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高中地理中图必修第二册训练:第四章阶段质量测评(四)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25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0高中地理中图必修第二册训练:第四章阶段质量测评(四)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25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0高中地理中图必修第二册训练:第四章阶段质量测评(四)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25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本章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对应学生用书P171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点分布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将逐步构建水城共融生态新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雄安新区开发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发展空间较大 B.基础设施完善
C.经济基础雄厚 D.教育、科技发达
答案 A
解析 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腹地,最大的优势是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A项正确;雄安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有待完善,雄安新区教育、科技欠发达,B、C、D三项错误。
2.设立雄安新区的重要意义是( )
A.接纳北京首都政治文化功能
B.承接京津地区重化工业转移
C.解决京津地区水源短缺问题
D.合理分工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答案 D
解析 设立雄安新区主要目的是为了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承接京津地区重化工业转移不符合客观实际,雄安新区不能解决京津地区水源短缺问题。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能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成立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如下图所示),统筹三地资源,推动“产、学、研”协调发展。我国亦将石墨烯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据此完成3~5题。
3.京津冀地区发展成为我国石墨烯产业智力核心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销售市场广阔 ②加工成本低 ③科技水平发达 ④国家政策倾斜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京津冀地区发展成为我国石墨烯产业智力核心,智力核心应是科技人才集中的区域,优势区位条件有科技水平发达,③正确;我国将此产品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说明有国家政策倾斜,④正确;销售市场广阔,不是成为智力核心的优势,①错误;高科技产品的加工成本较高,②错误。
4.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大力促进该产业的( )
A.市场拓展 B.产量提高
C.技术创新 D.空间集聚
答案 C
解析 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便于科技人才的集聚,大力促进该产业的技术创新,C项正确。
5.作为传统工业大省的河北,与京津加强石墨烯产业合作的主要目的是( )
A.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B.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C.拓展劳动力就业途径
D.加强区域内外联系
答案 A
解析 作为传统工业大省的河北,与京津加强石墨烯产业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A项正确。
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小时内可到达京津冀80%的区域,于2017年8月完工。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在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下,势将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新标杆,北京专业批发市场转移的首选承接地。据此完成6~7题。
6.与北京相比,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选址河北固安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通达度高 B.市场辐射面广
C.品牌效应强 D.土地成本低
答案 D
解析 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与北京相比,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选址河北固安的优势条件是土地成本低。
7.北京专业批发市场转移至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会( )
①缓解北京市内交通和人口压力 ②使北京市的就业率明显下降 ③使固安县的城镇化进程加快 ④使固安县的环境质量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北京专业批发市场转移至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会缓解北京市内交通和人口压力,使固安县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但可能使固安县的环境质量下降。
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中城市群把大城市多种职能分散到中、小城市,并以快速交通网络连接。城市和交通线之间是广大的绿地、湿地和农业用地,被称为“绿色心脏”。读图,完成8~10题。
8.该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为( )
①位置优越,沿江临海 ②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③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④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长江中游地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该地物产丰富,资源丰富,有水运及发达的陆上交通,交通便利,②④正确;该地位于长江沿岸,位置优越,但不临海,①错误;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多集中于夏季,③错误。故选C项。
9.“绿色心脏”的主要功能为( )
A.供给农副产品 B.改善城际环境
C.发展旅游产业 D.提供生活水源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城市和交通线之间是广大的绿地、湿地和农业用地,被称为“绿色心脏”,其主要功能是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改善环境,B项正确。
10.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有利于( )
①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 ②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
③聚集全国资金、技术和人才 ④发展外向型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长江中游城市群位于中部经济地带,该地区的发展有利于落实“中部崛起”战略,且为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经验,A项正确。
2019年7月16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山东省网信办、广东省网信办承办,央广网、大众网、金羊网等协办的“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山东省日照市举行。据此完成11~12题。
11.我国的海洋地理形势是( )
