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课时作业
展开(建议用时:45分钟)
[合格基础练]
1.下图是某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B [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需要对影像图进行分析,需要模拟堰塞湖决口可能会淹没的范围。遥感的主要功能是获取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和北斗导航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和导航;只有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2.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 )
A.公路 B.菜园
C.鱼塘D.果园
A [题干中说明了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与地物表面温度的关系:温度高→亮度大。因此晴天正午时刻,公路增温最快,温度最高。]
3.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遥感技术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B [遥感是用来观测事物的,由于下垫面的反射率不同,通过分析拍出的照片就可以获悉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即时性较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用来定位的。地理信息系统是用来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方面的系统。数字地球就是以“3S”(GPS、RS、GIS)为基础的一种综合的系统,其可为人类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服务。]
4.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A [获取卫星云图需要远距离感知,采用遥感技术;查询地理数据和选择考察路线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科考船实时导航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2013年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1/4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据此回答5~6题。
5.对春涝灾情进行监测需要运用的主要技术是( )
A.GPSB.GIS
C.RSD.数字地球
6.救灾决策部门为了综合分析春涝灾情,运用了GIS,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 )
①降水量分布图 ②水系分布图 ③地形分布图
④土壤类型分布图 ⑤地质构造分布图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⑤D.②③④
5.C 6.A [第5题,监测灾情主要运用遥感技术。第6题,涝灾主要是土壤中水分过多,主要分析降水量的多少、河流分布及地形、地势状况,和土壤的类型、地质构造分布无关。]
下图为卫星拍摄的冰山照片。图片显示R冰山(69°24′S,100°12′E)已经从南极大陆边缘厚冰层中解体出来。目前,R冰山正在向该地区的东部海域缓缓移动。据此完成7~8题。
7.监测R冰山移动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 ( )
A.飞机跟踪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D.全球定位系统
8.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移动的方向进行预测主要是应用( )
A.GISB.GPS
C.RSD.电子地图
7.C 8.A [第7题,冰山与周围海水相比,温度和性质差异大,利用遥感技术所获得的影像可以迅速获知冰山的移动方向和速度,所以适合采用遥感技术进行跟踪研究。第8题,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主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9.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咸海过去是世界第四大湖泊,下面图片显示了它的面积变化过程。监测咸海水域及周边扬沙区域变化的技术是( )
A.RSB.GIS
C.GPSD.RS和GRS
A [通过不同年份的影像,可以判断出使用的是遥感技术。]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1985年开始对南极进行首次科考活动以来,我国已成功建立了五座科学考察站(南极4座,北极1座)。极地科学考察通过调查、试验、研究等活动,掌握了大量的极地环境数据信息,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材料二 目前全世界一共有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除了美国已经在成熟商业化运行的GPS系统外,中国的北斗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还都在建设中。
(1)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持续开展了近30年,采集了大量极地科学数据,对这些数据的管理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__________,对这一技术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南极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对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2)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哪一个?
(3)全球定位系统(GPS)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技术外,还能够提供哪些服务?
[解析] 第(1)题,对大量数据的管理,可利用GIS技术。第(2)题,对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主要是利用遥感技术。第(3)题,全球定位系统(GPS)除能进行精确的定位外,还能够提供测速、授时、导航等服务。
[答案](1)GIS C
(2)遥感技术。
(3)测速、授时、导航。
[等级过关练]
11.山东是我国蝗虫灾害的多发区,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是灭蝗的主要措施,但飞机灭蝗有时会误将农药洒入池塘,借助卫星可大大提高灭蝗区域的精确度。借助卫星灭蝗主要采用了“3S”技术中的( )
①遥感技术 ②卫星通信技术 ③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④地理信息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C [为了提高灭蝗准确度,应该借助定位系统,获取发生蝗灾的区域需要借助遥感技术,而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分析和查询,故选C。]
12.2018年10月11日,金沙江干流河道形成堰塞湖,为尽快掌握灾区影像资料,研判、设计救灾方案,可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④纳米技术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B [遥感技术可对地面事物进行远距离的监测,可提供第一手信息源,而GIS技术可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
13.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方面的应用范围是广泛的,如水资源调查、水资源动态研究、冰雪研究等。
材料二 下图是根据卫星遥感影像绘制的某地区的平面图和该图中的河流R的纵剖面图,而表中的气候资料则是平面图中P地的多年平均观测结果。
(1)运用遥感技术对该地区探测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信息量大。
(2)遥感资料显示,近年来山区农林面积不断缩小,河流R的水量不断减少,河流下游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主要人为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还表明,近年来该地区侵蚀高山上的雪线在升高,作出此判断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遥感技术的特点是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限制少。第(2)题,由表中气候资料可判定该地区地处温带。图中河流为发源于高大山脉的内流河,补给水源主要为冰雪融水和夏季降水。河流水量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增加和上游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大降低。第(3)题,对比不同时期该地区的卫星影像资料就可以看出雪线在升高。
[答案](1)探测范围大 获取资料快 受地面限制少
(2)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增加 上游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
(3)对比分析不同时期该地区的卫星影像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
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月平均降
水量/mm
0.5
0.6
2.5
6.0
13.0
11.0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气温/℃
22.4
21.0
15.9
9.5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
19.8
18.5
17.0
9.0
1.6
0.5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同步测试题,共6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随堂练习题,共7页。
地理中图版 (2019)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中图版 (2019)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随堂练习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