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同步测试题
展开(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基础练]
1.下列成分中,属于现代大气中人类活动产生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氟氯烃
D [氟氯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2~4题。
2.人造天体在升空的过程中,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 )
A.减—增 B.增—减
C.减—增—减—增 D.增—减—增—减
3.人类排放的氟氯烃,会破坏图中哪层中的臭氧(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③层以上大气层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反射作用最强,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
2.C 3.B 4.A [第2题,结合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可知,先减再增,再减再增,故选C。第3题,人类排放的氟氯烃,能破坏臭氧层,而臭氧层主要位于平流层,图中②层即为平流层。第4题,对太阳辐射起反射作用的主要是大气中的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而云层和尘埃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也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大气中,对应图中①层。]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中国“神舟七号”飞船在甘肃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并首次实现了中国宇航员的太空漫步。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神舟七号”飞船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
6.中国宇航员翟志刚太空漫步时所处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
5.C 6.D [第5题,大气垂直分层共分为三层:Ⅰ层对流层、Ⅱ层平流层、Ⅲ层高层大气。其气温变化趋势为:Ⅰ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Ⅱ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根据这三层中气温的变化范围及臭氧层所在位置得出C项正确。第6题,“神舟七号”的预定轨道应处于高层大气中,因此太空漫步时,应在高层大气中。]
7.结合所学知识,填空。
(1)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________。
(2)分层:
(3)eq \(\s\up(与人类,的关系))eq \b\lc\{\rc\ (\a\vs4\al\c1(\s\up(A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众多天气现象的发生地,B层:大气 ,天气晴朗,利于航空飞行,C层:电离层能 )))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
[答案](1)运动状况 (2)对流层 降低 对流 平流层 递增 水平 (3)平稳 反射无线电波
[等级过关练]
8.下列各地对流层高度最大的是( )
A.中山科考站 B.伦敦
C.马六甲海峡 D.青藏高原
C [马六甲海峡在赤道附近,对流运动最强烈,对流层的高度最大。]
9.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5日2时10分左右,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鲍姆加特纳从距地面高度约3.9万米的氦气球携带的太空舱上跳下,并成功着陆。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大气层在全球各地的分布高度都是相同的
B.②大气层的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C.鲍姆加特纳起跳的地点应该位于图中的③大气层
D.④大气层距离地表遥远,对人类没有任何影响
B [①大气层为对流层,分布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降低;②大气层为平流层,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高空飞行;鲍姆加特纳起跳的地点为距地面高度约3.9万米处,位于平流层(②大气层);④大气层中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影响。]
读图,回答10~11题。
10.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11.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10.D 11.A [第10题,从图中看到该气球所在高度100千米,位于高层大气中,所以该探究气球飞越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气温变化符合D项。第11题,大气总质量的四分之三集中在对流层,对流层以上云雨绝迹,故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在对流层。]
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回答12~13题。
12.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该大气层气温的垂直变化( )
A.受地面影响明显
B.主要与二氧化碳气体有关
C.主要与臭氧气体有关
D.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
12.A 13.C [由图中数值可知,图示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原因是臭氧吸收了紫外线。]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层大气热量主要直接来自________,该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千米高度处________含量达到最大值,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图中C层下部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推测气流运动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层中有若干________层,________强烈时,________信号会受影响。
(6)A→B→C大气密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
[解析] 第(1)题,对流层的厚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为17~18千米,中纬度为10~12千米,高纬度为8~9千米。根据图示可判定该图反映的是中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第(2)题,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其天气复杂多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二是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气流上升时,气温下降,水汽易凝结,容易成云致雨。 第(3)题,B层为平流层,因臭氧的存在,该层大量吸收紫外线,一方面使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另一方面使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大大减少,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第(4)题,在50~85千米高度的范围内,气温的变化跟对流层的气温变化相似,都是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据此可以推测该层的空气运动以对流运动为主。 第(5)题,C层为高层大气,该层有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太阳活动能对电离层产生扰动,导致无线电短波部分或全部被吸收。第(6)题,由于大气层越高,距地心越远,受地球的吸引力越小,故大气密度越来越小。
[答案](1)中 该地对流层高度为12千米,而对流层的高度在低纬为17~18千米,在高纬为8~9千米
(2)地面 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3)
臭氧
(4)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以对流运动为主
(5)电离 太阳活动 无线电短波 (6)逐渐减小
名称
特点
A
________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空气的________运动十分显著
B
________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明显________,空气以________运动为主
C
高层
大气
气温随高度变化不定
人教版 (2019)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综合训练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