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福建省莆田市五校(仙游市一中、莆田二中、莆田四中、莆田五中、莆田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福建省莆田市五校
(仙游市一中、莆田二中、莆田四中、莆田五中、莆田六中)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
A. 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B. 湖泊受到污染,导致鱼死亡使鱼类数量减少,鱼的死亡会使污染加重
C. 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
D.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
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
【详解】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该反应属于正反馈调节。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A错误;湖泊受到污染,导致鱼死亡使鱼数量减少,鱼的死亡会使湖泊污染加重属于正反馈调节,B正确;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属于负反馈调节,C错误;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B。
2.DNA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中一段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终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以下关于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疫苗能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DNA作为抗原物质
B. 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后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将变长
C. DNA疫苗在人体内直接表达为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D. 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知,该疫苗是由基因制成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属于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判断选项。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基因本身不是抗原,基因的表达的产物才是抗原,A错误;
该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后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B错误;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疫苗基因的表达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属于抗原,C错误;
该疫苗的本质是基因,抗原是基因表达的产物,所以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D正确。
3.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而植物的向光性不能
B. 生长素既可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又可直接参与代谢
C. 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外界的单向刺激(如单侧光照、重力)引起的
D. 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的推论是生长素在背光侧的分布比向光侧多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的一种,它与酶、动物激素一样都属于微量高效物质,主要对细胞代谢其调节作用。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详解】植物的向光性中,向光侧和背光侧均为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顶端优势为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根的向地性中,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B错误;植物生长素的横向运输都由外界的单向刺激(如单侧光照、重力)引起的,C错误;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的推论是尖端产生的某种刺激(物质)在背光侧的分布比向光侧多,D错误。
4.生物学家从小鼠脾脏分离纯化出B细胞、T细胞,并探究淋巴细胞经抗原诱导刺激后产生抗体的情况,实验及检测结果见下表。若要证明T细胞有促进B细胞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能力,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培养细胞
抗原
抗体
①B细胞
加入
极少
②T细胞
加入
不产生
③B细胞+T细胞
不加入
不产生
④B细胞+T细胞
加入
产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能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可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来,T细胞有促进B细胞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作用。
【详解】由题意要探究淋巴细胞经抗原诱导刺激后产生抗体的情况,要证明T细胞有促进B细胞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能力,故应设置三组实验,每组都应加入抗原,加入抗原才能引发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第一组应只加入B淋巴细胞,不加入T淋巴细胞,观察B淋巴细胞单独产生抗体的量;第二组应只加入T淋巴细胞,不加入B淋巴细胞,观察T淋巴细胞能不能产生抗体;第三组应同时加入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与第一、第二组实验比较,观察T淋巴细胞的促进效应,故实验组合是①②④,A、C、D错误,B正确。
【点睛】T淋巴细胞的作用是:参与体液免疫过程,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参与细胞免疫过程,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释放抗原。
5.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正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1所示,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一段时间后,图1所示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弯向光源生长
B. 若图1中茎的背光侧的生长素的浓度为m,则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p的范围是0 C. 图2曲线上HC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D. 若把图1装置放回地球,同时去掉光源,一段时间后,若植物茎的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q的范围是m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1可预测植物将朝光源方向生长;图2中则表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O~C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其中H点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最好,C~D浓度的生长素则会抑制植物生长。
【详解】光照会使生长素向背光侧分布增加,因此使得植物偏向光源处生长,A选项正确;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横向运输为主动转运,则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会低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若图1中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0 【点睛】植物受到重力作用时,其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茎的生长具有背地性的特点,将植物横放在地球上时,植物的茎中的生长素会向向地侧运输,使得向地侧的生长速度高于背地侧,从而使得植物的茎背地生长。
6.某国为了防止在战争中敌方使用生物武器,对所有参战人员都接种了天花病毒疫苗,以提高免疫能力。以下关于该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B. T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 能形成记忆细胞,再遇到天花病毒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
D. 该免疫属细胞免疫,无体液免疫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二次免疫过程中记忆细胞的产生。
【详解】A、接种天花病毒疫苗使得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正确;
B、吞噬细胞呈递可以给T细胞,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正确;
C、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再遇到天花病毒时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正确;
D、接种天花病毒疫苗使得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错误。
故选D。
【点睛】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
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
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吞噬细胞参与第二道防线以及第三道防线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起呈递抗原的作用,在细胞免疫中会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7.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B.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
C. 高山植物群落因海拔高度而呈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D. 水生群落因光的穿透、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而分层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详解】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A正确;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B正确;
高山植物群落因海拔高度而呈现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
水生群落因光的穿透、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而分层,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掌握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识记群落的空间结构,明确森林植物、海洋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而高山植物群落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 O2、CO2、血红蛋白、H+
B. 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载体
C. 钠-钾泵、Ca2+、H2O、胰岛素受体
D. Na+、葡萄糖、乙酰胆碱
【答案】D
【解析】
【详解】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凡是位于这些细胞外液中的都属于内环境,血红蛋白是位于红细胞中的,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过氧化氢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钠-钾泵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Na+、葡萄糖可以位于血浆中,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组织液中,都属于内环境,D正确。
点睛:凡是位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如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细胞分泌的产物激素、抗体等,而位于细胞内和消化道内的不属于内环境。
9.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如果一个方格内的酵母菌过多,可以采用稀释后再计数的办法
B. 实验过程中,酵母菌数量是自变量,时间是无关变量
C. 制片时,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
D. 计数时,不必等到酵母菌细胞沉到计数室底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在营养物质和生活空间充裕的条件下,酵母菌呈“J”型曲线生长;在体积恒定、营养物质一定的条件下,酵母菌呈“S”型曲线生长;但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多,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且生活空间恒定,种内斗争加剧,所以会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培养后期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由于大量繁殖,数目太多,不易计数,所以应稀释.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所以吸取时要将培养瓶轻轻震荡。
【详解】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不能直接向计数室滴加蒸馏水稀释,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应稀释后再计数,A正确;实验过程中,酵母菌数量是因变量,时间是自变量,B错误;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C错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所以吸取时要将培养瓶轻轻震荡摇匀后取样,D错误。
【点睛】熟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如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 若种群的增长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
D. 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分析图示可知,c是种群密度,a是性别比例,b是年龄组成,年龄组成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两个因素。
【详解】分析概念图可知,c表示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正确。
B,种群密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种群的数量,注意是一定时期。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要研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其他数量特征。错误。
C,若种群的增长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正确。
D,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等,图中所示的是种群的数量特征,正确。
本题要选择的是叙述错误的选项,故本题选B。
【点睛】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与迁出率和迁入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1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估算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大小
B. 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C. 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D.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答案】C
【解析】
估算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但不能即刻确定种群密度大小,A错误;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种内斗争,B错误;捕食和竞争等关系能制约相应物种数量的消长,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C正确;样方法通常用于调查群落中植物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则通常用于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D错误。
12.下列不能识别抗原的是
A. 浆细胞 B. 效应T细胞
C. 记忆细胞 D. 吞噬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能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浆细胞;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物质:抗体.
