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综合与测试精品综合训练题
展开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作为一名中学生,在享有使用计算机网络权利的同时,必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其他有关网络的规定,这告诉我们( )
A. 国家禁止中学生上网
B. 在上网时,要有很强的依法行事的意识
C. 只有中学生上网有限制,其他人上网则没有限制
D. 网络交往只要遵守法律就行了,不需要遵守道德
2.对漫画《伸出你的手,奉献爱心》理解正确的是( )
①传递爱心,播种快乐,关心别人,幸福自己
②关爱他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③关爱他人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关爱孩子开始
④真诚的关爱比金子还要宝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2017年是中国接入互联网23周年。23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电视、互联网理财……带有强烈互联网思维的产品不断涌现,如微信、移动支付、移动订餐等功能性服务也不断诞生。这告诉我们( )
A. 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沟通无极限
B. 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世界很无奈
C. 网络交往很诱人,网络内容都精彩
D. 网络内容真精彩,无所顾忌任我游
4.网络能给不法分子制假售假提供温床,是因为网络交往对象不具有( )
A. 虚拟性
B. 间接性
C. 隐蔽性
D. 直接性
5.我们社会化的基本要求是( )
A. 做一个社会的人
B. 与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C. 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D.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自己青春
6.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既有利又有弊。因此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应该( )
A. 浏览全部信息
B. 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C. 邀请家长时刻监督自己,预防网瘾
D. 拒绝一切信息
7.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我们无法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②只有通过社会化,才会真正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能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近年来,搜索引擎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问题饱受诟病。如一些搜索结果所对应的服务商资质不全,甚至弄虚作假;有的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主动提供含有虚假信息的搜索结果。这表明( )
A. 网络信息不必真实
B. 搜索引擎都是无用的
C. 网络信息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D. 必须依法追究搜索引擎的责任
9.李明迷恋上网,常常一放学就准备好钱,跑到网吧,一玩就是几个小时,没有钱,就对爸爸撒谎,说要买书,拿钱后就去网吧,耽误了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这个事件说明( )
A. 上网属于庸俗的生活情趣
B. 李明兴趣广泛
C. 李明智力不正常
D. 沉迷网络会荒废学业
10.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帮助值日生打扫卫生
②沉迷于网络游戏
③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④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小涛是同学小杨的邻居,这个社会关系分类的依据是( )
A. 血缘关系
B. 地缘关系
C. 业缘关系
D. 同学关系
12.某校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喜欢上网,但对于利用网络优势,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的做法缺乏清醒而明晰的认识。为此,学校准备举办一次讲座,下列说法能作为这次讲座内容的是( )
①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②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③要利用网络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
④要全面浏览网络提供的各种信息,无所顾忌地在网络上尽情宣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13.“一回家,爸爸就拿着手机趴在沙发上打游戏……手机像一个诅咒,把爸爸变了个样子……爸爸您就放下手机,陪我一起玩嘛!”2017年4月23日,看着正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所写日记《我的爸爸》,内江市威远县城区的李俊内心十分震撼,满是愧疚。此时,他才意识到,在过去3个月中,他痴迷手机游戏,几乎不陪女儿,连检查女儿家庭作业时也“机不离手”,自己的不称职行为已影响到女儿的健康成长。这启示我们( )
A. 网络有利有弊,要善于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B. 加强网络管理,禁止未成年人上网
C.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拒绝并远离网络
D. 抵制网络诱惑,网络游戏绝对不能玩
14.学会亲近社会,要( )
①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
②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③自觉服务社会
④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不做“看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5.小晴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有大学生、同学和老师。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同学、老师请教,非常方便、快捷。这说明( )
①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
②网络交往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
③网络交往有利无弊
④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价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6.5月12日,第七个“互联网社会责任日”,北京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首都互联网协会与相关管理部门、网站代表、网络社会监督工作者、业界专家共同召开了一场抵制“蓝鲸”游戏,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评议会。社会关注未成年人,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到( )
①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合理利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
③遵守法律,及时举报网络有害信息
④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7.非典时期,网上广泛流行一些幽默短文。如:“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表明:此次非典病毒在距地面60公分以上为活动区,60公分以下不能存活,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醒大家——外出尽量爬行。预防非典型肺炎秘方:甘草、金银花、板蓝板、鱼腥草加冰糖各40克,加水煮后倒掉,用砂锅猛砸自己的头部至碎为止。如果没死,终生免疫非典。祝健康!”等等。这些幽默短文使相识不相识的人心情愉快地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共同对抗病魔。这说明( )
A. 我们要遵守网络规则
B. 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使大家更好地团结在一起
C. 网络交往好处不大
D. 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作案
18.李宁喜欢钻研电脑技术,听说制造病毒的黑客很聪明,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技术实力。他先攻击同学的邮箱,后又攻击一些知名公司的网站,竟连连得手,后来他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件事反映了李宁( )
A. 很聪明
B. 电脑技术高,我们应向他学习
C. 法律意识淡薄,拿别人的利益开玩笑
D. 没有搞好隐蔽工作
