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课时导学案
展开第二课时 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程标准 | 学业质量标准 | 核心素养 |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水平1:能够根据资料,说出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水平2:能够根据资料,列举影响海水运动的因素,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水平3:能够根据资料,分析海水运动规律及其成因。 水平4:能够根据资料,探讨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人类对海水运动的开发利用。 | 人地协调观:能够理解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时,应该遵循海水运动规律。 综合思维:分析海水运动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海水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查阅海水运动的相关资料。 |
一、波浪
1.大多数是在风吹过海面并将能量传递给水体时形成的。
2.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等引起的巨浪为海啸。
3.波浪与人类活动:利用波浪可以进行航海、发电。
二、潮汐
1.定义: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水位周期性涨落现象。
2.对地貌的影响:塑造海岸的主要动力。
3.潮汐与人类活动: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渔、盐、水产业,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潮汐运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以用于发电。
三、洋流
1.定义:指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大规模流动。
2.洋流与气候
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加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3.洋流与人类活动
(1)影响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大型渔场。
(2)影响航海:顺洋流航行,航速比逆洋流要快得多。
(3)对海洋污染影响:可以扩大污染范围;也能加快受污染海区的海水净化速度。
1.判断正误。
(1)风、海底地震和火山喷发,都能为波浪提供能量。(√)
(2)低纬度海域的洋流为暖流,高纬度海域的洋流为寒流。(×)
(3)利用潮汐一天可以发电四次。(√)
(4)洋流可以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不会扩大海洋污染范围。(×)
2.潮汐运动的海水动力是( )
A.风的吹拂 B.河水推动
C.天体引潮力 D.地转偏向力
答案 C
解析 以月球为主的天体引潮力是潮汐现象形成的动力。
3.将海底泥沙带到海岸边沉积的是( )
A.涨潮、落潮 B.涨潮、弱潮
C.落潮、强潮 D.落潮、弱潮
答案 B
解析 涨潮时从广阔海面上涌入海湾、海岸的潮流把泥沙带来;落潮时带回海中。强潮流冲刷海岸和滩面;弱潮流使泥沙沉积下来抬高和加宽滩面。
4.非洲东南部有自北向南的暖流,而西海岸则是自南向北的寒流。寒暖流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 根据自身水温与所经海区水温的对比关系划分寒暖流。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温度低的为寒流,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温度高的则为暖流。
5.暖流的水温较高,暖流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有利无弊吗?
提示 不一定。暖流可能会导致沿岸温度更高;暖流不适宜冷水性鱼类生存;暖流高温容易导致水生生物的大肆繁殖、过度生长等环境问题。
任务探究 海水运动形式
冰岛、格陵兰岛、北极圈等给人们的感觉是寒冬、长夜等,加拿大东部拉布拉多半岛海岸有半年左右的封冻期。而位于60°N附近的卑尔根,1月均温0.7 ℃,7月均温10.3 ℃,年降水量1 800毫米以上,形成不冻港。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图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东西岸洋流的方向上有何差异?
