成龙、周润发的电影,全车厢的孩子都被吸引去了,很快就成了分享食物和见闻的好友,“哪像现在,每个孩子都盯着手机,一趟长途下来,连对面铺上的孩子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④为了打破车上的沉闷气氛,郑嫂在一个连环画爱好者的网站上发动大家捐献连环画,有些连环画二三十年没有再版,成了珍本,主人就寄了复印本来。也是,收藏连环画的人,都40来岁了,小时候,谁没有在绿皮车上看小人书的经历呢,郑嫂的回忆,在大伙心中点下了甜蜜又酸涩的涟漪。
⑤靠众人帮忙,郑嫂竟然在她的车厢,恢复了一个装连环画的小木箱。成功地将新世纪出生的小旅客引来,与同龄人换书看。
⑥除了当一个额外的小人书管理员外,郑嫂干的所有事,都是跑长途的卧铺车厢列车员的分内事:换铺位票,开关车门,扫地倒垃圾,送开水,到了大一点的车站飞跑下去,给车厢里的水箱灌满水……郑嫂说,上海的水,没有南京的好,碧绿的茶,拿上海的水来冲,放个十分钟就成了乌龙茶色。同样,吉林市的水,比哈尔滨和佳木斯的都要好,“松花江水到了吉林市,来自长白山雪水的那股冷冽劲还没有消失,按老人们的话说,喝了是可以败火的。到了下游的大城市,漂白粉味道多少会有点,没法子,一条大河,你总不能叫它从头到尾都是清的。”
⑦郑嫂的办法是在列车的终点站,如上海和佳木斯,只加1/3的水,到了水质好的城市再加满水,这让她在列车停靠的三五分钟内跑上跑下,分外忙碌。
⑧但忙得很值。她记得到上海上大学的一小伙子,两年半没有回家了,到了吉林市,拿老家的水冲了两包方便面,说隔着那么重的调味料,他都能感觉到水的不同。
⑨春运,那个男孩子非但没有买到卧铺票,连张硬座也没有买到。想是想家得紧,站二十几个小时也要回去;他很聪明,到卧铺车厢来蹭过道的活动座位,一有人去铺位休息,他就把弹簧座位扳下来坐。照规定,列车员是可以把这种“外来人员”往外轰的,但郑嫂没有去轰他。
⑩黄昏,小伙子还在鼻子贴着车窗,眼巴巴看窗外,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所有的树木、草垛、半建于地下的农舍,景象与江南都不一样;农家的灯一点一点亮了,窗子那么小,墙那么厚,软稠如鸡蛋黄一样的灯光烘暖了游子的心。
⑪列车在小伙子老家那个小站停下时已是夜深,小伙子已戴上狗皮帽子,打扮得像林海雪原里的小分队队员。郑嫂一看,等着下车的就他一个人,忍不住担心:“你家没人来接你?”
