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湖北随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7856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湖北随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7856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湖北随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7856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湖北随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展开湖北随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生物种群与它们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B.地球上最大的水域生态系统是海洋
C.城市是人类发展、文明进步的产物,并非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的功能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生活原料
2.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正确的理解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指食物链或食物网
B.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之外的组成成份可以统称为无机环境
C.最简单的生态系统,其组成成份只有生产者即可维持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属于生态系统结构的一部分
3.在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的被捕食者为( )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 C.第一营养级 D.第二营养级
4.能量流经一个种群的模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输入”就是太阳能
B.“能量储存”的数值总是大于“能量散失”的数值
C.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某种群“能量储存”的数值可能为0
D.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某种群“能量散失”的数值可能为0
5.下列食物网中,b从a获得的能量一定,那么,c从a获得能量最多时,则a→b、a→c的传递效率分别为( )
A.20%、20% B.10%、20% C.20%、10% D.10%、10%
6.下列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B.消费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C.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进行
D.不同的生态系统,都能独立地完成各自的物质循环
7.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增加B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B.③⑤⑧均属于细胞呼吸
C.A和B属于捕食关系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8.下列信息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楝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9.如图为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传递
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10.我国计划从1979年—2049年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目前已实施40年,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我国防风阻沙、保护草原和农田的重要“生态屏障”。关于“生态屏障”、“三北防护林”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发起“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号召,这也是建立“生态屏障”的重大举措
B.“三北防护林”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C.“三北防护林”面临的干扰,主要包括极端气候影响、病虫害影响,但不包括人们的适度利用
D.对“三北防护林”仍需要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
11.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12.我国在近海海域实行“休渔”政策,其目的是 ( )
A.限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B.监测和修理船只和渔具,以利于捕获更多的鱼
C.防止“赤潮”产生,避免海水污染恶化
D.实行分区管理,避免渔事纠纷
13.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14.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一直打开发酵瓶
B.在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酒精转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D.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醋酸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15.请结合腐乳制作的流程示意图进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程一,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在现代腐乳生产时通常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B.流程二,需要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且盐量逐层递增
C.流程三,卤汤配制中添加21%左右的酒的目的是满足食用者饮酒需要和调节口味
D.流程四,密封时,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再用胶条密封瓶口,以防瓶口被污染
16.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它们所含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B.发酵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发生变化
C.发酵过程中应及时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及时检测以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
D.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纸层析法
17.某同学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进行大肠杆菌纯化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胨可为大肠杆菌的生长提供氮源和维生素等营养
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需经高压蒸汽灭菌后调节pH
C.倒平板操作中,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D.大肠杆菌纯化培养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18.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的方法不包括( )
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B.根据微生物对特殊营养物的需求,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特殊营养物
C.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生素
D.根据微生物耐热性的不同,利用高温、高压消灭不需要的杂菌
19.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筛选出了真菌和细菌,试分析此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下列哪种生物类似( )
A.硝化细菌 B.蓝藻 C.蚯蚓 D.兔子
20.在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
B.当底物浓度一定时,酶用量越大,滤出的果汁越多
C.本实验应控制在适宜温度和pH下
D.反应溶液的pH必须相同
21.加酶洗衣粉的酶不易失活,原因不可能是( )
A.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的特殊酶
B.用特殊化学物质将酶包裹,使其与洗涤剂隔离
C.加酶洗衣粉的酶是从耐酸、耐碱、耐高温的微生物中获得的
D.加酶洗衣粉的酶能耐酸、耐碱、耐高温
22.下列关于使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果糖浆的生产主要使用果糖异构酶
B.在反应柱内的顶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防止异物进入
C.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果糖从反应柱下端流出
D.固定化酶技术复杂,成本较高
23.下列是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其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可分为粗分离、样品处理、纯化、纯度鉴定等4步
B.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可以以猪、牛、羊、蛙等动物的血液为材料分离血红蛋白
C.对样品的处理过程分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透析和分离血红蛋白等
D.对蛋白质的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使用最多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4.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常用萃取法、蒸馏法和压榨法,下列关于这三种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蒸馏法的实验原理是利用水将芳香油溶解下来,再把水蒸发掉,剩余的就是芳香油
B.压榨法的实验原理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C.萃取法的实验原理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掉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
D.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25.图1是玫瑰精油的提取装置,图2为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温度计、出水口、进水口
B.图1的方法为水蒸气蒸馏法,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不是纯净的玫瑰精油
C.图2所示的鉴定方法的基线一般距底边3 cm,B、D为标准样点
D.图2中甲代表的物质是胡萝卜素层析带,乙代表的物质是其它色素和杂质
二、简答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26.(8分)生态学家林德曼(1915——1942))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如下图所示的数据。
根据该图及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称赛达伯格湖为一个生态系统,理由是该湖泊 。(2分)
(2)计算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为 。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不会百分之百地流到第三营养级,仅与第二营养级生物有关的原因是 。(4分)
(3)该模式图中的“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实际上并非只有一条食物链,原因是 。(2分)
27.(10分)2010年11月29日~12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节能减排”和“森林保护”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图表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其中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2)图中表示生产者的字母是________,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D增加1千克,则至少需消耗E________千克。
(4)假设图中的D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
28.(15分)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是方法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密度时,实际活菌数要比测得的数目__________。
(4)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两空选填增加或减少)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造成_______________。
(7)有同学将“目的菌”破碎并提取得到该菌蛋白质,利用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如图),他在操作中加样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 。
29.(7分)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以预防白内障、有助于保护眼睛晶体的纤维部分,还可以促进眼内感光色素的生成,加强视力的形成;还可以预防夜盲症,加强眼睛变色的功能。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请根据其提取过程及胡萝卜素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______方式加热;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__________。
(2)茉莉精油常用的提取方法是______________ 法,该方法__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胡萝卜素的提取。
(3)工业上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方法有三种:大面积种植岩藻,微生物发酵和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BDCCA 6—10 ACCAC 11—15 CADCC 16—20 DBDCB
21—25 CCDAC
二、简答题(共40分)
26.(8分)
(1)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或4种组成成份)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分)(说明:2个方面或4种成份1分,后二点1分)
(2)20.06%(2分) 呼吸作用散失(2分)
(3)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2分)
27.(10分)
(1)含碳有机物(1分) CO2(1分)
(2)E (1分) F、D数量均减少 (1分)
(3)生产者(或E)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2分)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分) 25(1分)
(4)易地保护(1分)
28.(15分)
(1)筛选目的菌(1分) 选择(1分)
(2)化合物A(1分) 异养需氧型 (1分)
(3)高压蒸汽灭菌法(1分) 高(1分)
(4)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2分) 证明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2分)
(5) 减少(1分) 增加(1分)
(6)灭菌(1分) 对环境的污染(1分)
(7) ④①②③(1分)
29.(7分)
(1)时间、温度 ; 水浴 ; 过滤(4分,每空1分)
(2)水蒸气蒸馏(1分) 不适合(1分)
(3)植物中提取(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