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福建专用)配套习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检测试卷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福建专用)配套习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检测试卷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福建专用)配套习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检测试卷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福建专用)配套习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检测试卷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福建专用)配套习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检测试卷

    展开

    第二章检测(时间:45分钟 满分:10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50)电视剧《闯关东》中有这样的场景:主人公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第1~2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B. 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C. 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2.主人公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解析:从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大气逆辐射。其中b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热源,其辐射的热量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阴天时,c辐射增强。燃烧柴草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及烟尘,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增强,从而保护作物免受冻害。答案:1.B 2.C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浙江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了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读下图,完成第3~4题。3.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  )A.太阳辐射、地面辐射B.地面辐射、太阳辐射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4.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A.春季晚上 B.夏季午后C.秋季早晨 D.冬季傍晚答案:3.B 4.B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 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R处有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探空气球。读图,完成第5~7题。5.图中R所对应的地面上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C.南风 D.北风6.P地和Q地对应的地面上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两地皆为阴雨天气B.两地皆为晴朗天气C. P对应地为晴朗天气,Q对应地为阴雨天气D. P对应地为阴雨天气,Q对应地为晴朗天气7.若这两个天气系统同步向西移动,20小时后Q气压中心将移动到R,则未来20小时内,R处探空气球测得的风向和风力情况是(  )A.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增大B.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减小C.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增大D.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减小解析:5,由图示等压线数值及指向标可知,P处为低压,对应近地面为高压;Q处为高压,对应近地面为低压。R对应的近地面上的点受到自西向东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风向为西北风。第6,P处对应近地面为高压,多晴朗天气;Q处对应近地面为低压,多阴雨天气。第7,20小时后Q气压中心将移动到R,R处探空气球所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未变,风向基本未变;但等压线稀疏了,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小了,风力变小了。答案:5.B 6.C 7.D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8~9题。8.图中F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9.图中D处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解析:8,图中F处位于北半球盛行西风带,常年盛行西南风。第9,D处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常年高温多雨。答案:8.D 9.B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10.P地的气候特点是(  )A.温和湿润 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11.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A.暖湿的中纬西风 B.干冷的中纬西风C.干冷的极地东风 D.冷湿的极地东风解析:10,P地位于30°N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第11,Q地降水的暖湿气流来自60°N以南,即中纬西风。答案:10.D 11.A12.俄罗斯某年夏季出现罕见高温和干旱天气,引发森林大火。与该次俄罗斯森林大火有关的气压场为(  )A.冷高压 B.暖高压 C.热低压 D.冷低压解析:由材料知,俄罗斯持续出现异常的高温和干旱天气,为暖高压系统所致。答案:B下表示意某地的气候资料。读表,完成第13~14题。项目1月平均气温/1月降水量/mm7月平均气温/7月降水量/mm年降水量/mm数值1.13225.519582613.该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14.下图所示的气候类型与该地一致的是(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解题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1月平均气温1.1 ,7月平均气温25.5 ,该地位于北半球的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1月降水量32毫米,7月降水量195毫米,年降水量826毫米,该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为夏雨型。结合气候类型的特点,可判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13.D 14.D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第15~16题。15.图示锋面为(  )A.北半球冷锋B.南半球冷锋C.北半球暖锋D.南半球暖锋16.图示时刻,甲地(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强于乙地B.夜晚气温高于乙地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弱于乙地D.白天气温高于乙地答案:15.A 16.A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7~18题。17.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18.此时,图中abcd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A.a B.b C.c D.d解析:17,甲处为高压中心,乙处为低压中心,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在南半球向左偏转,C项正确。第18,ab受高压影响,多晴朗天气,cd 受南半球的暖锋影响,d位于锋前,多阴雨天气。答案:17.C 18.D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市,下图为当时的房屋复原场景。读图,完成第19~20题。19.据此推断该地当时的气候特点是(  )A.寒冷干燥 B.高温多雨C.寒冷多雨 D.高温干燥20.与河姆渡时期相比,现代(  )A.北极冰川范围缩小B.针叶林带北界北移C.海平面上升D.冻土层变厚答案:19.B 20.D二、综合题(50)21.(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风能是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慢慢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1)12(1)当发生图1所示情况时,应出现于图2中的      (时段)(2) (2)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图1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    (变大变小)(2) (3)试在图1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4)(4)3为图1所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5)33所示地区位于(  )A.北半球 B.南半球C.东半球 D.西半球在图3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答案:(1)8—16(2)变小(3)如下图。(4)A 如下图。22.(12)下图所示地区位于北纬30°—6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地气候类型为        气候,气候特征是                  (3) (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          ;冬雨夏干的地区是       ,其形成原因是                      (4) (3)D处气候特征为                                 (2) (4)下图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把其序号与上述气候的代表字母联系起来。(3)(  ) (  ) (  )解析:依据图示纬度及海陆分布可知,A位于40°N—60°N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C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D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答案:(1)温带季风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2)B C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3)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4)C B A23.(11)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9月份某时的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天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天气系统不断向东偏北移动,使B城市出现了狂风暴雨的天气,试判断A天气系统为    ,此时B城市的风向为         ,B城市与D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  ,判断理由是                         (6) (2)在未来几天内,图中C地天气将有明显变化,气温将会    ,气压将会    ,原因是                 (5) 答案:(1)气旋 东北风(偏北风) B B处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2)下降 升高 C地将经历冷锋过境,会出现阴雨天气24.(1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事象不会受其影响的是(  )(2)A.海陆间水循环B.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C.台湾海峡的宽度D.珠穆朗玛峰的海拔(2)气候、石油、粮食成为近年来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填写出框图中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6)                 ;          (3)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请简要分析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6)解析:(1),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海水蒸发加强,从而影响到海陆间水循环;由于海平面上升,台湾海峡的宽度将加宽;珠穆朗玛峰海拔因海平面变化及峰顶冰川融化也会发生变化;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不会发生变化。第(2),由框图间的因果关系可确定甲为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乙为石油资源短缺。第(3),节能减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节约资源或能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变暖趋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答案:(1)B(2)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石油资源的短缺(3)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等。创新探究题(附加题)25.(10)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后面的思考题。实验报告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再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4)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          同一水平面上的        大气        热力环流。 (2)若上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低压处等压面    弯曲,高压处等压面    弯曲。(3)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由此可总结出不同海拔上气压分布的规律:                                      (2) (4)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可以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能说出一个生活实例吗?(1)答案:(1)如下图所示。大气上升或下降 气压差异 水平运动(2)如下图所示。向下 向上(3)B>A>D>C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与相应高空气压”“相反(4)房间内的暖气装在下部,空调冷风口装在上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