①台湾海峡扼我国东西海上交通的咽喉要冲,也是西太平洋的重要国际航道 ②我国周边海域均被邻国的弧链所包围,进入世界大洋必须经由别国海域 ③南海诸岛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④地处西北太平洋海岸的中枢位置,为中国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台湾海峡扼我国南北海上交通的咽喉要冲,也是西太平洋的重要国际航道,①错误;除我国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外,我国周边海域大多被邻国的弧链所包围,进入世界大洋必须经由别国海域,②错误;南海诸岛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③正确;地处西北太平洋海岸的中枢位置,为中国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④正确。
12.我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其计算根据( )
A.内水 B.领海
C.专属经济区 D.毗连区
答案 C
解析 我国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是指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是根据专属经济区计算出来的。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下图为影响“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结构图和我国东海海域四地的选址条件对比表(数值为某一条件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越优)。据此完成13~14题。
13.综合考虑上述条件,东海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是( )
A.P1 B.P2 C.P3 D.P4
答案 A
解析 将四个海区A、B、C三个条件的数值分别相加,取最大值为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
14.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主要是( )
A.有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
B.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
D.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答案 B
解析 建设“海洋牧场”可以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B项正确;对拓展海洋运输空间、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影响不大,排除A、C、D三项。
2012年9月10日,中国政府公布了钓鱼岛(位置见下图)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下图为钓鱼岛及其领海基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图中M所在海域是我国的( )
A.内水 B.领海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M所在海域位于领海基线内侧,是我国的内水。
16.我国海洋调查船在钓鱼岛海域进行科考,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一项措施。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经济意义表现为( )
①巩固国防 ②维护对外贸易航运通道 ③营造海上安全生产秩序 ④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据题干信息“维护海洋权益的经济意义”可知,巩固国防不符合题意,排除①。
17.钓鱼岛历史上一直都是中国领土,日本强行霸占钓鱼岛,并经常驱逐中国渔船,其真正目的是( )
A.准备侵略中国 B.争夺东亚霸权
C.敲诈渔民钱财 D.抢占海洋权益
答案 D
解析 日本强行霸占钓鱼岛,并经常驱逐中国渔船,其真正目的是占有钓鱼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故D项正确。
下面三幅图中,每幅图都有一个苹果和一些网格线,假定这三幅图都是遥感影像,苹果代表着地面同一个地物的影像,每个网格代表一个像元。据此完成18~20题。
18.按分辨率由高到低排列这三幅图,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图A>图B>图C B.图C>图A>图B
C.图B>图A>图C D.图C>图B>图A
答案 B
解析 相同图幅中,像元数目越多,分辨率越高,影像越清晰。图C像元数最多,分辨率最高,图B像元数最少,分辨率最低。
19.分辨率、像元、影像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像元越多,分辨率越高,影像越清晰
B.像元越少,分辨率越高,影像越清晰
C.像元越多,分辨率越低,影像越模糊
D.像元越少,分辨率越高,影像越模糊
答案 A
解析 像元越多,分辨率越高,影像越清晰;像元越少,分辨率越低,影像越模糊。
20.从某一时刻的遥感影像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森林火灾面积 B.土地干旱程度
C.洪峰流量 D.植物病虫害程度
答案 C
解析 根据地面物体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图像胶片记录下来就形成遥感影像图,所以可以根据森林着火区和未着火区反射电磁波信息不同、干旱程度不同的土地反射电磁波信息不同、病虫害程度不同的植物反射电磁波信息不同,可以得到森林火灾面积、土地干旱程度,植物病虫害程度,而从遥感影像图中判断不出洪峰流量的大小。
美国农民驾驶拖拉机在田里工作,拖拉机上的电脑屏幕显示玉米和大豆田的地图,并显示哪个地方需要施肥,施多少肥,这一系列工作程序体现了精准农业。据此完成21~22题。
21.计算机告诉农民哪个地方需要施肥,施多少肥,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
A.GIS、RS B.GNSS、RS
C.RS、GPRS D.GNSS、GIS
答案 D
解析 计算机告诉农民哪个地方需要施肥,施多少肥,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GIS技术,对农田状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还要应用GNSS技术进行精准定位,施肥,D项正确。
22.美国实施精准农业,最大好处是( )
A.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
B.减少农业投入,增加农业产出
C.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产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收入
答案 A
解析 美国实施精准农业,最大好处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A项正确;需要的农业科技投入多,B项错误;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C项错误;农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比重小,增加外汇收入不是主要目的,D项错误。
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它包括精确播种、精确施肥、精确灌溉、精确收获这几个环节,是实现农业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重要途径。它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下表为精准施肥与常规施肥效益比较表。据此完成23~25题。
23.GNSS在“精准农业”中的作用是( )
A.农田信息定位获取
B.分析处理获取的信息
C.管理措施决策
D.估算农业产量
答案 A
解析 GNSS最基本的功能是定位导航,在“精准农业”中的作用是农田信息定位获取;分析处理获取的信息是GIS的功能;管理措施决策、估算农业产量都需要人力参与,不是GNSS的功能。
24.为了“精确”和“快速”地对大面积的田区进行频繁监测,判断田间作物生长情形和产量的空间分布,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NS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答案 C
解析 结合“精确”“快速”和“监测”等关键词可以判断,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
25.对农业生产用地进行“精确施肥”,减少化肥施用总量,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借助的重要技术是( )
A.GNS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答案 A
解析 精确施肥就是根据不同地块土壤的肥力状况、农作物生长情况,精确、定点地投放肥料,需要借助GNSS。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下图示意京津冀发展战略图。
(1)简述我国实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4分)
(2)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分)
(3)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会给京津冀地区带来哪些影响?(7分)
答案 (1)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划与管理;依托临近区域,整合优势资源;明确功能,合理分工,突出特色。
