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
1.区域的特征有( )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开放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区域的特征有整体性,区域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①对。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体现区域间的不同,②对。区域没有独立存在的,没有独立性特征,③错。 区域具有开放性,可以开发、利用其它区域的资源,④对。D对,A、B、C错。
2.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区域中主要按照自然地理指标划分的是( )
A. 东北平原 B. 黑龙江省
C. 俄罗斯 D. 沪宁杭工业区
【答案】A
【解析】东北平原的划分是参照200米等高线,因此是按照自然地理指标划分的,A正确;黑龙江省、沪宁杭工业区的界线是省区界线,俄罗斯的界线是国界线,省界、国界都属于行政界线,行政区的划分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比如说河流(山西与陕西),山脉(福建和江西),有的是由于人为因素,比如说部落民族的生活习惯,也有的是历史遗留原因,不完全是自然地理界线,BCD错误。故选A。
3.西气东输主体工程的起点位于( )
A. 塔里木盆地 B. 内蒙古高原
C. 长江三角洲 D. 黄土高原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西气东输主体工程的起点位于塔里木盆地,A对。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是途经地区,B、D错。长江三角洲是目的地之一,C错。
4.按四大地区划分,下列省区中属于东部地区的是( )
A. 辽宁、河北 B. 广西、云南
C. 江苏、福建 D. 山东、山西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国行政区划及各个省份的地理位置可知,河北位于中部地区,云南位于西部地区,山西位于中部地区,江苏和福建位于东部地区。
5.下列选项中,属于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特点的是( )
A.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B.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状态
C. 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D.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答案】C
【解析】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为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A错。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状态,为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B错。工业化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阶段,C对。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主要在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D错。故选C。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下列关于区域的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B.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C. 区域之间差异性明显 D. 区域之间相互独立
7. 下列区域中,具有明确界线的是( )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江汉平原 ⑤北京市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⑤
【答案】6. D 7. D
【解析】
【6题详解】
区域都有界线,但有的区域有明确界线,有的区域没有明确界线。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结合选项,ABC正确,D说法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区域都有界线,但有的区域有明确界线,有的区域没有明确界线,比如行政区就具有明确界线,而干湿地区就没有明确界线,他们之间有一个过渡地带,北京市属于行政区,具有明确界线,而自然带和热量带及江汉平原没有明确界线,故选D。
8.下列有关区域主要特征和空间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农业表现为点状 B.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C.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D. 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答案】A
【解析】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区域有一定的界线,有的界线是模糊的,有的是明确的,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故选A。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大致上可划分为( )
①乡村地域 ②自然地域
③城镇地域 ④人文地域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0. 与乡村地域相比,城镇地域的特点是( )
A. 范围较大 B. 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C. 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D. 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11. 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通常情况下,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 )
A. 点状 B. 线状和网络状
C. 面状 D. 岛状
【答案】9. B 10. C 11. D
【解析】
【9题详解】
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大致上可划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前者的范围通常要比后者的范围大的多,故选B。
【10题详解】
城镇地域范围小于乡村,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故选C。
【11题详解】
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通常情况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故选D。
12.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B. 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
C. 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影响荒漠化进程
D. 荒漠化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
【答案】A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主要是由于地处内陆,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植被的破坏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西北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故治理才主要途径是恢复植被,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总体趋势还在扩大。
13.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水分 B. 热量
C. 地形 D. 耕作方式
【答案】A
【解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距离海洋的越来越远,得到海洋的水汽越来越少,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选A。
14.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错误的是( )
A.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B. 生产结构十分复杂
C. 世界性钢铁过剩 D. 环境污染严重
【答案】B
【解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5.20世纪60年代开始,鲁尔区衰落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 煤炭、钢铁 B. 电力、化学
C. 机械、电力 D. 钢铁、化学
【答案】A
【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始衰落。其中,由于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以及世界性钢铁过剩,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故A正确。
流域的开发应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A. 河流的梯级开发 B. 水资源综合开发
C. 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 D. 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
17. 依靠充足的电力供应,田纳西河流域适合发展( )
A. 航空航天制造业 B. 微电子工业
C. 汽车制造业 D. 炼铝工业
【答案】16. A 17.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试题中关系图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试题的材料完全源于考生所熟悉的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使试题具有较强的识记性。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16题详解】
根据所学的教材内容与图示中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关系可知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就是其中的梯级开发,故选A。
【17题详解】
航空航天制造和微电子工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汽车制造对电力需求不大,而炼铝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依靠充足的电力供应,田纳西流域发展了炼铝工业,故选D。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该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是( )
A. 土地沙漠化 B. 土地盐碱化
C. 水土流失 D. 酸雨
19. 图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区域性 B. 整体性
C. 差异性 D. 独立性
【答案】18. C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黄河中游沿途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来自③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支流,水量大增,同时也带来大量泥沙.这是因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图示生态环境问题应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与河湖淤积不存在必然联系,C对,A错。土地盐碱化是不合理灌溉导致的,B错。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与图示不符,D错。故选C。
【1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的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便构成这个区域陆地环境的整体特征,如果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影响到其它要素甚至整体。这便是陆地环境整体性的一个体现。故选B。
