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周周测试题
展开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1学年
高二上学期第四周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功能有关的现象是
A.膝跳反射 B.针刺皮肤产生痛觉
C.被护士针刺手指取血时不缩手 D.受寒冷剌激不由自主地打寒颤
2.下列选项不能说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是( )
A.指尖采血时,针刺指尖不能引起缩手反射
B.运动员听到枪声时迅速起跑
C.司机看见路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等候
D.婴儿膀胱充盈时,引起膀胱排尿
3.膝跳反射是人体最简单、最基本的反射,正常人在放松的状态下会产生膝跳反射,个别人在紧张状态下,受到刺激后不能完成膝跳反射。下列有关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紧张状态下,不能完成膝跳反射反映了神经中枢的分级调节
B.紧张状态下,不能完成膝跳反射的原因是此人不存在膝跳反射
C.放松状态下,若传入大脑皮层的神经受损而其他部分正常,受刺激后仍能完成膝跳反射
D.临床上常通过膝跳反射,初步诊断某人的神经系统是否受损或患病
4.下列关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与躯体各部分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头面部代表区的位置在中央前回的下部
B.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C.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中部引起下肢的运动
D.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5.下列关于躯体运动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
B.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必须经过小脑或脑干才能传给低级中枢
C.小脑和脑干能控制脊髓,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D.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6.下列关于下丘脑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下丘脑对垂体的调控,是通过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素实现的
②下丘脑可作为效应器分泌和释放抗利尿激素
③下丘脑中有参与水盐调节的中枢
④下丘脑可作为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机体渗透压的变化
⑤下丘脑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
⑥下丘脑中的某些细胞能传导兴奋
A.1 项 B.2 项 C.3 项 D.4 项
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不是只有神经元一类细胞B.在脑的结构中,被喻为“生命中枢”的是大脑
C.树突增大了神经细胞的膜面积有利于接受信息
D.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含有许多神经中枢
8.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疾病、死亡等情况时,常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而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可以调节的
B.抑郁如果持续超过两周以上,应该咨询心理科医生进行抑郁症心理治疗
C.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减少患抑郁症的可能
D.抑郁症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时甚至会使患者产生自残或自杀等消极行为
9.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
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神经中枢
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
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
10.科学家在研究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如图所示)时,发现它与躯体运动和语言活动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部,可引起躯干运动
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可引起上肢运动
C.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能正常讲话
D.H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
11.下图为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b点(b点为电表②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表②的指针将不发生偏转,说明该刺激并没有引起神经冲动的产生
B.肌肉收缩、①不偏转,可以说明兴奋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的
C.刺激b点就会引起肌肉的收缩,说明反射无需完整的反射弧就能完成
D.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由b传递到c,进而引起了肌肉收缩
12.某学生因病导致大脑皮层言语区发生障碍,医生对其进行检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语言功能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高级功能
B.若能听、说、写,但不能看懂文字,则说明H区受损
C.若能说、写、看,但不能听懂讲话,则说明V区受损
D.若能看、听,但不能写和说,则说明W和S区受损
13.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在突触间隙处的移动均需消耗能量
B.兴奋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是电信号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
C.神经递质的本质都为蛋白质,因此能被蛋白酶分解
D.突触小泡起源于溶酶体,能与神经递质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
14.关于消化道神经支配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支配消化道的神经不受大脑控制
B.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促进消化道的各种活动
C.消化道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D.支配消化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作用相反
15.将完好的某动物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中进行实验,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可测得A、B两处的电位不相同
B.静息状态时,细胞内的Na+浓度高于任氏液
C.B处兴奋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D.往任氏液加人Na+内流阻断剂,A处将不能产生兴奋
16.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激素,由胰腺分泌
②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③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
④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
⑤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增加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
17.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研磨)→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
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①②③④组成的实验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经血液运输可调节胰液的分泌
D.要证明胰液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18.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④性激素 ⑤促甲状腺激素 ⑥抗利尿激素
A.①③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④⑤
19.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小白鼠的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推测可能是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该激素是何种激素,把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饲料,观察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如果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
B.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C.如果丙组小鼠出现休克,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
D.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20.如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的传递机制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于核糖体中
B.若该图中的a为大脑皮层、b为脊髓、c为膀胱,则即使失去a的控制,排尿反射也能完成
C.若图表示内环境中成分的单方向联系,a为组织液,则b为淋巴液,c为血液
D.若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d和e为不同物质
21.下图是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的言语区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W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讲话,出现运动性失语症