(3)分散北京的大城市职能,控制大城市(北京)的人口数量和规模;实现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区域城镇化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说明该战略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第(2)题,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注意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系列工作,做好诸如基建、规划、优势资源区域互补、突出地方特色等。第(3)题,这一战略对京津而言可以解决大城市病、实现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冀而言,可以推进区域城镇化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一般有三种确定沿海国领海基线的方法:一是正常基线法,二是直线基线法,三是混合基线法。正常基线法是指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直线基线法是指在海岸线极为曲折,或者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岛屿情况下,可在海岸或近岸岛屿上选择一些适当点,采用连接各适当点的办法,形成直线基线。混合基线法则是交替采用正常基线和直线基线来确定本国的领海基线。
(1)图中领海基线是根据________基线法而确定的,这种领海基线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3分)
(2)领海基线西侧的海域为该国的________,东侧为该国的________。(2分)
(3)在图上用平行斜线画出该国“毗连区”的范围。(3分)
答案 (1)直线 海岸线比较曲折或沿岸有一系列岛屿
(2)内水 领海
(3)画图略。
解析 第(1)题,根据领海基线的含义和图示即可判断。第(2)题,领海基线是内水和领海的界线。第(3)题,毗连区是领海以外12海里以内的海域。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中国南海因其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亦称南中国海。南海作为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幅员辽阔,拥有三百多万平方千米的浩瀚海域,在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散布着大小200多个岛屿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南海与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里,我国设立了一个以管辖海域为主的地级市——三沙市。
(1)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2)试分析南海诸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条件有哪些?(4分)
(3)三沙市海域广阔,但陆地面积小,该市以永兴岛为“试验田”填海造陆。你是否支持,请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南海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我国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南海进口大量原料;南海是我国出口产品的重要通道。
(2)海岛可以利用廉价的航运,交通便利;海岛及其所属的专属经济区,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旅游资源等;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3)支持。近岸水域较浅,工程量相对较小;填海造陆可以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用地,缓解三沙市用地紧张状况;为我国南海资源的开发提供条件。
不支持。填海造陆所需费用巨大;岛上淡水资源缺乏;废弃物排放增多,加剧近岸水域环境污染;导致近海海洋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改变原始岸滩地貌,加剧海洋环境破坏程度。
解析 第(1)题,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要道等方面分析。第(2)题,从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等方面说明。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支持、不支持均可。选择支持,主要说明填海造陆的优势和意义;选择不支持,主要说明填海造陆的劣势和负面影响。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央广网广州2019年7月7日消息 “越享湾区地理信息、构建智慧城市未来,广州空间地理信息创新院士高层研讨会”系列活动5日在广州举行。
建设智慧城市离不开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下图为广州城市规划部分图层示意图。
(1)进行城市规划需要获取和分析城市的相关信息,需要应用哪些地理信息技术?(2分)
(2)储存图层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广州城市规划中,需要新建商业区,进行数据分析时主要用到上图中________图层和________图层;除此之外,最可能增加________图层和________图层。(5分)
(3)GIS在工业、车站、住宅选址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的选址方法,利用GIS选址具有怎样的优势?(4分)
(4)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城市公共交通管理?(4分)
答案 (1)获取地理信息,用到遥感技术(RS)。分析地理信息,用到地理信息系统(GIS)。
(2)地理信息系统(GIS) 土地利用 居民点 交通 人口分布
(3)传统的选址方法主要是根据资料研究和实地考察方式确定位置,易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效率低;GIS技术数据多样,适用性强,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选址的规范化和自动化。
(4)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和导航;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查询和管理车辆信息,分析和优化交通线路。
解析 第(1)题,利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地理信息。第(2)题,储存图层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商业规划时,主要考虑交通和市场信息,选址时还应考虑土地利用现状。第(3)题,传统选址为实地选址,效率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处理地理信息速度快,效率高。第(4)题,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和导航;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查询和管理车辆信息,分析和优化交通线路。
考点
题号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1,2,3,4,5,6,7,8,9,10,26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11,12,13,14,27
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15,16,17,28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8,19,20,21,22,23,24,25,29
地点
A
B
C
P1
0.08
0.14
0.07
P2
0.04
0.11
0.05
P3
0.06
0.14
0.07
P4
0.06
0.11
0.05
项目
精准施肥
常规施肥
精准—常规
施肥量(kg/hm2)
218.30
361.35
-143.05
肥料成本(元/hm2)
651.36
1 205.25
-553.89
产量(kg/hm2)
9 473.44
8 882.78
590.66
其他成本(元/hm2)
4 406.85
4 406.85
0
总收益(元/hm2)
11 557.60
10 836.99
720.61
净收益(元/hm2)
6 499.39
5 224.89
1 274.50
地理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页。
(新教材)2020高中地理中图必修第二册训练:模块综合测评: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本册综合同步练习题,共16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本章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本章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