【详解】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和吞噬细胞都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而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故选A项。
【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功能,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13.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 与草地生态系统相比,常绿阔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
C. 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土壤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D. 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过度砍伐的群落演替从草丛开始,属于次生演替,即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种类数逐渐增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据此答题。
【详解】该地是因为过度砍伐造成的森林破坏,所以土壤没变,土壤中会留下原来植物的种子和根系,所以其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A正确;
与草丛相比,常绿阔叶林为分层现象较为复杂,原因是常绿阔叶林垂直结构明显,可为动物提供各种栖息场所和食物资源,B正确;
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土壤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C正确;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丰富度也会变化,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相关知识,包括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的空间结构,明确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影响因素,明确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4.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变态发育有重要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玻璃缸编号
1号
2号
3号
步骤1
2 000mL河水和适量的新鲜水草
步骤2
?
步骤3
甲状腺激素5mg
甲状腺抑制剂5mg
不作处理
步骤4
每天换1次,并向1号和2号分别加人甲状腺激素5 mg,甲状腺抑制剂5 mg,测量蝌蚪的体长,观察前后肢和尾的变化情况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步骤3所进行的各种处理
B. 步骤2中应放入数量相等且适量的生长状态一致的蝌蚪
C. 预测蝌蚪发生变态发育所需时间最短的是1号缸中的蝌蚪
D. 甲状腺激素通过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而影响蝌蚪的变态发育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变态发育有重要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步骤3所进行的各种处理,A项正确;
蝌蚪的数量、生长状态等属于无关变量,所以步骤2中应放入数量相等且适量的生长状态一致的蝌蚪,B项正确;
由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所以预测蝌蚪发生变态发育所需时间最短的是添加甲状腺激素的1号缸中的蝌蚪,C项正确;
本实验不能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理,D项错误。
15.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木兰溪中的所有鱼
③某公园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金石山上的全部生物
A. ②④③ B. ②③④ C. ①④③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详解】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属于一个种群;木兰溪中的所有鱼,包含多种鱼类,是多个种群,不是群落;某公园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为一个生态系统;金石山上的全部生物是一个群落,故符合题意的是C项,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要求学生要理解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定义,并学会区分这三者之间的不同.
16.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应速度比体液调节迅速
B. 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主要是激素,其需经体液的运输
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所有动物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过程均需靶细胞特异性受体的参与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详解】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迅速,A正确;
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主要是激素,还有组织胺、二氧化碳等调节因子,B正确;
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但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C错误;
神经递质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激素也需要与靶细胞上特异性的受体结合,D正确。
17. 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产者获得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 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数量、贮存的能量、积累的有机物均不断增多
C. 在食物和空间充裕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D.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生产者获得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A正确。
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数量、贮存的能量、积累的有机物不一定增多,与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有关,如果生态系统的物种增多,则有机物增多,反之减少,B错误。
在食物和空间充裕,没有敌害,气候适宜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C错误。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种群数量变化和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8.下列关于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B. 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会加强
C. 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但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只有抗利尿激素一种激素参与调节
D. 夏季炎热环境,正常机体会大量排汗,此时其体内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对低温的调节:低温→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立毛肌收缩、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同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体内物质氧化加快,产热增多.
人体对高温的调节:高温→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立毛肌舒张,皮肤表层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散热增加.
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均位于下丘脑,均为神经-体液调节过程,且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等均会参与体温调节过程,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抗利尿激素、盐皮质激素、醛固酮等均会参与。
【详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A错误;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因此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B正确;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也有多种激素参与,如抗利尿激素、盐皮质激素、醛固酮等,C错误;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 ℃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错误;综上所述,选B项。
19.关于“稳态”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在分子水平,有基因表达的稳态 B. 在细胞水平,有细胞环境的稳态
C. 在个体水平,有性别比例的稳态 D. 在种群水平,有数量消长的稳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
稳态在分子水平、个体水平、种群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都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来维持的。
【详解】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生命活动,根本上都是由基因控制的,这需要在分子水平,有基因表达的稳态保持,A正确;在细胞水平上,完整的细胞需要其内部保持稳态才能完成其正常的生命活动,B正确;个体水平上,如人体内环境稳态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来维持的,性别比例的稳态是种群水平上的稳态,C错误;在种群水平上,由于存在捕食和被捕时之间的负反馈调节,种群数量常常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而呈现稳态现象,D正确。
【点睛】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6)分子水、个体水平、种群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稳态主要都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的。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
B.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全部沿着食物链流动
C. 物质循环只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有关
D. 虫媒花通过鲜艳的色彩和香甜的气味等物理信息吸引昆虫为其传粉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2)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如硝化细菌;
(3)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还有少数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如蚯蚓、屎壳郎等。
2、 物质循环是指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如硝化细菌、蓝藻,A正确;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占各营养级能量10%-20%,B错误;物质循环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有关,C错误;花的鲜艳的色彩属于物理信息,而香甜的气味则属于化学信息,D错误。
故选A。
21. 下列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植物没有神经和免疫系统,因此植物生命活动只受激素调节
B. 植物激素可调节基因组的表达,如赤霉素可促进大麦种子合成α-淀粉酶
C. 顶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快,使植物产生顶端优势
D.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体内生长素极性运输将不能进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植物没有神经和免疫系统,因此植物生命活动受激素和环境因素等调节,A错误;
植物激素可调节基因组的表达,如赤霉素可促进大麦种子合成α-淀粉酶,B正确;
顶芽处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生长,产生顶端优势,C错误;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体内生长素极性运输不受影响,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2.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d两点分別为电表①和电表②两电极的中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刺激c点,若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
B. 刺激c点,电表①偏转一次,电表②偏转两次
C. 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 刺激a点,电表①不会发生偏转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有利于提升学生获取图示信息、利用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反射弧结构特点可知,兴奋在上图所示结构的传导方向是a→b→c→d→e。
【详解】刺激c点,若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A正确。
刺激c点,兴奋不能向左经突触传递到a神经元,电表①不偏转;兴奋向右传导到电表②左侧电极,此处膜电位变成外负内正,而此时右侧电极处是外正内负,电表中又一次电流通过,指针偏转一次;当兴奋传导到右侧电极时,同理分析,指针又反向偏转一次,所以偏转两次,B错误。
兴奋由c传导到e时,经过突触结构,在通过前膜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在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C正确。
刺激a点,兴奋同时传导到电表①两极位置,电极处膜电位同时变为外负内正,两极电位相同,电流表中没有电流通过,指针不会发生偏转,D正确。
【点睛】抓住兴奋传导的方向、电流表电极部位的电位变化、电流从正电位流向负电位方向流动等关键问题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23.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B. 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C.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D. 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不进入突触后膜。
【详解】神经递质分为兴奋型递质和抑制型递质,其中兴奋型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含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而抑制型递质不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A错误;
神经递质不进入突触后膜,而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传递信息,B错误;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激素只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但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C错误;
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正确。
故选D。
