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17·山东淄博中考)艾伦规律揭示,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在寒冷的地方有变短趋向,这有助于减少热量散失。例如,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赤狐,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大耳狐,这说明(C )
A.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温度能够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下列生物现象中与温度因素无关的是(D )
A.鸟类的迁徙与繁殖
B.黄鱼的季节性洄游
C.柑橘在北方不易成活
D.仙人掌的叶片变成刺
3.右图是某校“达尔文社团”的同学在磁山拍摄的照片。推测影响这棵松树形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D )
A.水
B.温度
C.空气
D.风
4.下列哪些现象不能说明生物的生活受非生物环境因素的影响(C )
A.春兰、秋菊、冬梅、夏荷
B.黎明时候鱼浮头
C.猫捉老鼠
D.飞蛾在夜晚的灯光下盘旋
5.导学号80654044下列对各种生物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D )
A.小丑鱼和海葵属于种内互助关系
B.田间的杂草和庄稼是寄生关系
C.蜜蜂采集槐花蜜,所以蜜蜂和槐树是捕食关系
D.繁殖季节,雄鹿之间的角斗属于种内斗争
6.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C )
A.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每个生态系统都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一片森林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C.农田中的全部生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活环境形成的整体
8.看图可知,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9.环节动物中的蚯蚓主要食用落叶等腐败物,并把这些腐败物分解为无机物。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C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
10.某大型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昆虫→小鸟→蛇
B.图中的6种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可能被水稻重新利用
C.田鼠和昆虫储存的能量之和大于水稻储存的能量
D.小鸟与蜘蛛之间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关系
11.兔和鼠都吃草,兔和鼠又都被狐狸所捕食,草、兔、鼠、狐狸四种生物形成了几条食物链?(B )
A.一条 B.两条
C.三条D.四条
12.一片海域被DDT(一种难以分解的化学农药)污染,海洋中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小虾→鱼→鱼鹰”中,体内DDT含量最低和最高的生物分别是(D )
A.浮游植物、鱼
B.小虾、鱼鹰
C.浮游植物、小虾
D.浮游植物、鱼鹰
13.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植食性动物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D )
A.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14.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 )
A.能量循环
B.水循环
C.碳循环
D.氮循环
15.a→b→c→d是一条捕食食物链,下面关于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C )
A.c与b之间是捕食关系
B.物质与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
C.b、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
D.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d中含量最多
16.导学号80654045某简单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下图为四种生物所占的能量关系比例。假设这四种生物存在捕食关系,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A )
17.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可能是(A )
A.原始森林
B.人工针叶林
C.农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18.下列行为中,对保持生态平衡有益的是(D )
A.在草原上过量养殖牛羊
B.用大量的农药喷杀害虫
C.捕杀麻雀,避免它们大量糟蹋粮食
D.大力植树造林
19.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D )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
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C.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碳—氧平衡
20.导学号80654046(2017·内蒙古磴口县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
A.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重要物质
B.当动物以植物为食后,植物体内的能量就全部流入动物体内,供动物生长的需要
C.没有绿色植物,自然界中的碳、氧相对平衡难以维持
D.其他物质如氮、磷、硫等也和碳一样,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8分)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着环境。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现象。
(1)大树在秋天落叶是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 ;蚯蚓能疏松土壤并能给土壤增加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 影响 。
(2)“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诗句中表明了 温度 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3)沙棘地下根的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 干旱 环境中生活。
(4)水生生物大多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而150米以下几乎没有生物生存。
请你分析:没有植物的原因是 缺少阳光 ;没有动物的原因是 缺少食物 。
(5)“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俗语揭示了生物之间的 捕食 关系。
22.(12分)(2017·甘肃兰州中考改编)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责任,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有 分解者 。
(2)该食物网中共包含 4 条食物链,其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鼠、昆虫 。
(3)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猫头鹰 。
(4)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太阳能 。
(5)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 生态平衡(或生态系统稳定性) 。
23.导学号80654047(12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生产者的是 A 。
(2)图中a1代表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a2代表 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
(3)a3
(4)从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上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有 10%~20% 流到下一个营养级。因此,一个食物链一般不超过 五个营养级 。
24.导学号80654048(12分)(2017·山东威海中考)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为食。有人针对此现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
生长有害吗?”
(1)你对这一问题做出的假设是 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 ,依据是 蚂蚁以金合欢嫩叶尖端为食(依据不对假设不得分) 。
(2)下表是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探究的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的变量是 有没有蚂蚁栖居 ;研究人员选择的两个观测点分别是 金合欢幼苗10个月中的存活率 、 金合欢幼苗生长的高度 。
(3)分析表中记录的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利。
(4)该实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 共生(或种间互助) 的关系。
25.(16分)在城市有些家庭把一种生态球作为家庭摆设,见下图。该球密封,内装有水,还生活有甲、乙、丙三条小鱼;底部有沙子,并生活着一些水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球可以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因为球里有生物及生物生存的 环境 ,为了使生态球里的生物存活较长时间,应将生态球放在 有光的 环境下。
(2)该生态球的生产者是 水藻 ,它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的生活提供有机物和 氧气 。
(3)小鱼以藻类为食,属于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4)该生态球中的腐生细菌能分解小虾的排泄物和其他有机物质,它们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对生态球内的 物质循环 有重要作用。
(5)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是 阳光、空气、水和温度等 。
金合欢幼苗
的生长状况
没有蚂蚁栖
居的金合欢
有蚂蚁栖居
的金合欢
43
72
幼苗生长
5月25日—
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
8月3日
6.2→10.2
31.0→72.9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北师大版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与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与测试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5章 生物技术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5章 生物技术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