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2分类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57811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第五单元 排序和分类分类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5.2分类
班 级 | 四年级 | 科目 | 科学 | 教学时数 | 1/2课时 | ||
课 题 | 5.2分类 | ||||||
教 学 目 的 和 要 求 | 1、知道什么是分类和分类的意义。 2、能从提供的同类事物中发现共同特征,即相同或相似特征,并据此合并同类和排斥异类。 3、知道什么是多极二分法,并能用多极二分法给邮票及其他物体分类。 | ||||||
重 点 难 点 | 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 | ||||||
找物体的相同点 | |||||||
教 学 方 法 | 讨论法 | ||||||
教 具 | 图片 | ||||||
实践 活动 检 查 | 按照对东北虎分类的方法给教室里的同学分类,分析出你个人区别于其他同学的特征。。 | ||||||
板 书 设 计 |
5.2分类
| ||||||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 学生活动设计 | ||||||
一、 导入新课 1、谈话:我们去超市购物,发现超市工作人员将同类的东西摆在一起,便于人们方便寻找、比较。 2、讲述:像超市这样,把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特征的事物归于一类,这种做法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给水果分类,了解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1、观察P55水果图片,试着给它们分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分?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学生分组活动,尝试分类,把分类结果填写在活动记录上 3、汇报交流分类情况,并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评议分类情况。 4、小结: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和排序一样,分类也是整理各种科学资料的常用方法。通过分类,可以使信息或物品组合更加整齐、有序,也方便了人们的认识与使用。 (二)阅读资料,感知方法 1、谈话:科学家常常用分类的方法把许多信息或者事物有序地组织起来。 2、呈现动物群体形象图片,提问:你们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3、阅读资料:“科学及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 4、学生交流阅读收获 (1)科学家给生物分类的方法使逐渐发展、变化的。 (2)原来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人们寻求更加合理的分类方法。 (3)“双名法”是最常用的给生物分类的方法。 5、观察P59的分类情况 6、思考、讨论:通过分类活动,你了解到东北虎具有哪些明显而重要的共有特征和特有特征? 7、小结:分类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多地了解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对事物分门别类以后,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清晰易懂了。 三、拓展延伸 按照对东北虎分类的方法给教室里的同学分类,分析出你个人区别于其他同学的特征。
|
给水果分类填写活动记录 汇报交流
阅读资料
讨论思考
拓展 | ||||||
教学反思 |
| ||||||
| |||||||
| |||||||
| |||||||
| |||||||
| |||||||
小学苏教版第五单元 排序和分类排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第五单元 排序和分类排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分类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分类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排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排序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