20. 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
A. 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B.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C.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D.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答案】D
【解析】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生态补偿的原因包括多方面,有协调区域发展,国家政策的扶持;有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生态环境脆弱;有西部地区是东部大江大河的源头,水源保护区等等。生态补偿力度的加大,从生态角度来看,水源地的保护意义更为重大,故主要原因选D。
下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盆地边缘地区 ②河流上游地区
③盆地中央 ④绿洲地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2. 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C.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D. 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答案】21. D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地区,人口活动多的绿洲地区,①④对。河流上游地区位于山区 ,人类影响少,②错。盆地中央是沙漠,不存在荒漠化问题,③错。D对。A、B、C错。
【22题详解】
近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C对。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是该地的环境特征,A错。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与荒漠化没有必然联系,B错。该地区大量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破坏植被,D错。
23.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有( )
①发展新兴工业 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
③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④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考查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措施。
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发展新兴产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积极发展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电子工业、信息业、食品和服装工业等,①③正确;改造传统工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②正确;重视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商业、金融和保险业都属于“无烟经济”,在鲁尔区的经济发展中受到重视,经济地位不断上升,④正确。另外,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等改造措施。故选A。
读我国不同省区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面积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该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为( )
A. 沙漠化 B. 红漠化
C. 森林锐减 D. 石漠化
25. 内蒙古该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流水侵蚀 B. 盐碱化
C. 冻融作用 D. 风力侵蚀
【答案】24. A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等西北干旱地区,是由于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外力以风力为主,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为沙漠化,故选A。
【25题详解】
内蒙古地区降水稀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D对。流水侵蚀主要发生在我国季风气候区,盐碱化以华北地区最为严重,冻融作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藏地区,故选D。
读新疆土地类型及荒漠化土地形成原因图,回答以下问题。
26. 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冻融作用 D. 盐碱化
27. 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 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森林造成的
C. 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D. 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造成荒漠化
【答案】26. B 27. C
【解析】考查土地荒漠化。
【26题详解】
从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原因图中可以看出,风力侵蚀是形成该地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B正确。故选B。
【27题详解】
从图中的相关信息不能直接得出“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这一结论,A错误;新疆林地面积极少,滥伐森林不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右图中所反映的风力侵蚀,B错误;新疆的荒漠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即使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荒漠化也必然存在,D错误;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C正确。故选C。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题。
28. 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A. 泥沙淤积 B. 气候变暖
C. 排水造田 D. 黄河来水量减少
29. 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8. C 29. B
【解析】该题组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湿地的生态功能。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与明清时代相比气候变化不足以导致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银川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湖泊变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排水造田,C正确。故选C。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是水源地,是蓄水池,能够提供水源;湿地能够降解污染;湿地是很多珍惜动物的歇息地,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降低城市气温年较差,④错误。湿地对城市的直接影响是增加空气的湿度和美化环境,②③正确;湿地增大,可以降解污染,但湿地湖泊主要目的不是对城市污染进行净化,城市排污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对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①错误。故选B。
30.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中洞庭湖入湖、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时,洞庭湖入湖径流量应大于出湖径流量。结合图可知,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为①③,即选C。
二、综合分析题:(共40分)
31.下图中A—I各字母表示美国本土农业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反映出的美国农业特点是________。
A.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B.农业一体化
C.农业高度机械化 D.农业集约化
(2)美国的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图中字母______处。C和F两农业带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其收获期是否相同?_____;D农业带名称为_____,C、D、F三个农业带合称为美国的______农业。
【答案】(1)A (2)A 春小麦 冬小麦 不同 玉米带 商品谷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农业生产,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1)由图中“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可以看出,美国的农业特点是呈现出区域专门化,根据自然条件划分为多个专门的农业生产带,该图看不出来生产过程的机械化、产品的商品化和技术的现代化,故选A。
(2)美国的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图中字母A处,乳畜带形成的最主要的区位是市场,美国东北部城市多,人口集中,市场广阔。C和F两农业带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收获期在秋季,冬小麦在夏季收获,收获期不同;D农业带名称为玉米带,C、D、F三个农业带为春小麦、冬小麦和玉米带合称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32.黄河全长5464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流域开发的思路与田纳西河相似,对水能资源进行 开发。丙河段易形成“ 河”,除了该河段地形因素外,乙处河段 严重,带来大量泥沙也是重要原因。
(2)黄河流域能源资源丰富,上、中、下游的优势能源分别是 、 和 。
(3)黄河流域乙河段中,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黄河流域乙河段中,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4)黄河流域要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能源产业上应做的调整是什么?
【答案】(1)梯级 地上(悬) 水土流失
(2)水能 煤炭 石油
(3)有利条件:种类多;储量大,开采条件好;交通比较便利,市场广阔。
注意事项:保护植被;保持水土;有计划地复垦复植;保护生态,防止地面沉降、塌陷;防治环境污染;修建能源外运通道。
(4)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提高能源产品附加值;提供多样化能源。
【解析】
(1)甲流域开发的思路与田纳西河相似,都十分重视对水能资源进行梯级开发。丙河段易形成“地上河,或叫悬河”,除了该河段地形因素外,乙处河段带来大量泥沙也是重要原因。
(2)黄河流域能源资源丰富,上、中、下游的优势能源分别是水能、煤炭和石油。
(3)黄河流域中游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种类多,储量大,开采条件好。交通比较便利,市场广阔等。开发利用中应注意事项包括保护植被,保持水土。有计划地复垦复植,保护生态,防止地面沉降、塌陷。防治环境污染,修建能源外运通道等。
(4)黄河流域要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能源产业结构上应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提高能源产品附加值。提供多样化能源。