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六安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743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六安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743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六安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743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六安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展开
安徽省六安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F 19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最佳答案)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8 g重水(D2O)中含0.9NA个中子B.2.24 LH2与过量CuO加热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C.足量的铜与含2 mol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可生成NA个SO2分子D.将3NA的H2与NA的N2在密闭容器充分反应,放出38 kJ热量,则3H2(g)+N2(g) 2NH3(g) △H=-38 kJ/mol2.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关于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B.化合物XY2、ZY2均能溶于水生成含氧酸C.四种元素中W原子半径最大D.Y的氢化物比W的氢化物沸点高3.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B.Y的氧化物是共价化合物C.其离子半径大小:Z>Y>X 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4.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有关这四种元素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元素XYZW原子半径(nm)0.0770.0750.1020.099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4+5-2-1A.X与Z形成XZ2时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B.1 mol W的单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C.0.3 mol Cu分别与足量HYO3和H2ZO4的稀溶液反应均产生0.2 mol气体D.Y的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反应的产物只含有共价键5.反应2NO2(g)N2O4(g);△H=-57 kJ/mol,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B.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压的方法C.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6.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X物质,发生反应3X(g)Y(g)+Z(s)△H<0,反应一定时间后改变某一个外界条件,反应中各时刻X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0~5 min时,该反应的速率为v(X)=0.12 mol/(L·min)B.5 min时反应达到第一次平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数值为0.625C.15 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D.从初始到17 min时,X的转化率为30 %7.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Y<ZB.Z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C.Y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D.由于酸性:HmX<HnY,所以非金属性X<Y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定是吸热反应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9.N2(g)+3H2(g)2NH3(g) △H<0,向容器中通入1 molN2和3 molH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2转化率的是①降低温度 ②维持 温度、容积不变,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3再通入一定量的N2和H2③增加N2的物质的量④维持恒压条件,通入一定量情性气体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0.常温下,金属Al与下列酸溶液反应,生成H2速率最快的是A.18 mol/L的H2SO4 B.1 mol/L的H2SO4C.1.5 mol/L的HCl D.2 mol/L的HNO311.一定条件下,分别向容积固定的密团容器中充入A和足量B,发生反应如下:2A(g)+B(s)2D(g) △H<0,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I实验II实验III反应温度/℃800800850c(A)起始/mol·L-1121c(A)平衡/mol·L-l0.510.85放出的热量/kJabcA.实验III的化学平衡常数K>1 B.实验放出的热量关系为b>2aC.实验II在20 min达到平衡时的速率v(A)为0.005 mol/(L·min)D.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时,上述反应已达平衡12.一定温度下,对于反应2A(g)+B(g)3C(g)+D(s),向容积为2 L的固定容器中通入2 molA和1 molB,3 min后达到平衡,A的物质的量是0.8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3 min达到平衡时的速率v(D)为0.1 mol/(L·min)B.当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如果此时再向容器中通入少量C,平衡逆向移动,再次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D.反应达到平衡时,v(A):v(B):v(C)=2:1:313.对于平衡体系:mA(g)+nB(g)pC(g)+qD(g) △H<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增大1倍,此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58倍,则m+n>p+qB.若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达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C.若m+n=p+q,则当容器内温度升高时,平衡逆向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D.若平衡体系中共有气体a mol,再向其中加入b mol 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a+b) mol,则m+n=p+q14.恒温恒容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的A和1.0 mol的B,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若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开始时充入0.6 molA、0.3 molB和1.4 molC,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的值可能是①2 ②3 ③4 ④6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411.0 kJ/mol和-1366.8 kJ/mol,则C2H4(g)+H2O(l) C2H5OH(1)的△H为A. -44.2 kJ/mol B.+44.2 kJ/mol C.-330 kJ/mol D.+330 kJ/mol16.E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M是E的气态氢化物,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气体M存在如下关系:xM(g)Mx(g),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沸点比同主族下一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低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F(HF)2C.t1时刻,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 mol M,重新达到平衡时,将增大D.