(2)根据洋流影响,说明卑尔根成为不冻港的原因。
(3)简述格陵兰岛上存在地球上第二大陆地冰川分布的原因。
[成果展示] (1)北大西洋东岸洋流自南向北流(自西南向北流,或自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西岸洋流则是自北向南流(自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2)卑尔根受强大暖流影响,温度更高,常年温度高于0 ℃,所以成为不冻港。
(3)纬度很高,常年接受太阳辐射较少;两侧都有自高纬度流来的寒流影响,降低了温度等。
1.波浪的形式
2.潮汐的变化规律
(1)日变化:一天中有两次涨落现象。
(2)月变化:太阳、月球与地球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时,高潮更高,低潮更低,潮差最大,形成大潮(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太阳、地球连线与月球、地球连线大致垂直时,高潮不高,低潮不低,潮差最小,形成小潮(初八和二十三前后)。
3.洋流的分类
洋流
当地时间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巴鲁市发生7.7级地震。截至10月2日,已经造成1 234人死亡。下图为地震后的照片。据此回答(1)~(2)题。
(1)照片反映的海水运动形式为( )
A.风浪 B.潮汐
C.海啸 D.风暴潮
(2)照片反映的海水运动形式属于( )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浪
科学思维
海水运动形式的判断方法
受强震影响,海水波动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海啸属于海浪。
[答案] (1)C (2)A
提升运用能力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一般分为温带风暴潮和热带风暴潮。温带风暴潮一般由温带气旋或寒潮引起,热带风暴潮也称为台风风暴潮。据此回答1~2题。
1.温带风暴潮和热带风暴潮都较多的海域是( )
A.加拿大北部海域 B.英国东部海域
C.我国东部海域 D.印度东部海域
答案 C
解析 我国东部海域跨温带和热带,温带风暴潮和热带风暴潮都较多,故C项符合题意。加拿大北部海域地处寒带,英国东部海域地处温带,印度东部海域地处热带,故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2.与风暴潮形成无关的是( )
A.地震 B.台风
C.寒潮 D.温带气旋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台风、寒潮、温带气旋均可形成风暴潮;地震与风暴潮形成无关。
任务探究 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由A地到B地),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下图为大西洋局部地区洋流和哥伦布两次航海线路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哥伦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少用17天,试从洋流对航海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
(2)图示B、D两处海域中,水温较低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受图中洋流影响,北部非洲的西海岸更加________(湿润或干旱)。
(4)图中C处形成世界性大渔场。简述洋流方面的成因。
[成果展示] (1)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是逆着洋流航行的,速度较慢;第二次是顺着洋流航行的,速度更快。
(2)D处海域 D处海域有寒流流经,起到降低水温的作用
(3)干旱
(4)寒暖流交汇水温适中,适宜多种鱼类生长;寒暖流交汇引起海水扰动,利于海洋深处营养物质上泛到表层,促进海洋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更丰富的食物。
1.波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石沪是修建在潮间带(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利用海水运动将鱼群困在石墙内的传统陷阱式捕鱼设施。下图示意台湾澎湖“心形项链”石沪,“项链坠”是集鱼的沪房,“项链串”是防止鱼游出石沪的石堤。据此完成(1)~(2)题。
(1)石沪主要修建在潮间带,主要是因为潮间带( )
A.海水深度较浅 B.渔业资源丰富
C.海面风浪较小 D.海水周期涨落
(2)推测沪房处的石墙剖面结构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
科学思维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第(1)题,据材料可知,石沪靠潮差来捕鱼。因此,石沪主要修建在潮间带,可以利用潮间带海水周期性涨落捕鱼。第(2)题,沪房内侧的石墙较陡,沪房外侧的石墙较缓,鱼进入沪房后难以逃脱;石墙高度高于高潮位,不会使鱼逃脱。
[答案] (1)D (2)B
提升运用能力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由英国南安普敦出发,前往美国纽约。4月14日23时40分,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此次海难造成1 500多人丧生。下图为泰坦尼克号邮轮航线示意图,实线表示邮轮航行线路,虚线表示冰山可能来源方向。据此完成1~2题。
1.搬运至遇难地点的冰山的来源方向最可能是( )
A.a B.b
C.c D.d
答案 A
解析 冰山应来自高纬度海区。读图可知,a来自于高纬度,极有可能带来冰山。
2.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成因是( )
A.受上升流的影响 B.受寒暖流交汇的影响