19.2017年初,家住上海的13岁女孩小卞,用妈妈手机偷偷给自己喜欢的网络主播打赏,两个月就花了家里25万元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未成年人因心智尚未成熟,无法辨别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B. 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应拒绝使用
C. 我们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D. 网络上充满欺诈和不良诱惑,未成年人不应该上网
20.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家都关注了这些时事。关心时事有利于( )
①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②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我们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④我们积累个人物质财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一项针对当代中学生网络生活及其道德状况的调研表明,与10年前相对照,①中学生网络生活的花费在减少;②网络学习正在成为中学生网络生活的“主角”;③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中学生百分比降低;④体验刺激不再是玩网络游戏的主要原因;⑤网络游戏中与人相处更守规则、懂合作;⑥中学生在网络游戏中文明缺失、暴力倾向依旧严重。
(1)请你判断:上述变化中哪些是积极变化?(只回答序号)
(2)该项调研还表明,在网络交友方面,中学生对网友依赖程度和依赖人数有升高的倾向。请分析这种倾向的利弊。
22.大学生小李是玩电脑的高手,一次,为了验证自己的技术实力,他破译了某证券公司的保护程序密码,并修改了网络主页上的数据,在短短的一小时使证券交易公司损失了几百万元,并造成证券交易公司的一度混乱。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迅速侦破了此案,小李最终受到了法律严厉的制裁。
(1)小李是抱着什么心态去尝试破译密码并修改网络主页的?
(2)小李的这种行为为什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据你的了解,在网上,还有哪些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4)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3.在现代社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憋在屋子里不出去社会交往,沉迷于玩电脑游戏、网络聊天、泡论坛、看动漫、看电视连续剧,或下班后回家沉迷于某一件事物(哪怕和电脑网络无关),社会交往不多,这样的人通常被称为“宅男宅女”。
你如何评价这些“宅男宅女”
24.材料一: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材料二:2016年8月19日,家境贫寒的准大学生徐玉玉因接到骗子的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在当天傍晚与父亲报警返回时,徐玉玉突然昏厥,终因心脏骤停离世。同样的骗局也发生在学生李强身上,李强马上给班主任打了电话,识破了骗局,当骗子再打来电话时,李强拒接了电话。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请找出材料二中体现自我保护的语句,并抄在下面。(找出两句即可)
(3)请思考:材料一、二给我们青少年哪些启示?(至少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25.“六尺巷”的传说——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并附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了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形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谈。
想一想,“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在社会生活中,这个重要的道理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法律是我们一切行为和活动的依据,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法律。上网也要遵守法律。题干遵守网络有关规定告诉我们在上网时,要有很强的依法行事意识。故选B。
2.【答案】A
【解析】①漫画主要体现的是积极主动的去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爱心,奉献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②主动帮助关爱他人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③关爱他人从小事做起,小事也能见爱心④对于别人的付出和关爱,没法和物质的东西作对比,不符合题意。故选A。
3.【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网络生活。题干信息告诉我们互联网发展迅猛,网络生活丰富多彩,A符合题意;B说法与题意无关;C说法绝对;D表述错误,没有正确认识网络内容的两面性。故选A。
4.【答案】D
【解析】根据教材知识,网络交往对象特性: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故选D。
5.【答案】D
【解析】根据教材知识,与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社会化的基本要求。故选D。
6.【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网络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学会趋利避害,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所以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其中ACD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故选B。
7.【答案】B
【解析】①说法错误,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也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我们的人生价值只有通过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才能实现,②正确;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我们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③正确;在为他人和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④正确。故选B。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方面的知识。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网络里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我们要学会辨别,所以C符合题意;AB说法错误;D不是材料要表达的意思。故选C。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沉溺网络的危害,题干中李明沉迷网络导致成绩下降,说明沉迷网络会荒废学业。故选D。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的知识,①帮助值日生打扫卫生有利于融洽同学关系,当选;②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不属于亲社会行为;③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当选;④也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故选C。
11.【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和邻居的社会关系的分类依据是地缘关系,ACD的说法也是社会关系的分类依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答案】A
【解析】题干通过调查考查网络的优势,网络交往的积极作用,要学会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做一些有利的事情。④说法是错误的,要学会科学选择网络提供的信息。故选A。
1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网络的知识,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我们要做网络的主人,合理利用网络,A正确,未成年自制力不强,难以抵御网络的不良诱惑,所以要加强网络管理,自觉抵制网络诱惑,BCD错误,故选A。
14.【答案】D
【解析】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①③④正确;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②表述正确。故选D。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是正确利用网络,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题干展示的是网络的积极作用。天南地北体现了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同学、老师请教,非常方便、快捷体现了网络交往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③网络交往有利无弊和④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价值观点是错误的。