【点睛】识记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免疫的有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24.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在完成一个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要经过的神经元越多完成反射的时间越长
B. 若用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C.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D.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荷的移动方向相一致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详解】A、在完成一个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要经过的神经元越多,突触也就越多,时间上的延搁也越多,因而完成反射需要的时间就越长,A正确;
B、若用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只不过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反应不属于反射,B正确;
C、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C正确;
D、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反,与膜内电荷的移动方向相一致,D错误。
故选:D。
2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热增多
B. 大量出汗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量增加
C. 进食后不久,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的分泌增加
D. 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乳酸增加,pH值下降不明显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
【详解】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细胞代谢,产热增多,A项正确;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B项错误;进食后不久,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下降,C项正确;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乳酸增加,但由于血浆内缓冲对的存在,pH值下降不明显,D项正确。
【点睛】乳酸进入血浆后,会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和乳酸钠,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通过呼吸作用排出,最终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
26.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可表示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 b可表示温度,当人持续39℃高烧时,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 c表示体液调节,参与其调节的信号分子就是各种激素
D. 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温度、酸碱度(pH)和渗透压)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分析题图:题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分析可知a和b分别为温度和渗透压(或渗透压和温度),c表示体液调节。
【详解】A、a可表示渗透压,研究表明血浆中水约占90%,无机盐约占1%,蛋白质约占7~9%,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正确;
B、b可表示温度,当人持续39℃高烧时,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错误;
C、c表示体液调节,参与其调节的信号分子主要是各种激素(除了激素外,还有其他信号分子,如二氧化碳等),C错误;
D、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不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D错误。
故选:A。
2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改造后的黄河河道岸边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 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一般略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D.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指的是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到的潜在调节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科学家一般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需要指出的是,直到近几十年来,人类才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详解】据分析可知,改造后的黄河河道岸边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错误;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正确;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一般明显小于它的间接价值,C错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指的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潜在价值、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的区别,再根据题意作答。
28.下列关于生态学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B.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基础是正反馈调节
C. 人工生态瓶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应适当的补充光照
D. 群落的结构包括时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分布型是其主要特征
【答案】C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生物学概念,采用逐项分析和排除的方法综合作答.
注意,生态瓶制作要求如下:
1、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
2、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瓶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3、生态瓶的材料必须透明;
4、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5、生态瓶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
6、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
【详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A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基础是负反馈,B错误;人工生态瓶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应适当的补充光照和食物,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错误;综上所述,选C项。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明确种群的作用;识记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识记群落的结构,再结合选项准确分析。
29.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 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 复合菌剂中的农药降解菌对农药的分解有助于生态保护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详解】A. 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
B. 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错误;
C. 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正确;
D. 复合菌剂中的农药降解菌可降解农药残留,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有助于生态保护,D正确。
30.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B. 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D. 土壤小动物因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所以不能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出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对有害生物我们要适当降低K值,而对珍惜动物的保护则需要提高环境容纳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提高珍惜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人工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均会受人类的影响。
【详解】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A正确;
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为的干扰,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
人工群落在人的干预下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C正确;
土壤中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强,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
3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是
A. 自然资源的危机 B. 加剧了环境污染
C. 耕地退化,土地资源丧失 D. 火山爆发、地震灾害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口增长过快,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危机,A项错误;
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B项错误;
人口增长,导致非农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进而引发耕地退化,土地资源丧失,C项错误;
火山爆发、地震灾害,均属于自然灾害,与人口增长无关,D项正确。
32.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
A. 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 B. 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
C. 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 D. 生态系统的成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详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无关,只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A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与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无关,B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与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无关,C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而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正确。
【点睛】关键: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33.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正确的叙述是
A. 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
B. 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
C.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D.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详解】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来自生物和无机环境,A错误;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够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称为行为信息,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C错误;防治害虫的方法有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如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
34.在“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的活动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2,4—D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激素,属于生长素的一种
B.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溶液的浓度
C. 用根的数目和长度作为观测指标
D. 2,4—D对根生长的作用如何应与蒸馏水组进行对照
【答案】A
【解析】
【分析】
探究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2,4-D的浓度,因变量是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生根总长度或平均长度,而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2,4-D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的设置要遵循等量性原则。
【详解】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不是天然的植物激素,A错误;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溶液的浓度,B正确;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生根总长度或平均长度,C正确;该实验的蒸馏水组为对照组,与之相比可以判断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根生长的作用是促进还是抑制,D正确。
3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某种鱼成年个体分布在水体的底层,幼年个体分布在水体上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布特征
