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小水珠从哪儿来 教学设计+反思 教案 18 次下载
- 3.4 水去哪儿了 教学设计+反思 教案 19 次下载
- 4.2我们的呼吸器官 教学设计+反思 教案 18 次下载
- 4.3 肺是怎样呼吸的 教学设计+反思 教案 18 次下载
- 4.4 呼吸与运动 教学设计+反思 教案 17 次下载
大象版 (2017)1 我们需要呼吸教案设计
展开人体的呼吸器官
1.我们需要呼吸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呈现两个在睡觉的小朋友的图片,一个小朋友蒙头睡觉感觉闷气,另一个没有蒙头的小朋友却没有感觉到不舒服。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据人体呼吸气体成分表进行猜想假设:缺氧了,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通过实验搜集证据,实验中,一组实验用嘴通过塑料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另一组实验用气筒向澄清的石灰水打气,分别观察并记录发生的实验现象。根据只有用嘴吹气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现象,分析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可以得出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分析:蒙头睡觉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搜集证据,将实验现象记录在学习单上,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2)在搜集证据中,能运用推理、概括等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表现出探究兴趣。
(4)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学习手册、澄清石灰水、烧杯、塑料管、气筒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小朋友蒙头睡觉图片)同学们请看,从这张图片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下?
生1:图中有两个小朋友,分别在床上睡觉,一个小朋友用被子盖着脸睡觉,另一个小朋友没有盖住脸。盖住脸的小朋友表情好像很难受。
生2:蒙头的小朋友出现呼吸困难、闷气。
师:蒙头睡觉时为什么会感到闷气?
生:缺氧了呗!
第二环节:猜想假设、通过实验搜集证据、得出结论
师:为什么蒙头睡觉会缺氧呢?(出示人体呼吸时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表)
生1:蒙头的小朋友,呼吸需要吸入氧气,被子里的氧气被消耗,吸入的氧气越来越少。
师:小朋友吸入的气体还会被呼出来呀?为什么说被子里的氧气减少了呢?
生2:蒙头的小朋友需要呼吸,吸入的氧气多,呼出的氧气少,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了。
师:是不是像这位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了呢?我们可以将“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二氧化碳增加”作为我们的猜想假设,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想假设是否正确,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在实验之前,老师有一点提示,我们要想判断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是不是增多了,就必须利用一种二氧化碳具有而其他气体没有的特性来判断。二氧化碳还真有这么一种特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我们怎么利用二氧化碳的这种特征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生:可以利用对比实验,把我们呼出的气体吹到澄清的石灰水里,再把空气吹到澄清的石灰水的石灰水里,看哪个变浑浊。
师:怎么把空气“吹”到澄清的石灰水里呢?
生1:可以用吹风机。
生2:可以用打气筒打。
师:同学们的主意可真多。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这些材料,也许会帮助到你们。请同学们利用这些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要求进行实验设计,再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完成记录单。
(生设计实验方案)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你们的实验设计?
生:准备两个烧杯,放入相同的澄清石灰水。1号烧杯用气筒打气到澄清石灰水中,2号烧杯用嘴通过塑料管吹气到澄清石灰水中,将实验现象填写在记录单上。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动手实验环节了。请同学们按照你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实验中,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注意卫生和安全,每个同学要单独使用自己的塑料管吹气,实验时要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生进行实验)
师:实验结束了,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下,你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生:1号烧杯用气筒打气到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2号烧杯用嘴通过塑料管吹气到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
师: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我们发现,只有用嘴吹气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二氧化碳增加。
师:请你解释一下,你们实验时使用了呼吸时吸入的气体了吗?为什么能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二氧化碳增加”的结论呢?
生:因为我们呼吸时吸入的气体就是我们周围的空气,打气筒也是抽取周围的空气再打到石灰水里的,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增加了,也就是比吸入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增加了。
师:解释的真清楚,大家都听明白了吧?因为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体积差不多是一样的,所以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加了,氧气就减少了。我们在呼吸的过程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利用氧气来氧化身体里的营养成分,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氧化营养成分的时候不仅会消耗氧气,还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和吸入的气体也就是空气相比,呼出的气体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现在再请同学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蒙着头睡会闷气?
生:因为每次呼吸都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如果蒙着头睡,被子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时间长了我们就吸收不到足够的氧气,也就不能为我们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了,这样就会感觉到闷气。
师:完全正确。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被不透气的袋子罩住脑袋,就会引起窒息甚至死亡。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时时刻刻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我还有一个问题,人和动物时时刻刻都需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会用完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生:不会用完,大自然中有许多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放出氧气。
第三环节: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与分析得出生活习惯与健康的关系
师:人和动物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来制造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各有各的用途,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体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为什么蒙头睡觉会闷气了,经过猜想假设和实验搜集证据,我们得出结论,原来是被子里的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造成的。我们还知道空气的氧气不会用完,因为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所以,为了保证人类和所有其他动物有足够的氧气,我们要多多植树造林。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学习,以问题“为什么蒙头睡觉会闷气”为驱动,引导学生经过猜想假设和实验搜集证据等环节,最终得出结论,“是因为被子里的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造成的”,进而提醒学生养成时时刻刻都要呼吸到新鲜空气的良好习惯,并且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总结点评】
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的提示较多,是考虑到学生相关知识背景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关的视频资源(如光合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
大象版 (2017)四年级上册2 我们的呼吸器官教案: 这是一份大象版 (2017)四年级上册2 我们的呼吸器官教案,共3页。
小学大象版 (2017)第四单元 人体的呼吸器官1 我们需要呼吸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大象版 (2017)第四单元 人体的呼吸器官1 我们需要呼吸教案设计,共6页。
青岛版 (五四制2017)四年级上册18 我们的呼吸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2017)四年级上册18 我们的呼吸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活动过程,总结,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