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word带答案
展开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友情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卷两部分,共28题。第I卷选择题,共15小题,35分,第II卷非选择题,共13题,65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20分,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选项涂黑。
1.下列估测中,符合实际的是: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2mm
B.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
C.某同学的正常体温是38℃
D.一只普通圆珠笔的长度。大约在40~50dm
2.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3.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液化现象
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汽化吸热
C.用B超检查发热病人的身体情况,,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是为了多次测量减少误差
4.甲、乙两人运动的时间之比是3:4, 两人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甲、 两人的速度之比是: .
A.8:3
B.3:4
C.4:3
D.1:12
5.下列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中,正确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A B C D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演奏出的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男“低”音歌唱家;是指他唱歌时响度很小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的
7.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火焰止微微加热烧瓶,停止加热后,烧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雪景”是先熔化、后凝固形成的,
B.“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C.“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固形成的
D.“雪景"”形成过程中只吸热、不放热
8.下列有关声现象实验,能改变响度是:
A.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B.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9.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拖拉机和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他以身边乘客为参照物
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灭
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10. 分析甲、乙、丙、于四个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甲和乙相比,甲的频率比乙慢
B.甲和乙相比,甲的响度比乙小
C.丙和丁相比,丙的音调比于高
D.丙和丁相比,丙的响度比丁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5分,共5小题。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θ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3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B.所有温度计利用液体的热缩冷涨的原理制成
C.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D.太空中的字航员是通过真空传播声音相互交谈
1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
13.甲、乙两小车均做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通过分析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C.经过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的长
D.若甲、乙两车相距0.9km,它们同时沿直线、以各自的速度相向而行,10min后两车相遇
14.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在t时=4min时,水开始沸腾
B.在t时=4min到t时=6min的过程中,水不吸热
C.在t时=6min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
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15.如图所示,用橡皮锤敲击音叉,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关于这个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音叉的音调变高,泡沫塑料球弹得更远
C.此过程中用到了放大法
D.在月球上做这个小实验则泡沫塑料球不会被弹起
第Ⅱ卷(共65分)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满分27分,共4题)
16. (7分)测量平均速度
路段 | 路程/cm | 时间/s |
AB | 96 | 8 |
AC | 48 | 5 |
(1)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用到的原理是:______。 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除了斜面、垫木、金属片、刻度尺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安装器材时,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目的是便于测
量 减少误差。
(2)小雨分别测出小车通过全程AB段和上半程AC段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然后计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实验数据如表格乙所示,小车在全程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 _m/s; 小车下半程段BC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3)某次实验中,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这样测出来的速度会偏 .
(4)为了测出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雨将小车重新放在C点,让小车自由运动到B点,这样测得的“下半程BC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偏______。 (选填“大”或“小”)
17.(6分)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
(1)如右图,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其伸出桌面一端,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将钢尺按下 的幅度(选填相同"或的不同”)。重复上述实验
(2)此实验体现的科学方法与下列哪些实验所用方法相同:_____ (选填符合要求的选项序 号)
①在相同的时间里,通过比较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②把固体物质分成晶体和非晶体分别研究它们的性质
③取质量相同的两滴酒精来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④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听声音的大小
(3)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 ,振动得越慢, 发出的音调就越 。
(4)实验时,让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_____,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18.(6分)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如图甲所示,用“水浴法”给试管中某固态物质加热,得到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 。
(2) 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 ”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象中的 (选填“AB”、“BC” 或“CD")段表示它的熔化过程。
(3)该物质在第8分钟的状态是 .
(4)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不变”、“降低”或“升高”)
19. (8分)探究水沸腾过程的实验:
(1)如图甲,该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用甲装置测出的水温将偏 (选填“高"或“低”)。
(2)如图乙,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温是 ℃。
(3)如图丙,叶子、小雨两组分别绘制了温度隨时间变化的图象a、b,由图象可知: 此时的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水的沸点是 ℃, 水吸热沸腾时温度_____; 两小组所用水的质量a b(选填“>,<或=)。
(4)如图丁,c, d两个烧杯中 (选填“C”或“d”)是水沸腾时情景。
四、问答与解析题(本题满分17分,共5题)
20.(2分)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木块的长度为 cm。
- (3分)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超声波可碎除入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音传递 的知识;利用超声波制成超声导盲探测器可以探测道路上的障碍物,这是利用了声音传递 的知识: 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这是利用了声音传递 的知识。
22. (2分)
(1)如图,青岛南车集团制造的“复兴号"高铁驰名中外。小雨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这是以 为参照物。(选填所有符合要求的选项序号)
①列车轨道
②小雨自己
⑧路边的房屋
④行驶的列车
(2)若列车此时的速度为324km/h,合 m/s.
23. (6分)
(1)过去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氟利昂是一种既可以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如图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液态氟利昂制冷剂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迅速 吸收热量,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在冷凝器管道内 ,放出热量,不断把冰箱内的热“搬"到冰箱外;另外, 打开冰箱门时有“白气”,这一过程发生 的物态变化是____.
(2)钓鱼时,人在岸边走动会将鱼吓跑说明 可以传声,土电话说明 可以传声,隔墙有耳说明 可以传声。(以上均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24. (4分)小雨在生活中发现了以下三个问题,请你用相关物理知识帮他解答。
(1)为什么用电吹风吹湿头发干得快?
答:电吹风吹出的是热风,既可以提高头发中水分的___,又可以加快水分表面的 , 这都可以加快头发中水分的蒸发,所以头发很快就干了。
(2)烧水、做饭时,水蒸气引起的烫伤相比开水烫伤是更厉害的,这是因为水蒸气 ,
(3)冻肉出库时比进库时还要重,这是因为库内的水蒸气 附着在冻肉上。
五、计算题(本题满分15分,共3题)
25. (5分)小雨乘车在平直公路上旅行时,他对汽车一段行程 的运动情况进行了观察研究,下表是小雨同学观察到汽车通过部分里程碑时的时间记录:
(1)根据小雨的记录,请你判断该汽车____ (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9:55-10:15这一时段里,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观察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里程碑数/km | 110 | 120 | 130 | 140 | 150 | 160 |
纪录时刻 | 8:30 | 8:45 | 9:55 | 10:05 | 10:15 | 10:30 |
26. (7分)小雨从家中到世纪公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1)小雨从家中到世纪公园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雨步行的路段是:(选填“OA”或“AB”),他步行的速度是多少?
(3)假如小雨以图示中恒定的速度骑自行车,求他骑车1h通过的路程。
27. (3分)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受超声波的传感器。十一黄金周期间,小雨爸爸驾车以某一速度v高速行驶,当离测速仪120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为0.8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12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试着计算并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六、阅读探究题(本题满分6分,共1题)
28. (6 分)“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同一辆小车两次不同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灯的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中数字的单位为cm.根据照片记录的小车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小车做 直线运动:
(2)乙图中小车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乙图中小车做 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物体的运动情况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丙图中能反映乙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 (填“A” 或“B”");
(3)乙图中,运动距离跟时间的关系可用公式: S= k___表示,其中k=____(填上数值和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