A. 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群密度除了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有关以外,还与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等相关;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垂直分布特点,因而对光能的利用率要显著高于农田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详解】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影响大熊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所以①描述正确;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生物的种类增多,物种丰富度增加,②正确;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低于森林生态系统, ③错误;④描述的某种鱼类的分布,是关于种群密度的相关内容,而非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布特征,故错误;综上所述,只有①②正确,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36.玉米是世界上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玉米中的细菌BT基因能表达一种毒蛋白,这种毒蛋白能有效杀死玉米螟(一种农业害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BT基因在基因工程中称为_________。在基因表达载体中,除了要有BT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和______。若将BT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_________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其导入玉米细胞并将其插入到玉米细胞中的染色体上。
(2)PCR是利用__________ 的原理,在利用PCR技术扩增BT基因时,需要提供模板、原料、引物、______等条件,将模板DNA加热至90〜95℃ 的目的是__________。
(3)BT基因与载体结合过程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若某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请画出目的基因被限制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_______。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两端碱基序列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专一性要求,定性地检测BT基因的“表达”产物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为了防止抗虫玉米通过花粉传播带来的生态学问题,科研小组考虑将抗虫基因导入到玉米根尖细胞的__________中以防止基因污染,同时在大规模种植的抗虫玉米田中设置一个或多个避难所种植普通玉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目的基因 (2). 标记基因 (3). T-DNA (4). DNA双链复制 (5). 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6). 使BT基因(受热后)解开为单链 (7). (8). 没有 (9). 抗原-抗体杂交 (10). 线粒体 (11). 延缓抗毒蛋白的玉米螟出现(或减缓害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解析】
【分析】
1、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2、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3、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①过程: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②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
③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开始;
(2)终止子在基因的尾端,它控制着转录的结束;
(3)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
【详解】(1)根据题干意思,BT基因为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若将BT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其导入玉米细胞并将其插入到玉米细胞中的染色体上。
(2)PCR是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利用PCR技术扩增BT基因时,需要提供模板、原料、引物、耐高温Taq酶等条件,将模板DNA加热至90〜95℃ 的目的是解旋即使BT基因(受热后)解开为单链。
(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目的基因被限制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为,DNA连接酶作用位点是磷酸二酯键,故没有专一性,定性地检测BT基因的“表达”产物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
(4)为了防止抗虫玉米通过花粉传播带来的生态学问题,科研小组考虑将抗虫基因导入到玉米根尖细胞的线粒体中以防止基因污染,同时在大规模种植的抗虫玉米田中设置一个或多个避难所种植普通玉米,目的是延缓抗毒蛋白的玉米螟出现(或减缓害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工具、操作步骤及应用,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解答,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7.如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步骤①是_____________,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步骤②采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中文名称),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其中步骤⑤是________过程。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新的杂种植株,这项研究对于培养作物新品种的重大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去除细胞壁 (2). 酶解法 (3). 聚乙二醇 (4). 诱导(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5). 植物组织培养 (6). 再分化 (7).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8). 不遵循 (9). 只有在生物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而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不属于有性生殖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去掉细胞壁获取原生质体的过程;②表示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③表示再生出新细胞壁的过程;④表示脱分化过程;⑤表示再分化过程。
【详解】(1)步骤①是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常用酶解法壁,即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2)步骤②是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常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PEG),其目的是诱导(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3)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步骤⑤相当于再分化过程。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新的杂种植株,这项研究对于培养作物新品种的重大意义在于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以实现跨物种间基因交流。
(5)只有在生物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而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不属于有性生殖。
【点睛】本题结合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具体过程及意义,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步骤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38.下列是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
(1)过程①为________________。过程①和②得到的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体1与抗体2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两者的空间结构是否相同?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④要用到的主要酶是___________。
(4)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融合 (2). 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 (3).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4). 不同 (5). 抗体2形成过程没有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抗体1形成过程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6). 逆转录酶(或者 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 (7). 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细胞A表示效应B细胞,细胞Y表示杂交瘤细胞,①过程表示动物细胞融合,②过程动物细胞培养,③过程提取信使RNA,④过程表示逆转录,⑤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⑥表示导入受体细胞.
【详解】(1)过程①为效应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细胞融合过程。过程①和②得到的细胞具有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的特点,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2)由于抗体2形成过程没有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抗体1形成过程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故抗体1和抗体2的空间结构有所不同。
(3)过程④为逆转录过程,故要用到的主要酶是逆转录酶(或DNA聚合酶)。
(4)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点睛】该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基因工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39.下图为某转基因奶牛的培育过程,①~⑨为不同的过程,a-d为胚胎的不同结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③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所用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过程⑦为体外受精,过程⑤要得到较多的卵母细胞,通常需要用_________激素处理良种奶牛,过程⑥得到的精子在受精前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处理。
(3)过程⑧常用的培养液成分一般包括无机盐和有机盐类、还需添加_______、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以及____________等物质。若对该过程得到的胚胎的[ ]__________进行均等切割,将会得到多头同种基因型的转基因奶牛。
(4)为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奶牛,应将抗原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的__________上;一般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探针对目的基因检测。
【答案】 (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或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 促性腺 (3). 获能 (4). 激素 (5). 动物血清 (6). b内细胞团 (7). 染色体(DNA) (8). 放射性同位素等标记的目的基因
【解析】
【分析】
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转化是指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对囊胚阶段的胚胎分割时,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
受精作用的过程包括
一、准备阶段:
⑴精子获能
⑵卵子发育到MⅡ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二、受精阶段:
⑴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
⑵精子进入卵细胞膜:卵细胞膜反应
【详解】(1)过程③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所用的工具酶是DNA连接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若过程⑦为体外受精,过程⑤要得到较多的卵母细胞,通常需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良种奶牛,过程⑥得到的精子在受精前需要进行获能的处理。
(3)过程⑧为早期胚胎培养过程,常用的培养液成分一般包括无机盐和有机盐类、还需添加激素、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以及动物血清等物质。若对该过程得到的胚胎的[ b ]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切割,将会得到多头同种基因型的转基因奶牛。
(4)为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奶牛,应将抗原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的DNA上;一般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等标记的目的基因作为探针对目的基因检测。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胚胎培养和胚胎工程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综合考查了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从课本材料中获取关键的生物学信息,并能综合应用,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生物学问题。
40.回答下列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
(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2)在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中,人、畜粪便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主要符合__________原理;连年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病虫害增加主要违反了__________原理。
(3)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应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____________,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4)“猪—沼—果”是我国一种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该生态农业中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填“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该生态农业模式能实现能量的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2). 物质循环再生 (3). 物种多样性 (4). 人类的干扰 (5). 群落 (6). 多级利用(多途径利用)
【解析】
【分析】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详解】(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环境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等特点。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人畜粪便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主要符合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在同一块农田中连年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病虫害增加主要违反了物种多样性原理.
