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案设计,共3页。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多种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知识与技能: 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里加盐能增加浮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玩中学”的探究乐趣,并产生课后继续研究相关问题的兴趣;
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历探究,找到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课时建议:建议根据课堂活动实际情况,用1-2教时完成本活动设计。
器材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水槽、水杯、橡皮泥(或铝箔)、泡沫板、生鸡蛋、土豆、食盐、回形针若干、灌水小药瓶、塑料“潜水艇”学具(配套学具箱中有)。
2、学生准备:水槽、水杯、橡皮泥(或铝箔)、泡沫板、硬币若干、生鸡蛋、土豆、食盐、小刀、“潜水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看到实验台上的物品了吧?大家会想,这些物品好熟悉呀,现在就请你们把它们轻轻放入水中!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情境,让学生先动起来,玩起来,在玩中发现问题。)
二、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的问题
1、你们有什么发现或有什么问题想问?
2、学生自主提出研究问题。
3、师生共同确定研究问题。
①整理问题。
②你们提出的问题都很重要,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一下全部研究出来,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如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好不好?三、探究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一)使橡皮泥浮起来的方法
1、提问:橡皮泥放入水中的时候是沉还是浮的?用什么样方法使它浮起来呢?
2、学生预想推测:(可以放在泡沫上;可以捏成船形;可以捏成半空心的球状……)3、你们想出来的这么多方法,很好。下面就请根据你们的想法设计实验,比一比谁能在最短时间内,使橡皮泥浮上来?浮上来之后,请你在橡皮泥上放回形针。在橡皮泥不沉的情况下,看看谁放的回形针最多?(此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浮力大小与增大的空间大小的关系,空间大受到浮力大,反之受到的浮力小。)4、学生实验(比赛开始)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记录卡)我想用什么办法使橡皮泥浮起来?(用图和文字描述探究过程)
浮上来后装了多少个回形针?
如果没浮起来是什么原因?(让学生自我反思、调整,再探究)
____班级____组 记录:_________ 年 月 日
5、学生边实验边完成实验记录卡。
6、交流实验结果,评出获胜者。(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各种方法的共同点,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回形针装得多的原因:改变形状、增大空间;空间越大,载重量越大)
(二)探究土豆和生鸡蛋在水中浮起来的方法
1、提问:橡皮泥可以捏成各种形状,使它空间变大。如果把土豆放入水里,怎么能使它浮起来呢?
2、学生预想、推测:(可以把土豆挖空……)
3、教师鼓励,让学生分组试一试。
4、学生分组活动、汇报。(此处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如学生的土豆挖成碗形且均匀,那放在水中会浮;也可能挖空后不均匀土豆灌水后还是下沉,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同样挖空会出现不同情况?该怎么办?指导学生意识到应该把挖空开口处密封住,才是真正减轻了土豆的重量。)
5、那如果想让生鸡蛋在水中浮起来该怎么办呢?(选择生鸡蛋,旨在激发学生新的认知矛盾,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维,新的科学探究又开始)
6、小组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设想。
7、介绍死海有关知识(播放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如果学生一时想不到,利用这一设计,引导学生探究;如果学生现想到加盐的方法,我们同样可以把这一资料作为联系生活实际加以应用。)
8、教师:往水里加盐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吗?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下面大家就自己模拟制作一个死海,看鸡蛋真的能浮起来吗?
9、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情况,相机进行指导)。
10、小组交流(认识到水中加盐能增加水的浮力)。
(三)探究物体沉浮的奥秘及其应用。
1、研究“怎样让沉在水中的小药水瓶浮起来”。
2、学生动手做。(把药水瓶中的水倒掉即可,但实际教学中可能出现,由于学生到掉的水有多有少,所以可能出现,浮、悬浮、沉三种可能。)
3、你的药瓶浮起来了吗?想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现象?(不同的现象说明,由于小瓶的重量改变不同,所以沉浮现象也不同。)
4、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应用,你知道是什么吗?(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释实际生活现象即“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5、让学生分组玩“潜水艇”,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
6、学生讨论、交流:潜水艇上浮和下沉的道理(引导学生说出潜水艇里面灌进空气,重量变轻,就会上浮;灌进水,重量变重,就会下沉即可)。
2、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物体沉浮的性质?(利用潜水艇原理,让学生突然领会到,生活中根据实际需要有时需要让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有时也需要让浮在水中的物体沉下去,从而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以及科学灵活地使用浮力知识来解决问题。此处可结合教材上面的图,如竹排、救生圈、救生衣、鱼鳔、鱼钩、鱼网上的铅坠、潜水艇、船等。学生一直在研究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4、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究有关浮力应用的知识。(课堂探究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通过课堂活动中捕捉学生新的问题激发并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更大的空间进行主动的科学探究。)
附 [板书设计]:
5、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沉在水中的物体 使它们浮起来的方法 为什么
橡皮泥 捏成空心球、碗形、船形、放在泡沫上……(图) 空间变大、增加浮力
土豆 挖成空心、加盐……(图) 空间大、重量变轻、浮力变大
生鸡蛋 在水中加(足够的)盐……(图) 浮力大变大
小药瓶 把水倒掉(图)…… 重量变轻
课后(自由研究)…… …… …… 课后反思 您对本课的意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评价,教学准备,教学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下册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