⑫小伙子得意地笑了,“为了我娘有个惊喜,我打算走十里地悄悄地进村。”
⑬车在小站只停一分钟。外面的空气冻得发脆,雪地冻得像镜子一样,在关上车门之前,郑嫂把自己灌满热水的茶瓶,拧紧盖儿,抛给了他。
⑭郑嫂没有对他提起,自家儿子这年也上大学去了,大学所在城市还不在自己跑的这条线上。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文章标题简洁,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暗示文中叙述的是凡人小事。
B.郑嫂说到的连环画、车载DVD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八九十年代人们的精神生活。
C.第⑩段写小伙子“眼巴巴看窗外”,“眼巴巴”一词生动表现了小伙子思乡心切。
D.选文运用了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方法,成功塑造了郑嫂这一人物形象。
(2)文章第②段运用插叙,有什么作用?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农家的灯一点一点亮了,窗子那么小,墙那么厚,软稠如鸡蛋黄一样的灯光烘暖了游子的心。(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句子)
②换铺位票,开关车门,扫地倒垃圾,送开水,到了大一点的车站飞跑下去,给车厢里的水箱灌满水……(请赏析加点词语)
(4)郑嫂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5)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分析】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位爱岗敬业的列车员郑嫂的形象。文章前五段,描述的是郑嫂为了活跃车厢的沉闷气氛,设置了装连环画的小木箱,将新世纪出生的小旅客引来,与同龄人换书看。后半部分,写郑嫂在列车上的其他工作,尤其是给列车加水的经验和给送给一位大学生一瓶热水的故事,令人感动。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ABC.正确。
D.有误,文中并没有对郑嫂的外貌进行描写。
故选:D。
(2)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第②段是插叙,交代了郑嫂当列车员的原因:小时候经常在列车上看连环画,以为当上列车员就可以看遍世上的连环画了,为下文她的爱岗敬业作了铺垫;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她对连环画的喜爱和深厚情谊,为下文她在自己的车厢里放置连环画作了情节上的铺垫。
(3)本题考查句子和词语的赏析。①“农家的灯一点一点亮了……软稠如鸡蛋黄一样的灯光烘暖了游子的心。”把农家的灯光比作鸡蛋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游了看到家乡的灯光,感到了家的温暖。这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农家灯光的温暖软糯,表现了灯光给游子心灵的温暖和慰藉,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②“换铺位票,开关车门,扫地倒垃圾,送开水,到了大一点的车站飞跑下去,给车厢里的水箱灌满水……”这个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句中的一系列的动词,生动表现郑嫂工作时手脚麻利、动作娴熟,也从侧面表现了她工作的辛苦,赞扬了郑嫂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不辞辛苦。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结合具体的情节来分析。如,郑嫂为吸引小朋友看书,在车厢恢复了一个装连环画的小木箱;想方设法让旅客喝上好水,跑上跑下,不辞辛苦;小伙子下车时,郑嫂把自己灌满热水的茶瓶给他,这些都体现了她为他人着想的热心品质。为了让乘客喝到口感更好的水,郑嫂到了水质好的城市才给车厢加满水;小伙子下车时,郑嫂把自己灌满热水的茶瓶给半夜中回家的小伙子,体现了她的细心周到。郑嫂没有轰买不到车票而到卧铺车厢蹭过道活动座位的小伙子,表现了她的善良。郑嫂23年如一日,尽心做好列车员的分内事,说明她爱岗敬业、勤劳能干、尽职尽责。
(5)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郑嫂没有轰买不到车票而到卧铺车厢蹭过道活动座位的小伙子,趁他下车时还扔给他一瓶热水,原因不仅是她的热心善良,在最后一段做了更深的暗示:“郑嫂没有对他提起,自家儿子这年也上大学去了,大学所在城市还不在自己跑的这条线上。”这一结尾段,既表现郑嫂工作尽职尽责,充满爱心,又体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思念、牵挂。使郑嫂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答案:
(1)D
(2)示例一:本段交代了郑嫂小时候在绿皮车上看连环画的经历,为下文她在自己的车厢上放置连环画的情节作铺垫。
示例二:本段交代了郑嫂当上列车员的原因(或:她对列车员工作的向往),为下文她爱岗敬业作铺垫。
(3)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灯光比作鸡蛋黄,生动地写出了农家灯光的柔软温暖,体现了灯光给游子带来了温暖和慰藉。
②运用一系列的动词(或:动作描写),生动表现郑嫂工作时手脚麻利,赞扬了郑嫂的爱岗敬业工作态度。
(4)示例:为他人着想(或:热心):郑嫂为吸引小朋友看书,在车厢恢复了一个装连环画的小木箱。细心:为了让乘客喝到口感更好的水,郑嫂到了水质好的城市才给车厢加满水。善良:郑嫂没有轰买不到车票而到卧铺车厢蹭过道活动座位的小伙子。爱岗敬业:郑嫂23年尽心做好列车员的分内事。(答出两点即可)
(5)补充交代了郑嫂没有轰买不到车票而到卧铺车厢蹭过道活动座位的小伙子的原因;既表现郑嫂的爱岗敬业,又体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牵挂,使郑嫂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2.从侧面描写人物。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3.从细节描写入手。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7.(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食品过期就该扔掉吗?