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3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17.(10分)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D、E位于同一周期;A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可以用作制冷剂;B为空气分馏的主要成分之一;C的原子半径短周期最大;1 mol D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 L;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8。(1)A、B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填离子符号)。(2)B与C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3)A的另一种氢化物A2H4的分子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数目比为_____________。(4)A、B、E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用用化学式表达)。(5)D单质与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18.(8分)化学键的学习,有利于促进我们对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认识与理解,请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中:①CO ②MgCl2 ③H2O2 ④NaO2 ⑤NH4C1 ⑥KO2 ⑦NaClO①只含离子键的有________________。②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有_________________。③请写出只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2)根据部分键能数据和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H=1940 kJ/mol,计算H-F键的键能为_________kJ/mol。化学键C-HC-FH-FF—F键能/(kJ●mol-1)414489?15519.(10分)碳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将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 △H<0。①下列一定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CO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变化C.v(CO)=v(CH3OH) d.CO在混合气中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②T1℃时,在一个起始体积为5 L的恒压容器中充入1 molCO、2 molH2,经过5 min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0.75,则T1℃时,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_________L。③在T1℃时,在体积为5 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反应达到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与的关系如图1所示。温度不变,当=2.5时,达到平衡状态,CH3OH的体积分数可能是图象中的________点。(2)科学家提出一种由CO2制取C的太阳能工艺如图2所示,若“重整系统”发生的反应中=6,则FexO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20.(12分)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研究和合成甲醇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种合成甲醇的方法为:CO(g)+2H2(g)CH3OH(g) △H1,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CO和8 mol H2,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200℃时n(H2)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min0135n(H2)/mol8.05.44.04.0(1)△H1____________(填“>”“<”或“=”)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a.温度越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b.若其它条件不变,反应改在绝热条件下进行,CO转化率比在恒温条件下转化率大c.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d.图中压强p1>p2(3)0~3 min内用CH3OH表示的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__(保留三位小数)。(4)若达平衡状态时,再向容器中投入2 molCH3OH重新达平衡后甲醇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时相比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向上述200℃达到平衡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再加入2 mol CO、2 mol H2、2 mol CH3OH,保持温度不变,则化学平衡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21.(12分)钼(Mo)是一种难熔稀有金属,我国的钼储量居世界第二。钼及其合金在冶金、农业、电器、化工、环保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1)Mo可被发烟硝酸氧化,产物MoOF4和MoO2F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____Mo+____HF+____HNO3=____MoO2F2+____MoOF4+____NO2↑+____ (2)已知:①2Mo(s)+3O2(g)= 2MoO3(s) △H1②MoS2(s)+2O2(g)=Mo(s)+2SO2(g) △H2③2MoS2(s)+7O2(g)=2MoO3(s)+4SO2(g) △H3则△H3=_____________(用含△H1、△H2的代数式表示),在反应③中若有0.2 molMoS2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________mol。(3)密闭容器中用Na2CO3(s)作固硫剂,同时用一定量的氢气还原辉钼矿(MoS2)的原理是:MoS2(s)+4H2(g)+2Na2CO3(s)=Mo(s)+2CO(g)+4H2O(g)+2Na2S(s) △H实验测得平衡时的有关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由图可知p2__________(填“>”或“<”)0.1 MPa。②由图可知M点时氢气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③平衡常数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气体分压=气体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求图中M点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MPa)2。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答案ADDAABC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BDDCAAC二、非选择(每空2分,共52分)17、 (10分)(1)N3->O2-;(2) (3)4:1;(4) H2O>NH3>H2S(5)2Al+2OH-+2H2O=2AlO2-+3H2↑18、 (8分)(1)②;④⑥; ;(2)56519、(10分)(1)①ad (少选扣1分);②75;2.5;③F(2)Fe3O420、(12分)(1)<;(2)c;3)0.067 mol/(L·min);(4)变大;(5)6.25;正向21、(12分)(1) _2_Mo+__6_HF+_12_HNO3=_1_MoO2F2+___1_MoOF4+__12__NO2↑+_9H2O___ (2)△H3=△H1+△H2;2.8(3)①;>;②66.7%;③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