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三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标准》的要求是“能通过实物或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形体”。
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立体实物,因此,本套教材“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从认识立体图形开始。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点是把学生熟悉的实物按形状进行分组并抽象出相应的模型。
为了分散难点,这一单元只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二是会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具体编排特点如下:
教材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或者实物图片进行分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形状的视角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在拼、搭活动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选取的题材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的设计具有开放性,既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生活常识基础上,学习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这样有序地讲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教学目标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在拼、 摆、 搭等活动中,获得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以及各自的特征。
难点: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让学生通过滚一滚、推一推、搭一搭、摸一摸、画一画等活动,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利用已有知识发现新知识;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2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
课时
分一分
1课时
搭积木
1课时
总计
2课时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二 1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二 1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共5页。
小学冀教版一 比一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冀教版一 比一比教学设计,共4页。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四 合与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四 合与分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