①前段时间,盒马鲜生在晚上丢弃临期食品一事引发众多关注,许多网友围绕“如何看待食物保质期”展开热议。
②那么,食物是一过保质期就坏了吗?过了保质期是否要扔掉?
③食品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一般来说每样产品的具体保质期都有自己的行业标准或国家规定标准,没有标准的,以行业内默认的时间标注。因此食品的保质期相当于企业就产品对消费者做出的承诺。
④保质期由两个元素构成,一为贮存条件,二为期限,二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贮存条件必须在食品标签中标注,通常包括: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如果产品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会缩短,甚至丧失安全性保障。因此食物应尽量在保质期内食用。
⑤那么,食品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吃了吗?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再销售,必须下架。但是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等同于有害食品。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之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感官品质的变差,但仍可以继续食用,比如某些果汁、饮料以及一些脂肪含量不高的干粮谷物制品等。而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后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如微生物超标、重金属超标、过氧化值超标,如一些冷藏的食品、金属罐装的食品、油炸食品等。
⑥因此,专家建议要以科学的风险评估为前提,为食品制定合理的保质期限,企业制定产品保质期应依靠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通过检测验证食品在标注的保质期内能否满足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重点关注销售环节是否满足了食品贮存条件的要求,综合考虑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要求。加强对过保质期食品的处理,严格执行回收销毁等有关规定。同时,也建议广大消费者养成购买食品看标签标注保质期的习惯,不要购买和食用过了保质期的食品。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中第②段两个问句独立成段,既引出下文要说明的内容,又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产品的保质期通常有自己的行业标准或国家规定标准,没有标准的以行业默认时间标注。
C.保质期是识别食物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只要在保质期规定期限内食品就可以放心食用。
D.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标签中标注的贮存条件有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
(2)食品过了保质期还能吃吗?请举例说明理由。
(3)如何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请简要概括。
【分析】本文开篇以盒马生鲜引发网友的热议引出说明的内容,接着分析什么是食品保质期,保质期构成的要素,以及食品过了保质期究竟能不能吃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提醒大家不要购买和食用过了保质期的食品。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理解分析正误的判断。
ABD.正确;
C.有误,文中介绍食品的保质期还与存放条件有关,如果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会缩短,即使没到保质期也会变质。所以,保质期不是识别食物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
故选:C。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文章在第四段指出:“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再销售,必须下架。但是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等同于有害食品”。所以此段后半段的内容即为本题的答案。
(3)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根据第六段中的“专家建议要以科学的风险评估为前提,为食品制定合理的保质期限”“重点关注销售环节是否满足了食品贮存条件的要求,综合考虑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要求”“建议广大消费者养成购买食品看标签标注保质期的习惯,不要购买和食用过了保质期的食品”等句子可提炼出答案。
答案:
(1)C
(2)①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之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感官品质的变差,但仍可以继续食用,如某些果汁、饮料以及一些脂肪含量不高的干粮谷物制品等;②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后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就不能食用,如一些冷藏的食品、金属罐装的食品、油炸食品等。
(3)①企业要为食品制定合理的保质期限。
②重点关注销售环节是否满足了食品贮存条件的要求。
③加强对过保质期食品的处理。
④不要购买和食用过了保质期的食品。
【点评】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特点的答题格式:
①表态(删还是不删)。②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③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④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8.(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年7月26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我省将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福建省垃圾分类现状调查:
题目
选项及百分比
您是否支持垃圾分类
支持
不支持
无所谓
85.8%
2.0%
12.2%
您是否了解垃圾分类
很了解
不太了解
完全不了解
15%
70.7%
15.3%
您所在小区是否配置了充足的垃圾分类设施
配置充足
不太充足
没有
12.8%
71.9%
15.3%
材料二:
我国人口众多,是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递增。目前解决垃圾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焚烧,但垃圾焚烧带来的二恶英污染物,是地球上最致命的有毒物质之一。一旦进入人体会长久驻留,最终致癌。与此同时,大量生活垃圾进入海洋,会导致海洋生物的不断灭绝。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至少10亿个海洋生物因塑料制品而失去生命。而这些塑料垃圾,也会通过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垃圾是否高效处理关乎人类生死存亡。