(3)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应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4)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群落;“猪——沼——果”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该生态农业模式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多途径利用)。
(仙游市一中、莆田二中、莆田四中、莆田五中、莆田六中)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
A. 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B. 湖泊受到污染,导致鱼死亡使鱼类数量减少,鱼的死亡会使污染加重
C. 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
D.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
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
【详解】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该反应属于正反馈调节。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A错误;湖泊受到污染,导致鱼死亡使鱼数量减少,鱼的死亡会使湖泊污染加重属于正反馈调节,B正确;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属于负反馈调节,C错误;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B。
2.DNA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中一段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终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以下关于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疫苗能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DNA作为抗原物质
B. 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后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将变长
C. DNA疫苗在人体内直接表达为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D. 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知,该疫苗是由基因制成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属于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判断选项。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基因本身不是抗原,基因的表达的产物才是抗原,A错误;
该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后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B错误;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疫苗基因的表达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属于抗原,C错误;
该疫苗的本质是基因,抗原是基因表达的产物,所以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D正确。
3.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而植物的向光性不能
B. 生长素既可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又可直接参与代谢
C. 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外界的单向刺激(如单侧光照、重力)引起的
D. 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的推论是生长素在背光侧的分布比向光侧多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的一种,它与酶、动物激素一样都属于微量高效物质,主要对细胞代谢其调节作用。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详解】植物的向光性中,向光侧和背光侧均为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顶端优势为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根的向地性中,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B错误;植物生长素的横向运输都由外界的单向刺激(如单侧光照、重力)引起的,C错误;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的推论是尖端产生的某种刺激(物质)在背光侧的分布比向光侧多,D错误。
4.生物学家从小鼠脾脏分离纯化出B细胞、T细胞,并探究淋巴细胞经抗原诱导刺激后产生抗体的情况,实验及检测结果见下表。若要证明T细胞有促进B细胞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能力,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培养细胞
抗原
抗体
①B细胞
加入
极少
②T细胞
加入
不产生
③B细胞+T细胞
不加入
不产生
④B细胞+T细胞
加入
产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能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可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来,T细胞有促进B细胞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作用。
【详解】由题意要探究淋巴细胞经抗原诱导刺激后产生抗体的情况,要证明T细胞有促进B细胞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能力,故应设置三组实验,每组都应加入抗原,加入抗原才能引发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第一组应只加入B淋巴细胞,不加入T淋巴细胞,观察B淋巴细胞单独产生抗体的量;第二组应只加入T淋巴细胞,不加入B淋巴细胞,观察T淋巴细胞能不能产生抗体;第三组应同时加入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与第一、第二组实验比较,观察T淋巴细胞的促进效应,故实验组合是①②④,A、C、D错误,B正确。
【点睛】T淋巴细胞的作用是:参与体液免疫过程,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参与细胞免疫过程,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释放抗原。
5.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正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1所示,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一段时间后,图1所示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弯向光源生长
B. 若图1中茎的背光侧的生长素的浓度为m,则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p的范围是0 C. 图2曲线上HC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D. 若把图1装置放回地球,同时去掉光源,一段时间后,若植物茎的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q的范围是m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1可预测植物将朝光源方向生长;图2中则表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O~C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其中H点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最好,C~D浓度的生长素则会抑制植物生长。
【详解】光照会使生长素向背光侧分布增加,因此使得植物偏向光源处生长,A选项正确;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横向运输为主动转运,则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会低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若图1中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0 【点睛】植物受到重力作用时,其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茎的生长具有背地性的特点,将植物横放在地球上时,植物的茎中的生长素会向向地侧运输,使得向地侧的生长速度高于背地侧,从而使得植物的茎背地生长。
6.某国为了防止在战争中敌方使用生物武器,对所有参战人员都接种了天花病毒疫苗,以提高免疫能力。以下关于该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B. T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 能形成记忆细胞,再遇到天花病毒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
D. 该免疫属细胞免疫,无体液免疫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二次免疫过程中记忆细胞的产生。
【详解】A、接种天花病毒疫苗使得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正确;
B、吞噬细胞呈递可以给T细胞,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正确;
C、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再遇到天花病毒时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正确;
D、接种天花病毒疫苗使得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错误。
故选D。
【点睛】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
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
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吞噬细胞参与第二道防线以及第三道防线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起呈递抗原的作用,在细胞免疫中会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7.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B.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
C. 高山植物群落因海拔高度而呈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D. 水生群落因光的穿透、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而分层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详解】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A正确;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B正确;
高山植物群落因海拔高度而呈现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
水生群落因光的穿透、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而分层,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掌握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识记群落的空间结构,明确森林植物、海洋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而高山植物群落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 O2、CO2、血红蛋白、H+
B. 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载体
C. 钠-钾泵、Ca2+、H2O、胰岛素受体
D. Na+、葡萄糖、乙酰胆碱
【答案】D
【解析】
【详解】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凡是位于这些细胞外液中的都属于内环境,血红蛋白是位于红细胞中的,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过氧化氢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钠-钾泵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Na+、葡萄糖可以位于血浆中,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组织液中,都属于内环境,D正确。
点睛:凡是位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如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细胞分泌的产物激素、抗体等,而位于细胞内和消化道内的不属于内环境。
9.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如果一个方格内的酵母菌过多,可以采用稀释后再计数的办法
B. 实验过程中,酵母菌数量是自变量,时间是无关变量
C. 制片时,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
D. 计数时,不必等到酵母菌细胞沉到计数室底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在营养物质和生活空间充裕的条件下,酵母菌呈“J”型曲线生长;在体积恒定、营养物质一定的条件下,酵母菌呈“S”型曲线生长;但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多,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且生活空间恒定,种内斗争加剧,所以会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培养后期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由于大量繁殖,数目太多,不易计数,所以应稀释.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所以吸取时要将培养瓶轻轻震荡。
【详解】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不能直接向计数室滴加蒸馏水稀释,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应稀释后再计数,A正确;实验过程中,酵母菌数量是因变量,时间是自变量,B错误;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C错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所以吸取时要将培养瓶轻轻震荡摇匀后取样,D错误。
【点睛】熟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如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 若种群的增长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
D. 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分析图示可知,c是种群密度,a是性别比例,b是年龄组成,年龄组成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两个因素。
【详解】分析概念图可知,c表示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正确。
B,种群密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种群的数量,注意是一定时期。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要研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其他数量特征。错误。
C,若种群的增长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正确。
D,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等,图中所示的是种群的数量特征,正确。
本题要选择的是叙述错误的选项,故本题选B。
【点睛】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与迁出率和迁入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1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估算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大小
B. 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C. 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D.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答案】C
【解析】
估算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但不能即刻确定种群密度大小,A错误;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种内斗争,B错误;捕食和竞争等关系能制约相应物种数量的消长,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C正确;样方法通常用于调查群落中植物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则通常用于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D错误。
12.下列不能识别抗原的是
A. 浆细胞 B. 效应T细胞
C. 记忆细胞 D. 吞噬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能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浆细胞;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物质:抗体.