C.受暖流的影响 D.受下降流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海域邻近世界著名的渔场(纽芬兰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成因是位于寒暖流交汇的海域。
图表问题巧点拨
[教材第66页“思考”]
点拨 阅读文字即可得知,海水盐度一是来自于陆地,二是海底热液活动。(本题具有开放性,回答有一定道理即可)
答案 赞成。生物活动、海底火山爆发等也可为海洋提供盐类物质来源。(发挥想像,合理即可)
[教材第66~67页“作业题”]
点拨 1.钢铁工业为耗水工业,对于缺水地区而言,发展钢铁工业的水源显然不足。该地海水淡化项目为钢铁工业提供生产用水。
2.参照本节所学的海水盐度、温度、密度垂直方向变化趋势,即可找出表层海水特征与4 500米以下深层海水特征的差异。
3.(1)根据材料可知,黑潮是暖流,使得所经海域海水温度升高,也对黑潮所经海区的沿岸地区有着增温加湿作用;黑潮为高盐度海水,也使得所经海域海水的盐度升高。
(2)黑潮为暖流,为暖水性鱼类提供理想的产卵处所,利于沿途鱼群增多繁衍等。
答案 1.海水淡化可以为本地区提供生产、生活及生态用水等。
2.温度低、密度大。
3.(1)黑潮使得所经海域水温升高、盐度增大。
(2)黑潮利于暖水性鱼类繁殖,利于所经海域渔业生产。
地理实践深探索
方向与建议
1.搜集海难信息,找出与海水运动有关的海难事故。
2.观看钱塘江大潮影像资料,归纳其运动特点。
3.查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资料,分析其与洋流关系。
4.查阅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分析其与洋流关系。
展示与评价
略。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探究点 | 题号 |
海水运动形式 | 1、3、8、9、10、12、13(2)、14(4) |
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2、4、5、6、7、11、13(1)(3)、14(1)(2)(3) |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暑假期间,小明到海边旅游,发现海滩上有大量原本生活在较深海底贝类的贝壳,同时看到远处海水总是不停地起伏变化,近岸地区海水起伏变化更加明显。据此回答1~2题。
1.小明看到的海水起伏变化的现象属于( )
A.波浪 B.海啸
C.潮汐 D.洋流
答案 A
解析 在海边看到的海水起伏变化应该是波浪。
2.下列海水运动形式中,对人类的破坏性最大的是( )
A.风浪 B.海啸
C.潮汐 D.洋流
答案 B
解析 海啸会引起近岸地区海水大规模上涨形成几米至十几米的水墙,排山倒海式地向陆地上推进,破坏力极大。
下图为南美洲南部沿岸洋流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①②两股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暖流 B.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C.均为寒流 D.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答案 D
解析 据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①洋流向北流,为寒流;②洋流向南流,为暖流。
4.图示范围内世界著名的大渔场是( )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秘鲁渔场
答案 D
解析 图示范围的西部为太平洋,有著名的秘鲁渔场。
“潮汐发电”是海洋能利用中发展最早、规模最大、技术较成熟的一种方式。下图是潮汐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中发电次数为(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答案 D
解析 涨潮和落潮时,海水都可以推动涡轮机发电,每天海水涨落两次,因此一天中可以发电四次,故D项正确。
6.下列海区中最有利于建设潮汐发电站的是( )
A.杭州湾 B.渤海海峡
C.台湾海峡 D.南海
答案 A
解析 杭州湾为喇叭口形的海湾,这种海湾地形能够使海水涨落幅度变大,大海和水库间的势能增大,最有利于发电。
公元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领两万五千将士从金门岛出发,到达澎湖列岛,进入台湾攻打赤嵌城。郑成功的大军舍弃港阔水深、进出方便、但岸上有重兵把守的大港水道,而选择了鹿耳门水道。鹿耳门水道水浅礁多,航道不仅狭窄且有荷军凿沉的破船堵塞,所以荷军此处设防薄弱。29日,郑成功率领军队乘着涨潮航道变宽且深时,攻其不备,顺流迅速通过鹿耳门,在禾寮港登陆,直奔赤嵌城,一举登陆成功,成功收复台湾。据此完成7~8题。
7.4月29日最可能是农历的( )
A.三月二十三 B.四月初一
C.四月初八 D.四月二十三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信息“29日,郑成功率领军队乘着涨潮航道变宽且深时”可知,29日正逢大潮,可能是农历初一或十五前后。
8.潮汐的成因是( )
①月球的引力 ②地球的引力 ③太阳的引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潮汐的形成主要与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有关。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降水和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造成图示区域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性质 B.风向差异
C.海陆位置 D.地形起伏
10.关于图中甲、乙两支洋流的性质及流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寒流,向南流 B.甲,暖流,向北流
C.乙,寒流,向北流 D.乙,暖流,向南流
答案 9.A 10.D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甲洋流沿海地区气温低于乙洋流沿海地区,故甲洋流为寒流,向北流;乙洋流为暖流,向南流。
