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物质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OH===2Y+Cu(OH)2↓,则( )
A. X一定是Cu(NO3)2 B. X的式量比Y大
C. Y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 D. 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CO2+2NaOH===Na2CO3+H2O B. CaO+H2O===Ca(OH)2
C. 2NaOH+H2SO4===Na2SO4+2H2O D. AgNO3+HCl===AgCl↓+HNO3
3.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A. 偏低 B. 偏高 C. 不变 D. 无法判定
4.能将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区分开来的是( )
A. 碳酸钠溶液 B. 酚酞试剂 C. 石蕊试剂 D. 稀盐酸
5.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
A. 苹果汁:2.9~3.3 B. 葡萄汁:3.5~4.5
C. 牛奶:6.3~6.6 D. 鸡蛋清:7.6~8.0
6.将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A. 前者变大,后者变小 B. 前者变小,后者变大
C. 两者都变大 D. 两者都变小
7.向100 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测定有关数据,下列图像正确的是(横坐标为每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量)( )
A. B. C. D.
8.人体中一些体液的pH都处在一定的范围内,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胃液0.8~1.5 B. 唾液6.5~7.5 C. 尿液5.0~7.0 D. 血液7.35~7.45
9.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②用稀硫酸除铁锈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推理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则下列推理中结论正确的是( )
A. 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CuO不能与水反应,则CaO也不能与水反应
11.下物质所对应用途错误的是( )
A. 氧化钙:作干燥剂 B. 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 碳酸氢铵:作氮肥 D. 稀盐酸:除铁锈
1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检查装置气密性
二、填空题
13.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不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_______。
A.Ba(OH)2 B.Fe C.HCl D.FeCl2
14.氢氧化钠广泛应用于制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工业。
(1)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2)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________(填“减少”、“不变”、“增加”)。
(3)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氢氧化钠会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NaOH===“X”+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久存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适量的氢氧化钙,可以将生成的碳酸钠除去,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NaOH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实验时最好戴________。
15.如图所示,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B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的溶液(除酚酞外)溶质可能存在的几组情况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反应过程中,不断滴入稀硫酸的话,温度会如何变化?________。
16.醋酸(CH3COOH)是一种常见的酸,具有酸的通性。例如: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
(1)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一样,也是一种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请写出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________。
(2)醋酸与盐酸一样,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请写出醋酸与金属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是因为它在空气中不仅遇________而潮解,而且还能跟________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填下列序号)。
A.酚酞溶液 B.稀盐酸
C.澄清石灰水 D.pH试纸
三、实验与探究
18.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19.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_性。
[实验验证]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四、计算题
20.某化学活动小组用稀盐酸对赤铁矿中Fe2O3含量进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得到一黄色残液。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进行了处理,过滤该残液,取100 g滤液,向其中不断加入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
实验数据如下表:
(资料:FeCl3+3NaOH===Fe(OH)3↓+3NaCl)
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项,由反应式可以看出,X除了可以是Cu(NO3)2外,还可以其它可溶性铜盐,错误;B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2NaOH的相对质量小于Cu(OH)2的相对质量,可知X的相对质量大于2Y的相对质量,正确;C项,由于Y中含有1个Na+,所以Y中阴离子的化合价应为-1价,错误;D项,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错误。
2.【答案】C
【解析】A项,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错误;B项,氧化钙和水都为氧化物,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错误;C项,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为酸,而氢氧化钠为碱的反应,所以属于中和反应,正确;D项,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银和硝酸,其中硝酸银为盐,所以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错误。
3.【答案】D
【解析】润湿相当于稀释溶液。如果是中性溶液,润湿对结果无影响,如果是酸性溶液,润湿会使酸性减弱,从而pH变大,如果是碱性溶液,润湿会使碱性减弱,从而pH变小。
4.【答案】A
【解析】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石灰水为氢氧化钙溶液的俗称,两种物质都属于碱,其溶液因含相同的OH-,化学性质相似,但因金属离子的不同又表现出性质的差异,可利用这点区分两溶液。A项,烧碱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因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而不能发生反应;而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可生成碳酸钙沉淀而发生反应,且实验现象有明显不同,因此使用碳酸钠溶液可区分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正确;B项,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烧碱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碱性都可使酚酞变红,所以使用酚酞不能区分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错误;C项,石蕊试剂遇碱性溶液变蓝,烧碱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碱性都可使石蕊变蓝,所以使用石蕊不能区分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错误;D项,烧碱溶液与澄清石灰水都可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但反应都无明显现象,所以使用稀盐酸不能区分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错误。故选A。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判断物质酸碱性的能力。A项苹果汁显酸性;B项,葡萄汁显酸性;C项,牛奶显酸性;D项,鸡蛋清显碱性。故选D。
6.【答案】D
【解析】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水分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后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D。
7.【答案】D