【详解】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和吞噬细胞都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而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故选A项。
【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功能,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13.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 与草地生态系统相比,常绿阔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
C. 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土壤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D. 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过度砍伐的群落演替从草丛开始,属于次生演替,即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种类数逐渐增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据此答题。
【详解】该地是因为过度砍伐造成的森林破坏,所以土壤没变,土壤中会留下原来植物的种子和根系,所以其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A正确;
与草丛相比,常绿阔叶林为分层现象较为复杂,原因是常绿阔叶林垂直结构明显,可为动物提供各种栖息场所和食物资源,B正确;
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土壤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C正确;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丰富度也会变化,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相关知识,包括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的空间结构,明确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影响因素,明确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4.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变态发育有重要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玻璃缸编号
1号
2号
3号
步骤1
2 000mL河水和适量的新鲜水草
步骤2
?
步骤3
甲状腺激素5mg
甲状腺抑制剂5mg
不作处理
步骤4
每天换1次,并向1号和2号分别加人甲状腺激素5 mg,甲状腺抑制剂5 mg,测量蝌蚪的体长,观察前后肢和尾的变化情况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步骤3所进行的各种处理
B. 步骤2中应放入数量相等且适量的生长状态一致的蝌蚪
C. 预测蝌蚪发生变态发育所需时间最短的是1号缸中的蝌蚪
D. 甲状腺激素通过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而影响蝌蚪的变态发育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变态发育有重要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步骤3所进行的各种处理,A项正确;
蝌蚪的数量、生长状态等属于无关变量,所以步骤2中应放入数量相等且适量的生长状态一致的蝌蚪,B项正确;
由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所以预测蝌蚪发生变态发育所需时间最短的是添加甲状腺激素的1号缸中的蝌蚪,C项正确;
本实验不能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理,D项错误。
15.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木兰溪中的所有鱼
③某公园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金石山上的全部生物
A. ②④③ B. ②③④ C. ①④③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详解】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属于一个种群;木兰溪中的所有鱼,包含多种鱼类,是多个种群,不是群落;某公园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为一个生态系统;金石山上的全部生物是一个群落,故符合题意的是C项,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要求学生要理解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定义,并学会区分这三者之间的不同.
16.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应速度比体液调节迅速
B. 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主要是激素,其需经体液的运输
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所有动物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过程均需靶细胞特异性受体的参与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详解】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迅速,A正确;
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主要是激素,还有组织胺、二氧化碳等调节因子,B正确;
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但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C错误;
神经递质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激素也需要与靶细胞上特异性的受体结合,D正确。
17. 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产者获得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 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数量、贮存的能量、积累的有机物均不断增多
C. 在食物和空间充裕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D.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生产者获得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A正确。
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数量、贮存的能量、积累的有机物不一定增多,与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有关,如果生态系统的物种增多,则有机物增多,反之减少,B错误。
在食物和空间充裕,没有敌害,气候适宜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C错误。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种群数量变化和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8.下列关于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B. 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会加强
C. 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但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只有抗利尿激素一种激素参与调节
D. 夏季炎热环境,正常机体会大量排汗,此时其体内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对低温的调节:低温→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立毛肌收缩、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同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体内物质氧化加快,产热增多.
人体对高温的调节:高温→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立毛肌舒张,皮肤表层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散热增加.
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均位于下丘脑,均为神经-体液调节过程,且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等均会参与体温调节过程,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抗利尿激素、盐皮质激素、醛固酮等均会参与。
【详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A错误;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因此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B正确;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也有多种激素参与,如抗利尿激素、盐皮质激素、醛固酮等,C错误;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 ℃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错误;综上所述,选B项。
19.关于“稳态”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在分子水平,有基因表达的稳态 B. 在细胞水平,有细胞环境的稳态
C. 在个体水平,有性别比例的稳态 D. 在种群水平,有数量消长的稳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
稳态在分子水平、个体水平、种群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都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来维持的。
【详解】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生命活动,根本上都是由基因控制的,这需要在分子水平,有基因表达的稳态保持,A正确;在细胞水平上,完整的细胞需要其内部保持稳态才能完成其正常的生命活动,B正确;个体水平上,如人体内环境稳态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来维持的,性别比例的稳态是种群水平上的稳态,C错误;在种群水平上,由于存在捕食和被捕时之间的负反馈调节,种群数量常常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而呈现稳态现象,D正确。
【点睛】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6)分子水、个体水平、种群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稳态主要都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的。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
B.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全部沿着食物链流动
C. 物质循环只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有关
D. 虫媒花通过鲜艳的色彩和香甜的气味等物理信息吸引昆虫为其传粉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2)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如硝化细菌;
(3)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还有少数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如蚯蚓、屎壳郎等。
2、 物质循环是指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如硝化细菌、蓝藻,A正确;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占各营养级能量10%-20%,B错误;物质循环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有关,C错误;花的鲜艳的色彩属于物理信息,而香甜的气味则属于化学信息,D错误。
故选A。
21. 下列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植物没有神经和免疫系统,因此植物生命活动只受激素调节
B. 植物激素可调节基因组的表达,如赤霉素可促进大麦种子合成α-淀粉酶
C. 顶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快,使植物产生顶端优势
D.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体内生长素极性运输将不能进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植物没有神经和免疫系统,因此植物生命活动受激素和环境因素等调节,A错误;
植物激素可调节基因组的表达,如赤霉素可促进大麦种子合成α-淀粉酶,B正确;
顶芽处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生长,产生顶端优势,C错误;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体内生长素极性运输不受影响,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2.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d两点分別为电表①和电表②两电极的中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刺激c点,若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
B. 刺激c点,电表①偏转一次,电表②偏转两次
C. 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 刺激a点,电表①不会发生偏转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有利于提升学生获取图示信息、利用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反射弧结构特点可知,兴奋在上图所示结构的传导方向是a→b→c→d→e。
【详解】刺激c点,若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A正确。
刺激c点,兴奋不能向左经突触传递到a神经元,电表①不偏转;兴奋向右传导到电表②左侧电极,此处膜电位变成外负内正,而此时右侧电极处是外正内负,电表中又一次电流通过,指针偏转一次;当兴奋传导到右侧电极时,同理分析,指针又反向偏转一次,所以偏转两次,B错误。
兴奋由c传导到e时,经过突触结构,在通过前膜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在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C正确。
刺激a点,兴奋同时传导到电表①两极位置,电极处膜电位同时变为外负内正,两极电位相同,电流表中没有电流通过,指针不会发生偏转,D正确。
【点睛】抓住兴奋传导的方向、电流表电极部位的电位变化、电流从正电位流向负电位方向流动等关键问题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23.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B. 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C.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D. 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不进入突触后膜。
【详解】神经递质分为兴奋型递质和抑制型递质,其中兴奋型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含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而抑制型递质不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A错误;
神经递质不进入突触后膜,而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传递信息,B错误;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激素只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但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C错误;
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正确。
故选D。
【点睛】识记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免疫的有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24.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在完成一个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要经过的神经元越多完成反射的时间越长