材料三: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厦门市出台《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随后还先后出台了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16项配套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法规配套体系。福州市现有58座转运站,78部厨余(湿)垃圾专用运输车,小区垃圾分类桶、分类袋基本发放到位,3219个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布设率已超过84%.漳州市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指南,对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类家庭生活垃圾进行了图文详解。泉州市为鼓励居民垃圾分类,为试点小区的居民发放能够识别居民身份的二维码标签。居民将垃圾分类投放时,通过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获得相应积分兑换物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自2020年1月1日起,我省居民必须按条例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投放。
B.目前,福建省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较为支持,但还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垃圾分类设施。
C.2004年,中国的全国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已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
D.我国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将会导致至少10亿个海洋生物的死亡。
(2)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3)为推进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请根据材料三提几点建议。
【分析】本题为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筛选信息。第二题考查材料探究。第三题考查提出建议。
【解答】(1)ABD.正确。
C.有误,原文中的表述为“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
故选:C
(2)根据材料二中的“我国人口众多,是垃圾生产大国。”“目前解决垃圾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焚烧,但垃圾焚烧带来的二恶英污染物,是地球上最致命的有毒物质之一。”“大量生活垃圾进入海洋,会导致海洋生物的不断灭绝”可提炼作答。
(3)根据厦门市的作法可围绕着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来提出建议。根据福州市的作法可围绕着配置垃圾分类设施来提出建议。根据漳州市的作法可围绕着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来提出建议。根据泉州市的作法可围绕着建立奖励机制来提出建议。
答案:
(1)C
(2)①我国人口众多,是垃圾生产大国。(中国目前的垃圾生产量巨大。)
②目前我国解决垃圾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焚烧,产生的二恶英会致癌。
③垃圾进入海洋导致海洋生物死亡,影响人类健康。
(3)①建立垃圾分类的法规配套体系。
②配置垃圾分类设施,如垃圾运输车、分类桶等。
③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
④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垃圾分类。
名著阅读(6分)
9.(3分)填空题。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所说的“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实际上就是说的历史上有名的“ 西安事变 ”,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的 张学良 (人名)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的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 蒋介石 (人名),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最终和平解决。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对名著情节的考查,或给出一个人物,要求写出与其相关的情节;或给出一段人物缺失的情节,要求学生指明情节中的人物;或直接给出一个情节,要求学生指明出自哪部名著,并对其中的人物或主旨进行分析。根据平时积累,依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解答】答案:
西安事变;张学良;蒋介石(或:蒋中正)。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10.(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这种声音更轻微,要是一只雀儿,虽然没有看见你,应当早已惊慌得飞走了。它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它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法布尔《昆虫记》)
文中的“它”指的是哪种昆虫?作者通过什么试验确定“它”是个“聋子”?请简要概括。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对名著情节的考查,或给出一个人物,要求写出与其相关的情节;或给出一段人物缺失的情节,要求学生指明情节中的人物;或直接给出一个情节,要求学生指明出自哪部名著,并对其中的人物或主旨进行分析。根据平时积累,依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解答】答案:
蝉;法布尔在蝉的旁边连连发射土枪,可对蝉却毫无影响。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三、写作(60分)
11.(6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忘记,又有许多东西让人难以忘怀,铭记在心。铭记在心的,也许是你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人,也许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许是一种精神;也许是一段历史……
请以“铭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叙事完整,感情真实,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