16.【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合理利用网络的内容。根据题文中的要求可知,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要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①观点正确。合理利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②观点正确。遵守法律,及时举报网络有害信息,③观点正确。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④观点正确,故选D。
17.【答案】B
【解析】本题通过非典期间网络流行的幽默短文考查网络交往的积极作用,材料说明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使大家更好的团结在一起。故选B。
18.【答案】C
【解析】网络交往要遵守法律规范。上网时,要有很强的依法行事的意识,不能制造、传播病毒,如果不尊重他人的利益,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危害,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触犯了法律,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故选C。
19.【答案】C
【解析】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和不良诱惑,心中要有一把“尺子”,即道德和法律标准;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要不断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还要不断提高自控能力,C正确,A、B、D观点过于绝对。故选C。
20.【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亲近社会,从题干的表述中即看出,鼓励中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有利于中学生①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②增强政治参与意识,培养参政能力;③是正确的选项,关心国家大事能提高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也就是发展和成就了自己;④不正确,关心时事与积累个人物质财富无关;排除。故选A。
21.【答案】(1)①②③④⑤。
(2)有利的一面:①可以扩大交往范围,有利于我们拓展视野,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②了解更多更广的信息,我们的学习更加丰富和多样。③拓宽交流合作的渠道,改变交往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方法。④进一步拉近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距离。⑤超越空间,提供平等交往、广泛联络、自由活动的平台等。
不利的一面:①网络交往的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②网友良莠不齐,如果遇上别有用心的人我们容易上当受骗,生活中上当受骗的例子比比皆是。③网上盗窃、病毒传播、敲诈勒索、侵犯隐私手段多种多样,防不胜防,容易诱发犯罪。④会沉迷网络,分散精力,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等。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交往。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和社会生活常识认真排查、准确判断,找出体现正能量的积极变化即可;第(2)问,网络交往是把双刃剑,结合所学知识从网络交往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两个角度作答。
22.【答案】(1)合理利用网络,健康成长;珍惜青春,远离网络陷阱。(符合题意即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3)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的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解析】(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沉迷网络的危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从沉迷网络对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根据 所学,从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3.【答案】(1)这些所谓的“宅男宅女”太过自我封闭,没有走进社会生活。
(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丰富的社会生活。
(3)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互助关爱、合作共享、助人奉献,承担起我们作为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
【解析】本题属于评价类问题,旨在考查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中等。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按照“先评价、再分析、说明正确做法”的思路组织答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些“宅男宅女”太过自我封闭,没有走进社会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妥当的,因为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不应该将自己封闭起来,而是应该积极参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因此这些“宅男宅女”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互助关爱、合作共享、助人奉献,承担起作为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只要学生回答的言之有理即可。
24.【答案】(1)大部分青少年上网时间较长;缺乏安全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
(2)当天傍晚与父亲报警;李强马上给班主任打了电话,识破了骗局;当骗子再打来电话时,李强拒接了电话。
(3)①利用网络学习新知,查阅资料,但要合理控制上网时间;
②网络交往保持警惕,不随便晒照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③不相信陌生人要求转账的信息。
【解析】(1)本题考查网络方面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青少年上网时间较长,而且缺乏安全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找出即可。
本题考查网络方面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如何正确上网,加强自我保护,根据教材知识可从利用网络学习新知,查阅资料,但要合理控制上网时间;网络交往保持警惕,不随便晒照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相信陌生人要求转账的信息等方面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5.【答案】这个故事重点要阐述的就是“谦让”这一美德。“六尺巷”作为一个文化的新载体,其典故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实际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人们在参与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人发生接触,接触过程中更少不了彼此的理解与包容。谦让是一种美德。懂得谦让的人才能真正获得社会的亲近,体会社会的美好。
【解析】从“六尺巷”的得来可以看出在与他人发生纠纷矛盾时,我们应该宽容一些,大度一些,谦让一些。这个故事所告诉我们的谦让和宽容的精神,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人难免会发生矛盾和纠纷,要懂得包容和理解,你宽容别人,别人也能感受的到,互相宽容,整个社会才能更好,更融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测试卷走进社会生活)(B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测试卷走进社会生活)(B卷),文件包含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pptx、机械停表swf、测量时间的工具flv、用刻度尺测长度实验flv、用刻度尺测长度实验wmv、用钟表测时间和速度实验flv、用钟表测时间和速度实验wmv、错觉swf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测试卷走进社会生活)(A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测试卷走进社会生活)(A卷),文件包含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pptx、机械停表swf、测量时间的工具flv、用刻度尺测长度实验flv、用刻度尺测长度实验wmv、用钟表测时间和速度实验flv、用钟表测时间和速度实验wmv、错觉swf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思品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综合与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