B. 若用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C.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D.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荷的移动方向相一致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详解】A、在完成一个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要经过的神经元越多,突触也就越多,时间上的延搁也越多,因而完成反射需要的时间就越长,A正确;
B、若用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只不过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反应不属于反射,B正确;
C、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C正确;
D、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反,与膜内电荷的移动方向相一致,D错误。
故选:D。
2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热增多
B. 大量出汗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量增加
C. 进食后不久,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的分泌增加
D. 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乳酸增加,pH值下降不明显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
【详解】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细胞代谢,产热增多,A项正确;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B项错误;进食后不久,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下降,C项正确;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乳酸增加,但由于血浆内缓冲对的存在,pH值下降不明显,D项正确。
【点睛】乳酸进入血浆后,会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和乳酸钠,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通过呼吸作用排出,最终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
26.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可表示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 b可表示温度,当人持续39℃高烧时,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 c表示体液调节,参与其调节的信号分子就是各种激素
D. 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温度、酸碱度(pH)和渗透压)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分析题图:题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分析可知a和b分别为温度和渗透压(或渗透压和温度),c表示体液调节。
【详解】A、a可表示渗透压,研究表明血浆中水约占90%,无机盐约占1%,蛋白质约占7~9%,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正确;
B、b可表示温度,当人持续39℃高烧时,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错误;
C、c表示体液调节,参与其调节的信号分子主要是各种激素(除了激素外,还有其他信号分子,如二氧化碳等),C错误;
D、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不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D错误。
故选:A。
2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改造后的黄河河道岸边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 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一般略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D.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指的是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到的潜在调节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科学家一般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需要指出的是,直到近几十年来,人类才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详解】据分析可知,改造后的黄河河道岸边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错误;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正确;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一般明显小于它的间接价值,C错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指的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潜在价值、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的区别,再根据题意作答。
28.下列关于生态学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B.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基础是正反馈调节
C. 人工生态瓶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应适当的补充光照
D. 群落的结构包括时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分布型是其主要特征
【答案】C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生物学概念,采用逐项分析和排除的方法综合作答.
注意,生态瓶制作要求如下:
1、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
2、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瓶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3、生态瓶的材料必须透明;
4、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5、生态瓶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
6、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
【详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A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基础是负反馈,B错误;人工生态瓶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应适当的补充光照和食物,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错误;综上所述,选C项。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明确种群的作用;识记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识记群落的结构,再结合选项准确分析。
29.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 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 复合菌剂中的农药降解菌对农药的分解有助于生态保护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详解】A. 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
B. 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错误;
C. 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正确;
D. 复合菌剂中的农药降解菌可降解农药残留,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有助于生态保护,D正确。
30.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B. 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D. 土壤小动物因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所以不能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出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对有害生物我们要适当降低K值,而对珍惜动物的保护则需要提高环境容纳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提高珍惜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人工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均会受人类的影响。
【详解】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A正确;
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为的干扰,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
人工群落在人的干预下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C正确;
土壤中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强,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
3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是
A. 自然资源的危机 B. 加剧了环境污染
C. 耕地退化,土地资源丧失 D. 火山爆发、地震灾害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口增长过快,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危机,A项错误;
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B项错误;
人口增长,导致非农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进而引发耕地退化,土地资源丧失,C项错误;
火山爆发、地震灾害,均属于自然灾害,与人口增长无关,D项正确。
32.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
A. 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 B. 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
C. 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 D. 生态系统的成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详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无关,只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A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与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无关,B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与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无关,C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而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正确。
【点睛】关键: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33.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正确的叙述是
A. 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
B. 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
C.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D.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详解】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来自生物和无机环境,A错误;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够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称为行为信息,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C错误;防治害虫的方法有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如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
34.在“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的活动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2,4—D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激素,属于生长素的一种
B.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溶液的浓度
C. 用根的数目和长度作为观测指标
D. 2,4—D对根生长的作用如何应与蒸馏水组进行对照
【答案】A
【解析】
【分析】
探究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2,4-D的浓度,因变量是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生根总长度或平均长度,而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2,4-D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的设置要遵循等量性原则。
【详解】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不是天然的植物激素,A错误;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溶液的浓度,B正确;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生根总长度或平均长度,C正确;该实验的蒸馏水组为对照组,与之相比可以判断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根生长的作用是促进还是抑制,D正确。
3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某种鱼成年个体分布在水体的底层,幼年个体分布在水体上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布特征
A. 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群密度除了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有关以外,还与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等相关;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垂直分布特点,因而对光能的利用率要显著高于农田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详解】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影响大熊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所以①描述正确;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生物的种类增多,物种丰富度增加,②正确;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低于森林生态系统, ③错误;④描述的某种鱼类的分布,是关于种群密度的相关内容,而非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布特征,故错误;综上所述,只有①②正确,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36.玉米是世界上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玉米中的细菌BT基因能表达一种毒蛋白,这种毒蛋白能有效杀死玉米螟(一种农业害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BT基因在基因工程中称为_________。在基因表达载体中,除了要有BT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和______。若将BT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_________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其导入玉米细胞并将其插入到玉米细胞中的染色体上。
