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41张PPT)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41张PPT)第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41张PPT)第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41张PPT)第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41张PPT)第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41张PPT)第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41张PPT)第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41张PPT)第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41张PPT)第8页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演示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检测,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②风带北半球,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影响因素: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2.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①气压带(北半球)
    思考感悟为什么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向西北方向飘扬?提示:中山站位于极地东风带,常年吹东南风,所以五星红旗常年向西北方向飘扬。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海陆的气压分布。(2)表现:①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实践链接填写下图中的内容。
    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
    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②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
    2.季风环流(1)概念: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2)成因:①海陆的热力差异;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3)风向:
    温馨提示西南季风的成因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思考感悟华北大部分地区冬季为何以西北风为主?提示:冬季,亚欧大陆受亚洲高压控制,华北大部分地区位于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地区,故以吹西北风为主。
    1.判断题(1)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对称分布。 (  )(2)气压带和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  )(3)海陆的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环流的唯一原因。 (  )答案:(1)√ (2)× (3)×2.下列各风带的风向,由低纬吹向高纬的是(  )A.东北信风带B.东南信风带C.中纬西风带D.极地东风带答案:C
    3.从全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可以看出(  )A.全球七个气压带分布十分完整B.有众多的高、低压中心C.夏季陆地上一般是高压D.冬季海洋上一般是高压答案:B4.1月份亚洲大陆分布的主要气压中心是(  )A.亚洲高压B.阿留申低压C.印度低压D.夏威夷高压答案:A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问题探究2019年11月7日,搭载着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与“雪龙”号进行短暂相聚后,离开澳大利亚霍巴特港,穿过“魔鬼西风带”。结合材料探究:(1)依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判断“雪龙2”号科考船穿越的“魔鬼西风带”的盛行风向是什么。(2)“魔鬼西风带”海况恶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1)西北风。(2)此纬度带位于温带地区,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西风带中雨雪天气变化频繁,气旋活动较多,常会出现狂风巨浪的情况,因此海况恶劣。
    关键能力地球高、低纬度地区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四抓”。
    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
    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的中心纬线。(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涉及的局部图和变式图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
    技巧归纳 巧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口诀法:“高低相间,北撇南捺”。“高低相间”指南北半球气压带一高一低相间分布,如图甲中H为高气压带,L为低气压带。“北撇”指北半球三个风带风向都在一撇上,“南捺”指南半球三个风带风向都在一捺上(如图乙)。注意风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即风向的箭头方向要指向低压。
    (2)图形法如上图所示,四个手指与手掌弯曲成90°角,它们之间的接触带的凹陷处和凸起处分别代表低压带和高压带,其中中指和无名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它们之间的凹陷处代表赤道低压带,食指和小拇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极地高压带,食指与中指之间以及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
    典例剖析例题1读三圈环流图,完成下列各题。(1)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A.abeB.bcdC.adeD.cde(2)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解析:第(1)题,a为赤道低压带,空气上升;e为副极地低压带,空气上升;d为西风带,空气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第(2)题,c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其南、北两侧分别为低纬信风带(东北风)和中纬西风带(西南风)。答案:(1)C (2)D
    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和季风环流问题探究西伯利亚高压(也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多发生于秋分、冬至之间,冬季位于西伯利亚、蒙古地区的大范围高气压中心,是典型的大陆气团。西伯利亚高压是北半球四个主要的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之一,它的存在强烈地影响了亚洲东部地区,使得该地区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更冷。西伯利亚高压常常在高空气流的引导下侵入我国,从秋季到冬季,影响的范围自北向南逐渐扩大。冬季势力强大的西伯利亚高压前沿可影响到南海、菲律宾和琉球群岛;春季势力渐弱,影响范围又自南向北缩小;夏季很少影响我国。
    结合材料探究:(1)西伯利亚高压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2)为什么西伯利亚高压主要是在冬季影响我国?(3)依据风的形成原理,判断西伯利亚高压影响我国时,给我国带来的盛行风风向主要是什么。提示:(1)冬季,受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亚欧大陆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最为突出,使分布在该纬度的副极地低压带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西伯利亚高压的存在,给我国冬季带来了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形成了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2)受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全球气压带、风带也会产生季节移动。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西伯利亚高压的位置也会南移影响我国。(3)西北风。
    关键能力1.北半球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和分布(1)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夏季→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陆地气温高,气压低→陆地形成热低压;冬季→陆地比海洋降温快→陆地气温低,气压高→陆地形成冷高压。
    北半球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气压中心的变化,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分布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副极地低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副热带高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技巧归纳 高、低气压中心的判断方法(1)根据等压线的闭合情况判断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为低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为高压中心。(2)根据季节判断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3)根据风向判断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时,陆地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时,海洋上是高压,陆地上是低压。
    2.季风环流(1)成因:①海陆的热力差异;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冬季时,亚欧大陆受亚洲高压的影响,南亚处在高压的南部,吹东北季风;东亚处在高压的东部,吹西北季风,如下图所示。
    北半球夏季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季风,影响南亚;东亚处在北太平洋高压的西部,吹东南季风,如下图所示。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差异
    典例剖析例题2读某地区1月份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列各题。(1)比较A、B两地气压高低状况:A  B(填“>”“=”或“(2)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低,出现冷高压 副极地低(3)西北(4)西南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第1~3题。1.图中表示副热带高压带的是(  )A.①B.③C.⑤D.⑥2.⑤表示的近地面气压带名称为(  )A.赤道低压带B.副热带高压带C.副极地低压带D.极地高压带3.④表示的近地面风的名称是(  )A.东北信风B.东南信风C.盛行西风D.极地东风
    解析:结合图示三圈环流的高度差异和气流运动状况判断,③处为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压带。⑤属于中高纬环流,气流上升,为副极地低压带。④属于中纬环流圈中的近地面风带,近地面气流从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形成了近地面的盛行西风带。答案:1.B 2.C 3.C
    读全球性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正确的是(  )A.a为东北信风带B.b为副热带高压带C.c为东南信风带D.d为极地东风带5.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副极地低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B.极地高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C.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相遇D.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固定不变
    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a为东南信风带,b为副热带高压带,c为西风带,d为副极地低压带。第5题,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抬升,形成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答案:4.B 5.B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集体备课ppt课件,共43页。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课文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②风带北半球,3风向,名师点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课堂教学ppt课件,共60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