16世纪开始,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工业品到非洲。从非洲将黑奴贩卖到美洲,再经大西洋将美洲的农矿产品运回欧洲。下图为“三角贸易”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决定“三角贸易”路线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性质 B.洋流流向
C.潮汐规律 D.海浪大小
答案 B
解析 决定海洋航行路线的主导因素是洋流流向。
12.关于图中各航段所借助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程借助的洋流为暖流
B.中程借助的洋流为寒流
C.归程借助的洋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D.出程、中程、归程借助的洋流性质相同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各航段所借助洋流位于北半球,出程借助的洋流向南流,为寒流;中程借助的洋流向西北方向流,为暖流;归程借助的洋流向东北方向流,为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18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再超10亿吨,继续保持世界唯一的超10亿吨超级大港的地位,港口排名实现全球“十连冠”;年集装箱吞吐量首超2 600万标准箱,首次跻身世界港口排名前三名。
材料二 2018年9月23日下午4时,2018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中国·舟山渔场丰收节活动拉开帷幕。
材料三 2018年9月27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迎来每年最大的潮水。浙江省海宁市沿江一线盛景,共吸引了超过15.7万游客驻足观看。
(1)轮船进出港时如何利用潮汐?(4分)
(2)简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一著名水文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8分)
(3)分析舟山渔场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8分)
答案 (1)进港、出港时选择高潮位;进港时,应选择潮汐上涨时;出港时,应选择潮汐回落时。
(2)农历八月十八日处于天文大潮时期,引潮力大,潮差较大;杭州湾呈三角形(喇叭形),口大内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被不断推高;夏秋季节东南季风盛行,加强了潮势。
(3)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地处寒暖流交汇处,鱼的种类多;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注入,带来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解析 第(1)题,进出港均应选择高潮位。进港时,应选择潮位上涨时;出港时,应选择潮位回落时。第(2)题,钱塘潮的形成与特殊的海湾地形、特殊的天文条件、盛行风等有关。第(3)题,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和饵料丰富、生存环境适宜有关。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2分)
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于1519年9月20日出发,1522年9月6日成功返回,历时1 082天,航线全长60 440千米。下图为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
(1)麦哲伦环球航行的主要动力是什么?(4分)
(2)比较甲、乙、丙、丁四个航段航速的快慢,并说明理由。(8分)
(3)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大渔场的名称,从洋流角度说明四大渔场的成因。(12分)
(4)比较A、B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从洋流角度说明理由。(8分)
答案 (1)盛行风和洋流。
(2)甲、乙两个航段航速快,丙、丁两个航段航速慢。甲、乙两个航段顺洋流航行,丙、丁两个航段逆洋流航行。
(3)①是纽芬兰渔场,②是北海渔场,③是秘鲁渔场,④是北海道渔场。①②④三个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③渔场是上升流形成的。
(4)A地气温低,降水少;B地气温高,降水多。A地受寒流影响,B地受暖流影响。
解析 第(1)题,海洋航行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和洋流。第(2)题,根据洋流方向和航行方向即可判断。第(3)题,读图可知,①②④三个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③渔场位于上升流处。第(4)题,A地受寒流影响,B地受暖流影响。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本单元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本单元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共1页。
地理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学案设计,共1页。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学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学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