(2)PCR是利用__________ 的原理,在利用PCR技术扩增BT基因时,需要提供模板、原料、引物、______等条件,将模板DNA加热至90〜95℃ 的目的是__________。
(3)BT基因与载体结合过程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若某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请画出目的基因被限制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_______。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两端碱基序列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专一性要求,定性地检测BT基因的“表达”产物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为了防止抗虫玉米通过花粉传播带来的生态学问题,科研小组考虑将抗虫基因导入到玉米根尖细胞的__________中以防止基因污染,同时在大规模种植的抗虫玉米田中设置一个或多个避难所种植普通玉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目的基因 (2). 标记基因 (3). T-DNA (4). DNA双链复制 (5). 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6). 使BT基因(受热后)解开为单链 (7). (8). 没有 (9). 抗原-抗体杂交 (10). 线粒体 (11). 延缓抗毒蛋白的玉米螟出现(或减缓害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解析】
【分析】
1、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2、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3、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①过程: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②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
③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开始;
(2)终止子在基因的尾端,它控制着转录的结束;
(3)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
【详解】(1)根据题干意思,BT基因为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若将BT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其导入玉米细胞并将其插入到玉米细胞中的染色体上。
(2)PCR是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利用PCR技术扩增BT基因时,需要提供模板、原料、引物、耐高温Taq酶等条件,将模板DNA加热至90〜95℃ 的目的是解旋即使BT基因(受热后)解开为单链。
(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目的基因被限制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为,DNA连接酶作用位点是磷酸二酯键,故没有专一性,定性地检测BT基因的“表达”产物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
(4)为了防止抗虫玉米通过花粉传播带来的生态学问题,科研小组考虑将抗虫基因导入到玉米根尖细胞的线粒体中以防止基因污染,同时在大规模种植的抗虫玉米田中设置一个或多个避难所种植普通玉米,目的是延缓抗毒蛋白的玉米螟出现(或减缓害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工具、操作步骤及应用,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解答,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7.如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步骤①是_____________,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步骤②采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中文名称),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其中步骤⑤是________过程。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新的杂种植株,这项研究对于培养作物新品种的重大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去除细胞壁 (2). 酶解法 (3). 聚乙二醇 (4). 诱导(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5). 植物组织培养 (6). 再分化 (7).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8). 不遵循 (9). 只有在生物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而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不属于有性生殖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去掉细胞壁获取原生质体的过程;②表示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③表示再生出新细胞壁的过程;④表示脱分化过程;⑤表示再分化过程。
【详解】(1)步骤①是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常用酶解法壁,即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2)步骤②是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常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PEG),其目的是诱导(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3)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步骤⑤相当于再分化过程。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新的杂种植株,这项研究对于培养作物新品种的重大意义在于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以实现跨物种间基因交流。
(5)只有在生物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而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不属于有性生殖。
【点睛】本题结合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具体过程及意义,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步骤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38.下列是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
(1)过程①为________________。过程①和②得到的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体1与抗体2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两者的空间结构是否相同?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④要用到的主要酶是___________。
(4)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融合 (2). 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 (3).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4). 不同 (5). 抗体2形成过程没有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抗体1形成过程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6). 逆转录酶(或者 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 (7). 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细胞A表示效应B细胞,细胞Y表示杂交瘤细胞,①过程表示动物细胞融合,②过程动物细胞培养,③过程提取信使RNA,④过程表示逆转录,⑤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⑥表示导入受体细胞.
【详解】(1)过程①为效应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细胞融合过程。过程①和②得到的细胞具有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的特点,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2)由于抗体2形成过程没有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抗体1形成过程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故抗体1和抗体2的空间结构有所不同。
(3)过程④为逆转录过程,故要用到的主要酶是逆转录酶(或DNA聚合酶)。
(4)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点睛】该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基因工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39.下图为某转基因奶牛的培育过程,①~⑨为不同的过程,a-d为胚胎的不同结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③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所用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过程⑦为体外受精,过程⑤要得到较多的卵母细胞,通常需要用_________激素处理良种奶牛,过程⑥得到的精子在受精前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处理。
(3)过程⑧常用的培养液成分一般包括无机盐和有机盐类、还需添加_______、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以及____________等物质。若对该过程得到的胚胎的[ ]__________进行均等切割,将会得到多头同种基因型的转基因奶牛。
(4)为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奶牛,应将抗原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的__________上;一般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探针对目的基因检测。
【答案】 (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或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 促性腺 (3). 获能 (4). 激素 (5). 动物血清 (6). b内细胞团 (7). 染色体(DNA) (8). 放射性同位素等标记的目的基因
【解析】
【分析】
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转化是指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对囊胚阶段的胚胎分割时,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
受精作用的过程包括
一、准备阶段:
⑴精子获能
⑵卵子发育到MⅡ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二、受精阶段:
⑴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
⑵精子进入卵细胞膜:卵细胞膜反应
【详解】(1)过程③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所用的工具酶是DNA连接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若过程⑦为体外受精,过程⑤要得到较多的卵母细胞,通常需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良种奶牛,过程⑥得到的精子在受精前需要进行获能的处理。
(3)过程⑧为早期胚胎培养过程,常用的培养液成分一般包括无机盐和有机盐类、还需添加激素、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以及动物血清等物质。若对该过程得到的胚胎的[ b ]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切割,将会得到多头同种基因型的转基因奶牛。
(4)为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奶牛,应将抗原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的DNA上;一般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等标记的目的基因作为探针对目的基因检测。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胚胎培养和胚胎工程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综合考查了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从课本材料中获取关键的生物学信息,并能综合应用,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生物学问题。
40.回答下列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
(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2)在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中,人、畜粪便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主要符合__________原理;连年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病虫害增加主要违反了__________原理。
(3)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应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____________,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4)“猪—沼—果”是我国一种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该生态农业中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填“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该生态农业模式能实现能量的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2). 物质循环再生 (3). 物种多样性 (4). 人类的干扰 (5). 群落 (6). 多级利用(多途径利用)
【解析】
【分析】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详解】(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环境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等特点。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人畜粪便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主要符合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在同一块农田中连年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病虫害增加主要违反了物种多样性原理.
(3)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应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4)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群落;“猪——沼——果”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该生态农业模式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多途径利用)。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