C.V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D.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22.蜘蛛毒液的主要毒性成分为多肽类神经毒素,其作用部位有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在该神经毒素的作用下,双重地阻断了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使骨骼肌呈舒张状态。某兴趣小组为探究该神经毒素对兴奋的传递和传导的影响他们做了如下假设,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该神经毒素可能会抑制突触前膜对乙酰胆碱的释放
B.该神经毒素可能会影响感受器的功能
C.该神经毒素可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
D该神经毒素可能会阻断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
23.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正确的是( )
A.有脑参与的反射都是条件反射
B.各级神经中枢是孤立地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的
C.脑干与生物节律有关,还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D.全身麻醉时,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和脊髓中的排尿中枢均失去正常功能
二、多选题
24.下列关于人体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时,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而Na+浓度低于膜外
B.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兴奋
C.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会释放神经递质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主要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
25.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H区受到损伤,则不能听懂话
B.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C.第二级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D.一般情况下,第一级记忆经过多次重复,才有可能转化为第二级记忆
26.用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压力激素(一种激素,与情绪波动有关)处理5组健康小鼠后,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曲线所示。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均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处理前几小时应对小鼠禁食以使其血糖含量维持在常规水平
B.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与压力激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引起的效应相比,前者较渐进、较持久、幅度较大
D.情绪激动时肾上腺素和压力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27.硝酸甘油(C3H5N3O9)在医药上用作血管扩张药,是预防和紧急治疗心绞痛的特效药,该药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舌下含服而不是吞服,舌下黏膜薄且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硝酸甘油在舌下溶于水后立即被吸收,最终到达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并释放NO,使平滑肌舒张,扩张血管,从而在几分钟内缓解心绞痛。关于上述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时,尽可能坐好,因为硝酸甘油会使某些人的血压急剧下降,可能会造成跌倒危险
B.NO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神经调节中由突触前膜胞吐至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C.在惊恐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能够加快呼吸、加速心跳与血液流速,可见NO和肾上腺素对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收缩状态的调节结果一致
D.心肌供血不足是心绞痛的直接发病原因,推测心肌缺血时疼痛的发生,可能是心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物酒精刺激心脏神经导致的
28.下列有关人和动物的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幼年时口服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骼的发育
B.成年人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导致机体患甲亢
C.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D.性激素是由性腺分泌的,其作用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
29.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A表示物质,下列叙述符合该模型的是( )
A.①睾丸细胞,②全身细胞,A雄性激素
B.①传入神经元,②中间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小肠黏膜细胞,②胰腺细胞,A促胰液素
D.①下丘脑细胞,②垂体细胞,A生长激素
30.下图为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A.图示过程会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B.气味分子引起Na+通道开放导致膜内Na+大量外流
C.图示过程体现了膜蛋白具有调节功能
D.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才能产生嗅觉
三、综合题
31.为研究神经元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任氏液成分 | NaCl | KCl | CaCl2 | NaHCO3 | NaH2PO4 | 葡萄糖 |
含量(g/L) | 6.5 | 0.14 | 0.12 | 0.2 | 0.01 | 2.0 |
(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其Na+/K+的值与体液中___________的Na+/K+的值接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在图中a点给予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可引起腓肠肌收缩,这种收缩反应能不能叫作反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刺激________,从而使小肠黏膜分泌________,再经________运输至胰腺,促使胰腺分泌胰液。表明机体通过___________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图示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_____。表明机体还可通过_______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3)研究者又进一步研究刺激迷走神经、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对胰液分泌量的效应,结果如表。
| 刺激迷走神经 | 注射促胰液素 | 刺激迷走神经同时注射促胰液素 |
时间/剂量 | 3min | 1mg | 3min和1mg |
胰液分泌量(滴/15min) | 8 | 11 | 43 |
时间/剂量 | 3min | 2mg | 3min和2mg |
胰液分泌量(滴/15min) | 8 | 37 | 88 |
时间/剂量 | 3min | 3mg | 3min和3mg |
胰液分泌量(滴/15min) | 8 | 62 | 120 |
由表中数据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单独注射促胰液素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_______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33.人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血糖升高等特征。请分析回答问题。
(1)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其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
(2)有人推测电刺激交感神经后会引起肾上腺髓质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脏,使心跳加快(心率升高)。现提供多只生长状况、大小均相似的家兔,蒸馏水,生理盐水及必要的用具,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推测。
第一步:将多只家兔均分为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剥离出甲组家兔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未切断并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电刺激甲组家兔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立刻用等渗溶液提取其肾上腺髓质组织液并制成提取液。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适当时间后又测定这两组家兔的心率。若____________,则推测正确。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
|
|
|
|
|
|
|
|
|
|
|
|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
1.C2.D3.B4.C5.B6.D7.B8.B9.B10.D11.B12.D13.B14.A15.D16.A
17.B18.B19.C20.C21.B22.B23.D24.ABC25.ABD26.ACD27.AC28.AB
29.BC 30.AD
31.NaHCO3和NaH2PO4 组织液 细胞失水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产生动作电位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不能。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没有完整的反射弧
32.小肠(小肠黏膜) 促胰液素 血液 激素调节 (迷走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 神经调节 二者同时作用
33.神经调节 分别测定并记录乙、丙组家兔的心率 将提取液注射到乙组家兔体内,将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到丙组家兔体内 乙组家兔注射后与注射前心率之差明显大于丙组家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