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时作业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9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时作业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9 练习01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时作业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9 练习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第4课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4课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课时作业,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汉初统治者“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废分封,设郡县 B.郡国并行


    C.平定“七国之乱” D.北击匈奴


    2.《史记》《汉书》凡提及汉朝制度,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学术,常常标明汉承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汉承秦制”“汉初因秦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说明秦汉时期( )


    A.官方意识形态一致


    B.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


    C.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


    D.社会演进趋势相同


    3.汉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汉武帝则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家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4.汉景帝中元六年,梁孝王刘武薨,景帝“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汉景帝的做法( )


    A.扩大了地方王国势力 B.废黜了梁国的王国地位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结束了郡、国并存局面


    5.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


    A.分封制 B.算缗令


    C.察举制 D.告缗令


    6.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 )


    A.秦始皇 B.汉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


    7.《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光武帝的做法实质上反映了( )


    A.丞相权力的加强 B.中央集权的削弱


    C.三公已成为虚职 D.君主专制的加强


    二、非选择题


    8.汉武帝时期,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得到巩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延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


    ——摘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材料二 (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改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指出材料一中汉朝延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为了巩固空前扩大的疆域,汉武帝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新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并简述这些措施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的影响。


























    课时作业4


    1.解析:“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意为借鉴秦朝孤立无援而导致灭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为此大封同姓王,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项正确;A项是秦朝的政治制度,排除;C、D两项与“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无关,排除。


    答案:B


    2.解析: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汉初奉行黄老之学,汉武帝后独尊儒术,官方意识形态并不一致,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汉朝对秦朝制度的继承,未强调政府对思想的控制,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汉朝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汉承秦制”说明秦汉时期社会演进趋势相同,D项正确。


    答案:D


    3.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都是由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由于经过秦末战乱,经济凋敝,汉初需要通过“无为而治”的休养生息政策恢复经济,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得到了恢复。汉武帝要建立大一统,所以迫切需要新的指导思想,故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因此B项正确;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主要是受统治者的需要决定的,与A、C两项无关,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A、C、D三项排除。故选B项。


    答案:B


    4.解析:根据材料“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可知,梁国的实力被削弱,这一做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C


    5.解析:根据关键信息“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相关内容——察举制,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题干描述的内容无关,排除。


    答案:C


    6.解析:“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是指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家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故选C项。


    答案:C


    7.解析:材料大意是光武皇帝因愤恨西汉权臣干政,几位皇帝都不能亲自掌握大权,结果矫枉过正,将大小政事一概收归己管,虽设三公,但政务却交给身边的尚书台管理。这说明君主专制得到加强,D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相反,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仅为表象,不是实质,排除。


    答案:D


    8.解析:第(1)问关于制度,根据材料一“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延续了秦的很多做法”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郡县制和皇帝制方面回答汉朝延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关于汉武帝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的新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设立刺史制度方面分析作答。第(2)问关于措施,根据材料二“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重用儒生、建立太学、表彰六经等方面回答即可。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作答。


    答案:(1)制度:郡县制和皇帝制。


    举措: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


    (2)措施: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


    影响: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得到巩固。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后练习题,共8页。

    高中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规定,东汉初年,阴皇后家族擅权,《汉书·食货志》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时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时作业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9 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