【解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HCl+NaOH===NaCl+H2O,则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比值:36.5∶40,故可知。 A项,盐酸呈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呈碱性,pH大于7,向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pH由小于7逐渐到大于7,观察选项,错误;B项,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HCl+NaOH===NaCl+H2O,可知,50 g 4%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混合溶液的质量为150,故HCl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1.83%,错误;C项,向100 g 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100 g 4%氢氧化钠溶液时,二者完全反应,此时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而混合溶液的质量为200 g,故质量分数为2.93%,错误;D项,向100 g 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100 g 4%氢氧化钠溶液时,二者完全反应,此时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为2.93%,而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其质量分数变小,正确。
8.【答案】A
【解析】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1.pH=7,溶液呈中性,2.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3.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A项,胃液pH在0.8~1.5之间,pH<7,且最小,所以酸性最强,故选A。
9.【答案】A
【解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要抓住反应的物质为酸和碱。
10.【答案】A
【解析】B项,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C项,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D项,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跟水反应。
11.【答案】B
【解析】A项,氧化钙可与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正确;B项,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错误;C项,碳酸氢铵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正确;D项,稀盐酸可与氧化铁反应,用于除铁锈,正确。
12.【答案】B
【解析】A项,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取用的液体的用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要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中上部,正确;B项,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正确;C项,蒸发食盐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要外焰加热,正确;D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正确。
13.【答案】B
【解析】根据反应
可以看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时硫酸需要量大,则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时氢氧化钠会有剩余,所以混合后的溶液中会有NaOH和Na2SO4,在四个选项中Ba(OH)2会与Na2SO4反应而HCl以及FeCl2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铁不会与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反应,故答案为B。
14.【答案】(1)Na+ (2)增加 (3)Na2SiO3 (4)Ca(OH)2+Na2CO3===CaCO3↓+2NaOH (5)防护眼镜
【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
(2)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发生潮解,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质量会增加。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2NaOH===X+H2O,反应物中硅、氧、钠、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硅、氧、钠、氢原子个数分别为0、1、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硅原子、2个钠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2SiO3。
(4)氢氧化钙与变质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5)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防止眼睛被它腐蚀,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15.【答案】(1)H2SO4+2NaOH===Na2SO4+2H2O (2)Na2SO4 Na2SO4与H2SO4 (3)升高
【解析】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C为无色,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为无色,若恰好反应则溶液中只含有硫酸钠,若硫酸过量则还含有硫酸钠;中和反应是释放能量的过程。
16.【答案】(1)CH3COOK (2)2CH3COOH+Zn===(CH3COO)2Zn+H2↑
【解析】(1)CH3COONa中钠元素显+1价,则醋酸根显-1价;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醋酸钾和水,钾元素显+1价,醋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CH3COOK。
(2)醋酸与盐酸一样,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醋酸与金属锌反应生成醋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Zn===(CH3COO)2Zn+H2↑。
17.【答案】水(或H2O) 二氧化碳(或CO2) CO2+2NaOH===Na2CO3+H2O BC
【解析】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这是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潮解;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生成的杂质是碳酸钠,检验是否变质即检验是否存在碳酸根离子。A项,氢氧化钠、碳酸钠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不能用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B项,稀盐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故根据是否产生气泡能用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C项,澄清的石灰水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根据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能用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D项,氢氧化钠、碳酸钠都呈碱性,用pH测定pH均大于7,故不能用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18.【答案】气泡 Mg+H2SO4===MgSO4+H2↑
[得出结论]镁条长度
[做出猜想]Mg+2H2O===Mg(OH)2+H2↑
[实验验证2]没有气泡产生 消失 不消失 Ag+
【解析】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SO4===MgSO4+H2↑。
[做出猜想]由小林同学的实验,镁条长度越长,产生白色沉淀越多,则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镁条长度有关。
由题意,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即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气,猜想三为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
[实验验证2]A项,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由实验结论,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则没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消失。
B项,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易溶于水,由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正确,则加入足量水,白色沉淀不消失。
C项,加入适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白色沉淀能与酸反应;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出现大量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次沉淀应为氯化银沉淀,则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Ag+。
19.【答案】酸 中 红 酸性或中性
(1)OH- CuCl2(答案合理即可) 2NaOH+CuCl2===Cu(OH)2↓+2NaCl(答案合理即可)
(2)产生气泡 Zn+2HCl===ZnCl2+H2↑
【解析】酸、碱中和反应时有三种可能:①酸和碱恰好中和,pH=7,②酸有剩余,pH<7,③碱有剩余,pH>7;使溶液呈酸性的离子是H+,使溶液呈碱性的离子是OH-;呈酸性的溶液加入活泼金属,可产生氢气或加入Na2CO3溶液可产生CO2进行检验。
20.【答案】设与生成2.14 g-1.07 g氢氧化铁所消耗的20 g溶液中NaOH溶质的质量为x。
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
【解析】从表中加入的氢氧化钠可以看出40 g以前没有生成沉淀,是在中和盐酸,140 g和160 g氢氧化钠都是生成沉淀5.35 g,由于无法判断是否是60 g才开始沉淀,和140才完全沉淀,所以不能利用以上数值。但是从60到80,可以判定20 g氢氧化钠一定对应2.14 g-1.07 g沉淀氢氧化铁沉淀。所以以此为计算依据。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Ba—137,5~7,0~3,5~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推断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